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现代艺术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课程文化将产生有益的变革,生动而充满力量。电影,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当其成为一种教育资源,会凸显其深藏的教育价值。南京市五老村小学二十多年的电影课程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一次探寻现代艺术资源教育价值、发掘现代艺术资源课程内涵、推进现代艺术资源课程开发的校本行动。
【关键词】现代艺术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献编号】1005-6009(2017)90-0041-03
【作者简介】成剑,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南京,210002)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影、电视、广告等形式为代表的现代艺术成为流行话语,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资源。这些现代艺术资源因其凝练的文化主题、独特的文化语言、多样的文化表达,不知不觉地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审美体验,进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方式、思考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成了当下最具活力、最具感召力的时尚代言。
一、探寻:现代艺术资源的教育价值
现代艺术资源的教育价值是多样性的,不同的资源,其价值亦不尽相同。共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艺术主题的丰富性更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个体,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与人格,成为思想、道德、精神与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其二,艺术主题的开放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智慧。多样文化语境下的资源主题让现代艺术资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自由发展,实践智慧获得充分提升。其三,艺术主题的深刻性,让资源本身贯穿“爱”,让学生以审美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现代艺术资源大都有“爱”的主题,这些主题应该真正地融入他们的生命,最终让他们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去面对世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1997年,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根据本校的实际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尝试开设“电影课”,坚持至今。
1.从电影中汲取教育的力量。
电影课是一门综合课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阅读的形式会随时代发展不断改变。看电影,从其本质来说是一种阅读。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给人以直观、感性的力量,电影与经典著作相辅相成,更加完整地塑造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2.用电影来打开世界的窗户。
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也是多途径的。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历史、社会生活等内容,涵盖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世界的窗户。好电影是人类文化遗产,儿童通过这扇窗户,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世界。
3.以电影去唤醒生命的灵性。
电影具有直观性,在电影虚幻的银幕世界里,通过影片的吸引力、感召力等,儿童能获得一种认同感、亲近感和归属感,以及“替代性满足”。好电影通过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儿童相遇,让儿童浸润在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中,进而焕发生命的灵性,感悟生命的智慧。
二、发掘:现代艺术资源的课程内涵
当下,我们愈发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资源。现代艺术资源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理所应当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且影响学校的课程文化。现代艺术资源也只有运用到课程中,其教育价值才能获得真正显现。
1.思考课程定位。
现代艺术资源形态各异,内容丰富。将其引入校园,成为课程资源后,最为关键的是要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思考其作为课程资源的定位。五老村小學在将影视引入课程资源后,将电影课程重新定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推新。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突出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以看、编、演、拍、做等学生的活动方式来开展电影课学习。让学生在积极的文化熏陶下提升自身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人类和自然的热爱与责任感,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2.把握课程特点。
现代艺术资源的引入,让课程焕发出无限生命力。实践中,我们只有准确把握课程的特点,才能更大程度发挥资源的优势,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经过多次论证和实践,我们对电影课程特点有着以下认识。其一,人文性。学生在电影课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电影作品,关注人类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涵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底蕴。其二,综合性。电影作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形式,从地域讲,跨国家、地区,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影片,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种族的生活方式。从文化讲,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可以接受不同文化的滋养。就电影内容而言,学生还可以通过观看影片,在德育、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发展、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三,开放性。学生观片,从时间和空间来讲,可在课内观看,也可在家里观看,还可以在校外电影院观看。从课堂形式讲,学生可改变一般上课形式,自由就座,互相交流。可整片观看,也可以分片段观看。可以对同一个内容的几部不同影片进行对比观看,还可以选择同一主题的影片进行系列观影。其四,活动性。看电影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影片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多彩,为学生观片后的各类活动创造了条件。如观看了一定数量的影片后,可以开展唱电影歌曲、画电影海报、做电影道具、演电影片断、给电影配音、辩电影观点、评电影内容、拍自编电影等一系列活动。其五,愉悦性。学生在电影课中自主观影,自由抒发情感体验,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产生愉悦的体验,养成健康人格。
三、建构:现代艺术资源的校本开发
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和利用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富有创造性的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空间。现代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原本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现代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改变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共建者。课程资源校本开发的重要特点就是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多样化,教师和学生都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权力,而且更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动态性的课程资源,更好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与智慧。下面,我们以学校“我们的电影课”课程为例,介绍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现代艺术资源的校本开发。 1.明确课程理念。
学校提出把全世界最优秀的电影献给孩子,把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献给孩子。我们认为一部优秀的影片,无论是从思想上、艺术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包含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并且包含丰富的知识,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那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一不对学生的视听及心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学生通过“看电影”,而后“懂世界”,进而“创未来”。
2.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蓝图,是教学行为的指南,只有把握目标要求,才能寻求和选择正确的教育途径,实现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培养质量的良性转变。五老村小学电影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观看电影,并参与电影课程相关活动,了解电影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学习电影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电影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提高鉴赏能力。通过主题化、系列化的观影活动,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激发创意,让学生在唱电影歌曲、画电影海报、做电影道具、演电影片断、给电影配音、辩电影观点、评电影内容、拍自编电影等一系列活动中,自由表达情感与思想,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3.明确实施路径。
(1)课程开发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整理,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我们的电影课”,校本课程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入选为全国优秀校本课程出版工程和江苏省校本课程精品系列。该课程以电影影片片名为课题,通过“影片导看”“我的观片记录”“我来说”“我看懂”“我来画”“我来玩”“我来读”“我来演”“我来编”等一系列栏目设计课程内容。目前,学校一至六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电影课。
(2)课程整合
立足大美育观,基于国家课程。学校开展电影在各科课程中的渗透式教学研究,组织学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用电影资源丰富和改进课堂教学,如英语教师让学生看原版英文片,学习用英文配音;科学教师为学生播放科学家人物传记影片;语文、音乐等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相关电影进行编辑用于阅读和习作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再如,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节约”“守纪”“团结”等教育主题,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相关影片并开展活动,使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程活动
主题观影。利用队会、午会等时间,开展“主题观影”的活动。先确定主题,然后选择影片,再举办主题活动以及“电影海报画展”“电影歌曲大赛”“影评”等单项活动,丰富了活动形式,提高了活动实效。
电影节“我们的奥斯卡”。电影节不是为电影评奖而是为学生展示影视活动的成果搭建平台。如设立了金嘴奖(一句话评说电影课)、最佳影评人、最佳广告人、最佳编剧奖、最佳观后感、最佳道具奖、“我电影中的朋友”绘画作品展、影视歌曲擂台赛、电影节会标、吉祥物设计比赛等。目前,学校举办了六届“我们的奥斯卡——五老村小学电影节”。在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构思、设计、材料选择、造型等方面无不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孩子们在“电影节”中尽情展示电影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4)课程资源库
学校建立了藏有1万多部中外优秀影片的电子音像库,有班班可以随时点播的影视片播放系统。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为数万名师生播放了数千部来自30多个国家,36个系列儿童喜爱的中外优秀影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优秀电影引入学校,走进课程,是五老村小学美育实践的尝试。从一开始的组织学生看电影,开展与电影相关的课外活动,到开展主题观影,举办“我们的奥斯卡——五老村小学电影节”,再到建设和开发校本课程“我们的电影课”,建构“我们的电影课”课程文化,学校一任任校长带领一位位教师二十年如一日,不断深入,不断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评为了全国电影課程特色学校,“为小学生开设电影课的实践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评价:“五老村小学将现代艺术作为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引进课堂,开展电影课,这为提升儿童的审美境界、丰富儿童的审美经验提供了范例,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点。”
【关键词】现代艺术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献编号】1005-6009(2017)90-0041-03
【作者简介】成剑,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南京,210002)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影、电视、广告等形式为代表的现代艺术成为流行话语,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资源。这些现代艺术资源因其凝练的文化主题、独特的文化语言、多样的文化表达,不知不觉地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审美体验,进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方式、思考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成了当下最具活力、最具感召力的时尚代言。
一、探寻:现代艺术资源的教育价值
现代艺术资源的教育价值是多样性的,不同的资源,其价值亦不尽相同。共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艺术主题的丰富性更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个体,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与人格,成为思想、道德、精神与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其二,艺术主题的开放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智慧。多样文化语境下的资源主题让现代艺术资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自由发展,实践智慧获得充分提升。其三,艺术主题的深刻性,让资源本身贯穿“爱”,让学生以审美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现代艺术资源大都有“爱”的主题,这些主题应该真正地融入他们的生命,最终让他们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去面对世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1997年,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根据本校的实际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尝试开设“电影课”,坚持至今。
1.从电影中汲取教育的力量。
电影课是一门综合课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阅读的形式会随时代发展不断改变。看电影,从其本质来说是一种阅读。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给人以直观、感性的力量,电影与经典著作相辅相成,更加完整地塑造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2.用电影来打开世界的窗户。
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也是多途径的。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历史、社会生活等内容,涵盖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世界的窗户。好电影是人类文化遗产,儿童通过这扇窗户,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世界。
3.以电影去唤醒生命的灵性。
电影具有直观性,在电影虚幻的银幕世界里,通过影片的吸引力、感召力等,儿童能获得一种认同感、亲近感和归属感,以及“替代性满足”。好电影通过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儿童相遇,让儿童浸润在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中,进而焕发生命的灵性,感悟生命的智慧。
二、发掘:现代艺术资源的课程内涵
当下,我们愈发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资源。现代艺术资源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理所应当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且影响学校的课程文化。现代艺术资源也只有运用到课程中,其教育价值才能获得真正显现。
1.思考课程定位。
现代艺术资源形态各异,内容丰富。将其引入校园,成为课程资源后,最为关键的是要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思考其作为课程资源的定位。五老村小學在将影视引入课程资源后,将电影课程重新定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推新。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突出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以看、编、演、拍、做等学生的活动方式来开展电影课学习。让学生在积极的文化熏陶下提升自身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人类和自然的热爱与责任感,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2.把握课程特点。
现代艺术资源的引入,让课程焕发出无限生命力。实践中,我们只有准确把握课程的特点,才能更大程度发挥资源的优势,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经过多次论证和实践,我们对电影课程特点有着以下认识。其一,人文性。学生在电影课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电影作品,关注人类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涵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底蕴。其二,综合性。电影作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形式,从地域讲,跨国家、地区,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影片,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种族的生活方式。从文化讲,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可以接受不同文化的滋养。就电影内容而言,学生还可以通过观看影片,在德育、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发展、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三,开放性。学生观片,从时间和空间来讲,可在课内观看,也可在家里观看,还可以在校外电影院观看。从课堂形式讲,学生可改变一般上课形式,自由就座,互相交流。可整片观看,也可以分片段观看。可以对同一个内容的几部不同影片进行对比观看,还可以选择同一主题的影片进行系列观影。其四,活动性。看电影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影片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多彩,为学生观片后的各类活动创造了条件。如观看了一定数量的影片后,可以开展唱电影歌曲、画电影海报、做电影道具、演电影片断、给电影配音、辩电影观点、评电影内容、拍自编电影等一系列活动。其五,愉悦性。学生在电影课中自主观影,自由抒发情感体验,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产生愉悦的体验,养成健康人格。
三、建构:现代艺术资源的校本开发
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和利用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富有创造性的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空间。现代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原本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现代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改变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共建者。课程资源校本开发的重要特点就是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多样化,教师和学生都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权力,而且更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动态性的课程资源,更好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与智慧。下面,我们以学校“我们的电影课”课程为例,介绍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现代艺术资源的校本开发。 1.明确课程理念。
学校提出把全世界最优秀的电影献给孩子,把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献给孩子。我们认为一部优秀的影片,无论是从思想上、艺术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包含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并且包含丰富的知识,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那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一不对学生的视听及心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学生通过“看电影”,而后“懂世界”,进而“创未来”。
2.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蓝图,是教学行为的指南,只有把握目标要求,才能寻求和选择正确的教育途径,实现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培养质量的良性转变。五老村小学电影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观看电影,并参与电影课程相关活动,了解电影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学习电影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电影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提高鉴赏能力。通过主题化、系列化的观影活动,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激发创意,让学生在唱电影歌曲、画电影海报、做电影道具、演电影片断、给电影配音、辩电影观点、评电影内容、拍自编电影等一系列活动中,自由表达情感与思想,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3.明确实施路径。
(1)课程开发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整理,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我们的电影课”,校本课程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入选为全国优秀校本课程出版工程和江苏省校本课程精品系列。该课程以电影影片片名为课题,通过“影片导看”“我的观片记录”“我来说”“我看懂”“我来画”“我来玩”“我来读”“我来演”“我来编”等一系列栏目设计课程内容。目前,学校一至六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电影课。
(2)课程整合
立足大美育观,基于国家课程。学校开展电影在各科课程中的渗透式教学研究,组织学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用电影资源丰富和改进课堂教学,如英语教师让学生看原版英文片,学习用英文配音;科学教师为学生播放科学家人物传记影片;语文、音乐等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相关电影进行编辑用于阅读和习作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再如,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节约”“守纪”“团结”等教育主题,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相关影片并开展活动,使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程活动
主题观影。利用队会、午会等时间,开展“主题观影”的活动。先确定主题,然后选择影片,再举办主题活动以及“电影海报画展”“电影歌曲大赛”“影评”等单项活动,丰富了活动形式,提高了活动实效。
电影节“我们的奥斯卡”。电影节不是为电影评奖而是为学生展示影视活动的成果搭建平台。如设立了金嘴奖(一句话评说电影课)、最佳影评人、最佳广告人、最佳编剧奖、最佳观后感、最佳道具奖、“我电影中的朋友”绘画作品展、影视歌曲擂台赛、电影节会标、吉祥物设计比赛等。目前,学校举办了六届“我们的奥斯卡——五老村小学电影节”。在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构思、设计、材料选择、造型等方面无不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孩子们在“电影节”中尽情展示电影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4)课程资源库
学校建立了藏有1万多部中外优秀影片的电子音像库,有班班可以随时点播的影视片播放系统。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为数万名师生播放了数千部来自30多个国家,36个系列儿童喜爱的中外优秀影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优秀电影引入学校,走进课程,是五老村小学美育实践的尝试。从一开始的组织学生看电影,开展与电影相关的课外活动,到开展主题观影,举办“我们的奥斯卡——五老村小学电影节”,再到建设和开发校本课程“我们的电影课”,建构“我们的电影课”课程文化,学校一任任校长带领一位位教师二十年如一日,不断深入,不断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评为了全国电影課程特色学校,“为小学生开设电影课的实践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评价:“五老村小学将现代艺术作为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引进课堂,开展电影课,这为提升儿童的审美境界、丰富儿童的审美经验提供了范例,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