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是“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老师们改变了以往品德课上呆板说教的方式,采用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欣赏、练习、游戏、讲故事等各种活动形式,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然而,有的课看似十分热闹,学生也似乎在动,但一堂课下来,活动实效并不大。那么,怎样才能既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又不会事与愿违呢?我以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活动要紧抓教学目标
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只有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活动,才能取得活动的效果。
如:在《我与小动物》一课的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和你在一起、让我猜猜你、夸夸我自己、我们是朋友”四个板块来建构学习活动。其中“和你在一起”这个板块,老师撷取了学生与小动物在一起的真实场景,通过媒体用画面链接学生生活,唤起生活经验,引发内心体验,产生共鸣,通过讲述自己与动物的生活片断,感受到与动物们在一起是快乐的;“让我猜猜你”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听声音,看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唤出小动物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交流动物知识,在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整节课下来,教师始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活动,每个活动目的明确,并且注意层层推进,从而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活动要关注现实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教学活动才能更有效。
例如在教学《我不任性》中的“爱耍脾气的贝贝”这一环节时,我让孩子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演一演,这样的角色扮演,通过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进行对话搭建了舞台。在表演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这样的行为好吗?为什么?”使学生在互动的对话中对“任性”这一儿童问题有所认识和感悟。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之所以在后面的交流中会有那么大的感触,正是源自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源自心灵上那份深深的触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情感的激发,学生才会自觉产生不任性的意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活动要贴近孩子心灵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生活,对此,广大品德课教师在实践中似乎已驾轻就熟。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虽然带给了我们视觉上的愉悦,但总感因为没有深度甚至没有意义而只给学生带来浮光掠影的印象,并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如《我的一家人》一课,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孩子蒙上眼睛找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蒙上眼睛找孩子的游戏。其创意、设计原本不错,也贴近生活。可当孩子未摸到父母,而父母却摸到了孩子时,老师却马上断言:“还是爸爸妈妈最爱孩子?”单凭这样一次偶然性的“失误”,就做如此判定,孩子能接受吗?作为一线品德教师,我们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理解、尊重、平等、宽容的朋友式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四、活动要摆正教师位置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又使我们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似乎就不用教师的引导了。其实,教材中安排的活动虽源于生活,可他并非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高于生活。怎样让学生在普通生活的再现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到,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像一个大朋友一样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使他们愿意向你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教学《我和小动物》时,在“猜猜他是谁”的活动时,教师把自己的小档案写好后也投入游戏箱内,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和学生一起猜猜,错了也和学生一起表演,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学生开展活动时,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冷漠的旁观者,教案的实施者,始终牢记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激活者。
五、活动要注重课外延伸
在品德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聆听到教师满怀关切地对孩子们说上这样的话语:
如教学《我从哪里来》一课,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父母一天要做的事,同时也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他们之间的动人故事。然后在课上让学生汇报。这样,从日常生活着手,通过课前调查,课内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了对父母的了解,使他们体会到父母为自己付出许多心血,非常辛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如果没有课前的铺垫,这一环节只能说是空洞的说教。课后再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如父母累了,帮他捶背、送茶,父母闷时,为他们唱歌、跳舞,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把教育活动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育他们做家长的小帮手,初步养成对父母的家庭生活的责任感。
总之,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外显的表现形式,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发展”是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内隐的真正目的,以“活动”促“发展”是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全新的、动态的、富有效率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活动,采取适合学生的活动方式,引导每一个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活动,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保证活动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东海县牛山镇中心小学(原东蔡小学) 江苏】
一、活动要紧抓教学目标
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只有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活动,才能取得活动的效果。
如:在《我与小动物》一课的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和你在一起、让我猜猜你、夸夸我自己、我们是朋友”四个板块来建构学习活动。其中“和你在一起”这个板块,老师撷取了学生与小动物在一起的真实场景,通过媒体用画面链接学生生活,唤起生活经验,引发内心体验,产生共鸣,通过讲述自己与动物的生活片断,感受到与动物们在一起是快乐的;“让我猜猜你”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听声音,看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唤出小动物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交流动物知识,在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整节课下来,教师始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活动,每个活动目的明确,并且注意层层推进,从而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活动要关注现实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教学活动才能更有效。
例如在教学《我不任性》中的“爱耍脾气的贝贝”这一环节时,我让孩子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演一演,这样的角色扮演,通过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进行对话搭建了舞台。在表演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这样的行为好吗?为什么?”使学生在互动的对话中对“任性”这一儿童问题有所认识和感悟。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之所以在后面的交流中会有那么大的感触,正是源自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源自心灵上那份深深的触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情感的激发,学生才会自觉产生不任性的意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活动要贴近孩子心灵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生活,对此,广大品德课教师在实践中似乎已驾轻就熟。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虽然带给了我们视觉上的愉悦,但总感因为没有深度甚至没有意义而只给学生带来浮光掠影的印象,并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如《我的一家人》一课,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孩子蒙上眼睛找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蒙上眼睛找孩子的游戏。其创意、设计原本不错,也贴近生活。可当孩子未摸到父母,而父母却摸到了孩子时,老师却马上断言:“还是爸爸妈妈最爱孩子?”单凭这样一次偶然性的“失误”,就做如此判定,孩子能接受吗?作为一线品德教师,我们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理解、尊重、平等、宽容的朋友式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四、活动要摆正教师位置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又使我们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似乎就不用教师的引导了。其实,教材中安排的活动虽源于生活,可他并非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高于生活。怎样让学生在普通生活的再现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到,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像一个大朋友一样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使他们愿意向你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教学《我和小动物》时,在“猜猜他是谁”的活动时,教师把自己的小档案写好后也投入游戏箱内,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和学生一起猜猜,错了也和学生一起表演,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学生开展活动时,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冷漠的旁观者,教案的实施者,始终牢记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激活者。
五、活动要注重课外延伸
在品德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聆听到教师满怀关切地对孩子们说上这样的话语:
如教学《我从哪里来》一课,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父母一天要做的事,同时也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他们之间的动人故事。然后在课上让学生汇报。这样,从日常生活着手,通过课前调查,课内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了对父母的了解,使他们体会到父母为自己付出许多心血,非常辛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如果没有课前的铺垫,这一环节只能说是空洞的说教。课后再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如父母累了,帮他捶背、送茶,父母闷时,为他们唱歌、跳舞,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把教育活动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育他们做家长的小帮手,初步养成对父母的家庭生活的责任感。
总之,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外显的表现形式,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发展”是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内隐的真正目的,以“活动”促“发展”是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全新的、动态的、富有效率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活动,采取适合学生的活动方式,引导每一个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活动,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保证活动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东海县牛山镇中心小学(原东蔡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