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组织实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法律知识的学习、完善和规范护理规章制度等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结果: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安全质量的认识,保证了护理安全。结论:护理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持续工作,需要有效的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能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也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敏感、最有效的指标,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营造积极安全的护理氛围,防范与减少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消除各种不安因素,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监管体系,从本质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医疗护理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1.护理不安全因素
1.1护士人力资源不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大多数医院只重视经济效益,不注重人力配备,医护比、床护比远远达不到临床护理的要求,护士常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到位,处理不及时,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
1.2护士的业务水平不高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大多为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操作技术不熟练,缺少护理实践经验,缺少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业务水平在短期内得不到提高,这些因素都是造成护理安全工作出现漏洞的原因。
1.3护士的法律意识不强 护士在校学习阶段只学习专业知识,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因此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临床工作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和抢救患者生命,而忽略潜在的法律问题。对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接待患者时说话不谨慎,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引发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4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制度不完善,执行、实施缺乏有效性,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没有加强重视,这些也对护理安全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1.5患者自身因素 护理活动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有患者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由于部分患者的个人素质、对疾病的认知度、经济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对护士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有的患者价值观念扭曲,对医护无故挑剔刁难,也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一个因素。
2.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每个科室的护理工作量和患者人数,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2.2提高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 对新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严格进行岗前培训,强化“三基”学习,安排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一对一带教,制定带教计划并落实到位;加强规范化操作培训和鼓励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熟练操作水平,掌握先进的医疗信息,使护理工作越来越规范、标准。
2.3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 护士服务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必须有严谨、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应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护理风险意识的能力。坚持规章制度学习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与患者及时有效地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格书写相关护理文书,做的规范、真实、准确,避免因记录有误引起法律问题。
2.4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科室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科室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流程,规范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核心制度,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处理,确保护理安全。
2.5加强与患者间的有效沟通 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职务等选择合适的交谈方式和技巧,努力做到有效沟通。对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工作,鼓励病人参与医疗护理安全活动,做到因人施护。
总之,护理工作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健康和减轻痛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对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次序和社会治安、减少医疗纠纷、差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柳艳.浅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23期2012-23-0075-01
[2] 金晓艳,胡小梅,岳丽.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24期2012-24-0058-02
[3]潘绍山,孙芳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4]鄢艳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探讨《当代护士》2012-10-0181-03
[5]刘丽革,刘丽霞.关于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1,22(2):116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能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也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敏感、最有效的指标,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营造积极安全的护理氛围,防范与减少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消除各种不安因素,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监管体系,从本质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医疗护理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1.护理不安全因素
1.1护士人力资源不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大多数医院只重视经济效益,不注重人力配备,医护比、床护比远远达不到临床护理的要求,护士常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到位,处理不及时,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
1.2护士的业务水平不高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大多为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操作技术不熟练,缺少护理实践经验,缺少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业务水平在短期内得不到提高,这些因素都是造成护理安全工作出现漏洞的原因。
1.3护士的法律意识不强 护士在校学习阶段只学习专业知识,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因此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临床工作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和抢救患者生命,而忽略潜在的法律问题。对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接待患者时说话不谨慎,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引发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4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制度不完善,执行、实施缺乏有效性,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没有加强重视,这些也对护理安全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1.5患者自身因素 护理活动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有患者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由于部分患者的个人素质、对疾病的认知度、经济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对护士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有的患者价值观念扭曲,对医护无故挑剔刁难,也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一个因素。
2.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每个科室的护理工作量和患者人数,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2.2提高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 对新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严格进行岗前培训,强化“三基”学习,安排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一对一带教,制定带教计划并落实到位;加强规范化操作培训和鼓励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熟练操作水平,掌握先进的医疗信息,使护理工作越来越规范、标准。
2.3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 护士服务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必须有严谨、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应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护理风险意识的能力。坚持规章制度学习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与患者及时有效地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格书写相关护理文书,做的规范、真实、准确,避免因记录有误引起法律问题。
2.4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科室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科室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流程,规范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核心制度,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处理,确保护理安全。
2.5加强与患者间的有效沟通 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职务等选择合适的交谈方式和技巧,努力做到有效沟通。对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工作,鼓励病人参与医疗护理安全活动,做到因人施护。
总之,护理工作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健康和减轻痛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对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次序和社会治安、减少医疗纠纷、差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柳艳.浅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23期2012-23-0075-01
[2] 金晓艳,胡小梅,岳丽.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24期2012-24-0058-02
[3]潘绍山,孙芳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4]鄢艳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探讨《当代护士》2012-10-0181-03
[5]刘丽革,刘丽霞.关于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1,22(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