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书店的发展历程及建筑空间的演变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s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店是商业建筑的一种,其销售的书籍是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书店同时还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高地,书店的经营状况、书店建筑空间的演变备受社会关注。文章梳理了我国書店的发展历程及其建筑空间发展的变化,以广州为例对现存有代表性的四十余处书店进行调查,总结了广州书店发展的四个阶段,并选取了新华书店永汉北路店、新华书店荔湾教育书店、广州购书中心与方所四家书店为代表案例,研究了小型书店、中型书店、大型书店与新型书店的建筑平面、空间与风格。
  关键词:书店;发展历程;空间设计;广州
  一、我国书店发展历程
  (一)1949—1978年: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导,保障社会图书供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出版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五项决定”,书店在普遍意义上剥离了印刷、出版业务,成为以图书发行为主的纯商业形式。同时,为了避免非法书籍的发行,国营的新华书店几乎控制了全部新书业的货源和批发途径。随着公私合营的推进,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新书业基本形成了以保障社会图书供应的国营模式。
  (二)1978—2008年:多种发行渠道的出现和大型书城的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推进,小型的民营书店开始大量出现,但力量仍显薄弱。国营新华书店在全国的图书发行上仍处于主导地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下,积极拓展营业面积和经营品种,在全国各地举办的书市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同时,传统书店的局限性开始凸显,一方面由于早期的书店大多沿用了民国期间书店的建筑物,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使用之后,建筑设施已老旧,采光通风较差。同时,由于社会出版物的增多,书店内部增设夹层或增加书架,开放书架的密度增加,书店更显拥挤,书店的形象和盈利能力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处在核心位置的书店被迫搬离市区①。随着社会的发展,1994年“神州第一书城”——广州购书中心的出现和其取得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引发了全国各地大型的书城的纷纷出现,一度成为城市经济、文化进步的标志。
  (三)2008—2014年:电商冲击下实体书店的倒闭转型浪潮
  1999年当当网问世,成为我国最早的网上售书平台,开业之初就有超过二十万种中文图书可供读者选购(当时广州购书中心的常备图书品种是约十万余种)。2004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书籍经销商亚马逊进入中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流平台的建设,凭借价格优势,书籍的网络销售额在2012年就超过当时国营书店和民营书店的总和。这一阶段,一方面,超过半数的实体书店倒闭,书店掀起了转型的探索浪潮;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产生了大量对实体书店进行政策扶持、减免税收和效仿日本实行网络图书最低折扣制的呼声。
  (四)2014—2021年:书店的市场细分和作为文化娱乐场所的书店出现
  我国实体书店在2014年重新实现正增长,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到2019年末,全国书店已达70000家,总量和增速均居世界第一位。刨除社会舆论、政策扶持等外部因素,仍处在电商价格压制下的实体书店行业能实现成功自救,笔者认为得益于以下因素:第一,书店经营的系统化。早期书店的经营大多属于粗放型发展,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准入门槛较低。而这一阶段由于互联网带来的知识传播的便利性,国内外优秀的经营模式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全国连锁书店大量出现。第二,书店市场的细分化。近年来书店的功能同时呈现了大型书店复合化和小型书店专业化两种趋势,从书店多样化的名称如“书吧”“书咖”“书院”“书酒吧”中就可见一斑,书店通过引进盈利能力更强的业态增强了书店的生存能力,同时开始构筑书店在城市中的文化、社交地位,书店成为人们综合性的娱乐场所和精神高地。第三,新零售趋势下的线上线下拉通。互联网增强了书店被市民感知的可能性,通过营造公众号、微信群,书店加深了社群客户的黏性。第四,加强了设计在书店经营中的比重。良好的书店物理环境和话题性的场所使得书店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景点,反过来推动了全国各地最美书店的大量出现。第五,书店经营场所的改变。新型书店稳定的引流能力受到同样受互联网冲击的购物中心的青睐,购物中心纷纷给出免除部分租金、给予装修补贴等优惠条件,书店的经营场所更多从沿街的独栋建筑转移到商场内部。
  二、广州书店的空间变化
  (一)空间变化的四个阶段
  结合书店发展的历程和特点,笔者将其总结为四个阶段(表1)。
  第一阶段自1949年开始,国营新华书店通过公私合营,利用原有的书店为我国保障了书籍供应,这一阶段整体是闭架式售书,书店面积较小,空间较为简单。
  第二阶段自1978年开始,为了解决拓展书籍陈列面积,书店内部的空间设计向阅览室学习,书架或横或纵分割和塑造了书店内部的空间场景,书店的平面构成较为简单,以追求坪效为主。
  第三阶段始自1994年,由于大型书城的建设,专业的设计人员更多地介入书店的场所设计,这一阶段出现了复合化经营的端倪,但整体还是以图书销售为主业,利用规模化效应保障盈利能力,书店开始注重人性化设计。
  第四阶段始自2011年左右,以方所为代表的新型书店开始出现,新型书店以全新的面貌和功能构成,表明了复合经营在书店内部的可行性,全国出现了探索新型书店内部空间可能性的浪潮。近年来,关于新型书店的社区运营成为了新的焦点,培养忠实的黏性客户,给予了仍处于电商压制下的实体书店一定的盈利保障。
  (二)四个阶段的代表案例分析
  1.新华书店永汉北路店
  从表2中可以发现,这一阶段由于图书供应量不足,书店呈现闭架式售书,顾客在营业厅内环绕式行进,但和门口的收银区有较大的冲突,容易造成人流拥堵。这一情况在当时的书店内部多有出现,因为当时购书的流程是“柜台开单—收银付款—柜台取货”,人流需要多次往返于书籍柜台和出入口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多次交叉。另外,由于书店内陈列书籍的总量较少,书店内部的空间一般较为宽敞,采光通风较好,室内的环境较为舒适。书店整体呈现出小型化闭架式的特点,其空间形式同当时的其他专业商业建筑差别较小,但书店会设有一定的宣传画或文字彰显书店的文化属性。   2.新华书店荔湾教育书店
  1978年后,广州的书店在这一阶段主要采用了改建、扩建的方式来提高书店的面积,新华书店荔湾教育书店就采用了加建的方式。在内部空间上,恢复了开架售书,以顾客自由选购为主,购物的流线进行了简化,只需要带着图书前往收银台即可付费开单完成购书,因此内部的交通空间较上一个阶段更为狭窄。以新华书店荔湾教育书店(表3)为例,书店内部一般选用能容纳更多书籍的整排高矮书架分割内部空间,有效提高了书籍的容量,但也带来了内部空间单调,人流被高矮书架分割,容易在流线尽端产生拥挤的问题。书店平面较为简单,以最大化书籍存儲作为主要的设计要点。改造后的新华书店荔湾教育书店配有电梯、监控、自助收银等现代化设备,书店内部基本实现开柜售书,因此有店员往往四处巡逻,防止书籍盗窃。书店空间仍以书架为主,少量布置有展台,地面一般采用便于清洁的水泥砖或瓷砖,基本没有供应给读者的座椅或阅读区,读者往往席地而坐。
  3.广州购书中心
  广州购书中心(表4)是全国第一个大型书城,一至五层的销售大厅围绕着约200m2的中庭呈单元式分布,中庭层层退级,空间向上层层扩大,中庭顶部设光栅和圆形采光口,良好的采光和倒金字塔型的中庭解决了大型书城的采光通风问题,宽阔的中庭及电扶梯和整面的浮雕墙塑造了高雅、舒适且富于互动乐趣的购书环境。建筑的外观富于隐喻,立面以实体为主,大面积的实墙和富于雕塑感的外形使购书中心从周边的商业、住宅内脱颖而出,建筑的裙楼书城部分和上部办公部分均作退级处理,避免建筑给街道及行人的压迫,五层还利用退级设有露天花园,供市民交往。
  整体而言,广州购书中心是我国早期大型书城设计中较为成功的案例,内部的空间和功能组团都有较大的延展性。早期的书城部分更像城市内的文化建筑,其在平面的尺度上予以了创新,并开始考虑人性化设计,但还是以图书销售为主的商业形态,其经营状况需要密集的购买人群来进行支撑,书店的内部界面设计也较为传统。
  4.方所
  2011于广州创立的方所(表5)在当时全国的书店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的书店形式的认知,书店由传统的商品销售,转变为服务销售、美学销售。受互联网冲击,单纯靠书籍销售难以支撑书店的正常运营,方所降低了图书陈列的密度和面积。一方面,方所引入了服装、展览等高端文创产品,利用书籍的文化属性和引流能力将多种购物行为串联在一起,提供了舒适的社交空间;另一方面,方所书店内部空间设计多样,其界面设计没有了传统书店内的冰冷感,更为温暖,利用空间的收合、视线上的交互形成丰富宜人的购书体验。整体而言,书店从以图书销售为主的专业商店,转化为结合书籍文化属性而延伸出来的综合文化体验服务,提高了书店的定位和盈利预期,使得书店内部的空间设计和品质提升成为可能。新型书店内部空间的主要变化,是在书店减少书籍销售面积和密度的前提下产生的,新的功能与业态同书籍陈列一起塑造了书店的文化及社交属性,使得书店成为人们愿意前往休闲和为其付费的空间。
  三、书店发展的未来
  尽管根据2020年中国书店大会上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书店总数已逾7万家,但笔者在实际调研当中,发现能够取得一定影响和曝光的中等规模新型书店,在广州的数量不超过50家,这一数据说明尽管我国实体书店已走出寒冬,但具备文化属性、能够聚集人气的新型书店数量仍比较少,未来仍有大量的作为文化高地和社交中心的书店的建设需求。另外,根据实地调查,书店未来将沿着大而全、小而精两个方向发展,大而全的新型书店具备了更多的功能、空间可能和更充足的运营团队,更可能成为城市的地标,小而精的书店则可以根据自身特色,结合一两个功能深耕社区,形成用户黏性强的社区书店。
  注释:
  ①发表于1994年的《新华书店怎样走出困境》言: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在冲击着我国的市场。许多企业成了弄潮儿,在大潮中奋搏着、发展着。然而新华书店却唉叹着“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有这样一首顺口溜:“富银行,阔邮电,破破烂烂是书店”。人们这么说,总有它的道理。以郑州市为例,50年代初,银行、邮电、新华书店三座大楼耸立在市区繁华地带,号称郑州三大建筑,又名郑州三大景。如今,银行系统一座座大楼竖起来了,邮电系统一天天发展起来了。更有那商业系统,异军突起,商厦林立,相比之下新华书店则成了影响市容的破旧物体。
  参考文献:
  [1]许起盈.新华书店六十年纪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2]吴洤英.广州市新华书店五十年[M].广州:广州市新华书店,1999.
  [3]温书明.书店空间环境的体验化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4]周杨.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5]黄劲.广州购书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1998(10):44-46.
  [6]倪俊明.广东百年图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葛天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
  郑力鹏,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
其他文献
摘 要:墙是有形的,可以明确(规划)范围,引导视线,增加空间层次,甚至自身就是一道景观;墙也可以是无形的,它存在于人的内心,能够分隔不同的文化,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画上一道鸿沟,当无形的墙足够深远,就会物化成有形的墙。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墙一直伴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时空,或明或隐,或突出或削弱,或敞开或闭合,就这样存在着,变幻着。  关键词:墙;有形;无形  墙是有形的,可以明确(规划)
期刊
摘 要: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周边的许多自然生态景观被吞并,由于没有得以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出现种种问题。文章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武汉东湖绿道景观设计等方案为例,分析滨水景观设计对于城市景观规划的重塑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城市景观;滨水景观;景观设计;重塑  我国数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在城市不断的发展扩张中,许多处于城市周边的天然水系等自然生态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绿道的相继建设,绿道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绿道的生态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主要探讨城市绿道生态景观的设计方法,对交通组织、植被水体、绿色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绿道的调研,以黄石环磁湖绿道为切入点,针对绿道的生态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道;生态设计;生态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武汉东湖学院人文社科类青年基金项目“黄石环磁湖绿道景观生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提出民航强国战略后,机场旅客流量不断提升,接机送机交通疏导系统面临着用户体验方面的严峻考验。根据排队心理学,旅客出行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被慢慢拉长时,在排队等待的过程中情绪状态会急剧下滑。因此,文章以上海浦东机场“一眼上海”城市文化可视化导览系统设计为例,针对具有密集人流量的接机等候通道的数字媒体可视化导览设计,从设计心理学的视角研究满足用户排队等候的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设计,与用户及周围
期刊
摘 要:特色小镇有别于普通小城镇的最大特点在于,文化特色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湖北省十堰市麻家渡镇竹山县绿松石小镇而言,应将小镇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作为规划和建设的重中之重,融松石文化、女娲文化、庸国文化、非遗文化四位一体,将小镇打造成为一个具有资源性、本土性、创意性、体验性、娱乐性的多元文化空间,从而克服绿松石的不可再生性,促进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绿松石小镇;文化驱动
期刊
摘 要:受国家政策扶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优势日益凸显,面临机遇的同时,亦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凤凰古城旅游形象的分析,总结出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当下IP时代的特征,深入挖掘古城IP文化内涵,以达到对凤凰古城旅游景区IP形象的创新升级以及价值变现,为我国传统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文化IP;凤凰古城;景区形象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护好
期刊
摘 要:消隐美学是建筑探索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是一种非传统的建筑美学,颠覆秩序来捕捉信息时代的精神。文章通过对特雷索迪幽灵空间消隐手法的梳理,将抽象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并展开对其所包含的消隐手法的探索。  关键词:爱德华多·特雷索迪;幽灵空间;消隐手法;空间设计  爱德华多·特雷索迪(Edoardo Tresoldi),是一位意大利的当代雕塑家和建筑师,他喜爱以铁丝为材料元素,构建各种消隐效果的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可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引入公共艺术,从而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强化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意识。公共艺术的存在可使公共文化理念在广大农村积极有效地传播,提升农民的公共审美,强化信息沟通,增强文化自信。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需要
期刊
摘 要:牖在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营造中不仅可以使空间与空间之间产生连续性的联系,还可以丰富园内景观层次,使有限的景观空间达到延展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例,文章从空间渗透、虚实设计、视界超越三个方面去分析研究牖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作用,深入了解其在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营造中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转换应用,为牖在现代化景观设计中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指导。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博物馆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文化传播是博物馆满足新时代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趋势。文章以福建博物院“五馆服务工程”为例,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如何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发展,最终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边界”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传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