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中学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几乎都是意蕴丰富、千古流传的精品,可为什么有的学生学起来就味同嚼蜡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缺少文言语感,无法突破文字外壳进入思想内容深层。因此,培养文言语感对古诗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感的获得要靠学生长期的语文实践,在反复吟咏中领会文(诗)意。文言语感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词句大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停顿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培养语感的第二步;在诵读中逐渐融入自己的感受领悟是语感训练的最高境界。语感训练的第一步目标比较容易实现,要达到语感训练的第二步、第三步目标,就必须重视对内容的分析梳理。如李白的《将进酒》,全诗在感情上大起大落,豪放中现低沉,愤激中含洒脱,真实地再现了作者满怀雄心壮志而又怀才不遇的痛苦矛盾心情。为了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使学生对诗歌有深刻的感悟,就必须通过指导其反复诵读来完成。在简介与诗歌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后,先让学生读准字音以及节奏停顿。然后帮助学生梳理出诗人感情起伏脉络,使他们在朗读中逐步找到语感。开首四句由黄河东流入海不复回的情景联想到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境界开阔,极具气势,诗人感情仿佛大河奔流,一泻千里。在朗读时要声情并茂,使人闻之慷慨生悲。以下六句由友人相聚宴饮而一扫悲意,极度洒脱自信,要读得掷地有声、豪气冲天。诗的后一部分,诗人借酒消愁却无法抑制心中的不平愤激之情。“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使诗人对豪门贵族的否定,充盈着满腹不平之气。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出诗人失意无奈和旷达豪放相交织的复杂感情。当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起伏后,就能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熹语),达到语感训练的第三步。
二、古诗文教学应力争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诗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的内容是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东西,而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之所以觉得难以理解接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古诗文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文学形式方面,都和现代人有一定的距离。想方设法赋予古诗文一定的时代感,拉近时间的距离,以便学生“亲近”,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努力的方向。如教《五柳先生传》一文时,可以给学生以现代观念评价五柳先生,用“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否定其性格中不思进取的消极方面,用“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肯定其性格中追求自由解放的一面。这样,使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三、古诗文教学应该突出一个“美”字,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在古诗文教学中倘若能融入更美的因素,就能充分展现其魅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古典文学艺术殿堂。为了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突出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在朗读中体会思想情感美
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传统方法,也是传送情意的极好手段。尤其是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受,除了反复朗诵是难以领悟到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超时空感受,“夕阳”时分游子的天涯断肠,“行路难”的无奈悲叹等,皆需要朗读才能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美。要是学生能在朗读中体会到美,就一定要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注入自己的感情。
②在想象中体会意境美
我国古代优秀文学大都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有限的意象在大脑中扩展补充,进而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古诗文的意境美。例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一词,词中有景,景中有情,展现了一种苍茫悲凉的意境。边塞的秋天分外荒凉,目送大雁南归,激起驻守边防的将士心中多少难言辛酸。“四面边声连角起”一语,从听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把塞外荒凉的景象生动地描画了出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手段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心中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有情的深秋戍边图,深入感受体会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③在吟诵中感受音乐美
在古诗文学习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感受诗歌的音乐之美,无疑是学习诗歌的重要内容。好的诗歌总是将音乐性与诗人内在情感相融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写词人心情寂寞,似有所失,茫然寻觅精神慰藉的心理状态。而寻觅的结果呢?依然是空空无人,一片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进一步写词人忧愁悲伤。因此,从诗的外形来看,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效果,而从词章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这短促抑郁的声调传达的正是词人凄凉的心绪。
总之,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领悟、鉴赏能力;深入挖掘钻研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语文教学达到“新”与“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蔡明、米学军主编.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1年5月版.
2.蔡明、曹国旗主编.文学作品导读,语文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中学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几乎都是意蕴丰富、千古流传的精品,可为什么有的学生学起来就味同嚼蜡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缺少文言语感,无法突破文字外壳进入思想内容深层。因此,培养文言语感对古诗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感的获得要靠学生长期的语文实践,在反复吟咏中领会文(诗)意。文言语感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词句大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停顿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培养语感的第二步;在诵读中逐渐融入自己的感受领悟是语感训练的最高境界。语感训练的第一步目标比较容易实现,要达到语感训练的第二步、第三步目标,就必须重视对内容的分析梳理。如李白的《将进酒》,全诗在感情上大起大落,豪放中现低沉,愤激中含洒脱,真实地再现了作者满怀雄心壮志而又怀才不遇的痛苦矛盾心情。为了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使学生对诗歌有深刻的感悟,就必须通过指导其反复诵读来完成。在简介与诗歌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后,先让学生读准字音以及节奏停顿。然后帮助学生梳理出诗人感情起伏脉络,使他们在朗读中逐步找到语感。开首四句由黄河东流入海不复回的情景联想到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境界开阔,极具气势,诗人感情仿佛大河奔流,一泻千里。在朗读时要声情并茂,使人闻之慷慨生悲。以下六句由友人相聚宴饮而一扫悲意,极度洒脱自信,要读得掷地有声、豪气冲天。诗的后一部分,诗人借酒消愁却无法抑制心中的不平愤激之情。“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使诗人对豪门贵族的否定,充盈着满腹不平之气。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出诗人失意无奈和旷达豪放相交织的复杂感情。当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起伏后,就能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熹语),达到语感训练的第三步。
二、古诗文教学应力争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诗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的内容是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东西,而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之所以觉得难以理解接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古诗文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文学形式方面,都和现代人有一定的距离。想方设法赋予古诗文一定的时代感,拉近时间的距离,以便学生“亲近”,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努力的方向。如教《五柳先生传》一文时,可以给学生以现代观念评价五柳先生,用“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否定其性格中不思进取的消极方面,用“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肯定其性格中追求自由解放的一面。这样,使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三、古诗文教学应该突出一个“美”字,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在古诗文教学中倘若能融入更美的因素,就能充分展现其魅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古典文学艺术殿堂。为了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突出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在朗读中体会思想情感美
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传统方法,也是传送情意的极好手段。尤其是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受,除了反复朗诵是难以领悟到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超时空感受,“夕阳”时分游子的天涯断肠,“行路难”的无奈悲叹等,皆需要朗读才能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美。要是学生能在朗读中体会到美,就一定要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注入自己的感情。
②在想象中体会意境美
我国古代优秀文学大都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有限的意象在大脑中扩展补充,进而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古诗文的意境美。例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一词,词中有景,景中有情,展现了一种苍茫悲凉的意境。边塞的秋天分外荒凉,目送大雁南归,激起驻守边防的将士心中多少难言辛酸。“四面边声连角起”一语,从听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把塞外荒凉的景象生动地描画了出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手段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心中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有情的深秋戍边图,深入感受体会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③在吟诵中感受音乐美
在古诗文学习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感受诗歌的音乐之美,无疑是学习诗歌的重要内容。好的诗歌总是将音乐性与诗人内在情感相融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写词人心情寂寞,似有所失,茫然寻觅精神慰藉的心理状态。而寻觅的结果呢?依然是空空无人,一片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进一步写词人忧愁悲伤。因此,从诗的外形来看,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效果,而从词章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这短促抑郁的声调传达的正是词人凄凉的心绪。
总之,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领悟、鉴赏能力;深入挖掘钻研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语文教学达到“新”与“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蔡明、米学军主编.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1年5月版.
2.蔡明、曹国旗主编.文学作品导读,语文出版社2001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