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动词过去时的实质及其认知理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动词过去时的实质是距离性,或表逆时针方向的时间距离,或表虚拟意义的真实性距离,或表客气委婉的心理距离。这是隐喻化的机制在起作用,是人们将其原先认识的两点间距离的意象图式,投射到事物或事件的真值域中,再投射到心理域之上的过程。
  关键词: 英语动词 过去时 距离性 隐喻化
  一、传统的英语动词时态观
  传统语法认为英语动词的“时”(tense)是一种语法范畴,表示的是动作发生或状态存在的时间, “过去时”表示的是过去时间。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过去时也可以表示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即非过去时间(non-past),表现出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一种矛盾。例如:
  (1)I saw him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2)A:Did you say you were a teacher?
  B:Yes, I’ m teaching English in a middle school.
  (3)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to his birthday party.
  (4)Did you want to help me with chemistry now?
  上述四例中,只有例(1)中的動词过去时表示过去时间,是过去时间在动词时态上的反映,另外三个例中的英语动词过去时则表示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等非过去时间。例(2)属时态后移(backshift),即间接引语中的转述动词(reporting verb),因为主句的动词为过去时,从句也随之采用过去时,尽管指称的是现在。例(3)中的动词过去时表示的是将来时间,例(4)中动词的过去时表示的则是现在的时间。 后三种情况,除例(2)遵循英语动词的时态呼应原则、合乎逻辑推理外,其他两类似乎都不合逻辑。于是,一些语法学家就将例(3)中的动词形式归为虚拟语气,或是在一般过去时的定义中附加说明“一般过去时在特定句型中还可以表现在时间和将来时间”。
  这些论述其实都是从单一的时间平面定义时态语法范畴的,将时态的界定与对其用法的阐述割裂开, 无法对动词的形式与时间概念之间的不一致性做出明确的解释。
  二、距离性——过去时的实质
  对于英语动词时态定义与其用法之间的这种不一致性,语法学家开始寻找解释的途径。1964 年Joos 提出 “过去时态是距离性时态”的观点,表示的是时间和真实性方面的距离[1]。1974年Palmer 在他的《英语动词》一书中肯定了Joos 的这一观点:“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use of unreality and the past time use of the past tense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 that the past time is the remote tense, remote in time or in reality.”[2]他举例如下:
  例 (5) If he was here, he was in the garden.
  例 (6) If only I understood what you are saying.
  以上两句中动词都用过去时,区别在于例(5)是真实条件句,指称过去时间,例(6)是非真实条件句,即虚拟语气,指称现在时间。但是,不论是过去时间与现在时间之间,还是事实与虚拟之间,这都是一种距离。
  例(1)中的过去时指称过去时间,表示过去时间与现在时间之间的距离。而过去时的虚拟语气用法与表示过去时间的用法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如:He used to be a doctor.此句可理解为:他现在已不是医生了。所以,过去时暗含所述的动作或状态现在已不复存在,即该状态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一种虚拟状态,也就是非真实性。用过去时表达非真实性就是这种含义的视角化。
  这一由Joos 提出,Palmer 肯定的过去时语法范畴观,突破了以往仅从单一时间平面上定义时态的传统,合理地解释了例(3)中“were”的用法,它表示的是与真实性之间的距离,即“I were you”并非事实,我不是你,与真实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1987 年易仲良在《论过去时态的实质》一文中将“距离说”进一步引申到“心理距离”上,认为“过去时还可以表示心理方面的距离”。他指出:“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实质是距离性(remoteness),它用来表示其动作和状态与说话时刻之间存在某种距离性关系,或逆时针方向的时间距离,或与真实性的距离,或心理方面的距离。”[3]至此,例(4)中的“did”有了合理的解释:说话者用过去时“did”来询问当前情况,表示他与听话者之间关系不够亲密,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因此需要客气、委婉一些,使话语变得间接,留给听话者较大的回话空间。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存在礼貌、客气,通常是因为人们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非时间上的,而是心理上的。选择过去时,由于其距离性实质,使得话语变得间接,可以削弱话语的强加语力,不威胁彼此的面子,从而使话语得体礼貌,实际上这也是说话人使用的一种礼貌策略。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英语动词过去时的实质是距离性,即动词的过去时态总是表示其动作或状态与说话时刻存在的某种距离关系,可以是时间距离,或真实性距离,或心理距离。
  因此,由Joos提出,为Palmer所肯定,并经过易仲良发展的英语动词过去时是距离性时态的理论,是从语言符号本体出发,对英语动词过去时语法意义本质的成功揭示。比起从单一的时间平面来定义过去时语法意义的时态观,这一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一致性程度也更高。
  三、隐喻化——距离性的认知理据   英语过去时态从纯粹描述过去时的非过去时间用法,到指出过去时的距离性,反映了人们对这一语言现象本质认识的深化。人们的认知路径是如何从表过去的时间距离,拓展到表虚拟的真实性距离,直至表礼貌的心理距离的?这是英语动词过去时用法的核心问题。
  过去时态初始意义的扩展,是通过隐喻拓展而来的。“隐喻”是指人们以一个概念去认知、理解和建构另一概念, 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隐喻认知的基础是意象图式(image schema), 意象图式是初始层次上的认知结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 在概念域的投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化简单说来就是始源域(source realm)和目标域(target realm)之间潜在的相似性(potential similarities)在投射的过程中被发现。人们的隐喻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投射(projection),使得原先陌生的事物清晰展现在眼前。“距离”本属空间概念,空间结构是人类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概念,进而引申到时间概念,以及各种各样的抽象概念。根据雷科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大部分的基本概念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空间化的隐喻建构起来的。时间概念是空间概念映射的结果,即空间概念是时间概念的意象图式。人们在最基本的空间域对两点间距离关系的意象图式如图1所示:
  注:T代表时间轴;O’点表示时间原点,即现在时点;A’点表示O’点左侧的任一时点。
  从图2可以看出, A’点表示过去任一时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A’点必须位于O’点的左侧,第二:A’点与O’点之间必须存在一段距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A’点和O’点的位置关系,便是人们对过去时间概念的认知图式。该图式是人们对两点间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隐喻化,是运用空间概念说明不同时点间的位置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将英語动词过去时最初的语法意义理解为图2中A’点与O’点在T轴上的位置关系,表示的是一种逆时针方向的距离。
  将图2所示的时间关系通过隐喻投射到表示事物现实真假性的真值域上,就可以得到非真实事物或状态与真实事物或状态之间的距离关系,即图3,其中A”点表示非真实的事物或情况,O”点表示真实的事物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始原域(即时间域)与目标域(即真值域)之间潜在的相似性,即距离性,因为隐喻化被创造出来。隐喻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投射。继续将时间图式关系映射到更为抽象的心理域上,就得到了说话者说话时的心理状态与受话者心理状态之间的距离关系,即图4,A’”点和O’”点分别表示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心理状态。同样,始原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另一种相似性(即过去时点与现在时点之间的距离和人们心理距离间的相似性)又在隐喻性投射中被创造出来。
  由此可见,“过去时”隐含的是一种逆时针方向的“远离性情态意义”。由于它是逆时针方向的距离,在时间轴上,它便永远不可能与“现在”交会,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是过去时而非将来时被投射到了其他领域,虽然“将来”与“现在”之间也存在距离。
  综上所述, 英语动词过去时从单纯表示过去时间发展到表示真实性距离,再到表示亲疏关系的心理距离,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将其原来认识的两点间距离的意象图式,投射到事物或事件的真值域,再投射到心理域之上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Joos.The English Verb:form and meaning[M].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4.
  [2]Palmer,F.R.The English Verb[M]. Longman GroupLimited,1974.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李国南.英语动词过去时的隐喻认知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5]李瑜.论过去时态的实质及其产生的理据[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6]宋欢.英语时态中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 五邑大学学报,2007(2).
  [7]杨燕荣.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认知解读[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8]陈敏哲.英语动词过去时语法意义拓展的隐喻化过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9]李健民.英语动词过去时的实质及其认知理据[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8).
  [10]李卫清.虚拟结构——过去时的隐喻化[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7(1).
  [11]黄萍.隐喻角度探讨英语动词过去时[J]. 文化建设,2007(10) .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从本质上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讲究方法,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目的:通过研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室重构与血瘀证及心率变异性与血瘀证的关系,为阵发性房颤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收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时间段内,就诊
摘 要: 本文旨在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中,英语专业大学生情绪低落得分最低,其次是成就感,行为不当得分最高。产生的原因包括两部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老师、学校及家长三个方面。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大学生学习倦怠 实证研究  一、引言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受到前所未
摘 要: 英语课堂中的故事讲述作为一种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中的极佳的教学方法,能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同时,故事的结构也可以作为学习者语言拓展的支架。本文旨在探究故事讲述引入英语课堂的这一教学方对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并探讨其对教师专业化素质提升和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 故事讲述 英语课堂 教师素质 故事选择  近年来,英语故事讲述引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外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英语学科以其自身独具的特点,更易于学习国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好的经验与方法,对一些教学信息反应最为敏锐。在新的形势下,为服务于教育改革的总目标,英语教师应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探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