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校除了班集体、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群体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大多时为了满足同学之间相互交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等需要,而由一些兴趣、爱好、习惯、观点、志向、态度一致的学生自发结合而成的,它们有自己的特征,对学生群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非正式团体的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非正式团体;产生原因;特征;作用;教育管理
“非正式团体”这一概念,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梅奥教授(E.Mayo)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1932)中相对于正式群体第一次提出的。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得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群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只看到或重视校园正式团体的建设,而对学生非正式团体缺乏唯物辩证的科学认识,忽视或否定了校园中学生非正式团体的客观存在和作用,往往导致校园中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文拟对学生非工正式团体的产生原因、特征、作用及其诱导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学生非正式团体产生的原因
校园非正式团体的成因是复杂的,就其根本原因来看,它是学生为满足正式团体所无法满足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 摩擦,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不同生活方式的渗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及个体需要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加之他们随着其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对社会、人生的初步认识,对人生、世界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处处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多种渠道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拓宽自己的生活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校园正式团体是以学生共同的、普遍的需要为目的,只能满足学生共同的普遍的需要;对学生个体的特殊心理需要,则关心较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部分需要是在其群体的相互理解中才能够得到满足。因此,他们一方面要在正式团体中显示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另一方面又会因相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相似,地域相近,社会地位相同,精力过剩,情感需要,模仿、崇拜和暗示等下意识心理而结成各式各样的非正式团体,从中寻找施展自己才华,充分表现自己,以满足自己多层次、多方面的心理需要。由此可见,校园学生非正式团体的形成既是客观的,也是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
二、学生非正式团体的特征
学生非正式团体和正式团体一样,都属于群体的一种类型,因此,都具有群体的特征,但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结构、规范、功能等具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有其独特的特征:一、是自发性。它是由观念、兴趣、爱好、习惯、志向、性格等一致的同学自发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使同学们从中可以得到安慰、温暖、乐趣和承认。二、是规模小、人数少,非正式团体的规模虽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往往是三五成群,一般来说,在5人左右或是更少。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进行比较深的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起比较深的感情联系。三、是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品。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初级群体的成员之间不可能仅保持一种角色关系,而必然会形成多种关系,因而分的人品也就得到多方面的乃至全面的表现,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气质、信仰、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目标等,在非正式团体中都会充分地表现出来。我们通过非正式团体,可以了解一个人多方而乃至全部的人品。四、是成员之间富有相容性。非正式团体的成员,因为互相了解较深,人际关系密切,感情交流频繁,因而他们心理上相容,有什么困难和需要也能互相倾诉,乐于同甘共苦。五、是成员之间有难以替代性。在正式团体中,由于成员之间没有强烈的感情联系,因此某一岗位的缺员,可由另外一人代替。而在非正式团体中则不能。六、是靠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来维持。非正式团体中一般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法律等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虽然没有这些限制,团体内的成员却能很好地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因为团体中约定俗成的又非明文规定的准则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对成员的认识和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成为无形的约束力量,每个成员能自觉地遵守本团体的准则和规范,没有什么强迫性。七、是非正式团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团体中的核心人物往往能主导团体的气氛,指挥并协调团体行为。他们凭着自身固有的内在影响力自发而形成核心。所以在团体内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非正式团体的一致性往往受其核心人物的意志指向。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地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全面认识和把握学生非正式团体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功效。
三、学生非正式团体的作用
校园非正式团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还具有正式团体不可替代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下转第104页)(上接第102页)社会的、心理的和生活的需要,弥补正式团体的不足。由于学生非正式团体形成并存在于正式团体之中,它必然对正式团体产生一定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正作用还是负作用,取决于非正式团体的目标,与正式团体的目标是否一致。因此,我们必须对非正式团体的作用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就其积极因素来看,第一、非正式团体具有广泛沟通意见的作用。正式团体内意见的沟通是有限的,有许多意见就是通过非正式团体传递的。它能够把各种信息广泛传达到各处,使正式团体内的疏通网络更加完善。第二、非正式团体还具有舆论作用。一个正式团体要实现共同目标,除了通过行政措施外,还要通过舆论组织力量。在非正式团体的信息传递中,能够广泛地制造舆论、协助组织完成任务。第三、非正式团体具有满足多方面需要的作用。人们的需要是复杂的,其满足途径是不同的,人们有许多需要在正式团体中无法获得满足,而在非正式团体中却能得到补偿。例如:交往的需要,感情的需要等。
从就其消极方面看,学生非正式团体也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特别是在非正式团体的活动倾向与正式团体组织目标相抵触而管理者又不能正确处理与非的有关活动的若干成员,往往都是关系密切的非正式团体成员。这是偏离正式虽然不多,但危害较大,其行为不仅违反纪律,甚至有违法、犯罪的性质。
四、对学生非正式团体的教育与管理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应该看到,矛盾双方的地位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积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对学生非正式团体的认识和处理同样如此。第一、要正确认识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学生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团体不仅是客观的,其形成也是符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学生非正式团体应区别对待,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团体,应尊重理解,支持保护,委托他们完成正式团体的某项任务,通过有益活动,促进正式团体工作的开展。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团体,要采取教育和引导的方法,把非正式团体的价值目标逐步引向正式团体的共同目标,避免其向消极型转化。对于有碍于正式团体工作的消极型团体,则应采取教育和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对于破坏型的小团体,要视其情况给予必要的处理。情节轻者,以教育为主;情节重者,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处理。但更应该注意防患于未然,对这类团体应及时发现,及时分化瓦解,不要等事故发生后才去被动处理。第二、引导和调整学生非正式团体的规范。每个非正式团体都有约定俗成的规范。有积极意义的团体规范,可以使团体形成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正式团体各项活动的开展。反之则不然。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想改变非正式团体成员的不良行为,与其针对个体人手,不如从改变团体规范人手。调整团体规范,首先要了解团体中有哪些规范;其次要分清主次、决定先后顺序;最后要制定系统的整改方案。通过教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参与这些团体或利用其核心人物,使非正式团体成员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害,从而逐渐改造其消极团体规范。第三、要善于利用其核心人物的作用。任何非正式团体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他们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凭借自身固有的内在影响力、知识、经历、特长在团体内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对非正式团体的目标和规范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做好非正式团体的工作,就要善于利用其核心人物的作用,注意同他们联络感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相互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和激发他们与教育者发生共鸣,利用他们的才能和权威性,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引导非正式团体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四、要强化和丰富正式团体的功能。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班集体等正式团体的强大组织力量,从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把握同学们的特点、兴趣、爱好,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学习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同学们在集体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培养能力,形成一个团结向上、互助友爱的良好风气。尽量满足同学们多方面的需要,增强正式团体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把学生非正式团体逐渐引入健康、正确的发展轨道,使之成为正式团体团结、教育青年学生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 李铮、姚本先主编:《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非正式团体;产生原因;特征;作用;教育管理
“非正式团体”这一概念,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梅奥教授(E.Mayo)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1932)中相对于正式群体第一次提出的。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得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群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只看到或重视校园正式团体的建设,而对学生非正式团体缺乏唯物辩证的科学认识,忽视或否定了校园中学生非正式团体的客观存在和作用,往往导致校园中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文拟对学生非工正式团体的产生原因、特征、作用及其诱导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学生非正式团体产生的原因
校园非正式团体的成因是复杂的,就其根本原因来看,它是学生为满足正式团体所无法满足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 摩擦,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不同生活方式的渗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及个体需要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加之他们随着其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对社会、人生的初步认识,对人生、世界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处处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多种渠道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拓宽自己的生活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校园正式团体是以学生共同的、普遍的需要为目的,只能满足学生共同的普遍的需要;对学生个体的特殊心理需要,则关心较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部分需要是在其群体的相互理解中才能够得到满足。因此,他们一方面要在正式团体中显示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另一方面又会因相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相似,地域相近,社会地位相同,精力过剩,情感需要,模仿、崇拜和暗示等下意识心理而结成各式各样的非正式团体,从中寻找施展自己才华,充分表现自己,以满足自己多层次、多方面的心理需要。由此可见,校园学生非正式团体的形成既是客观的,也是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
二、学生非正式团体的特征
学生非正式团体和正式团体一样,都属于群体的一种类型,因此,都具有群体的特征,但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结构、规范、功能等具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有其独特的特征:一、是自发性。它是由观念、兴趣、爱好、习惯、志向、性格等一致的同学自发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使同学们从中可以得到安慰、温暖、乐趣和承认。二、是规模小、人数少,非正式团体的规模虽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往往是三五成群,一般来说,在5人左右或是更少。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进行比较深的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起比较深的感情联系。三、是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品。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初级群体的成员之间不可能仅保持一种角色关系,而必然会形成多种关系,因而分的人品也就得到多方面的乃至全面的表现,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气质、信仰、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目标等,在非正式团体中都会充分地表现出来。我们通过非正式团体,可以了解一个人多方而乃至全部的人品。四、是成员之间富有相容性。非正式团体的成员,因为互相了解较深,人际关系密切,感情交流频繁,因而他们心理上相容,有什么困难和需要也能互相倾诉,乐于同甘共苦。五、是成员之间有难以替代性。在正式团体中,由于成员之间没有强烈的感情联系,因此某一岗位的缺员,可由另外一人代替。而在非正式团体中则不能。六、是靠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来维持。非正式团体中一般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法律等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虽然没有这些限制,团体内的成员却能很好地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因为团体中约定俗成的又非明文规定的准则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对成员的认识和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成为无形的约束力量,每个成员能自觉地遵守本团体的准则和规范,没有什么强迫性。七、是非正式团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团体中的核心人物往往能主导团体的气氛,指挥并协调团体行为。他们凭着自身固有的内在影响力自发而形成核心。所以在团体内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非正式团体的一致性往往受其核心人物的意志指向。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地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全面认识和把握学生非正式团体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功效。
三、学生非正式团体的作用
校园非正式团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还具有正式团体不可替代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下转第104页)(上接第102页)社会的、心理的和生活的需要,弥补正式团体的不足。由于学生非正式团体形成并存在于正式团体之中,它必然对正式团体产生一定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正作用还是负作用,取决于非正式团体的目标,与正式团体的目标是否一致。因此,我们必须对非正式团体的作用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就其积极因素来看,第一、非正式团体具有广泛沟通意见的作用。正式团体内意见的沟通是有限的,有许多意见就是通过非正式团体传递的。它能够把各种信息广泛传达到各处,使正式团体内的疏通网络更加完善。第二、非正式团体还具有舆论作用。一个正式团体要实现共同目标,除了通过行政措施外,还要通过舆论组织力量。在非正式团体的信息传递中,能够广泛地制造舆论、协助组织完成任务。第三、非正式团体具有满足多方面需要的作用。人们的需要是复杂的,其满足途径是不同的,人们有许多需要在正式团体中无法获得满足,而在非正式团体中却能得到补偿。例如:交往的需要,感情的需要等。
从就其消极方面看,学生非正式团体也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特别是在非正式团体的活动倾向与正式团体组织目标相抵触而管理者又不能正确处理与非的有关活动的若干成员,往往都是关系密切的非正式团体成员。这是偏离正式虽然不多,但危害较大,其行为不仅违反纪律,甚至有违法、犯罪的性质。
四、对学生非正式团体的教育与管理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应该看到,矛盾双方的地位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积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对学生非正式团体的认识和处理同样如此。第一、要正确认识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学生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团体不仅是客观的,其形成也是符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学生非正式团体应区别对待,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团体,应尊重理解,支持保护,委托他们完成正式团体的某项任务,通过有益活动,促进正式团体工作的开展。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团体,要采取教育和引导的方法,把非正式团体的价值目标逐步引向正式团体的共同目标,避免其向消极型转化。对于有碍于正式团体工作的消极型团体,则应采取教育和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对于破坏型的小团体,要视其情况给予必要的处理。情节轻者,以教育为主;情节重者,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处理。但更应该注意防患于未然,对这类团体应及时发现,及时分化瓦解,不要等事故发生后才去被动处理。第二、引导和调整学生非正式团体的规范。每个非正式团体都有约定俗成的规范。有积极意义的团体规范,可以使团体形成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正式团体各项活动的开展。反之则不然。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想改变非正式团体成员的不良行为,与其针对个体人手,不如从改变团体规范人手。调整团体规范,首先要了解团体中有哪些规范;其次要分清主次、决定先后顺序;最后要制定系统的整改方案。通过教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参与这些团体或利用其核心人物,使非正式团体成员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害,从而逐渐改造其消极团体规范。第三、要善于利用其核心人物的作用。任何非正式团体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他们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凭借自身固有的内在影响力、知识、经历、特长在团体内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对非正式团体的目标和规范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做好非正式团体的工作,就要善于利用其核心人物的作用,注意同他们联络感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相互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和激发他们与教育者发生共鸣,利用他们的才能和权威性,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引导非正式团体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四、要强化和丰富正式团体的功能。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班集体等正式团体的强大组织力量,从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把握同学们的特点、兴趣、爱好,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学习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同学们在集体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培养能力,形成一个团结向上、互助友爱的良好风气。尽量满足同学们多方面的需要,增强正式团体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把学生非正式团体逐渐引入健康、正确的发展轨道,使之成为正式团体团结、教育青年学生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 李铮、姚本先主编:《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