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堂教学高潮的创设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高潮是指在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重难点交叉处,通过引导、启发、点拨、激发,使师生产生一种共同的愉悦和冲动,思维进入最活跃阶段,从而使师生都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一般说来,当学生处于课堂教学高潮中时,学生对教学反应是敏感而强烈的:或是因急于想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考;或是因解决了某一重点难题而释然愉悦;或是为有了新发现而惊奇、欣喜;或是为领悟到知识内涵的情理而激动自豪……此时,学生处于异常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之中;学生的认知与激情促进,实现了知、情、意的飞跃与升华。下面就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高潮的创设方法做具体讨论。
  创设物理课堂教学高潮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巧设悬念创设高潮
  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铁球碰鼻”的演示实验:将一个适当的铁球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让铁球与垂直线成一定角度且刚好接触鼻子释放铁球,铁球摆过去,又摆回朝教师鼻子打来时,学生为教师捏了一把汗,不知老师能否避免这一“劫难”。但教师那安详的神态又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已被唤醒,情不自禁地思考其中的奥秘。这样就创设了一个导入课堂教学的小高潮,为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引导思考创设高潮
  例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解释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后的运动状态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坐在沿平直铁路匀速行驶的火车里,将手中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当苹果落下时,是落在你的手里,还是落在你的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跟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讨论,认识到苹果在竖直方向虽然先上后下,但水平方向由于抛出后不受力,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随火车一起匀速运动。这就克服了认识上的难点,纠正了“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点。
  三、创设认知冲突产生教学高潮
  例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演示一个气功表演中的例子:气功师平躺在地面上,身上压了一块大石板,然后让助手用大铁锤打击石板,学生看到石板碎了而气功师安然无恙。这种物理情境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冲突——被锤打怎么不受伤?学生头脑中有了疑问,教师适时引导:如果气功师身上不压大石板,而让大铁锤直接打击其腹部,气功师愿意吗?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产生了想探究压力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欲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身边的学习用品如铅笔进行探索:两指压紧铅笔两端时感觉一样吗?如果不,哪一端效果更明显?如果把铅笔的一端固定在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压另一端,感觉又怎样?学生经历探究体验后,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就可以产生深刻的印象,继而引发他们更深一步进行定量探索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师生互换角色创设教学高潮
  中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时期,生理、心理上由不成熟逐步趋向成熟,独立意识增强,有相当的自我表现欲,时时要表现出“成人感”,渴望在某些场合有一席之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适时适度互换角色,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尝试成功、树立自我形象的机会。互换角色,学生精神亢奋,思考积极,往往会争着站在教师的位置上,学着教师的样子,大胆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发现。如果其他同学当上了“老师”,他们更不迷信盲从,而要设法反驳“老师”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勇于争辩,所以课堂气氛热烈,会产生由教师讲授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师生转化角色创设教学高潮。比如让教师从“演员”的角色转化成“导演”的角色,让学生从“听众”或“观众”的角色转化成“演员”的角色,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中实现教学高潮。
  五、合理运用CAI创设教学高潮
  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称,它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多样化,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统一的实用性和及时的交互性。尤其是在揭示物理教学过程的微观实质,展示物理思维的形成途径,描述物理思想的产生、物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CAI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如高一学生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就可以用模拟型教学,学生通过计算机,在机器的要求下边思考边选择实验仪器,组建模拟装置,自己设定钩码的质量,观测不同条件下的模拟结果,选择数据处理等。通过这种教学,不仅引导和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拓宽思维的环境。总之,教师可以借助CAI创设生动形象、丰富真实的学习环境,有效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眼耳脑全部调动并聚集于一点,形成教学高潮,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在现实教学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处处体现着美,课堂教学高潮的创设是课堂教学美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掌握创设课堂教学高潮艺术美的原则和时机,适时适地创设课堂教学高潮。合理运用好这些创设教学高潮的方法,是教与学之间顺利沟通的一个有效桥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是真正推进课改、实现素质教育中每个中学物理教师都应该加强和训练的技能。
  
其他文献
线性规划在近几年高考中的题型有一定的变化,考查的知识已不再局限于线形规划本身,还会涉及其他各个部分的内容,考查的思想、方法也无所不包,以它为知识主干的一些原创题已构成一份试卷中新的亮点和综合考查点。纵观全国各试卷,集中呈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走向:  一、仅涉及区域问题  由于线性约束条件确定区域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因此,确定区域成为高考的热点。    例1,若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期刊
摘 要: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主要表现为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情激学法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
期刊
课堂结尾是新课结束时,以精练的语言,通过各种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巩固和运用。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使课堂锦上添花、余味无穷。成功的课堂结尾可以把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为深层次的探究,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
期刊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等偏下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下面就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1.泛读,或称通读  主要在预习阶段把即将学习的内容读一遍,大概了解一下本课要讲的有些什么概念和要点、是干
期刊
方法(学会探究方法)、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兴趣(发展探究兴趣)、能力(提高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价值观,这些关键词都足以让我们看到探究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和重要性。   但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各种探究手段如观察、调查、实验、查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又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一对矛盾该如何协调?  借此机会,我想谈几点体会。   一、大胆舍去,拓展课堂的学习空间   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需要有更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对学生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人们所必需的知识与能力素养的范围急剧扩大。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是很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在普通高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研究性学习    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是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模式,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
期刊
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物理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究其原因,不是学生智力差,而是物理教学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和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失去了对其学习的兴趣。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成
期刊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物理课初中、高中、大学各讲一遍,初中定性的东西多,高中定量的东西多,大学定量的东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数学去计算。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物理呢?  第一条是从思想上征服学生。  要让学生知道,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首先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
期刊
多年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谈“文”色变,老师也苦恼不已。教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学生则被动学习,加上文言文离学生常用口头语言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局。因此,教师急需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采用多种策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文言文从时间上看,其间跨度约2500年之久,上起春秋战国(《论语》六则、十则),下至大清王朝(《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