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ch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运算能力是高中数学重要能力之一,运算能力的强弱是关系到数学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部分高中生运算能力是较差的,严重影响其高中数学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一讲就懂,一做就错,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与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高中 数学 运算 能力 培养
  一、运算能力的基本特点
  1、运算能力的层次性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类别的运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运算的认识和掌握也必须是逐步有序、有层次的。如不掌握有理数的计算,就不可能掌握实数的计算:不掌握整式的计算,就不可能掌握分式的计算;不掌握有限运算,就不可能掌握无限计算。没有具体运算的基础,抽象运算就难以实现,由此可见,运算能力是随着知识面的逐步加宽、内容的不断深化、抽象程序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的。如果说数学内容的发展是无穷的,那么运算能力的提高也是永远不会终结的。
  对于中学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大致可分为:①计算的准确性——基本要求②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较高要求③计算的技巧性、灵活性——高标准要求。在思想上一定要充分认识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把运算技能上升到能力的层次上,把运算的技巧与发展思维融合在一起。
  2、运算能力的综合性
  运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运算能力是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高中数学运算能力是指对记忆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的统称,因而提高运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中学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计算能力,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提高。
  二、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原因
  1、对数学运算缺乏正确的认识
  学生做题出现一些差错是正常的,但有些学生,总是急于求成,对每一种运算思路,能肤浅地写出几步就认为自己掌握了,但到考试时常使解答过程出现差错:还有些学生错误的认为运算只需按法则进行即可,无需动脑,将运算过程理解成“体力劳动”,认为花时间进行规范运算是精力的浪费,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思路和方法,对运算问题不屑一顾,久而久之,不仅运算逐渐生疏,一算就错,而且养成了粗技大叶的不良习惯。学生对运算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了自身运算能力的提高,要扭转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应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对比与评价,让学生亲身感受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性,使其从思想认识上彻底明白运算能力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能力。
  2、现行教材的原因
  我国现行初中数学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删除了一些繁、难、死、旧的知识,教学内容比前几年的教材的内容难度有所降低,如代数式的运算、因式分解、方程、二次函数、不等式等内容,从要求方面作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如在多项式的运算教学内容中,初中现行教材已经把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立方差、两数和的立方、两数差的立方以及三数和的平方公式已经删除,只在习题中出现,要求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公式自行推导,但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在许多地方都要使用:再如方程的内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韦达定理要求很低,含有参变量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在初中都不作要求,而在高中的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有很高的要求,且这部分内容又是高考的重点;又如因式分解的内容,初中也降低了要求,许多因式分解技巧都不讲解和训练,而在高中数学中分解因式的技巧,增项减项、十字相乘、双十字相乘法都有很高的要求。其次在函数的内容上,初中只要知道解析式,二次函数只要求简单的解析式和图象、对称轴方程及顶点坐标,而高考中函数思想方法,建立在二次函数基础之上的内容既深又广,学生很难适应。
  3、计算器的广泛使用
  从中考可使用计算器以来,学生在写作业或者考试时,老师对学生使用计算器就没做太多的要求,在碰到计算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都用计算器代替笔算,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器形成了依赖心理,从而弱化了计算的能力,无法形成数感,有许多中学生百以内的加减运算都必须借助计算器,否则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都不能得到保证,当然像合并同类项、最简根式的化简、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等不能用计算器代替笔算这一类的,错误率就更高。
  三、发展和提高运算能力的策略
  1、思想上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要认识到新课标对运算能力要求的降低是适当的降低,并不是不要运算,只是对一些繁、难、旧和技巧性强的内容作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数学是建立在数量关系上的学科,有数量关系就必然有运算,有运算就对运算能力有所要求,且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几大能力要求之一,没有运算能力要想学好数学,是决对不可能的。
  2、合理安排教材内容,除统编教材外应有自己学校的数学校本教材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删除了一些繁、难、死、旧的知识,新增了现代社会所需要新知识,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提高数学能力,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一些内容的难度,但现行高中教材,比以前的要求有增无减,从难度上来看是有加大的趋势。我们必需开发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解决高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为高中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适当限制使用计算器,使学生在运算中培养数感,从而形成数学运算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计算问题要求学生尽量不用计算器,或规定什么内容可以用计算器,除这些内容以外的内容就不能用计算器,使学生在心算、口算、笔算中形成数感。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总之,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要在思想上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尽量少运用计算器,加强口算、心算、笔算、速算的训练,课堂教学中不忘运算方法、运算技能的分析和讲解,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利.浅析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神州》2012年第十期
  [2]张海艳.浅谈高中数学运算能力.《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15期
  [3]林华姜.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原因与对策.《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3期
  [4]胡大军.高中学生计算能力缺乏原因及应对策略.《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2年第02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当今中国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教学必须从学生兴趣入手,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本文对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活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对高中生物开展探究性实验学习活动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性实验 学习活动  高中生物实施探究性实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
【摘要】人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从最初的结绳记数等自然经验的积累,演变成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学校数学教育,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关于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的研究,诸如数学学习的实质是什么?数学学习有何特点?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心理规律?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等等,并没有形成一种共识,亟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教学观念 心理规律 课程改革  数学学习的实质,牵涉到两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也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更是评价一堂数学课的主要依据。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钻研教材时,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破难点时,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练习反思时,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总结时,提升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长期的教学工作,使数学思想方法落到实处,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素质。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 运
问题是学习之始,提问一向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好的提问,或者说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学生由表及里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最终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有效提问是指教师在对教材深入研究和对学生的智力,知识发展水平彻底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略高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
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激起学生思维剧烈活动的问题,往往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只有处理好课堂的有效提问,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方法的交流、经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一、捕捉“三种”契机,提升提问时效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
期刊
【摘要】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在数学这门主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得累,任课老师也教得累。学生到最后也只能依葫芦画瓢地解题,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相当低下。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越来越深入,学好数学不再是一味地让学生做题做题再做题,同时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也已慢慢演变成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在
数学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活动来完成的,而课堂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且也取决于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即软环境。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才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够在开放的环境里,带着开放的心理,在充分开放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使他们在群体的相互作用中,加强“生命”交流,促进生命个体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发展。  1.重视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