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人看来,《敦刻尔克>带来了一种新的战争片的体验。影片没有借助现代电影手段去描述枪林弹雨,更没有去强调是非、主义。而是真实地还原了战争的氛围以及人在那种环境下的恐惧、无助。
其实还有一类电影更能给观众这样的心理体验,那就是故事发生在潜水艇里的电影。这些电影大多是战争片,数量很少,近三四十年世界范围内能说出名字的潜艇电影可能都不超过十部。
潜艇和其他的船不同。它没有一丝的浪漫气息,完全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几十个人挤在狭窄的船舱里。伴随着汗臭、油污、虱子,航行在无边、无底的深渊。却体会不到一丝的自由。这里不仅与外界隔绝,还无处可逃。每个人都承受着幽闭恐惧。这里没有女人,全部是男人。在有限的空间里。需要长年累月的面对同一帮人,人性的弱点或者恶往往会被放大或者激活。
《K-19:寡妇制造者》应该是潜艇电影中最被人们熟知的一部,它的导演是曾经和詹姆斯·卡梅隆结过婚的凯瑟琳·毕格罗。影片根据发生在前苏联的真事改编。当时正处在美苏冷战最紧张的时期,苏联制造出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K-19,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这艘潜艇尽快投入使用。但它似乎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沮丧,潜艇的下水仪式需要砸香槟瓶,竟然没砸破。K-19在北大西洋海底试航时发生了冷凝系统故障,导致核反应系统过热。若不及时排除故障。K-19将发生核爆炸。附近就是北约的基地,如果真的炸了,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船员甚至船长冒着辐射的危險去修冷凝系统,可能因为赶工期,潜艇上面甚至没有防护服。他们修好了出问题的地方。有人当场因辐射死亡。活着的有的在返航途中死去。其他人也都在事件后的几年死于辐射导致的疾病。虽然是美国人拍的和演的。但影片几乎是以正面的视角来表现前苏联的军人,不过前苏联的老兵还是觉得这个电影有问题。认为导演把水兵拍成了酒鬼。
还有两部和冷战及前苏联有关的潜艇电影,《猎杀红色十月》和《红潮风暴》,这两部更像是战争伦理剧。可能因为是好莱坞拍的,和《K-19:寡妇制造者》一样。结局充斥着一种浮夸的正能量。
战争在上面这几部电影中都是背景,《U-571》中的潜艇真正上了战场。二战的时候德国派出了大量的U型潜水艇在北大西洋海域炸运送物资的盟军船只,而且德国人发明了盟军没法破译的密码,盟军无法对潜艇进行有效打击。美国海军把自己的潜艇伪装成德国的潜艇,靠近并登上了一艘受伤的德国U型潜艇,夺取了德国的密码机。
这部电影基本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潜艇给人带来的恐惧和压抑,面对深水炸弹。潜艇只能冒死深潜和硬抗。可能又因为是好菜坞电影,《U-571》花大量篇幅表现了在需要抉择的危急时刻人的矛盾,刻画了一个不断成长的英雄船长形象。
潜艇并不都用于战争,在不打仗的年代,潜艇也能派上用场。《黑海夺金》讲了一个发生在潜艇上的黑暗的故事,故事的脉络很像“鲁荣渔2682号”上的惨案。
一个失业的船长得知黑海海底有金子的消息后决定去搏一把,他组织了一帮和他一样落魄的人奔赴海底。本来说好得到钱后,除去给雇佣他们的公司的那部分,剩下的平均分。但水手有英国人有俄国人,这样就有了小派别。有人干活多有人干活少,又有人提出分配不均。这些人凑在一块,一且有一个麻烦制造者,在那种幽闭和焦躁的环境中就可能引起问题。终于,所有人都失控,寻宝变成了死你我活的生存游戏。
上面的这些潜艇影片虽然都多多少少的有一点小漏洞,但都算是那种又好看又好的电影。不过,这个类型的电影最好的还是《从海底出击》,甚至可以认为这是最好的战争片。《从海底出击》最完整的版本差不多300分钟,没有什么特技,也不依赖于故事和戏剧性,但几乎能够给观众带来接近真实的沉溺式的视听体验。看了这个再看别的潜艇片或者战争片,会觉得那都太稚嫩了。再去点那种叫深水炸弹的酒的时候,也会觉得意味深长。
其实还有一类电影更能给观众这样的心理体验,那就是故事发生在潜水艇里的电影。这些电影大多是战争片,数量很少,近三四十年世界范围内能说出名字的潜艇电影可能都不超过十部。
潜艇和其他的船不同。它没有一丝的浪漫气息,完全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几十个人挤在狭窄的船舱里。伴随着汗臭、油污、虱子,航行在无边、无底的深渊。却体会不到一丝的自由。这里不仅与外界隔绝,还无处可逃。每个人都承受着幽闭恐惧。这里没有女人,全部是男人。在有限的空间里。需要长年累月的面对同一帮人,人性的弱点或者恶往往会被放大或者激活。
《K-19:寡妇制造者》应该是潜艇电影中最被人们熟知的一部,它的导演是曾经和詹姆斯·卡梅隆结过婚的凯瑟琳·毕格罗。影片根据发生在前苏联的真事改编。当时正处在美苏冷战最紧张的时期,苏联制造出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K-19,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这艘潜艇尽快投入使用。但它似乎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沮丧,潜艇的下水仪式需要砸香槟瓶,竟然没砸破。K-19在北大西洋海底试航时发生了冷凝系统故障,导致核反应系统过热。若不及时排除故障。K-19将发生核爆炸。附近就是北约的基地,如果真的炸了,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船员甚至船长冒着辐射的危險去修冷凝系统,可能因为赶工期,潜艇上面甚至没有防护服。他们修好了出问题的地方。有人当场因辐射死亡。活着的有的在返航途中死去。其他人也都在事件后的几年死于辐射导致的疾病。虽然是美国人拍的和演的。但影片几乎是以正面的视角来表现前苏联的军人,不过前苏联的老兵还是觉得这个电影有问题。认为导演把水兵拍成了酒鬼。
还有两部和冷战及前苏联有关的潜艇电影,《猎杀红色十月》和《红潮风暴》,这两部更像是战争伦理剧。可能因为是好莱坞拍的,和《K-19:寡妇制造者》一样。结局充斥着一种浮夸的正能量。
战争在上面这几部电影中都是背景,《U-571》中的潜艇真正上了战场。二战的时候德国派出了大量的U型潜水艇在北大西洋海域炸运送物资的盟军船只,而且德国人发明了盟军没法破译的密码,盟军无法对潜艇进行有效打击。美国海军把自己的潜艇伪装成德国的潜艇,靠近并登上了一艘受伤的德国U型潜艇,夺取了德国的密码机。
这部电影基本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潜艇给人带来的恐惧和压抑,面对深水炸弹。潜艇只能冒死深潜和硬抗。可能又因为是好菜坞电影,《U-571》花大量篇幅表现了在需要抉择的危急时刻人的矛盾,刻画了一个不断成长的英雄船长形象。
潜艇并不都用于战争,在不打仗的年代,潜艇也能派上用场。《黑海夺金》讲了一个发生在潜艇上的黑暗的故事,故事的脉络很像“鲁荣渔2682号”上的惨案。
一个失业的船长得知黑海海底有金子的消息后决定去搏一把,他组织了一帮和他一样落魄的人奔赴海底。本来说好得到钱后,除去给雇佣他们的公司的那部分,剩下的平均分。但水手有英国人有俄国人,这样就有了小派别。有人干活多有人干活少,又有人提出分配不均。这些人凑在一块,一且有一个麻烦制造者,在那种幽闭和焦躁的环境中就可能引起问题。终于,所有人都失控,寻宝变成了死你我活的生存游戏。
上面的这些潜艇影片虽然都多多少少的有一点小漏洞,但都算是那种又好看又好的电影。不过,这个类型的电影最好的还是《从海底出击》,甚至可以认为这是最好的战争片。《从海底出击》最完整的版本差不多300分钟,没有什么特技,也不依赖于故事和戏剧性,但几乎能够给观众带来接近真实的沉溺式的视听体验。看了这个再看别的潜艇片或者战争片,会觉得那都太稚嫩了。再去点那种叫深水炸弹的酒的时候,也会觉得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