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句子限定的制约因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chia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心雕龙·章句》云:“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可见,句子是表示区划的。一句,就是“一局”,一个区划。所以文章中的句子是一种限定,句末符号就是它的“界碑”。
   把一定的语义限定为句子,同以下因素有关:同思维内容有关,同现实情景有关,同文章语境有关,同艺术需求有关。
   一、思维内容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语言与思维既有同一性,又有矛盾性。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集中体现在语义的完整性与句子的独立性上。一个完整的语义要求一个独立的句子来承载,反过来,一个独立的句子总承载着一个完整的語义。在一般陈述中,只要一个句号能够承受的就用一个句号。例如:
   荔枝,无患籽科。①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②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③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④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⑤(选自《辞海》)
   这段文字有5个句子。每一个句子,都表达一个类型的意义。①句交代荔枝在植物系统中的归属。②句有两个意思:“常绿乔木”言其植物特性,“高可达20米”言其高度;因为高度与“乔木”有关,故合为一句。③④⑤句分别写了荔枝的叶子、花、果实的构造与特征,每个句子内部又含几项具体内容。从整体来看,每项句义都和荔枝有关,但各自都属于荔枝某一方面的内容,彼此是平等的,互不包含。再如: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①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③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④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⑤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⑥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⑦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⑧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⑨(刘湛秋《雨的四季》)
   这段文字共9个句子,每个句子也都承载着一个完整的语义。和上例不同的是,这些独立的句子之间,其意义是相互渗透和交融的。①句说“我无论什么季节的雨都喜欢”;“无论什么季节”,当然包括春夏秋冬四季。作者为什么喜欢四季的雨呢?②句接着作了回答:“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一个“美”字,既是对上句的解说,又是对下文的概括。于是下文便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具体描述四季的美雨了。我们节选的是关于“春雨”的部分内容。③句先说“春天”树叶闪出青黄,花苞在风中摆动,但都还带着“冬天的昏黄”——这景色还不算美。④句用“可是”一转说:“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这是概括说法。既然经雨之后树、花的“颜色和神态”“难以想象”,那就看作者接下去的具体描述了。这就是⑤⑥⑦⑧4句的内容。这几句写了整体的“树”和“树枝”“树叶”“花苞”“雨珠”“水雾”等物象,而句中的“明亮”“柔软”“绿茵茵”“娇媚”“透明”等词语正是对上文“颜色和神态”的具体描绘。⑨句说:“这时,整个大地都是美丽的。”这是概括说法。这一句有两个作用:一是照应了②句的文眼——“美”,二是很自然地将描述的范围由树与树花扩展到了“大地”上的一切景物,为下文写春雨过后的“小草”做了铺垫。
   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要求:一定的语义要有适切的语言形式来承载。否则,就会影响表达效果。例如: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这里限定了两个句子。从逻辑上看,这是有问题的。括号中的句子是始发句,提出“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而下文就是专门讲述这不同在什么地方的。从语言形式上看,“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和“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两个义句结构相似,而且它们一起形成和“农业”的对比,所以第一个句号显然是不合适的。有的版本第一个句号处是分号: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
   结合始发句的提示看,用两个分号也有问题。本来是2:1的语义,结果组成了1:1:1的结构,“农业”同“游牧业”“工业”的对比,成了“农业”和“工业”的对比。其实,两个分号的写法,只是保持了逻辑语义外部的同一性,混淆了内部的界线。如果把第一处分号改为逗号,又会混淆游牧与工业的语义界线。这种情况,仅仅依靠标点符号的调整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可将“种地的人”前面的“而”字换成“但是”,并把第二处分号该为句号,成为下面的形式: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但是,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当思维与语言出现矛盾时,要以表达效果为准则。为了有效表达,有时可以突破逻辑语义的束缚。例如: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①,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②。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③。题了这样几行字④……(汪曾祺《昆明的雨》)
   这里①是总说:“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画)”;②写画的“右上角”,③写画的“左下角”,④写的是画上的“题字”。按照逻辑意义,应是这样的: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这样层次固然清楚了,但表达效果逊色了。和原作相比,黑体字的内容没有得到突出。在这里,充分反应了思维与语言表达的矛盾。思维是内在的,表达是外在的。表达需要的是效果,思维需要的是清晰。所以,上面改写后的形式,应看作思维语言,或者思路语言,不是修辞语言。这个例子说明,当思维与语言的矛盾无法克服时,要从表达效果着眼,以建构合适的语言形式。    二、现实情景
   有的句子是传达思想的,有的句子是记载现实的。现实情景要求有的语块必须建构成独立的句子,有的只能成为句中的成分。例如:
   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①行李装上了汽车。②大车套上了骡马。③大炮着好了炮衣。④营门上已经换上了人民军的士兵。⑤战士们最后一次扫净了院子⑥,挑满了水缸⑦,拍一拍身上的尘土⑧,打好了行囊⑨。(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里,①—⑤处都是句号。①是起始句,目的在于引出下文,所以应为独立的句子。②③④⑤这4个单句,分别叙述了朝鲜人民看到的他们不想看到的4件事情。他们一边看,一边斟酌辨别,生怕志愿军战士离开。所以从朝鲜人民的角度看,这4个句子之后都应是句末停顿——句号停顿时间比逗号长,意味着朝鲜人民在边看边想:志愿军同志真的要离开了么?他们担心地看着:“行李装上了汽车。”可能要走了;再看看。一会儿又发现:“大车套上了骡马。”“大炮着好了炮衣……”⑥⑦⑧⑨组成一个句子;⑥⑦⑧用逗号,⑨处用句号。这个句子是一个复句。它表明朝鲜人民经过一段观察后,看到最后这一连串的事情,才确信志愿军战士真的要离开了,心情非常紧张、激动,所以4件事情也只用了一个句号。这中间的逗号同上面的几个句号形成对比——前慢后快,这快
其他文献
在当今世界交流日益频繁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大背景之下,要促进语文教学的本土发展,就要与全球各国母语教学进行沟通,通过交流借鉴的方式,给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全新的生机。英国作为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我国可以对其母语教学在阅读、写作及口语三方面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解,探索出英国母语教学的主要特征,从而批判性地借鉴学习,这样能够使我国的语文教学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时代前沿性。   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
家训家规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是先祖留给后人立身处世和持家治业的重要结晶。同样的传统家训也是我国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它都有相同的内涵,那就是帮助人们正确立世。传统家训和初中语文有机融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微课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更重要的是能与当前的信息化时代相联系,可以对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针对有老师将并列复句中单用的“也”的词性看作关联词,马立峰老师在《“也”字词性探疑》(《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2期)(下文表示为“马立峰(2019)”)中提出了商榷,认为“也”字是起关联作用的副词,关联词不是词性。我们基本认同马立峰(2019)的上述观点,也很赞赏该文对课堂语言规范性的关注。不过,该文也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也”是副词,应该是指词类,而不是词性。第二,该文未正面探讨
《语文建设》2017年第34期刊载了邢延、薛飞两位老师的《“司马青衫”为何而湿?——〈琵琶行〉隐含意蕴探微》一文(以下简称“邢文”)。邢文认为,“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原因是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对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指导高考命题工作的重要依据。该体系从宏观方面指明了高考的总体特征及考查内容、要求、载体等,具体到高中作文教学如何从进一步恰当使用高考评价体系,通过高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高考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作文命题选材应当多元,关注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五四时期,人们将其作为工具论文学观进行批判。随着时代发展和外国文学的引入,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文以载道”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拓展,“文”作为“文本”这一载体,具有载道、载情、载智的作用,而“道”则更宽泛地指向思想、情感和艺术之道,这一新的概念理解,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对阅读和体悟文本的内隐价值提出了全新的视角。   一、“文以载道”的阅读教学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
名著导读和课文教学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都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统编本的名著导读教学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了名著导读教学的发展,无法完
叶圣陶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者是决不乱走的。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有文段衔接写题,试题主要考查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连贯等能力,其提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在叶教授看来,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叶教授的观点高度概括了课
每篇小说都有一个叙述者,叙述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叙述视角。对一篇小说而言,由谁来讲故事很重要。诺亚·卢克曼认为,在排除全知视角和框架故事的前提下,“叙述者的观点可以成为一本书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并认为小说中的叙述者要承担三种任务:展示其在故事中的活动、描述事件的展开、用观点给故事润色。[1]   视角之于小说如此重要,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感知叙述者及叙述者带来的特定的视角问题,并如何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