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心雕龙·章句》云:“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可见,句子是表示区划的。一句,就是“一局”,一个区划。所以文章中的句子是一种限定,句末符号就是它的“界碑”。
把一定的语义限定为句子,同以下因素有关:同思维内容有关,同现实情景有关,同文章语境有关,同艺术需求有关。
一、思维内容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语言与思维既有同一性,又有矛盾性。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集中体现在语义的完整性与句子的独立性上。一个完整的语义要求一个独立的句子来承载,反过来,一个独立的句子总承载着一个完整的語义。在一般陈述中,只要一个句号能够承受的就用一个句号。例如:
荔枝,无患籽科。①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②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③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④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⑤(选自《辞海》)
这段文字有5个句子。每一个句子,都表达一个类型的意义。①句交代荔枝在植物系统中的归属。②句有两个意思:“常绿乔木”言其植物特性,“高可达20米”言其高度;因为高度与“乔木”有关,故合为一句。③④⑤句分别写了荔枝的叶子、花、果实的构造与特征,每个句子内部又含几项具体内容。从整体来看,每项句义都和荔枝有关,但各自都属于荔枝某一方面的内容,彼此是平等的,互不包含。再如: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①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③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④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⑤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⑥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⑦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⑧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⑨(刘湛秋《雨的四季》)
这段文字共9个句子,每个句子也都承载着一个完整的语义。和上例不同的是,这些独立的句子之间,其意义是相互渗透和交融的。①句说“我无论什么季节的雨都喜欢”;“无论什么季节”,当然包括春夏秋冬四季。作者为什么喜欢四季的雨呢?②句接着作了回答:“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一个“美”字,既是对上句的解说,又是对下文的概括。于是下文便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具体描述四季的美雨了。我们节选的是关于“春雨”的部分内容。③句先说“春天”树叶闪出青黄,花苞在风中摆动,但都还带着“冬天的昏黄”——这景色还不算美。④句用“可是”一转说:“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这是概括说法。既然经雨之后树、花的“颜色和神态”“难以想象”,那就看作者接下去的具体描述了。这就是⑤⑥⑦⑧4句的内容。这几句写了整体的“树”和“树枝”“树叶”“花苞”“雨珠”“水雾”等物象,而句中的“明亮”“柔软”“绿茵茵”“娇媚”“透明”等词语正是对上文“颜色和神态”的具体描绘。⑨句说:“这时,整个大地都是美丽的。”这是概括说法。这一句有两个作用:一是照应了②句的文眼——“美”,二是很自然地将描述的范围由树与树花扩展到了“大地”上的一切景物,为下文写春雨过后的“小草”做了铺垫。
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要求:一定的语义要有适切的语言形式来承载。否则,就会影响表达效果。例如: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这里限定了两个句子。从逻辑上看,这是有问题的。括号中的句子是始发句,提出“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而下文就是专门讲述这不同在什么地方的。从语言形式上看,“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和“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两个义句结构相似,而且它们一起形成和“农业”的对比,所以第一个句号显然是不合适的。有的版本第一个句号处是分号: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
结合始发句的提示看,用两个分号也有问题。本来是2:1的语义,结果组成了1:1:1的结构,“农业”同“游牧业”“工业”的对比,成了“农业”和“工业”的对比。其实,两个分号的写法,只是保持了逻辑语义外部的同一性,混淆了内部的界线。如果把第一处分号改为逗号,又会混淆游牧与工业的语义界线。这种情况,仅仅依靠标点符号的调整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可将“种地的人”前面的“而”字换成“但是”,并把第二处分号该为句号,成为下面的形式: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但是,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当思维与语言出现矛盾时,要以表达效果为准则。为了有效表达,有时可以突破逻辑语义的束缚。例如: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①,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②。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③。题了这样几行字④……(汪曾祺《昆明的雨》)
这里①是总说:“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画)”;②写画的“右上角”,③写画的“左下角”,④写的是画上的“题字”。按照逻辑意义,应是这样的: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这样层次固然清楚了,但表达效果逊色了。和原作相比,黑体字的内容没有得到突出。在这里,充分反应了思维与语言表达的矛盾。思维是内在的,表达是外在的。表达需要的是效果,思维需要的是清晰。所以,上面改写后的形式,应看作思维语言,或者思路语言,不是修辞语言。这个例子说明,当思维与语言的矛盾无法克服时,要从表达效果着眼,以建构合适的语言形式。 二、现实情景
有的句子是传达思想的,有的句子是记载现实的。现实情景要求有的语块必须建构成独立的句子,有的只能成为句中的成分。例如:
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①行李装上了汽车。②大车套上了骡马。③大炮着好了炮衣。④营门上已经换上了人民军的士兵。⑤战士们最后一次扫净了院子⑥,挑满了水缸⑦,拍一拍身上的尘土⑧,打好了行囊⑨。(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里,①—⑤处都是句号。①是起始句,目的在于引出下文,所以应为独立的句子。②③④⑤这4个单句,分别叙述了朝鲜人民看到的他们不想看到的4件事情。他们一边看,一边斟酌辨别,生怕志愿军战士离开。所以从朝鲜人民的角度看,这4个句子之后都应是句末停顿——句号停顿时间比逗号长,意味着朝鲜人民在边看边想:志愿军同志真的要离开了么?他们担心地看着:“行李装上了汽车。”可能要走了;再看看。一会儿又发现:“大车套上了骡马。”“大炮着好了炮衣……”⑥⑦⑧⑨组成一个句子;⑥⑦⑧用逗号,⑨处用句号。这个句子是一个复句。它表明朝鲜人民经过一段观察后,看到最后这一连串的事情,才确信志愿军战士真的要离开了,心情非常紧张、激动,所以4件事情也只用了一个句号。这中间的逗号同上面的几个句号形成对比——前慢后快,这快
把一定的语义限定为句子,同以下因素有关:同思维内容有关,同现实情景有关,同文章语境有关,同艺术需求有关。
一、思维内容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语言与思维既有同一性,又有矛盾性。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集中体现在语义的完整性与句子的独立性上。一个完整的语义要求一个独立的句子来承载,反过来,一个独立的句子总承载着一个完整的語义。在一般陈述中,只要一个句号能够承受的就用一个句号。例如:
荔枝,无患籽科。①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②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③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④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⑤(选自《辞海》)
这段文字有5个句子。每一个句子,都表达一个类型的意义。①句交代荔枝在植物系统中的归属。②句有两个意思:“常绿乔木”言其植物特性,“高可达20米”言其高度;因为高度与“乔木”有关,故合为一句。③④⑤句分别写了荔枝的叶子、花、果实的构造与特征,每个句子内部又含几项具体内容。从整体来看,每项句义都和荔枝有关,但各自都属于荔枝某一方面的内容,彼此是平等的,互不包含。再如: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①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③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④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⑤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⑥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⑦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⑧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⑨(刘湛秋《雨的四季》)
这段文字共9个句子,每个句子也都承载着一个完整的语义。和上例不同的是,这些独立的句子之间,其意义是相互渗透和交融的。①句说“我无论什么季节的雨都喜欢”;“无论什么季节”,当然包括春夏秋冬四季。作者为什么喜欢四季的雨呢?②句接着作了回答:“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一个“美”字,既是对上句的解说,又是对下文的概括。于是下文便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具体描述四季的美雨了。我们节选的是关于“春雨”的部分内容。③句先说“春天”树叶闪出青黄,花苞在风中摆动,但都还带着“冬天的昏黄”——这景色还不算美。④句用“可是”一转说:“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这是概括说法。既然经雨之后树、花的“颜色和神态”“难以想象”,那就看作者接下去的具体描述了。这就是⑤⑥⑦⑧4句的内容。这几句写了整体的“树”和“树枝”“树叶”“花苞”“雨珠”“水雾”等物象,而句中的“明亮”“柔软”“绿茵茵”“娇媚”“透明”等词语正是对上文“颜色和神态”的具体描绘。⑨句说:“这时,整个大地都是美丽的。”这是概括说法。这一句有两个作用:一是照应了②句的文眼——“美”,二是很自然地将描述的范围由树与树花扩展到了“大地”上的一切景物,为下文写春雨过后的“小草”做了铺垫。
语言与思维的同一性要求:一定的语义要有适切的语言形式来承载。否则,就会影响表达效果。例如: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这里限定了两个句子。从逻辑上看,这是有问题的。括号中的句子是始发句,提出“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而下文就是专门讲述这不同在什么地方的。从语言形式上看,“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和“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两个义句结构相似,而且它们一起形成和“农业”的对比,所以第一个句号显然是不合适的。有的版本第一个句号处是分号: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
结合始发句的提示看,用两个分号也有问题。本来是2:1的语义,结果组成了1:1:1的结构,“农业”同“游牧业”“工业”的对比,成了“农业”和“工业”的对比。其实,两个分号的写法,只是保持了逻辑语义外部的同一性,混淆了内部的界线。如果把第一处分号改为逗号,又会混淆游牧与工业的语义界线。这种情况,仅仅依靠标点符号的调整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可将“种地的人”前面的“而”字换成“但是”,并把第二处分号该为句号,成为下面的形式: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但是,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当思维与语言出现矛盾时,要以表达效果为准则。为了有效表达,有时可以突破逻辑语义的束缚。例如: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①,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②。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③。题了这样几行字④……(汪曾祺《昆明的雨》)
这里①是总说:“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画)”;②写画的“右上角”,③写画的“左下角”,④写的是画上的“题字”。按照逻辑意义,应是这样的: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这样层次固然清楚了,但表达效果逊色了。和原作相比,黑体字的内容没有得到突出。在这里,充分反应了思维与语言表达的矛盾。思维是内在的,表达是外在的。表达需要的是效果,思维需要的是清晰。所以,上面改写后的形式,应看作思维语言,或者思路语言,不是修辞语言。这个例子说明,当思维与语言的矛盾无法克服时,要从表达效果着眼,以建构合适的语言形式。 二、现实情景
有的句子是传达思想的,有的句子是记载现实的。现实情景要求有的语块必须建构成独立的句子,有的只能成为句中的成分。例如:
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①行李装上了汽车。②大车套上了骡马。③大炮着好了炮衣。④营门上已经换上了人民军的士兵。⑤战士们最后一次扫净了院子⑥,挑满了水缸⑦,拍一拍身上的尘土⑧,打好了行囊⑨。(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里,①—⑤处都是句号。①是起始句,目的在于引出下文,所以应为独立的句子。②③④⑤这4个单句,分别叙述了朝鲜人民看到的他们不想看到的4件事情。他们一边看,一边斟酌辨别,生怕志愿军战士离开。所以从朝鲜人民的角度看,这4个句子之后都应是句末停顿——句号停顿时间比逗号长,意味着朝鲜人民在边看边想:志愿军同志真的要离开了么?他们担心地看着:“行李装上了汽车。”可能要走了;再看看。一会儿又发现:“大车套上了骡马。”“大炮着好了炮衣……”⑥⑦⑧⑨组成一个句子;⑥⑦⑧用逗号,⑨处用句号。这个句子是一个复句。它表明朝鲜人民经过一段观察后,看到最后这一连串的事情,才确信志愿军战士真的要离开了,心情非常紧张、激动,所以4件事情也只用了一个句号。这中间的逗号同上面的几个句号形成对比——前慢后快,这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