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l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来为社会服务。职业中专学校担负着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计算机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职业中专 计算机教学
人类已进入2l世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与之相适应,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应及时更新,素质教育的培养将更加重要。用国际标准塑造教师,用国际标准培养学生,这是时代所需。
计算机专业是目前各种专业中,知识变化最多、更新最快的一个专业。由于学校对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少必要的培训,很少向他们提供与外界的接触的机会,以及教师本身没有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多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基本上是凭一腔热情,在教学上并没有清楚的定位。因此,中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课所谓“五花八门”,如对职中学生来说“天书”似的汇编语言,让计算机教师也“摸不着头脑”的编程原理等。
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与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相提并论,其开设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一旦通过考试,计算机课就不再开设。而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则比较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有的学校曾开设过VB语言、微机原理、数据库等较复杂的基础课程。我们不能说这不是计算机课程,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不会或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只是由于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比较短,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在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情况下,只有拼命的“紧跟”,而忘记了思考,表现在教学上自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抱怨在学校没学到东西,因为到具体工作时还经常什么都不会。到后来有的学校砍掉了理论模块,只保留了Windows、Office 等基础部分课程,将计算机专业变成了单纯的文字录入专业和办公自动化专业,这又容易压制学习兴趣,缩小专业的应用层面。
教育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该学会和学生“共同学习”。对学生的教学多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改变过去那种一板、一笔、三尺讲台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引导启发而不灌输,科学管理而不管束,激励鼓舞而不包办。把握教学双向互动效果,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一定要照顾到主体的积极性和表现欲,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中专的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就业压力的大大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得他们不能进行高深的理论研究,这同时也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社会上有一大批计算机短期培训机构,他们利用很短的时间培养从事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是择业面相对狭窄。相对于他们,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优势,能利用较长的时间对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介绍和培训。
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非常快,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为主的主体思想,以加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教学。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不可动摇
教师通过启发和指导促使学生探索案例、陈述己见、获取真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也同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基本知识的准备应该牢固,这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计算机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做好案例教学的前提。缺少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支撑,案例教学将无法实施。教师应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讲授。
三、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快适应教学的需要
特别强调教师带着研究课题走出去,直接参与企业、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果脱离实践,教师就会感到底气不足,不敢去讲或不敢深讲有关案例,这样就不能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也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和要求。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就要求教师能顺应形势发展,走出去,多进行专业研究,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多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此外,还应积极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精英参与教学,吸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增强专业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以往职业中专学生毕业只有毕业证,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技能证书,这就在就业中出现一些问题。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明确学习目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使他们有“双证”甚至“多证”,为自主择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趋势,同时对目前社会上对中等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一些调查和了解,笔者认为: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电脑培训方式的社会化(如普通职高、短期培训、就业培训等),大多数学生、在职职工、干部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普通计算机应用人才(电脑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已逐渐趋饱和,而行业性质或专业性质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相对短缺,如: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看好。因此,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应打破单一的格局,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细分。
【关键词】职业中专 计算机教学
人类已进入2l世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与之相适应,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应及时更新,素质教育的培养将更加重要。用国际标准塑造教师,用国际标准培养学生,这是时代所需。
计算机专业是目前各种专业中,知识变化最多、更新最快的一个专业。由于学校对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少必要的培训,很少向他们提供与外界的接触的机会,以及教师本身没有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多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基本上是凭一腔热情,在教学上并没有清楚的定位。因此,中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课所谓“五花八门”,如对职中学生来说“天书”似的汇编语言,让计算机教师也“摸不着头脑”的编程原理等。
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与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相提并论,其开设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一旦通过考试,计算机课就不再开设。而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则比较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有的学校曾开设过VB语言、微机原理、数据库等较复杂的基础课程。我们不能说这不是计算机课程,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不会或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只是由于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比较短,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在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情况下,只有拼命的“紧跟”,而忘记了思考,表现在教学上自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抱怨在学校没学到东西,因为到具体工作时还经常什么都不会。到后来有的学校砍掉了理论模块,只保留了Windows、Office 等基础部分课程,将计算机专业变成了单纯的文字录入专业和办公自动化专业,这又容易压制学习兴趣,缩小专业的应用层面。
教育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该学会和学生“共同学习”。对学生的教学多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改变过去那种一板、一笔、三尺讲台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引导启发而不灌输,科学管理而不管束,激励鼓舞而不包办。把握教学双向互动效果,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一定要照顾到主体的积极性和表现欲,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中专的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就业压力的大大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得他们不能进行高深的理论研究,这同时也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社会上有一大批计算机短期培训机构,他们利用很短的时间培养从事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是择业面相对狭窄。相对于他们,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优势,能利用较长的时间对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介绍和培训。
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非常快,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为主的主体思想,以加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教学。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不可动摇
教师通过启发和指导促使学生探索案例、陈述己见、获取真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也同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基本知识的准备应该牢固,这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计算机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做好案例教学的前提。缺少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支撑,案例教学将无法实施。教师应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讲授。
三、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快适应教学的需要
特别强调教师带着研究课题走出去,直接参与企业、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果脱离实践,教师就会感到底气不足,不敢去讲或不敢深讲有关案例,这样就不能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也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和要求。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就要求教师能顺应形势发展,走出去,多进行专业研究,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多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此外,还应积极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精英参与教学,吸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增强专业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以往职业中专学生毕业只有毕业证,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技能证书,这就在就业中出现一些问题。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明确学习目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使他们有“双证”甚至“多证”,为自主择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趋势,同时对目前社会上对中等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一些调查和了解,笔者认为: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电脑培训方式的社会化(如普通职高、短期培训、就业培训等),大多数学生、在职职工、干部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普通计算机应用人才(电脑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已逐渐趋饱和,而行业性质或专业性质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相对短缺,如: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看好。因此,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应打破单一的格局,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