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高考五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应从重基础重过程重方法;重联系实际重概念规律重解决实际问题;重原理重方法重过程;重学科间交叉重学科间综合重创新能力等几方面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培养高考五种能力。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高考;五种能力
为了确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教育部早在2014年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从而界定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于2017年颁布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物理学科的核心养,随之而来的新教材也将编辑出版,新高考已在十多个省市试点落地。所以作为物理教育教学工作者如何适应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要求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就是要做好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五种能力培养,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基础上通过高考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
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逐步内化形成的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具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物理教书育人的价值、指向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指导物理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从每年高考的考试大纲来看,全国高考物理命题委员会在本着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的原则下,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需要,从中学物理教学和高考命题的实践经验出发,对物理能力提出了五种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實验能力。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明确阐释了这五种能力的具体含义。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对五种能力的要求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考物理中对五种能力的考察,其实就是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比如对理解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物理观念的考察;对推理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考察;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考察;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的考察;对实验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考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高考的五种能力呢
首先要坚持重基础重过程重方法的教学
物理高考注重对考生基本物理概念、基本方法和规律的考查,通过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物理概念、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情况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我们搞好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在平时教学中,应在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基本方法和能力上多做文章,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学科知识结构。要改变“大题量,高难度,低效益”的题海战术,特别是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把教学过程展现为基本方法培养和思维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要坚持重联系实际重概念规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注重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探索,绝大多数物理试题其实就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化,以此来考查学生能否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加以确定,并切实贯彻实行。应认识到物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是密切联系的,学科教学的任务既要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与学科能力,也要使学生具有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应局限在传统的课程概念上,而是要采用多种课程,如选修课、专题讲座及课外实践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要坚持重原理重方法重过程的实验教学
实验是提高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高考非常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实验教学:一是要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应尽可能地拓展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空间,通过多样化的演示创设生动的情景,从而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二是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三是通过设计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并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四要坚持重学科间交叉重学科间综合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
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已导致一系列新学科、新技术的产生。跨学科综合,体现了科学、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物理综合试题多以现实中的问题立意,这些试题大多综合社会的热点、焦点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这就给我们指出了学科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已经建立起来的那些“经典理论”,我们应当用现代的科学思想和观点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平时在注重学科领域学习的同时,要关注社会上、自然界中以及科技发展方面出现的各种新的事件和信息,增设一些科普性的专题讲座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外,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要重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的学习,通过探索性的研究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收集材料,提出假设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
[2]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教育部考试中心
(作者单位: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高考;五种能力
为了确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教育部早在2014年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从而界定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于2017年颁布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物理学科的核心养,随之而来的新教材也将编辑出版,新高考已在十多个省市试点落地。所以作为物理教育教学工作者如何适应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要求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就是要做好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五种能力培养,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基础上通过高考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
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逐步内化形成的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具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物理教书育人的价值、指向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指导物理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从每年高考的考试大纲来看,全国高考物理命题委员会在本着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的原则下,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需要,从中学物理教学和高考命题的实践经验出发,对物理能力提出了五种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實验能力。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明确阐释了这五种能力的具体含义。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对五种能力的要求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考物理中对五种能力的考察,其实就是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比如对理解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物理观念的考察;对推理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考察;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考察;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的考察;对实验能力的考察,就是对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考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高考的五种能力呢
首先要坚持重基础重过程重方法的教学
物理高考注重对考生基本物理概念、基本方法和规律的考查,通过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物理概念、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情况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我们搞好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在平时教学中,应在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基本方法和能力上多做文章,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学科知识结构。要改变“大题量,高难度,低效益”的题海战术,特别是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把教学过程展现为基本方法培养和思维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要坚持重联系实际重概念规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注重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探索,绝大多数物理试题其实就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化,以此来考查学生能否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加以确定,并切实贯彻实行。应认识到物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是密切联系的,学科教学的任务既要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与学科能力,也要使学生具有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应局限在传统的课程概念上,而是要采用多种课程,如选修课、专题讲座及课外实践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要坚持重原理重方法重过程的实验教学
实验是提高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高考非常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实验教学:一是要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应尽可能地拓展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空间,通过多样化的演示创设生动的情景,从而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二是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三是通过设计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并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四要坚持重学科间交叉重学科间综合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
物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已导致一系列新学科、新技术的产生。跨学科综合,体现了科学、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物理综合试题多以现实中的问题立意,这些试题大多综合社会的热点、焦点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这就给我们指出了学科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已经建立起来的那些“经典理论”,我们应当用现代的科学思想和观点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平时在注重学科领域学习的同时,要关注社会上、自然界中以及科技发展方面出现的各种新的事件和信息,增设一些科普性的专题讲座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外,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要重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的学习,通过探索性的研究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收集材料,提出假设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
[2]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教育部考试中心
(作者单位: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