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竞技状态是一种高水平的运动状态,是指运动员获取最佳成绩的最适宜状态,它主要取决于运动员通过训练后机体内部各系统功能的和谐积聚,而赛前减量训练是决定竞技状态最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重大比赛赛前减量训练科学化安排问题一直是当前运动学界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在目前的训练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凭经验和碰运气的倾向,从而造成许多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世界顶级运动员身上,李益群曾研究过第20—24届奥运会田径、游泳、举重各项目实力最强的优秀运动员时发现,在当年度奥运会上未获得奖牌的占18.6%,未获得金牌的占36.3%,并指出是赛前训练安排不当造成。马特维耶夫的研究也发现,只有15%-25%的运动员做到了恰好在重大比赛进行时发挥了最高水平。而75%一85%的人都低于自己平时的最高水平。显然,成-功地调节和保持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已成为一个全世界竞技体育界普遍存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中国赛艇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使中国赛艇成为世界强队。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迅带动国内赛艇运动竞技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竞技状态的调整和赛前减量训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新的训练实践下重新对赛前减量训练进行重新认识和讨论。为此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也试图为今后赛艇项目赛前减量训练不断丰富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迄今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界对赛前减量训练进行专门研究的人甚少,而专门针对赛艇项目赛前减量训练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本研究是在参考大量有关训练理论和赛前训练调控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个案研究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完成的。试图通过此研究总结,浅诉对赛艇项目赛前减量训练的时间安排、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安排的某些特点和一般规律,从而为广大赛艇教练员提供赛前减量训练安排的参考。
三.赛前减量训练的意义
所有优秀运动员,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备战全年最重大的比赛,赛前减量期训练至关重要,国外有专家研究指出成功的赛前减量训练之后,最好成绩一般可提高34%(科斯蒂尔、马哥利索、理查森,1991)。由此可见赛前减量训练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能否表现出最佳竞技能力,创造最优异成绩。可见合理安排赛前减量训练的时间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时间的确定
在制定全年训练计划时,首先要确定全年最重要的比赛,并根据比赛的时间安排确定重大比赛赛前减量训练的持续时间。这一时期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无论运动员在大练周期中表现得怎样,科学的赛前减量期训练都是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赛前减量训练应该是,通过准确地把握超量恢复的规律,使运动员机能水平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减量训练,只有通过减量调整才能消除由于长时间持续大运动量训练而积累的疲劳,使体力得到恢复,从而获得比持续训练中更为理想的成绩。
在赛前减量的时间安排上,因项目、性别、年龄、性格、体重、训练、经历、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就赛艇项目而言,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期每年不应超过2次;综合性运动会决赛年度最好1次,但应在决赛前至少8周进行一次模拟性短时间减量训练;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时间与之前训练负荷成正比;国际赛联推荐减量期一般在7-21天,而我国教练员则更习惯采用14天的赛前减量训练;
五.制订和执行减量计划时的策略与方法
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时间与比赛距离成反比;与年龄成正比;与瘦体重成正比;女运动员应比男运动员短;赛艇公开级应比轻量级长;
赛艇项目重大比赛赛前减量训练应减量不减课;强度训练应由间歇训练转变为变速、起航和冲刺训练为主;而最后7天的强度训练不应该低于无氧阈强度;阻力训练最晚应在比赛前72小时停止;每天的训练量不应低于比赛当天的量;兼项运动员其主副项训练比例应在7:3或6:4为宜;
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期间应重视运动员主观生理反映并结合其生理生化指标,参考个体历史数据进行评判;减量训练时间和训练方法应参考运动员或艇队过去减量经验:兴奋型运动员应比其他神经类型运动员减量时间稍短,其他则反之;保持体重的稳定,应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特别是女运动员和轻量级运动员,体重的剧烈波动对水平的正常发挥是极为不利的。
赛艇项目赛前减量期间不应过渡强调技术的大面积改进,而应侧重整体配合和心理训练,应认真分析对手制定比赛策略着重解决技战术问题如:分段要求、起航、途中变速和冲刺的策略、准备活动程序化的制定与演练等。
大量的训练实践说明的运动员这一时期练得多比练得少害处更大。
六.赛前训练失调对赛前减量期训练的影响
大都数失败的运动员会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罪于减量训练期训练计划安排失当。但与大多数成功经验相比较后发现,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整个赛前大周期训练安排不当有关,尤其与这期间耐力与速度训练强度安排不当有关。高强度训练安排过量。部分教练总希望运动员在调整前出现一个强度高峰,因而常常采取集中强度的方法,进行持续较长的高强度训练,其结果往往出现兴奋过度,使比赛处于机能水平下降的低潮。
以上从个人角度对有有关赛艇项目赛前调整训练问题谈了些看法。由于相关资料的匮乏,对赛艇项目赛前调整训练这一涉及面较广的复杂问题无法进行全面地、恰如其分地分析,因此,文章中的一些看法不免带有主观片面性。为使比赛的失败降低到最低限度,使运动员看到通过艰苦训练所获得的应有成绩,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
(责任编辑:张雄辉)
竞技状态是一种高水平的运动状态,是指运动员获取最佳成绩的最适宜状态,它主要取决于运动员通过训练后机体内部各系统功能的和谐积聚,而赛前减量训练是决定竞技状态最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重大比赛赛前减量训练科学化安排问题一直是当前运动学界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在目前的训练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凭经验和碰运气的倾向,从而造成许多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世界顶级运动员身上,李益群曾研究过第20—24届奥运会田径、游泳、举重各项目实力最强的优秀运动员时发现,在当年度奥运会上未获得奖牌的占18.6%,未获得金牌的占36.3%,并指出是赛前训练安排不当造成。马特维耶夫的研究也发现,只有15%-25%的运动员做到了恰好在重大比赛进行时发挥了最高水平。而75%一85%的人都低于自己平时的最高水平。显然,成-功地调节和保持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已成为一个全世界竞技体育界普遍存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中国赛艇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使中国赛艇成为世界强队。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迅带动国内赛艇运动竞技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竞技状态的调整和赛前减量训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新的训练实践下重新对赛前减量训练进行重新认识和讨论。为此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也试图为今后赛艇项目赛前减量训练不断丰富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迄今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界对赛前减量训练进行专门研究的人甚少,而专门针对赛艇项目赛前减量训练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本研究是在参考大量有关训练理论和赛前训练调控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个案研究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完成的。试图通过此研究总结,浅诉对赛艇项目赛前减量训练的时间安排、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安排的某些特点和一般规律,从而为广大赛艇教练员提供赛前减量训练安排的参考。
三.赛前减量训练的意义
所有优秀运动员,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备战全年最重大的比赛,赛前减量期训练至关重要,国外有专家研究指出成功的赛前减量训练之后,最好成绩一般可提高34%(科斯蒂尔、马哥利索、理查森,1991)。由此可见赛前减量训练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能否表现出最佳竞技能力,创造最优异成绩。可见合理安排赛前减量训练的时间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时间的确定
在制定全年训练计划时,首先要确定全年最重要的比赛,并根据比赛的时间安排确定重大比赛赛前减量训练的持续时间。这一时期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无论运动员在大练周期中表现得怎样,科学的赛前减量期训练都是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赛前减量训练应该是,通过准确地把握超量恢复的规律,使运动员机能水平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减量训练,只有通过减量调整才能消除由于长时间持续大运动量训练而积累的疲劳,使体力得到恢复,从而获得比持续训练中更为理想的成绩。
在赛前减量的时间安排上,因项目、性别、年龄、性格、体重、训练、经历、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就赛艇项目而言,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期每年不应超过2次;综合性运动会决赛年度最好1次,但应在决赛前至少8周进行一次模拟性短时间减量训练;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时间与之前训练负荷成正比;国际赛联推荐减量期一般在7-21天,而我国教练员则更习惯采用14天的赛前减量训练;
五.制订和执行减量计划时的策略与方法
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时间与比赛距离成反比;与年龄成正比;与瘦体重成正比;女运动员应比男运动员短;赛艇公开级应比轻量级长;
赛艇项目重大比赛赛前减量训练应减量不减课;强度训练应由间歇训练转变为变速、起航和冲刺训练为主;而最后7天的强度训练不应该低于无氧阈强度;阻力训练最晚应在比赛前72小时停止;每天的训练量不应低于比赛当天的量;兼项运动员其主副项训练比例应在7:3或6:4为宜;
重大比赛赛前减量期间应重视运动员主观生理反映并结合其生理生化指标,参考个体历史数据进行评判;减量训练时间和训练方法应参考运动员或艇队过去减量经验:兴奋型运动员应比其他神经类型运动员减量时间稍短,其他则反之;保持体重的稳定,应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特别是女运动员和轻量级运动员,体重的剧烈波动对水平的正常发挥是极为不利的。
赛艇项目赛前减量期间不应过渡强调技术的大面积改进,而应侧重整体配合和心理训练,应认真分析对手制定比赛策略着重解决技战术问题如:分段要求、起航、途中变速和冲刺的策略、准备活动程序化的制定与演练等。
大量的训练实践说明的运动员这一时期练得多比练得少害处更大。
六.赛前训练失调对赛前减量期训练的影响
大都数失败的运动员会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罪于减量训练期训练计划安排失当。但与大多数成功经验相比较后发现,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整个赛前大周期训练安排不当有关,尤其与这期间耐力与速度训练强度安排不当有关。高强度训练安排过量。部分教练总希望运动员在调整前出现一个强度高峰,因而常常采取集中强度的方法,进行持续较长的高强度训练,其结果往往出现兴奋过度,使比赛处于机能水平下降的低潮。
以上从个人角度对有有关赛艇项目赛前调整训练问题谈了些看法。由于相关资料的匮乏,对赛艇项目赛前调整训练这一涉及面较广的复杂问题无法进行全面地、恰如其分地分析,因此,文章中的一些看法不免带有主观片面性。为使比赛的失败降低到最低限度,使运动员看到通过艰苦训练所获得的应有成绩,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
(责任编辑:张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