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初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就对民间文化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中有的主动挖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选取民间文化中有利于现代文学建构现代意识形态的部分,即易于被平民接纳欣赏的文化形态,为知识分子的启蒙目的服务;也有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从本土化的角度,自觉地以本土生活经验和民间立场表达为核心,用民间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和叙述故事,体现出对民间文化的自觉。
在第一种民间文化的倾向中,当民间变成一种用来表达知识分子启蒙意识的姿态和手段时,便往往也失去了它本身独具的自由自在的狂欢性质,讲述的并非是真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民间世界。在第二种表现民间文化的倾向中,作家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则并不明显,他们在对大众的生存方式和现实状况进行原态描写时,也不自觉的表达了对底层社会文化和生存逻辑的认同,民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得到充分表达与展现。于是现代相关的学者们往往更注重对第二种民间文化倾向的研究,但是他们在把目光投向五四期间众多的乡土文学家时,却忽略了另一位重要的大家:老舍。
老舍出生在一个满族的贫民家庭,从小生活在北京小胡同,过着大杂院的群居生活,对于贫民生活十分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酝酿的时候,老舍还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古典诗文,课余时间多用于阅读民间通俗文艺;到五四运动发生时,他开始忙于养家糊口,先当小学校长,后当劝学员,没有过多时间关注。五四运动虽然轰轰烈烈,但他却一直站在新潮运动的外面甚至对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局外人。
1924年,老舍抵达英国。1926年写出《老张的哲学》,取材于供职教育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
《赵子曰》是一部以学生运动为背景的社会小说,锋芒直指一群醉生梦死不知进取的学生,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赵子曰》中有很多关于学生运动进展或事后现场的描写,它们如果放到描写文革时期武斗场面的文章中,毫无过分之处。为了反对学校现有的秩序和规则,教职工遭到学生的殴打和审问,无辜者受到打击与伤害,整个学校一片狼藉,用来推翻传统道德礼教要求民主科学的游行示威演化成肆无忌惮破坏一切的暴动,完全失去之前的现代意义。这与我们所接触到的当时其它描写学生运动的文章是截然不同的。在先进旗帜迎风飘展的年代,老舍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
在创作《赵子曰》时,老舍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学生,只是以一个看戏人的眼光来观望这些学生运动。当时“既没有多少写作经验;又没有什么指导批评”,可以说这几部作品没有添加任何革命意识或知识分子主流文化意识,也不重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老舍单纯从局外人的视角来讲述学生运动,是他原始自在的文学风格的展现。从他本身固有的平民视角出发,也最能够体现老舍内心的想法和感情,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但对于《赵子曰》中通过现实生活来体现的民间特质,以往的研究者们往往没有注意到,他们更多地站在五四运动的启蒙角度,将目光投向了文章对于学生运动的描写是否真实,具有怎样宏观的政治历史意义,是否表现了社会现实和生活本质等方面。因此老舍的幽默被新文学家蔑视为轻浮,也遭到了来自激进人士的偏重于政治方面的批评。
从民间的视角来讲述学生运动的《赵子曰》,带有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和悲剧性,老舍通过那些诙谐夸张的手笔,透露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对于这些事件的感受和他心里所认同的社会理想,即贴近生活真实具有平民色彩的民间理想。而下面本文将通过对《赵子曰》的分析,来总结分析老舍民间理想的三个方面:生活观和女性观、婚姻爱情观。
一 、民间理想中的生活观
巴赫金认为:“民间创作的幻想是现实的幻想。这个幻想从不越出这里现实的物质的世界,它从不用任何理想的彼岸的东西来修补这个世界的不足”。因而民间的理想是具体而实在的,很少会附和声势浩大的暴动或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近代以来中国民间社会饱尝动乱之苦,对和平年代的渴望成为百姓和整个民间社会最迫切的需求。
老舍早期作品之一的《赵子曰》,就是通过对学生运动的描写表达了民间理想里最本质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对安定的脚踏实地的生活的向往。
老舍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普遍的疾苦,他构筑了民间社会里底层人民心目中所构造的理想的生活图景:他们最本分的要求是有个安稳干净的小屋,一家人和睦温情地住在一起;在生活上有一门手艺,实现物质上丰裕自在的愿望,活得有奔头有劲儿。对于现实中不公平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老舍也有他富于民间特色的方式。如李景纯对赵子曰所说:“现在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是低着头去念书,念完书去到民间做一些事,慢慢地培养民气,一条是破命杀坏人。” 老舍不仅仅是出身民间的作家,由于生活的贫困,他也处于民间无产者的地位,完全能够代言那个时代的下层民众:他们饱受生活的动荡与艰辛,企盼着安定,自然会选择第一条路。学校里的风潮属于与自身无关的特殊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因而也就很难有所共鸣,除了破坏与伤亡,很难看到背后的现实意义。而学生运动中肆意破坏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民间脚踏实地和平改造与拔刀相助维持正义的理想,不可能得到民间的赞同。
这在《赵子曰》中有明显的证据。普通百姓是把学生和军阀并列起来批判的,在当时学生是特权阶层,并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在新社会里有两大势力:军阀与学生。军阀是除了不打外国人,见着谁也值三皮带。学生是除了不打军阀,见着谁也值一手杖。于是这两大势力并进齐驱,叫老百姓们见识一些“新武化主义。”“不打外国人的军阀要是不欺侮平民,他根本不够当军阀的资格。不打军阀的学生要不打校长教员,也算不了有志气的青年。”
在《赵子曰》中,将人民大众热爱传统、拥护秩序与安定这种要求与伦理精神融入自己血液的老舍, 在对平民充满爱心的同时,对与此相反的、从事过激学校风潮的学生持讽刺的批判态度。“真正有骨气的倒是那不识字的人们, 并不必等着几个读书人去摇旗呐喊才挺起胸来”。忠实于底层人的视角使老舍无法认同能有打破旧秩序的革命力量出现,而把希望寄托在改良救国上,这也是当时他的局限所在。
二、民间理想中的女性观和婚姻爱情观
老舍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因为抵抗八国联军侵略而牺牲,母亲独立抚养着三个孩子,老舍的童年几乎就在帮助母亲和三姐做事的跟班生活中度过,母亲的勤俭诚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又善于收拾家务,将简陋的院子打扫得干净整洁;她细心照顾挑剔凶悍的大姑子,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对于上门的亲戚总是热心招待,有求必应。这种勤劳、本份、忍耐的美德,符合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所要求的女性应具有的道德规范,也是真实的民间社会所赞扬和需要的女性,也对他后来创作的女性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从老舍的许多作品中可以读出他对这类回归于家庭的具有旧式传统妇女美德的女性的偏爱。尽管老舍是个现代作家,但他从小生活在民间文化浓厚的下层社会,封建思想在民间的地位仍然根深蒂固,民间特有的藏污纳垢性使它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影响;他本人又是讲究封建礼节道德的满族,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无意间便从民间及自身的角度出发,用一种平民视角审视女性,用下层民众的价值观和眼光看待当时出现的女权运动和新女性,这与五四文学中一些一味提倡女性独立出走的作品是相疏离的。他的婚姻爱情观念,代表了传统的民间立场、体现了民间理想对于传统女性的期待,与五四时期提倡的女性追求自身地位与独立的思潮有较大差距,远离争取女性个人独立权力的五四文学精神。
女性解放的话题在《赵子曰》也出现过,只是作者的幽默赋予了它更多嘲弄和虚伪的色彩。例如那场召开的“女权大会”,在赵子曰和武端眼里,不过是展示漂亮衣服和绅士举止的“炫耀会”,是结识女性朋友的热闹聚会而已。大会选举的主席是事先决定的,唯一一个“颇有学者的态度”的张教授在演讲了几句女权究竟如何获得,何为真正的女性事业时,却遭到在座的男士女士们的一致反对,乃至起哄与驱逐。而最后认为怕老婆即是尊重女权的陈骚教授却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样以闹剧收场的女权大会,没有提出任何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或主张,而且毫无现代进步与科学民主可言。它亵渎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追求个性独立女性解放的神话,对当时知识分子的主张和口号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也反映了民间对于知识分子主张的民主自由的不信任。
《赵子曰》中所说:“应当牺牲一点个人的享福,替社会上做点事,他应当把眼光放远一些,他应当把争一个女子的心去争回被军人们剥夺的民权。”“他知道明白恋爱的男女不会比别人少挨大兵的打,自由结婚的人也不会受外国人的特别优待。”这些想法不无偏激,却真实的代表了民间社会对于恋爱婚姻的态度: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 穷人的“爱情”是廉价的, 生活却是真实的, 一切必须在填饱了肚子之后。当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社会不安定,军阀横行霸道之时,更是不适合把时间浪费在风花雪月谈情说爱上面的。老舍的女性观、婚恋观既然是在民间立场上建立起来的,他对于女性形象的期待就是一个普通百姓对于居家过日子的生活的基本条件的期待。穷人们为生计奔波,贤妻良母是普通生活、普通家庭所必须的,因为这是生存的抉择,也是真实的民间现状和民间呼声。
当然,老舍对自由恋爱的冷漠并不意味着他就不反对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他本人也曾极力反对过母亲为他精心挑选的门当户对的婚姻。他认为虽然不能做只追求自由恋爱的新新人类,但是也不能为旧世俗所束缚。只是在全家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家民族还在受难的时候,是不可能优先考虑个人幸福的。李景纯这样说过:“我不反对男女交往,我不反对恋爱自由,可是我看国家衰弱到这步田地,设若国已不国,就是有情人成了眷属,也不过是一对恋爱的亡国奴;难道因为我们懂得恋爱,外国人、军阀就高抬贵手不伤害我们了吗?”他借具有文化水平的学生之口,表达了平民最质朴也最真实的想法,和对当时学生阶级的期望和鞭策。
老舍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又置身事外,这使得他能够从局外人的眼光中看出它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看出新文化的开拓者们在一心专注启蒙开发的同时,所采取的行动和方式却又走向了“曲高和寡”的误区。于是老舍率先把目光投向真正的民间,用他熟悉的民间生活的材料来加工,用他理解的民间理想的定义来组织,用普通平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平民视角的价值观来描写民间社会,这更加贴近了与民间的距离,也更易被真正的大众接受。《赵子曰》是老舍民间视角的开端,从此以后他的很多作品都或明或隐地延续着这条主线写下来。演绎真实民间的同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加以调整,力求最大限度的展现一幅富于北京风味与民间风情的生活风俗画。老舍之所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小说能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基于他能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选材立意等方面植根于民族的土壤,并善于从民间挖掘和吸收有价值的东西,这使老舍成为现当代文学中一道独树一帜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舒乙.我的父亲老舍[M]. 辽宁文学出版社, 2004.
[2]老舍,赵子曰.老舍文集: 第1 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3]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4]陈思和.民间的还原[J].文艺争鸣,1994.
[5]陈思和.民间的浮沉[J].上海文学,1994.
[6]马海.老舍小说中的民间理想[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
[7]张炜炜.论老舍民间化的生活理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
(作者简介:李淑云(1986-),女,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殷粉(1982-)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在第一种民间文化的倾向中,当民间变成一种用来表达知识分子启蒙意识的姿态和手段时,便往往也失去了它本身独具的自由自在的狂欢性质,讲述的并非是真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民间世界。在第二种表现民间文化的倾向中,作家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则并不明显,他们在对大众的生存方式和现实状况进行原态描写时,也不自觉的表达了对底层社会文化和生存逻辑的认同,民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得到充分表达与展现。于是现代相关的学者们往往更注重对第二种民间文化倾向的研究,但是他们在把目光投向五四期间众多的乡土文学家时,却忽略了另一位重要的大家:老舍。
老舍出生在一个满族的贫民家庭,从小生活在北京小胡同,过着大杂院的群居生活,对于贫民生活十分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酝酿的时候,老舍还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古典诗文,课余时间多用于阅读民间通俗文艺;到五四运动发生时,他开始忙于养家糊口,先当小学校长,后当劝学员,没有过多时间关注。五四运动虽然轰轰烈烈,但他却一直站在新潮运动的外面甚至对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局外人。
1924年,老舍抵达英国。1926年写出《老张的哲学》,取材于供职教育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
《赵子曰》是一部以学生运动为背景的社会小说,锋芒直指一群醉生梦死不知进取的学生,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赵子曰》中有很多关于学生运动进展或事后现场的描写,它们如果放到描写文革时期武斗场面的文章中,毫无过分之处。为了反对学校现有的秩序和规则,教职工遭到学生的殴打和审问,无辜者受到打击与伤害,整个学校一片狼藉,用来推翻传统道德礼教要求民主科学的游行示威演化成肆无忌惮破坏一切的暴动,完全失去之前的现代意义。这与我们所接触到的当时其它描写学生运动的文章是截然不同的。在先进旗帜迎风飘展的年代,老舍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
在创作《赵子曰》时,老舍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学生,只是以一个看戏人的眼光来观望这些学生运动。当时“既没有多少写作经验;又没有什么指导批评”,可以说这几部作品没有添加任何革命意识或知识分子主流文化意识,也不重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老舍单纯从局外人的视角来讲述学生运动,是他原始自在的文学风格的展现。从他本身固有的平民视角出发,也最能够体现老舍内心的想法和感情,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但对于《赵子曰》中通过现实生活来体现的民间特质,以往的研究者们往往没有注意到,他们更多地站在五四运动的启蒙角度,将目光投向了文章对于学生运动的描写是否真实,具有怎样宏观的政治历史意义,是否表现了社会现实和生活本质等方面。因此老舍的幽默被新文学家蔑视为轻浮,也遭到了来自激进人士的偏重于政治方面的批评。
从民间的视角来讲述学生运动的《赵子曰》,带有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和悲剧性,老舍通过那些诙谐夸张的手笔,透露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对于这些事件的感受和他心里所认同的社会理想,即贴近生活真实具有平民色彩的民间理想。而下面本文将通过对《赵子曰》的分析,来总结分析老舍民间理想的三个方面:生活观和女性观、婚姻爱情观。
一 、民间理想中的生活观
巴赫金认为:“民间创作的幻想是现实的幻想。这个幻想从不越出这里现实的物质的世界,它从不用任何理想的彼岸的东西来修补这个世界的不足”。因而民间的理想是具体而实在的,很少会附和声势浩大的暴动或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近代以来中国民间社会饱尝动乱之苦,对和平年代的渴望成为百姓和整个民间社会最迫切的需求。
老舍早期作品之一的《赵子曰》,就是通过对学生运动的描写表达了民间理想里最本质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对安定的脚踏实地的生活的向往。
老舍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普遍的疾苦,他构筑了民间社会里底层人民心目中所构造的理想的生活图景:他们最本分的要求是有个安稳干净的小屋,一家人和睦温情地住在一起;在生活上有一门手艺,实现物质上丰裕自在的愿望,活得有奔头有劲儿。对于现实中不公平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老舍也有他富于民间特色的方式。如李景纯对赵子曰所说:“现在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是低着头去念书,念完书去到民间做一些事,慢慢地培养民气,一条是破命杀坏人。” 老舍不仅仅是出身民间的作家,由于生活的贫困,他也处于民间无产者的地位,完全能够代言那个时代的下层民众:他们饱受生活的动荡与艰辛,企盼着安定,自然会选择第一条路。学校里的风潮属于与自身无关的特殊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因而也就很难有所共鸣,除了破坏与伤亡,很难看到背后的现实意义。而学生运动中肆意破坏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民间脚踏实地和平改造与拔刀相助维持正义的理想,不可能得到民间的赞同。
这在《赵子曰》中有明显的证据。普通百姓是把学生和军阀并列起来批判的,在当时学生是特权阶层,并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在新社会里有两大势力:军阀与学生。军阀是除了不打外国人,见着谁也值三皮带。学生是除了不打军阀,见着谁也值一手杖。于是这两大势力并进齐驱,叫老百姓们见识一些“新武化主义。”“不打外国人的军阀要是不欺侮平民,他根本不够当军阀的资格。不打军阀的学生要不打校长教员,也算不了有志气的青年。”
在《赵子曰》中,将人民大众热爱传统、拥护秩序与安定这种要求与伦理精神融入自己血液的老舍, 在对平民充满爱心的同时,对与此相反的、从事过激学校风潮的学生持讽刺的批判态度。“真正有骨气的倒是那不识字的人们, 并不必等着几个读书人去摇旗呐喊才挺起胸来”。忠实于底层人的视角使老舍无法认同能有打破旧秩序的革命力量出现,而把希望寄托在改良救国上,这也是当时他的局限所在。
二、民间理想中的女性观和婚姻爱情观
老舍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因为抵抗八国联军侵略而牺牲,母亲独立抚养着三个孩子,老舍的童年几乎就在帮助母亲和三姐做事的跟班生活中度过,母亲的勤俭诚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又善于收拾家务,将简陋的院子打扫得干净整洁;她细心照顾挑剔凶悍的大姑子,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对于上门的亲戚总是热心招待,有求必应。这种勤劳、本份、忍耐的美德,符合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所要求的女性应具有的道德规范,也是真实的民间社会所赞扬和需要的女性,也对他后来创作的女性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从老舍的许多作品中可以读出他对这类回归于家庭的具有旧式传统妇女美德的女性的偏爱。尽管老舍是个现代作家,但他从小生活在民间文化浓厚的下层社会,封建思想在民间的地位仍然根深蒂固,民间特有的藏污纳垢性使它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影响;他本人又是讲究封建礼节道德的满族,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无意间便从民间及自身的角度出发,用一种平民视角审视女性,用下层民众的价值观和眼光看待当时出现的女权运动和新女性,这与五四文学中一些一味提倡女性独立出走的作品是相疏离的。他的婚姻爱情观念,代表了传统的民间立场、体现了民间理想对于传统女性的期待,与五四时期提倡的女性追求自身地位与独立的思潮有较大差距,远离争取女性个人独立权力的五四文学精神。
女性解放的话题在《赵子曰》也出现过,只是作者的幽默赋予了它更多嘲弄和虚伪的色彩。例如那场召开的“女权大会”,在赵子曰和武端眼里,不过是展示漂亮衣服和绅士举止的“炫耀会”,是结识女性朋友的热闹聚会而已。大会选举的主席是事先决定的,唯一一个“颇有学者的态度”的张教授在演讲了几句女权究竟如何获得,何为真正的女性事业时,却遭到在座的男士女士们的一致反对,乃至起哄与驱逐。而最后认为怕老婆即是尊重女权的陈骚教授却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样以闹剧收场的女权大会,没有提出任何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或主张,而且毫无现代进步与科学民主可言。它亵渎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追求个性独立女性解放的神话,对当时知识分子的主张和口号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也反映了民间对于知识分子主张的民主自由的不信任。
《赵子曰》中所说:“应当牺牲一点个人的享福,替社会上做点事,他应当把眼光放远一些,他应当把争一个女子的心去争回被军人们剥夺的民权。”“他知道明白恋爱的男女不会比别人少挨大兵的打,自由结婚的人也不会受外国人的特别优待。”这些想法不无偏激,却真实的代表了民间社会对于恋爱婚姻的态度: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 穷人的“爱情”是廉价的, 生活却是真实的, 一切必须在填饱了肚子之后。当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社会不安定,军阀横行霸道之时,更是不适合把时间浪费在风花雪月谈情说爱上面的。老舍的女性观、婚恋观既然是在民间立场上建立起来的,他对于女性形象的期待就是一个普通百姓对于居家过日子的生活的基本条件的期待。穷人们为生计奔波,贤妻良母是普通生活、普通家庭所必须的,因为这是生存的抉择,也是真实的民间现状和民间呼声。
当然,老舍对自由恋爱的冷漠并不意味着他就不反对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他本人也曾极力反对过母亲为他精心挑选的门当户对的婚姻。他认为虽然不能做只追求自由恋爱的新新人类,但是也不能为旧世俗所束缚。只是在全家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家民族还在受难的时候,是不可能优先考虑个人幸福的。李景纯这样说过:“我不反对男女交往,我不反对恋爱自由,可是我看国家衰弱到这步田地,设若国已不国,就是有情人成了眷属,也不过是一对恋爱的亡国奴;难道因为我们懂得恋爱,外国人、军阀就高抬贵手不伤害我们了吗?”他借具有文化水平的学生之口,表达了平民最质朴也最真实的想法,和对当时学生阶级的期望和鞭策。
老舍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又置身事外,这使得他能够从局外人的眼光中看出它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看出新文化的开拓者们在一心专注启蒙开发的同时,所采取的行动和方式却又走向了“曲高和寡”的误区。于是老舍率先把目光投向真正的民间,用他熟悉的民间生活的材料来加工,用他理解的民间理想的定义来组织,用普通平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平民视角的价值观来描写民间社会,这更加贴近了与民间的距离,也更易被真正的大众接受。《赵子曰》是老舍民间视角的开端,从此以后他的很多作品都或明或隐地延续着这条主线写下来。演绎真实民间的同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加以调整,力求最大限度的展现一幅富于北京风味与民间风情的生活风俗画。老舍之所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小说能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基于他能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选材立意等方面植根于民族的土壤,并善于从民间挖掘和吸收有价值的东西,这使老舍成为现当代文学中一道独树一帜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舒乙.我的父亲老舍[M]. 辽宁文学出版社, 2004.
[2]老舍,赵子曰.老舍文集: 第1 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3]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4]陈思和.民间的还原[J].文艺争鸣,1994.
[5]陈思和.民间的浮沉[J].上海文学,1994.
[6]马海.老舍小说中的民间理想[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
[7]张炜炜.论老舍民间化的生活理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
(作者简介:李淑云(1986-),女,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殷粉(1982-)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