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因而,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的培养,以至于出现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课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均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故事、活动、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的具体情景,从而引发学生的新奇、兴趣、疑问,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设置这样一种情境:上课开始,教师问学生:“我们在坐车时,经常会遇到什么事情?”有的学生说:“公共汽车一到站,乘客有的下车,有的上车。”有的学生说:“公共汽车到了一站,乘客只有上车或只有下车的。”这时教师抓住契机播放有关上下车的课件,如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车上有10位乘客,到了一站,上来6人,还有3人正要上车,现在车上有几人?当学生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后,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到了下一站还会遇到什么情况。学生从观察到的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提出现实的数学问题,然后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真正做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二、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搜集应用实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领域越来越广泛。让学生广泛搜集数学应用到实际中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数学的发展,体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勇气和信心,帮助他们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把实际事例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的加减法简便计算”中,有这样一道题“152-97=152-100+3”。学生对减去100还要加3难以理解,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买东西的实际:双休日妈妈带了152元,买了一条97元的裙子,她付给营业员100元钱(应把152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他现在还有多少钱(应为52+3=55元)。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加3”的道理了。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情形。
三、亲自动手实践,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方法、思想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的力量和价值,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见度就越高,问题激活思维的过程也就越好。例如,在“我会算”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购物问题:老师带了150元钱去为同学们买奖品。在甲商店,老师看到一种标价为5元的笔记本,感到很满意,问营业员怎么卖?营业员说:“买五送一。”到了乙商店,看到同样的笔记本,营业员介绍说:“每本5元,从10本起,可打8.2折。”请你们帮老师算一算,要买30本笔记本,到哪家购买比较合算?为什么?这个问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经费,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凸显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新课程中,每一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提高数学素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这样当生活实际中的情景再现时,学生就会再现所学知识的情景来解决问题。
四、从学生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占了不小的比例,它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学生能否迅速、有效地解答,无疑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1.强调学生的“说”。当一人读完题目之后,可让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议一议,这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显现与展示的重要平台。
2.重视学生的“听”。听他人读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己再现应用题内容,联系生活实例的过程。我常用的方法是让一名同学读题,其他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去听题,目的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与注意力。比一比谁听得最专注。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你听完别人读题,都记住了哪些内容?题中给了什么已知条件?同时又提了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尽可能说得准确,说得具体,说得有层次。说题的本身既是对应用题内容的解决,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活动,可谓“一举两得”。
3.培养学生的“思”。当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图解正确解答问题之后,表面上似乎已经完成了学习目标与任务。其实不然,学生还应有一个深刻的反思过程。教师应要求每名学生都认真回顾、反思一下自己的解题经历,自己什么地方思考正确,什么环节做得有些失误,从本题中究竟学到了哪些隐藏在题目内容之下的隐性知识,又学到了哪些对解题有益的启示,从而让学生在反思中切实提高数学的解题技巧与能力,切实感受数学对人格的熏陶和无穷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小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他们学习数学、喜爱数学真正的动力。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背景和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课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均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故事、活动、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的具体情景,从而引发学生的新奇、兴趣、疑问,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设置这样一种情境:上课开始,教师问学生:“我们在坐车时,经常会遇到什么事情?”有的学生说:“公共汽车一到站,乘客有的下车,有的上车。”有的学生说:“公共汽车到了一站,乘客只有上车或只有下车的。”这时教师抓住契机播放有关上下车的课件,如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车上有10位乘客,到了一站,上来6人,还有3人正要上车,现在车上有几人?当学生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后,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到了下一站还会遇到什么情况。学生从观察到的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提出现实的数学问题,然后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真正做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二、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搜集应用实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领域越来越广泛。让学生广泛搜集数学应用到实际中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数学的发展,体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勇气和信心,帮助他们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把实际事例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的加减法简便计算”中,有这样一道题“152-97=152-100+3”。学生对减去100还要加3难以理解,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买东西的实际:双休日妈妈带了152元,买了一条97元的裙子,她付给营业员100元钱(应把152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他现在还有多少钱(应为52+3=55元)。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加3”的道理了。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情形。
三、亲自动手实践,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方法、思想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的力量和价值,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见度就越高,问题激活思维的过程也就越好。例如,在“我会算”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购物问题:老师带了150元钱去为同学们买奖品。在甲商店,老师看到一种标价为5元的笔记本,感到很满意,问营业员怎么卖?营业员说:“买五送一。”到了乙商店,看到同样的笔记本,营业员介绍说:“每本5元,从10本起,可打8.2折。”请你们帮老师算一算,要买30本笔记本,到哪家购买比较合算?为什么?这个问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经费,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凸显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新课程中,每一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提高数学素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这样当生活实际中的情景再现时,学生就会再现所学知识的情景来解决问题。
四、从学生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占了不小的比例,它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学生能否迅速、有效地解答,无疑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1.强调学生的“说”。当一人读完题目之后,可让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议一议,这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显现与展示的重要平台。
2.重视学生的“听”。听他人读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己再现应用题内容,联系生活实例的过程。我常用的方法是让一名同学读题,其他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去听题,目的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与注意力。比一比谁听得最专注。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你听完别人读题,都记住了哪些内容?题中给了什么已知条件?同时又提了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尽可能说得准确,说得具体,说得有层次。说题的本身既是对应用题内容的解决,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活动,可谓“一举两得”。
3.培养学生的“思”。当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图解正确解答问题之后,表面上似乎已经完成了学习目标与任务。其实不然,学生还应有一个深刻的反思过程。教师应要求每名学生都认真回顾、反思一下自己的解题经历,自己什么地方思考正确,什么环节做得有些失误,从本题中究竟学到了哪些隐藏在题目内容之下的隐性知识,又学到了哪些对解题有益的启示,从而让学生在反思中切实提高数学的解题技巧与能力,切实感受数学对人格的熏陶和无穷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小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他们学习数学、喜爱数学真正的动力。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背景和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