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铜仁市农村饮用水供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进一步改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设计统一调查表对抽查点农村饮用水供水方式、水源类型、水质卫生状况及其覆盖人口等进行现场调查、水样快速检测。
  结果:抽查的4个县(区)农村饮用水以分散式供水为主,占农村人口54.46%,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为 45.54%;水源以地表水为主,抽查的13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地表水占总覆盖人口的70.21%。部份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感官性状较差、无净化消毒处理和水质监测。
  结论:铜仁市农村人口以分散式供水为主,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卫生水平低下。政府进一步推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和加强水源卫生防护、水质消毒处理是关键措施。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73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52-02
  饮用水卫生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础,铜仁市政府部门已将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工程(简称:人饮工程)纳入地方“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由于我市农村供水设施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部份农村人口仍以分散式供水解决饮水问题,历年来,铜仁市农村地区是伤寒、痢疾等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点地区,农村饮用水存在有卫生隐患。为了解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现状,对存在的介水传播疾病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也为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改水决策提供依据,我们于2012年9—11月抽取我市4个县(区)、8个乡镇和16个行政村的生活饮用水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和快速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范围与抽查方法。按照农村农业人口多、少的大中小县分别抽取思南县、石阡县、德江县、万山区为调研县,每县抽一个水源相对充足和一个水源相对缺少的乡镇,每个乡镇抽一个水源相对充足和一个水源相对缺少的行政村进行现场调查。共调查了4个县(区),8个乡镇(德江县煎茶镇、共和乡,石阡县国荣乡、枫香乡,万山区下溪乡、敖寨乡,思南县塘头镇、枫芸乡),16个行政村,103个村民组,访问314户乡村居民,发放入户调查表240份,实地察看水源55个。
  1.2调查内容。
  1.2.1基本情况。收集调研县人口资料、供水现状和改水规划情况。
  1.2.2集中式供水情况。调查乡镇水厂、村级水站的建设、运行管理现状、供水状况、水源类型、水源地防护和水质自检情况。
  1.2.3分散式供水情况。调查农村分散式供水的取水方式、饮用人口、水源类型和取水点周围环境情况。
  1.2.4回顾性调查。了解历年来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和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
  1.3调查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快速检测、入户调查、访谈座谈和资料收集的方式。
  1.4现场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抽查点现场采集水样快速检测,检测指标主要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消毒剂余量6个指标。
  2.3集中式供水状况。
  2.3.1乡镇水厂、村级水站的基本建设与运行情况。调查的8个乡镇均建有乡镇极水厂,其中7个乡镇是政府投资的人饮工程,石阡县国荣乡镇水厂人饮工程(因水池漏水严重)仅够政府饮用,学校和医院饮用的是自建水(吕应强私人投资);8个乡镇水厂中有7个建成后均能正常运行,仅思南枫芸乡水厂常处于停用状态(水费高达6元/吨)。调查的16个行政村中,有4个村饮用的是乡镇水厂供水,5个行政村建有村级水站,均为人饮工程,现有3个村级水站能正常运行、2个水池干枯处于停用状态;7个行政村未建村级水站(①人饮工程资金没到位,②水资源极度匮乏)。
  2.3.2水源类型与覆盖人口。调查的13个集中式供水中(8个乡镇水厂、5个村级水站),地面水7个(溪水4个、江河水3个),覆盖人口6 8950人,占调查集中式供水总覆盖人口9 8203的70.21%;地下水6个(泉水5个、深井1个),覆盖人口2 9253人,占29.79%。
  2.3.3水源地保护、水厂消毒管理和水质自检情况。调查的8个乡镇水厂中有4个水源地有防护标志和水源保护区、并有专人定期巡查,4个水源地未进行有效防护;8个乡镇水厂中仅2个(思南塘头镇和德江煎茶镇)有消毒设备并按要求使用,2个有消毒设备但未按要求使用,有4个无消毒设备对水未进行任何消毒处理 。调查的5个村级水站取水点水源均无有效防护和专人定期巡查,所有村级水池未进行严格密封和消毒处理。13个集中式供水单位均未作深度除铁、锰、氟等处理,水厂(站)均无水质检验室,检测工作未开展。
  2.4分散式供水情况。通过入户调查和实地察看水井,结果如下。
  2.4.1取水方式。入户调查100户,人力挑水74户、自流水14户、机器取水12户;人力挑水大部份水源距离较远,500米以上44户,500米以下30户;机器取水(如思南塘头镇泗河坝村)由一户或多户联合利用电动水泵从低位的河水抽到家中蓄水池储存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直接饮用。
  2.4.2水源类型。农村分散式供水人群中大部份人口饮用的是地表水(江河水、溪水、沟塘水),少数人口饮用的是地下水(泉水、浅井水);有的地方(如思南县枫芸乡高原村和青山村)因水源极度匮乏,村民饮用水是收集在沟渠的雨水。
  2.4.3水井现场情况。实地察看水井37口,其中25口周围10米内有垃圾堆放、家禽家畜养殖、污水沟等污染源,12口周围10米内有化粪池;有30口水井周围无围挡。37口水井均不符合水源卫生防护要求。   2.4.4村民饮水卫生习惯。大部份村民经常饮用生水,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直接饮用,导致时有痢疾、伤寒等介水传染病发生和流行(调查的思南县枫芸乡高原村和青山村、德江县煎茶镇高竹村时有痢疾发生,石阡县国荣乡寨耕村三、四组发生过伤寒)
  检测结果表明:色度和浑浊度超标较严重,分散式供水中2份水样有肉眼可见物,臭和味、PH值、消毒剂余量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两种供水方式对比,集中式供水的水质感官性状比分散式供水好。
  3讨论
  近年来,由于饮用水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保障人民喝上安全的水。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已把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市人饮工程任务繁重,地方财力十分有限,又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制约,前期人饮工程投入中用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卫生方面设施不足、致使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人饮工程点多规模小,不能全面满足农村人口饮用需求,农村饮用水仍以分散式供水为主。调查的行政村中有7个未建有村级水站:一是由于水资源极度匮乏,水源远、建设成本高,如思南县枫芸乡高原村和青山村;二是国家的人饮工程资金没到位,村里无经济条件自建水站,如德江县共和乡打米丫村和岩门村等。②人饮工程建设标准低但管理维护成本高,供水保障率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部份工程已出现运行不正常和水源枯竭等现象,如石阡县国荣乡镇水厂水池严重漏水、供水仅够乡政府饮用,万山区下溪乡瓦田村水站、管网破漏无人维修现已停用,思南县枫芸乡水厂、因水源极度匮乏、取水点远、运行成本高、水费高达6元/吨、村民不能长期负担、常处于停用状态。③大部份人饮工程只解决了饮水困难,还无法解决饮水安全,农村无污水处理设施,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生活垃圾未进行规范的收集、清运和处理,水源无有效防护,人畜共饮共灌溉的情况时有发生,人饮工程大部份无完善的净化处理工艺和消毒设施、未配监管技术人员,水质未进行有效消毒处理和监测。④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感官性状差,现场快速检测结果显示:色度和浑浊度超标较严重,肉眼可见物2份(思南县枫芸乡青山村和高原村的沟渠水);色度超标说明水质有污染,也可能是由于输水管道过长、老化,导致溶入水中的有色重金属增加;浑浊度超标主要由于本地区水源多数是地表水、遇下雨变浑浊,水质无混凝、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本次调查因时间、人力和财力有限,未进行微生物指标和其他化学指标等检测,故不能叛断水质是否存在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两种供水方式对比,集中式供水比分散式供水卫生、安全。⑤村民对饮水安全卫生意识不足,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卫生行为甚为普遍,极易导致伤寒和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铜仁市农村饮用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针对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①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推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力争在短时期内完善乡镇级水厂的消毒设施和监测工作,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完善村级集中式供水和监督、检测工作,切实解决铜仁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②加强水源卫生防护及储水池周围环境管理。水源地设立明显的防护标志,周围3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坑等污染源,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等污染物或铺设污水渠道,以确保水源无污染。③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饮用水安全卫生常识,不喝生水、规范取水。④健全人饮工程管护机制,加强建后管理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⑤加大对农村饮用水的监督、监测,促进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的提高,确保饮用水安全,让农民喝上清洁安全卫生的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贵州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2007-09-01实施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血涂片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性。  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并化验的1800例异常血标本与600例正常血标本进行对比,对经过血液分析仪监测的标本血涂片形态学进行观察与白细胞进行分类,探究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必要性。  结果:600例正常血标本经过血涂片检查之后,发现8例异常,假阴性率为1.3%;1800例异常标本经过血涂片检查之后,发现952
期刊
摘要:纳米技术即在1-100mm范围中研究物质反应与结构,并进行纳米结构检测的新型技术,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型交叉学科,纳米技术为生物医学诊断、生物分子结构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途径,但是,就现阶段来看,纳米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临床中应用的品种还不多,该种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应用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讲解产物的毒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纳米技术的含义及其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纳米技术生
期刊
摘要:医院的后勤部门存在着行政管理体制落后、工作效率不高、人员素质低、资源使用不当造成浪费等现象。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建设和与之相关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的后勤改革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后勤管理、深化后勤改革对于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增强后勤保障能力促进医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后勤服务管理体制问题改革方法  Doi:10.3969/j.issn.1671-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6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对治疗前后白血病患者血液的微量元素与血清酶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从2011年1月到2014年 1月收治的80位白血病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急性白血病a组(40)与慢性白血病b组(40),并选取同期的30位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并对其采取血液的生化检验。  结果:治疗以前,与正常水平相比,患者血液中的铬含量、锌含量、铜含量以及血清酶水平升高的较为明显;治疗后铬含量有所升高,其他均降低或者
期刊
摘要:目的:对生化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素进行详细说明,旨在加强质量控制的规范性,提高检验质量。  方法:对影响生化分析质量的关键要素开展分析,再针对每个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增强了检验流程的规范性,提高了检验成果等的准确性。  结论:加强生化检测各环节的管理,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是提高检测质量的标准。  关键词:生化分析质量控制检验质量  Doi:10.3969/j.is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精神疾病首诊的因素,以便指导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通过自编调查表《精神患者首次就诊调查表》对438例住院患者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首诊专科医院255例,占58.22%,综合医院103例,占23.52%,迷信28例,占6.39%,个体医生52例,占11.87%。以幻觉妄想的患者大部分就诊于专科医院,而以焦虑抑郁、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大部分就诊于综合医院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适合二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方法、策略。  方法:分析当前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二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结果:目前二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发展“以病人为中心,推进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  结论:逐步完善临床药师制度,积极开展临床药师的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医疗体制改革,有利于二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摘要:近些年虽然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切绩效,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在推动和创建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与思考,选择适应企业生产特点的安全标准化活动方法,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建设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613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对急诊医生需不断及时更新知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多数急诊医生未能不断及时更新知识的原因:①潜在的医疗纠纷风险让急诊医生更新知识的兴趣不大;②高强度的工作使急诊科医生没有时间跟精力更新知识;③急诊科繁多的病种给急诊医生不断及时更新知识带来了相当的困难。提出了改变现状的方法:①急诊医生本人必须在思想上对不断及时更新知识引起重视;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在政策上重视急诊医学这个专业;③急诊专业应建立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