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拥有良好品行、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促进小学生健康、完整人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萌芽时期,犹如在风雨中摇摆不定的小树苗,稍纵即倾,稍放即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促进小学生以后健康全面发展的必要基础,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结合实践,观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联合家长,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以及倾注关爱,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三个方面,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进行讨论,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
引言
小学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同时也更容易引起自己内心的压力和困扰,自身的心理素质并不完善,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无法自行处理这些困扰,如果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排解,长期积累下来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到初中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不同于小学低年级,小学低年级儿童心智显然要比高年级更加不成熟,而小学高年级阶段不管是从其学习活动还是集体关系以及生理的变化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学高年级阶段是一个从少年期至青年初期向成熟過度的时期,这一时期显示出他们心理的闭锁性、动荡性,希望独立自由,而又要依赖父母,存在着各种心理矛盾。
1 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从家庭因素中来说,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都是家中的"小公子"、"小公主",再加上祖辈无条件的溺爱性保护,这些小孩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只懂得接受和占有关爱,从不主动关心他人的习惯,一旦失去依靠便寸步难行。其次,部分家长总是过于保护自家的孩子,儿童之间发生了矛盾,其首要任务不是交给孩子自己解决,而是不惜代价地为孩子打抱不平,为孩子出气,进而使得他们没有养成谦让互助的为人风格。所以,这些"宝中宝"型的小孩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和教师的谆谆教诲下往往难以适应,身上的缺点得到更大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逐渐排斥他们,同学逐渐孤立他们,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使一个活泼健康的小学生变成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
其次,学校中的教师往往为了提前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考试分散,时常在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再次增添学生的课业负担,认为只有学习成绩才是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部分教师甚至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为学生贴标签,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关怀备至,又对自身眼中的"坏学生"不管不顾,这些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往往是冷嘲热讽,破口大骂,使得这类所谓的"坏学生"就自然而然成为其他学生眼中的嘲笑对象,开朗、自信、积极等优良品性渐渐远离他们,进而逐渐发展为心理缺陷,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健康。
2 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2.1 结合实践,观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小学生的活动范围一般在学校和家庭,在教师和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践情况,对学生的实际行为和心理表现做基本的观察和分析。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少,对自己的把握不够精确,容易因为挫败陷入自卑,也容易因为成功或者在某一方面胜过他人而陷入自负的情绪中,这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可以容易地被观察出来,教师可以从此入手,首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作基本的了解。
2.2 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要渗透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材内容上并没有明显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但是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实践,应当通过学习心理学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疏解学生的内心压力。教师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教授本学科知识,还应当注重教学本质教育育人作用。只有让学生提高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成绩,最终实现双赢的结果。例如,数学学科的教学价值即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开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使用积极的动作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干劲;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小调的忧伤和大调的明朗,在聆听和领悟音乐中舒缓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自我疗愈。
2.3 开展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的系列活动
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结合主题班会和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系列活动。依照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并组织学生自主开展,即使此类活动开展不到位或不完美,也应当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帮助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要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平台和系统的教学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全面、细致。通过与其他教师沟通和协作观察,首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基本的了解;并根据实际问题,联合家长,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细节,并积极合作,在小学生身上倾注必要的关爱,助力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科学、细致的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展开,实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丽军.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2016(11):242-242.
[2]赵广,汪振德.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2014(12):251-251.
(哈尔滨市江沿小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
引言
小学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同时也更容易引起自己内心的压力和困扰,自身的心理素质并不完善,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无法自行处理这些困扰,如果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排解,长期积累下来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到初中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不同于小学低年级,小学低年级儿童心智显然要比高年级更加不成熟,而小学高年级阶段不管是从其学习活动还是集体关系以及生理的变化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学高年级阶段是一个从少年期至青年初期向成熟過度的时期,这一时期显示出他们心理的闭锁性、动荡性,希望独立自由,而又要依赖父母,存在着各种心理矛盾。
1 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从家庭因素中来说,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都是家中的"小公子"、"小公主",再加上祖辈无条件的溺爱性保护,这些小孩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只懂得接受和占有关爱,从不主动关心他人的习惯,一旦失去依靠便寸步难行。其次,部分家长总是过于保护自家的孩子,儿童之间发生了矛盾,其首要任务不是交给孩子自己解决,而是不惜代价地为孩子打抱不平,为孩子出气,进而使得他们没有养成谦让互助的为人风格。所以,这些"宝中宝"型的小孩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和教师的谆谆教诲下往往难以适应,身上的缺点得到更大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逐渐排斥他们,同学逐渐孤立他们,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使一个活泼健康的小学生变成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
其次,学校中的教师往往为了提前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考试分散,时常在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再次增添学生的课业负担,认为只有学习成绩才是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部分教师甚至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为学生贴标签,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关怀备至,又对自身眼中的"坏学生"不管不顾,这些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往往是冷嘲热讽,破口大骂,使得这类所谓的"坏学生"就自然而然成为其他学生眼中的嘲笑对象,开朗、自信、积极等优良品性渐渐远离他们,进而逐渐发展为心理缺陷,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健康。
2 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2.1 结合实践,观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小学生的活动范围一般在学校和家庭,在教师和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践情况,对学生的实际行为和心理表现做基本的观察和分析。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少,对自己的把握不够精确,容易因为挫败陷入自卑,也容易因为成功或者在某一方面胜过他人而陷入自负的情绪中,这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可以容易地被观察出来,教师可以从此入手,首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作基本的了解。
2.2 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要渗透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材内容上并没有明显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但是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实践,应当通过学习心理学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疏解学生的内心压力。教师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教授本学科知识,还应当注重教学本质教育育人作用。只有让学生提高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成绩,最终实现双赢的结果。例如,数学学科的教学价值即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开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使用积极的动作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干劲;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小调的忧伤和大调的明朗,在聆听和领悟音乐中舒缓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自我疗愈。
2.3 开展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的系列活动
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结合主题班会和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系列活动。依照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并组织学生自主开展,即使此类活动开展不到位或不完美,也应当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帮助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要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平台和系统的教学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全面、细致。通过与其他教师沟通和协作观察,首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基本的了解;并根据实际问题,联合家长,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细节,并积极合作,在小学生身上倾注必要的关爱,助力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科学、细致的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展开,实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丽军.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2016(11):242-242.
[2]赵广,汪振德.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2014(12):251-251.
(哈尔滨市江沿小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