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台五小持续六年的“自主课堂”研究,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但是有些现象也让我们的研究变得迷茫:教师千方百计想引起学生注意却仍有漠然的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总是被一些喜欢表达的学生抢去;小组学习中总有学生一言不发……
  困惑中,我们“发现”了佐藤学教授倡导的“学习共同体”,我们认为:以倾听和互学为主要形态的课堂教学研究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于是,我们开始探索“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之路,致力于给学生创设安心、安静、安全的课堂氛围,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改变学习空间——课桌椅的排列变为U字型,便于学生对话与倾听,便于教师关注全班学生。改变学习时间——把课堂大段的时间留给学生,作为自学时间和协同学习、思考、讨论、实践的时间。聚焦核心问题——一節课围绕一到两个大问题展开研究,避免过去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教学化繁为简——设计一张学习单,设置一两个挑战性大问题,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倾听、串联与反刍;关注学生需要,实现真正的关爱,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教师成为观察员——教师从观“教”变为察“学”,以专注的精神聆听、感受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学习共同体”的探索使教师在收获中有了真正的成长,不断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与价值观。面对实践中的问题,我们也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落实与评价核心素养?“倾听”是注重技能的掌握,还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什么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
  ……
  在“学习共同体”之路上,我们且学、且思、且行。
其他文献
房山区良乡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卓尔立 秀而实”是学校坚守的教育追求。  学校的“心灵管理”彰显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追求有温度、讲民主、促自觉的管理境界,有以下四个特点。  1.刚性的制度管理中体现“柔性操作”。百年老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我们提出刚性制度的柔性操作,体现在:制度制定过程中更加关注从教师实际出发,体谅教师,关注教师发展;制度执行过程中更加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真正做到尊重教师。《零假制度
“记得有那样一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所经过的路再走一遍……想想看,有那么一天,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树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坚果。”  ——王鼎钧《脚印》  刘葵老师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就从PPT上打出的这段文字开始。  这节课的主题是“青春的收藏”。在“脚印”的引领下,刘老师和学生一起回忆了高中三年的语文生活。 
志愿服务,广义上指以造福近亲属以外的他人(个人或团体)或环境的所有活动,狭义上是指无偿为非营利机构工作。近年来,志愿者的身影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当中,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价值也得到了学校、教师以至社会的重视。  为了确保志愿服务工作常态、高效实施,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颁发《关于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中小学开设志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坚守“秉承育人本真,构筑教育生态,为学生一生幸福服务”的办学理念,秉承教育“回归学生本体、回归实践本体、回归生命本体”,发挥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近年来,学校在“课程融合,整体育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培养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既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课程,又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
当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现象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时,当某些人群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日渐淡漠时,魏发团老师却用10年的无私奉献,为我们唱响人间至爱的颂歌。是他,点亮温暖之灯,让我们的心变得澄澈。   他们的相识很偶然。大雪纷飞中,魏发团老师热情地将腿脚不便的林培仁大爷送回家。就这样,魏老师走进了这个艰难的家庭:林大爷身患结肠癌等多种疾病,病情恶化时经常卧床,生活难以自理。老人与60多岁的儿媳齐阿姨一起生活
七一小学六年级全体同学利用午间时间走到中低年级各班开展“故事花园”“好书共读”的读书分享活动。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给一、二年级的同学讲故事,把他们带进迷人的“故事花园”;他们带着精挑细选的图书,与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好书共读”。  本次读书活动只是六年级毕业课程“榜样”中的一部分,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将自己的读书热情、读书方法、读书兴趣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小同学,希望
灯市口小学是北京市命名的第一批百年老校,已成立152年。2014年,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以下简称为“资源带”)成立,共有灯市口、礼士、北池子、东高房四个校区,58个教学班,近1800名学生,实行一体化管理。  学校秉承“育英文化”倡导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科学、进步”的人文精神,依据“不拘一格、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为用而学、东西合璧”等特点,提出“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构建
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不断积累经验、大胆创新,教育督导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台区教育督导室以深化教育督导改革为工作主线,推动“丰台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成立和丰台区督学责任区建设。以迎检和责任区挂牌为工作抓手,一手抓督政,保持上下联通联动,密切与各委办局、街乡镇沟通联系,为丰台区教育发展打造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外部发展环境;一手抓督学,建立督学责任区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加强学校督
一所学校为什么优秀?也许是因为办学成绩、学生发展的卓越表现而产生的良好社会影响等,但在办学成绩和学生发展背后,是什么力量成就了这种优秀的教育效果呢?最近两年,一些优秀的学校为了帮助政府和社会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成立了集团化学校。那么,这些优秀的学校又如何实现集团内所有学校的优质发展呢?这些问题正是当前教育实践者所关注的难点问题。为此,我们走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与李烈
如果随便问一个人“你识谱吗?”,会得到多少肯定的答案,我们并不知道。但是,如果问一个小学生,得到肯定答案的概率是10%。这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北京教科院在调查中发现,不会识谱的小学生达到了80%,而五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90%。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数字令人震惊,也让北京市教委忧心忡忡。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保障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的开展,为什么结果却令人失望?如何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