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连动句是古今汉语一种重要的句式。汉语缺乏形态标志,理解连动句的语义有时就要借助语境。对《三国志》连动句予以考察,发现语境对古汉语连动句的生成价值、表达焦点和结构意义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三国志》;连动句;语境
连动式是两个或以上动词连用作谓语的一种句式。它是古今汉语中特有的句法形式,包含着丰富的语义内涵。作为单独状态下的连动式,其构成及意义较为固定,是静态的,但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适应表达的需要,在不同的语境的作用下,其结构、意义就可能产生某些变化,呈现动态形式。由于汉语缺乏形态,要理解语义结构的意义,往往要借助语境。不同形式结构的连动句所依存的语境存在差别性,语境差别最直接地体现了语境的语义制约功能。通过对《三国志》连动式的穷尽考察,我们发现语境对连动式制约功能主要表现在语境连动式的生成价值、表达焦点和结构意义等方面的制约。下面分别予以考察。
一、语境制约连动式的生成价值
在交际场合中,一个句子采取什么句法结构,往往要取决于上下文和表达主题等因素。选择单个动词还是连用动词来叙述事件,对句子类型的生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叙述某事物或事件是否采用连动句,往往取决于表达的旨意和情境。如果表达中只需要指称某一事件,一般用一个动词即可;如果在需要突出强调动作行为或事物的连贯性以及事物或事件的复杂性时,单动不能完成表达任务,这使得连动式的产生有了价值。如:
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10页)①
以偏将军将兵击刘备别将于下辩,破之,拜中坚将军。 (280页)
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 (23页)
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10页)
上面的例句只是为了表达打败对方,所以说“破之”即可。如果还要表达“破”的具体方面,或者不仅需要指称某事件,而且还要明确事件的有关方面,往往就需要使用连动句。如:
奋击大破之。(10页)
敛破羌保质。(735页)
休到,击破之。(279页)
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得库藏积谷。(788页)
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425页)
单动形式“破”出现,是泛指,而以连动式形式“攻破”出现,是特指。就其原因而言,是受语境的制约,即后例从表达情境上需要具体说明“破”的方式或者结果。由此可见,这些连动式的生成,就是出于表达旨意和情境的需要。所以,连动式的语用特点制约着其生成价值。连动式有着特有的表达功用和效果。第一,连动式展现了事件整体性。连动式在叙述事件时往往着重突出其整体性。它把几个行为动作放在一个较短的线段内叙述,几个动作在一个空间里不停地进行,或者一个事件的几个方面在一个平面内展现,给人一种完整的视觉效果。如:
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9页)
休到,击破之。(279页)
追至城下,布恐,欲降。 (16页)
关羽亡归刘备。(19页)
沃沮邑落皆破之,斩获首虏三千余级,宫奔北沃沮。(847頁)
第二,显现动作或事件的连贯性。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件的几个方面处在一个连续的序列之中,有的本来就连成一体,不可分割。连动式更能有效的表现这种序列。连动式用不间断的方式来叙述,使得整个事件的动作或方面不间断,语气上一气呵成。如:
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82页)
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斩注诣首。 (112页)
青州兵奔,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 (11页)
蜀令诸围皆不得战,退还汉、乐二城守。(787页)
第三,增强表达效果。有些连动式中的V1和V2意义基本一样或相近,或者两者意义相反,如果去掉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句子意思不变。采用相同、相近或相反组合形式,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如:
牧闭门不受。 (1392页)
毓与书曰:“有征无战。”(400页)
宣王曰:“忍不可忍。”(693页)
连动式这些表达优势是单动句式无法达到的,连动式的生成就有了语境的生成价值。
二、语境制约连动式的表达焦点(中心)
焦点是与主题和述题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范晓、张豫峰(2003)认为:“焦点是指句子所表达的信息中着重说明的部分或者发话人有意强调的部分,属于语用平面。”Trask(1995:195)给焦点下了一个定义:
焦点——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被赋予特别的重要性,该成分代表的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新信息,或者是与其它成分具有明确的对立。
石毓智、李讷(2001)在引用这个定义后解释说:“话题和焦点的特点正好是相反的:话题代表已知的旧信息,焦点则是最重要的新信息。”
从句法平面看,连动式的重心是联合谓语,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是平等的;从语义平面看,连动式的结构的重心在后者。但从语用平面看,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表达重心就有可能不同。在连动式中,连动式相对于主题来说都是述题,每一个谓词都能负载各自的信息,不能用其中一个代表全部。述题和焦点一样都是代表未知的新信息。但是,述题是就主题而言的,焦点则就重心而言,有时两者合二为一。在连动式中,述题代表的是新信息,焦点则代表述题所代表的新信息的核心、重心。换句话说,如果述题代表的是新信息,那么焦点就是新信息中所要强调的最为重要的部分,这样在新信息中,述题中的前一动词就成了旧信息,后一动词就成了新信息,或者相反。一般来讲,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对事物或现象的相同部分并不敏感,而是对不同的部分或动作的结果特别敏感。因此,人们的注意力主要不在它们的相同义素上,而是在不同义素(结果)上。在表达方面这种认知特点体现为“不同的部分”往往是语义焦点。一般说,动态的连动句,其前一动词往往传达的是旧信息,后一动词传达的是新信息,显然后一动词的交际价值比前一动词大,因而后一动词往往是焦点、重心。如:
对曰:“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求不得。” (690页)
病卒于宫。 (1285页)
牧闭门不受。(1392页)
辄讨即破。(1352页)
“对”“病”“闭”“讨”是旧信息,“曰”“卒”“受”“破”是新信息。如“对”是对上文的回答,这是已知的,是旧信息,而曰则是未知,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是未知的,是新信息。
三、语境制约结构意义
连动式的主语是有定的,主题一般对应主语,主语和主题重合在一起。主题在句里总是置于句首作为谓语陈述的对象。由于连动式本身结构和语义特点所决定,主题一般都是施事,受事较少,工具、时间和处所等没有出现。在《三国志》连动句中,主题的类型比较简单,只有施事、受事和当事以及三者之间的交叉等几种类型充当主题,如:
1、施事主题句。如:
焉击杀岐、龙。( 867页)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 (895页)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911页)
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948页)
2、受事主题句。如:
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士,皆不听许。 (1032页)
舜年在既立,圣德光明,而久不进用,何也?(137页)
3、当事主题句。如:
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1285页)
是岁,谦病死。 (249页)
牛惊下道入漳河中,皆即溺死也。 (818页)
4、施事受事主題句。如:
云、芝兵弱敌强,……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949页)
陈震字孝起,……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984页)
尚将家属徙零陵,追见杀。(1200页)
5、施事和当事主题句。如:
语其节度,舍去辄愈。(799页)
凌至项,饮药死。(758页)
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遂不食而死,举国贤之。(762页)
从上面主题和述题的关系可以看出,《三国志》连动式主语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表示施事,有表示受事。另外还有分别表示施事和受事或受事和施事。在施受类,主语对V1而言是施事,对V2而言是受事,或对V1而言是受事,对V2而言是施事。两个动词与主语的语义关系并不一直。如:
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57页)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郡界肃然。 (3页)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牵顿丘令,征拜议郎。 (2页)
上面例句在静态下是有歧义的,但进入句子的上下环境中,歧义可能被消除。语境对结构所表示的意义往往有制约作用,它使句法结构的意义单一化,使得人们在交际时不发生困难。所以,在理解某些结构时,必须依赖语境。如:
以疾征还成都,……所在清约不烦。(1077页)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872页)
太祖辟为丞相属。 (742页)
“征”、“迁”和“辟” 既可以理解为施动也可以理解为受动,是歧义结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就保证了句子意义的单一性,歧义就会消失。“征”和“迁”是“被征”和“被迁”,是受动;“辟”是“辟之”,是“太祖”发出的动作,是施动。在《三国志》中,如由“破”、“进”、“转”、“拜”等为V1的连动式都须借助语境消除歧义。
四、结语
语言总是在一定环境中使用的 ,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也不能脱离语境。要正确的理解语言就必须考虑到的语言环境。语境制约的分析对于《三国志》的阅读鉴赏具有积极意义的。从语用上看,三国志连动式有着特有的表达功用和效果,语境为连动式的生成价值产生了制约作用。连动式是由两个动词构成谓语的结构式,使得新旧信息的表达处于同一结构中,而语境就起到了制约连动式的表达焦点的作用。从《三国志》主题和述题类别的关系看,《三国志》连动句主语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表示施事,有表示受事。语境的限制就保证了连动句结构意义一致性。
注 释:
①本文例句选自中华书局1959版陈寿(晋)《三国志》,括号内为页码.
参考文献:
[1]陈寿(晋).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范晓张豫峰, 语法理论纲要[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石毓智, 李讷.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力. 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关键词:《三国志》;连动句;语境
连动式是两个或以上动词连用作谓语的一种句式。它是古今汉语中特有的句法形式,包含着丰富的语义内涵。作为单独状态下的连动式,其构成及意义较为固定,是静态的,但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适应表达的需要,在不同的语境的作用下,其结构、意义就可能产生某些变化,呈现动态形式。由于汉语缺乏形态,要理解语义结构的意义,往往要借助语境。不同形式结构的连动句所依存的语境存在差别性,语境差别最直接地体现了语境的语义制约功能。通过对《三国志》连动式的穷尽考察,我们发现语境对连动式制约功能主要表现在语境连动式的生成价值、表达焦点和结构意义等方面的制约。下面分别予以考察。
一、语境制约连动式的生成价值
在交际场合中,一个句子采取什么句法结构,往往要取决于上下文和表达主题等因素。选择单个动词还是连用动词来叙述事件,对句子类型的生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叙述某事物或事件是否采用连动句,往往取决于表达的旨意和情境。如果表达中只需要指称某一事件,一般用一个动词即可;如果在需要突出强调动作行为或事物的连贯性以及事物或事件的复杂性时,单动不能完成表达任务,这使得连动式的产生有了价值。如:
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10页)①
以偏将军将兵击刘备别将于下辩,破之,拜中坚将军。 (280页)
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 (23页)
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10页)
上面的例句只是为了表达打败对方,所以说“破之”即可。如果还要表达“破”的具体方面,或者不仅需要指称某事件,而且还要明确事件的有关方面,往往就需要使用连动句。如:
奋击大破之。(10页)
敛破羌保质。(735页)
休到,击破之。(279页)
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得库藏积谷。(788页)
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425页)
单动形式“破”出现,是泛指,而以连动式形式“攻破”出现,是特指。就其原因而言,是受语境的制约,即后例从表达情境上需要具体说明“破”的方式或者结果。由此可见,这些连动式的生成,就是出于表达旨意和情境的需要。所以,连动式的语用特点制约着其生成价值。连动式有着特有的表达功用和效果。第一,连动式展现了事件整体性。连动式在叙述事件时往往着重突出其整体性。它把几个行为动作放在一个较短的线段内叙述,几个动作在一个空间里不停地进行,或者一个事件的几个方面在一个平面内展现,给人一种完整的视觉效果。如:
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9页)
休到,击破之。(279页)
追至城下,布恐,欲降。 (16页)
关羽亡归刘备。(19页)
沃沮邑落皆破之,斩获首虏三千余级,宫奔北沃沮。(847頁)
第二,显现动作或事件的连贯性。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件的几个方面处在一个连续的序列之中,有的本来就连成一体,不可分割。连动式更能有效的表现这种序列。连动式用不间断的方式来叙述,使得整个事件的动作或方面不间断,语气上一气呵成。如:
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82页)
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斩注诣首。 (112页)
青州兵奔,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 (11页)
蜀令诸围皆不得战,退还汉、乐二城守。(787页)
第三,增强表达效果。有些连动式中的V1和V2意义基本一样或相近,或者两者意义相反,如果去掉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句子意思不变。采用相同、相近或相反组合形式,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如:
牧闭门不受。 (1392页)
毓与书曰:“有征无战。”(400页)
宣王曰:“忍不可忍。”(693页)
连动式这些表达优势是单动句式无法达到的,连动式的生成就有了语境的生成价值。
二、语境制约连动式的表达焦点(中心)
焦点是与主题和述题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范晓、张豫峰(2003)认为:“焦点是指句子所表达的信息中着重说明的部分或者发话人有意强调的部分,属于语用平面。”Trask(1995:195)给焦点下了一个定义:
焦点——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被赋予特别的重要性,该成分代表的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新信息,或者是与其它成分具有明确的对立。
石毓智、李讷(2001)在引用这个定义后解释说:“话题和焦点的特点正好是相反的:话题代表已知的旧信息,焦点则是最重要的新信息。”
从句法平面看,连动式的重心是联合谓语,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是平等的;从语义平面看,连动式的结构的重心在后者。但从语用平面看,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表达重心就有可能不同。在连动式中,连动式相对于主题来说都是述题,每一个谓词都能负载各自的信息,不能用其中一个代表全部。述题和焦点一样都是代表未知的新信息。但是,述题是就主题而言的,焦点则就重心而言,有时两者合二为一。在连动式中,述题代表的是新信息,焦点则代表述题所代表的新信息的核心、重心。换句话说,如果述题代表的是新信息,那么焦点就是新信息中所要强调的最为重要的部分,这样在新信息中,述题中的前一动词就成了旧信息,后一动词就成了新信息,或者相反。一般来讲,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对事物或现象的相同部分并不敏感,而是对不同的部分或动作的结果特别敏感。因此,人们的注意力主要不在它们的相同义素上,而是在不同义素(结果)上。在表达方面这种认知特点体现为“不同的部分”往往是语义焦点。一般说,动态的连动句,其前一动词往往传达的是旧信息,后一动词传达的是新信息,显然后一动词的交际价值比前一动词大,因而后一动词往往是焦点、重心。如:
对曰:“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求不得。” (690页)
病卒于宫。 (1285页)
牧闭门不受。(1392页)
辄讨即破。(1352页)
“对”“病”“闭”“讨”是旧信息,“曰”“卒”“受”“破”是新信息。如“对”是对上文的回答,这是已知的,是旧信息,而曰则是未知,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是未知的,是新信息。
三、语境制约结构意义
连动式的主语是有定的,主题一般对应主语,主语和主题重合在一起。主题在句里总是置于句首作为谓语陈述的对象。由于连动式本身结构和语义特点所决定,主题一般都是施事,受事较少,工具、时间和处所等没有出现。在《三国志》连动句中,主题的类型比较简单,只有施事、受事和当事以及三者之间的交叉等几种类型充当主题,如:
1、施事主题句。如:
焉击杀岐、龙。( 867页)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 (895页)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911页)
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948页)
2、受事主题句。如:
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士,皆不听许。 (1032页)
舜年在既立,圣德光明,而久不进用,何也?(137页)
3、当事主题句。如:
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1285页)
是岁,谦病死。 (249页)
牛惊下道入漳河中,皆即溺死也。 (818页)
4、施事受事主題句。如:
云、芝兵弱敌强,……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949页)
陈震字孝起,……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984页)
尚将家属徙零陵,追见杀。(1200页)
5、施事和当事主题句。如:
语其节度,舍去辄愈。(799页)
凌至项,饮药死。(758页)
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遂不食而死,举国贤之。(762页)
从上面主题和述题的关系可以看出,《三国志》连动式主语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表示施事,有表示受事。另外还有分别表示施事和受事或受事和施事。在施受类,主语对V1而言是施事,对V2而言是受事,或对V1而言是受事,对V2而言是施事。两个动词与主语的语义关系并不一直。如:
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57页)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郡界肃然。 (3页)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牵顿丘令,征拜议郎。 (2页)
上面例句在静态下是有歧义的,但进入句子的上下环境中,歧义可能被消除。语境对结构所表示的意义往往有制约作用,它使句法结构的意义单一化,使得人们在交际时不发生困难。所以,在理解某些结构时,必须依赖语境。如:
以疾征还成都,……所在清约不烦。(1077页)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872页)
太祖辟为丞相属。 (742页)
“征”、“迁”和“辟” 既可以理解为施动也可以理解为受动,是歧义结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就保证了句子意义的单一性,歧义就会消失。“征”和“迁”是“被征”和“被迁”,是受动;“辟”是“辟之”,是“太祖”发出的动作,是施动。在《三国志》中,如由“破”、“进”、“转”、“拜”等为V1的连动式都须借助语境消除歧义。
四、结语
语言总是在一定环境中使用的 ,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也不能脱离语境。要正确的理解语言就必须考虑到的语言环境。语境制约的分析对于《三国志》的阅读鉴赏具有积极意义的。从语用上看,三国志连动式有着特有的表达功用和效果,语境为连动式的生成价值产生了制约作用。连动式是由两个动词构成谓语的结构式,使得新旧信息的表达处于同一结构中,而语境就起到了制约连动式的表达焦点的作用。从《三国志》主题和述题类别的关系看,《三国志》连动句主语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表示施事,有表示受事。语境的限制就保证了连动句结构意义一致性。
注 释:
①本文例句选自中华书局1959版陈寿(晋)《三国志》,括号内为页码.
参考文献:
[1]陈寿(晋).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范晓张豫峰, 语法理论纲要[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石毓智, 李讷.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力. 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