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 :当代职业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72445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政治课课程改革
  
  现在政治课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 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都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必须摆脱已有的、固定的教学模式 去思考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 旧的课程教学可能使得一部分学生的个性都被扼杀在这个无 形的杀手中而不自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现在好象却只是一条传输带而己。这样 的一条传输带,想要教导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竞争经验与承受失败毅力的人才是很难的。 在教学内容上,学生学习的只是书本上的内容,而远离了学生的实际,但实质上学生掌握知 识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为此,我 觉得,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而这就得靠老师在学习中的引 导。每一科学习都应联系实际,尤其是政治课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贴近,老师要引导学生找 到生活中需要认识、解释的问题,然后总结出所要学的知识;也可以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的 知识, 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这样,我们的教授就不再死板,而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而教学 也不再是单独地课堂上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带领学生更多地参与生活,从 枯燥地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真正参与到实践中才是真正的学习。而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改 变以往的模式,建立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我也曾觉得, 对于那些捣乱而又不听话的学生以暴制暴是个极好的方式,因为有了威慑力才会有信服。而 如今我知道我错了。人是有个性的,而且个性的发展是受一定的环境与经历的影响,学生都 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是否能深入地了解 到学生思想发展的深层面呢?其实老师只要能把自己与学生平等对待,就可以避免许多可能 是误会产生的错误,给学生一个平等面对老师的机会,让学生说出心里话,也就可以消除许 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老师之间就能得到教与学的快乐。其实这并不难做到,只 是老师已经习惯于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这正是以往模式的弊端,而新课程正好为教师角色 的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让老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并且不断地适应新的 角色。因此,老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并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摆脱旧课 程体制下的束缚,重新激发自身活力,并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二、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 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 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 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 ,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 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上好每一堂课,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 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例如,在讲授《民族与宗 教》这一问题时。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投影到大屏幕上,并制作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 CAI课件,这样就给学生一个鲜明的感观印象。然后再逐步讲解,教学效果相当好。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也能起到好的效果。“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 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 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 “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 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 ,巧妙 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 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能引起学 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 、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针对经济常识 : 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教学,设置的情境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几年前人们 就体会到“市长”与“市场”关系的微妙变化,如今,“看不见的手”逼得市长也要“过关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关当然非过不可,市场是无情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市 场也充满了魔力,把握好市场脉搏,经济就快速发展,当前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即 开放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试问:(1)“看不见的手”为什么能逼市长“过关”? (2)“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反映了市场经济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强化这三种意 识?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 、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 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最后,是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思想政治 课 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 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 ,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 作用。
  
  三、运用某些技巧适时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力求取得好的 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愉快教学法”中,极易碰到意外情况。学 生的 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老师预先想好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课堂气氛越是活跃,学生 越勤于思考,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教师必须冷静、机智、妥善地处理,这也是上好一堂政 治课的关键所在。
  其一,对学生头脑中的有些疑团,可以用一些妙语、警句、比喻、俗语、幽默等精辟的简短 语言去解答。雷麦曼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
  如,用“大鹏展翅”说明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用“跷跷板游 戏”说明资产阶级的政党竞选等等都是借简短语言来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的范例。
  另外,遇事教师一定要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抑制情绪,冷静对待,保持心理平衡,积极 主动地寻求妥善的解决,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发生的偶发事件,尽可能联系上课内容巧妙地把 学生注意力转移到上课内容上来。还可以采用幽默、警语故事等阻止其发展下去或直接阻断 其发展。比如有一次,有个学生在政治课上打瞌睡,周围还有几个学生看着他发笑。为了使 这名学生专心听课,我问“同学们知道‘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完之后,我 说:“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就叫‘垂帘听政’”?引得全班轰堂大笑,瞌睡的学生也不再睡了 ,完全清醒过来也跟着笑了。还有一旦遇到自己说错话,用错词、写错字、讲错问题、用错 事例的时候千万不要回避错误,一定要冷静对待,注意处理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当时就承 认自己的疏忽或不足,千万不能顾面子,怕丢脸,更不能为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压制学生 ,以致损害教师的崇高形象。只有教师勇于自我批评,才能使学生信服,才能赢得学生的尊 重,记得有一次讲城镇化的问题。我本想举出本地区把外五县划归到省城以扩大城市规模的 例子,但举来举去就是举出四个县,那一个怎么也说不出来了。当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 时,我非常诚恳地说对不起,这个知识点我下次一定会查对清楚告诉同学们。基于平时同学 们对我的信服与信任,这一问题就非常轻松地被越过去了,没有引起大的不解与躁动。同学 们又接下去听课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想说的就是这 个意思吧。
其他文献
现代人的 眼睛发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更为突出,我作为校医在工作中 曾做过眼睛测试,结果不能不让我担忧,两年前(即2008年)入学新生中患有近视或其它眼 科疾病的学生占入学学生总数的32%,而去年(即2009年)则高达36%,患有眼病学生的人数 在逐年提高,比例在不断上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首要的办法就是从消除学生眼疲劳入手,向学生普
期刊
有人说:爱孩子是做合格教师的底线。但是今天的孩子,他缺爱吗?套句流行词语,他们可 都是“非常6+1”呀,几对家长对着一个宝贝,他们不缺少物质上的爱,缺少的是精神上的 。所以,作为班主任,没有爱不行,仅仅有爱也不行,要有爱的科学、爱的有技巧。  那什么是科学的爱呢?我理解的科学的爱就是要在爱中体现理解、尊重、公平、真诚、信任 和民主。下面就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小技巧,我称它为“爱的七巧板”。
期刊
一、认真学习,搞清“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使“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有一个正 确的导向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 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当前,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拥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技 能等级证)就是“双师型”教师;还有的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教师+工程师”。这 些说法对不对?我们带着问题,组织教师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
期刊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一切教育工作中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 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目前,我县中小学教师总的来说师德是好的,他们忠于职守、勤之恳之、辛勤耕耘,为我县 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社会多方面原因,一些教师还存在道德意识淡薄,行为偏 离了师德原则和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不钻研业务,知识 贫乏,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对教育工作投
期刊
一、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    1.体验式学习理论  库伯(David kolb)于1984年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 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 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体验式培训,无 论是学
期刊
一、青年教员的教学情况分析    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员的执教能力,部党委组织系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检查,一是随堂听课 ;二是检查教案讲稿;三是座谈交流。在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年教员的教学工作比 想象的要好,具体表现为:  1.备课认真。大多数青年教员接到任务后,都能认真备课,努力把课教好,使自己有个良 好的开端。第一次开课的教员,备2学时的课大约要1-1.5天的时间,以便处理好“一桶水 与一杯
期刊
职校学生多数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那么,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学中巧用各式各样的生活实例,使抽 象的数学具体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灵活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好的教学导入就是教师精心点亮的“指路明灯”,引领学生登 堂入室。荷兰教育家弗赖登提出“现实原则”,即
期刊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出现了“年轻”化,多数地区和学校35 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一半以上,年富力强、具有经验的中年教师相对偏少,骨干教师出现“断层”。据统计我校 45 岁以下教育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足10%。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应该对青年教师的特点有一个客观的、
期刊
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需要有高水平的语文素养,因为语文能力是学好一切的基础,是学生走向 就业的桥梁。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 门公共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 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变化
期刊
一、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    (一)模式研究背景  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大连轻工业学校时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 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 一起。温总理的话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学校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 ,认真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使教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就 业服务,为学生的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