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观察根内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根内磁性附着体固位修复老年牙列缺失22例,对义齿的固位、咀嚼及牙周情况等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28件固位效果满意,其中3件出现牙龈发炎,1件磁体脱落。结论根内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义齿的固位,对老年牙列缺失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 覆盖义齿
随着老年患者牙齿缺失时间的延长,牙槽嵴常常发生严重的吸收和萎缩。传统的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存在固位稳定差、咀嚼效率低、疼痛、适应时间长等问题。根内磁性附着体的使用可以基本解决了以上不足之处,利用患者口内余留残根安置磁性附着可明显改善义齿的固位、不传递侧向力而利于基牙健康、对机体无害、体积小适应快等优点。本文对22例老年患者1年的随访观察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随机就诊的22例老年牙缺失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52-72岁制作根内磁性附着体义齿25件,观察随访1年对根内磁性附着体固位效果评价按照赵依民等学者的标准。满意:义齿在行使各种功能中均无松动脱位;良好:义齿能完成大多数口腔功能偶有松动但均能自动复位;改善:较未设置根内磁性附着体固位有明显改善,但在口腔功能活动中可发现义齿松动脱落现象且不能自行复位。
1.2材料
本案例采取爱知制钢株式会社出品的Magfit EX600磁性附着体和Magfit EX400磁性附着体。日本GC金钯中溶合金,日本松风株式会社生产的自凝塑料,美国3M公司生产ESPE聚醚硅橡胶及常规义齿材料。
1.3方法
1.3.1基牙选择牙周组织健康、根周有足够组织厚度、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根长在≥10cm,松动度在Ⅰ°以内,牙槽骨吸收在根长1∕3以内的牙根。单边选择2-4个磁性固位基牙最好分布于牙弓的两侧,若仅有单个基牙视牙根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基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磨改至牙龈采用专用根管预备器械作根管预备。根据根管粗细情况,将根管内径预备到1.0-1.5mm,长度距根尖3mm-5mm处,靠近牙颈部的根面牙体预备将基牙预备成平面或凹面,并与龈缘平齐,使其有安放附着体的足够空间,而且不能义齿的固位强度。根管内不能形成倒凹,进行抛光处理。
1.3.2印模首先在牙根周围放排龈线进行排龈5min,选择合适专用塑料牙根钉,在根管内均匀涂上石蜡油,选择合适托盘,调拌聚醚硅橡胶,用针头注入根管口,用低速手机螺旋充填器将聚醚硅胶充满根管,插入塑料牙根钉,再用托盘取印模,重点检查塑料牙根钉有无移位,印模组织面有无气泡及其清晰度,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
1.3.3在基牙上用锻造蜡制作钉盖帽蜡型,并将半成品的衔铁镶嵌固定在蜡型顶端,常规包埋,采用金合金或钴铬合金铸造后,即形成一个嵌有软磁合金衔铁的钉盖帽。粘固钉帽状衔铁常规酸处理后,用强力粘结树脂将钉帽状衔铁粘固于牙根上,以树脂严密封闭根面与衔铁简小空隙,以防继发龋发生,及时清楚多余的树脂,以免刺激牙龋。如为铸接式钉帽状衔铁,则可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
1.3.4 取模及制作义齿 树脂结固后,将闭路磁体及缓冲垫片吸附于钉帽状衔铁上,常规制取功能性印模,上颌架及制作义齿。注意适当加厚装置磁性固位体部的舌侧基托,必要时应设计铸造金属基托或支架,以防基托在此处折裂。戴牙及粘固磁体义齿试戴合适后。于基托中预留的磁体窝的舌侧基托上开一直径2-3mm的小孔。将闭路磁体于缓冲垫片准确吸附于钉帽状线图上,调少许自凝塑料置于义齿基托的各磁体窝中,戴上义齿嘱患者作正中咬合数分钟后,自凝塑料结固,即将磁体牢固定于义齿中,清除由小孔中溢出的多余的自凝塑料,修复即告完成。每隔6-12个月,定期复查,及时对症处理。
2.结果
采取上述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根内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25件,共制作32个磁性附着体,经过随访观察现结果如下:
附表 Magfit磁性覆盖总义齿随访情况
本组Magfit磁性根内附着体28件固位效果满意,但也有一些问题。其中3件出现牙龈发炎,一件磁体脱落,一件义齿折断现象。
3.讨论
3.1磁性根内附着体优点
患者戴用普通义齿后,由于固位等问题,通常需要3-4周,甚至更长的适应期,才能行使咀嚼功能,磁性附着体的部位便成为应力集中的区域。采用磁性附着体的义齿,戴牙后即可获得好的固位,许多患者戴牙当天即可咀嚼食物,显著缩短了患者戴牙的适应期,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磁附着体采用包裹衔铁铸造根帽覆盖基牙根面,可有效地预防根面龋。磁性固位的覆盖义齿无严格限制的就位道,易于摘戴,高度抛光的钉帽可减少菌斑的堆积且外形易于清洁。当义齿受到较大的侧向力时.由于磁性附着体不能传递侧向力,不使侧向力传递到牙根面而损伤基牙,也更有利于基牙的健康因此,在12个月的随访中,本组患者的基牙均未发现根面龋,牙周情况也有不同的改善。
3.2存在的问题
本组22例25件覆盖总义齿,共32枚磁性附体,在12-18个月的观察期内,尚未出现继发龋,基牙疼痛,基牙松动及衔铁钉帽松脱现象。本组出现2例龈缘炎,经检查发现均与对应部位基托缓冲不够有关。对应部位基托缓冲不够会对牙龈造成刺激,经进一步缓冲并对症处理后,炎症都能消除。个磁体脱落,都是由于制取印模时,磁体吸附在钉帽衔铁上发生移位,致使预留的磁体窝偏移,最后固定磁体时自凝塑料包裹不严实所致。 1例义齿折断发生于下颌总义齿(观察期5个月),由于仅使用一个磁性件而对牙合都是天然牙,咬合力量大而且集中所致。根内磁性附着体应每半年复查一次,密切观察有无吸收和继发龋等情况。
参考文献
[1]赵铱民(主编)口腔修复学-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赵铱民,邵龙泉,林丽红,等。Magfit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6):422-425].
[3]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 12-1857-03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沈沈倍勇,郑苍尚,周 琦)
[4]马轩祥(主编).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摘要】目的观察根内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根内磁性附着体固位修复老年牙列缺失22例,对义齿的固位、咀嚼及牙周情况等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28件固位效果满意,其中3件出现牙龈发炎,1件磁体脱落。结论根内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义齿的固位,对老年牙列缺失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 覆盖义齿
随着老年患者牙齿缺失时间的延长,牙槽嵴常常发生严重的吸收和萎缩。传统的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存在固位稳定差、咀嚼效率低、疼痛、适应时间长等问题。根内磁性附着体的使用可以基本解决了以上不足之处,利用患者口内余留残根安置磁性附着可明显改善义齿的固位、不传递侧向力而利于基牙健康、对机体无害、体积小适应快等优点。本文对22例老年患者1年的随访观察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随机就诊的22例老年牙缺失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52-72岁制作根内磁性附着体义齿25件,观察随访1年对根内磁性附着体固位效果评价按照赵依民等学者的标准。满意:义齿在行使各种功能中均无松动脱位;良好:义齿能完成大多数口腔功能偶有松动但均能自动复位;改善:较未设置根内磁性附着体固位有明显改善,但在口腔功能活动中可发现义齿松动脱落现象且不能自行复位。
1.2材料
本案例采取爱知制钢株式会社出品的Magfit EX600磁性附着体和Magfit EX400磁性附着体。日本GC金钯中溶合金,日本松风株式会社生产的自凝塑料,美国3M公司生产ESPE聚醚硅橡胶及常规义齿材料。
1.3方法
1.3.1基牙选择牙周组织健康、根周有足够组织厚度、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根长在≥10cm,松动度在Ⅰ°以内,牙槽骨吸收在根长1∕3以内的牙根。单边选择2-4个磁性固位基牙最好分布于牙弓的两侧,若仅有单个基牙视牙根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基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磨改至牙龈采用专用根管预备器械作根管预备。根据根管粗细情况,将根管内径预备到1.0-1.5mm,长度距根尖3mm-5mm处,靠近牙颈部的根面牙体预备将基牙预备成平面或凹面,并与龈缘平齐,使其有安放附着体的足够空间,而且不能义齿的固位强度。根管内不能形成倒凹,进行抛光处理。
1.3.2印模首先在牙根周围放排龈线进行排龈5min,选择合适专用塑料牙根钉,在根管内均匀涂上石蜡油,选择合适托盘,调拌聚醚硅橡胶,用针头注入根管口,用低速手机螺旋充填器将聚醚硅胶充满根管,插入塑料牙根钉,再用托盘取印模,重点检查塑料牙根钉有无移位,印模组织面有无气泡及其清晰度,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
1.3.3在基牙上用锻造蜡制作钉盖帽蜡型,并将半成品的衔铁镶嵌固定在蜡型顶端,常规包埋,采用金合金或钴铬合金铸造后,即形成一个嵌有软磁合金衔铁的钉盖帽。粘固钉帽状衔铁常规酸处理后,用强力粘结树脂将钉帽状衔铁粘固于牙根上,以树脂严密封闭根面与衔铁简小空隙,以防继发龋发生,及时清楚多余的树脂,以免刺激牙龋。如为铸接式钉帽状衔铁,则可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
1.3.4 取模及制作义齿 树脂结固后,将闭路磁体及缓冲垫片吸附于钉帽状衔铁上,常规制取功能性印模,上颌架及制作义齿。注意适当加厚装置磁性固位体部的舌侧基托,必要时应设计铸造金属基托或支架,以防基托在此处折裂。戴牙及粘固磁体义齿试戴合适后。于基托中预留的磁体窝的舌侧基托上开一直径2-3mm的小孔。将闭路磁体于缓冲垫片准确吸附于钉帽状线图上,调少许自凝塑料置于义齿基托的各磁体窝中,戴上义齿嘱患者作正中咬合数分钟后,自凝塑料结固,即将磁体牢固定于义齿中,清除由小孔中溢出的多余的自凝塑料,修复即告完成。每隔6-12个月,定期复查,及时对症处理。
2.结果
采取上述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根内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25件,共制作32个磁性附着体,经过随访观察现结果如下:
附表 Magfit磁性覆盖总义齿随访情况
本组Magfit磁性根内附着体28件固位效果满意,但也有一些问题。其中3件出现牙龈发炎,一件磁体脱落,一件义齿折断现象。
3.讨论
3.1磁性根内附着体优点
患者戴用普通义齿后,由于固位等问题,通常需要3-4周,甚至更长的适应期,才能行使咀嚼功能,磁性附着体的部位便成为应力集中的区域。采用磁性附着体的义齿,戴牙后即可获得好的固位,许多患者戴牙当天即可咀嚼食物,显著缩短了患者戴牙的适应期,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磁附着体采用包裹衔铁铸造根帽覆盖基牙根面,可有效地预防根面龋。磁性固位的覆盖义齿无严格限制的就位道,易于摘戴,高度抛光的钉帽可减少菌斑的堆积且外形易于清洁。当义齿受到较大的侧向力时.由于磁性附着体不能传递侧向力,不使侧向力传递到牙根面而损伤基牙,也更有利于基牙的健康因此,在12个月的随访中,本组患者的基牙均未发现根面龋,牙周情况也有不同的改善。
3.2存在的问题
本组22例25件覆盖总义齿,共32枚磁性附体,在12-18个月的观察期内,尚未出现继发龋,基牙疼痛,基牙松动及衔铁钉帽松脱现象。本组出现2例龈缘炎,经检查发现均与对应部位基托缓冲不够有关。对应部位基托缓冲不够会对牙龈造成刺激,经进一步缓冲并对症处理后,炎症都能消除。个磁体脱落,都是由于制取印模时,磁体吸附在钉帽衔铁上发生移位,致使预留的磁体窝偏移,最后固定磁体时自凝塑料包裹不严实所致。 1例义齿折断发生于下颌总义齿(观察期5个月),由于仅使用一个磁性件而对牙合都是天然牙,咬合力量大而且集中所致。根内磁性附着体应每半年复查一次,密切观察有无吸收和继发龋等情况。
参考文献
[1]赵铱民(主编)口腔修复学-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赵铱民,邵龙泉,林丽红,等。Magfit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6):422-425].
[3]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 12-1857-03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沈沈倍勇,郑苍尚,周 琦)
[4]马轩祥(主编).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