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中考总复习,不但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总结回顾,更是其知识系统化和深层化的必要过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新课程,如何有效地搞好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并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的效果,一直是初三数学教师关注的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要提高数学复习效果,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发明显,促使教师在总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知识体系,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因此,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应该坚持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1、抓基本知识的复习。
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包括书本中的定义、定理、公理、运算法则等。总复习时,不能只满足会背诵、会证明,而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研究,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注意它们的成立条件,解决它们的熟练应用。一般地讲,对于定义和概念要求学生能清楚地理解,对于法则和定理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推演与应用。
⑴、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弄清来龙去脉,了解知识环节在整体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从而整理出单元教材的知识系统,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⑵、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
复习时还要注意到知识的纵横联系,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区别以及它们的联系。这种整理知识的方法,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运用和记忆,而且可以拓宽学生思路。
2、抓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就是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复习课本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仔细研究例题和精心演算习题。例题实际就是示范,它具体地教授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习题则是检验,它既检查知识掌握的深度,又检查解题能力的广度。同时例题和习题又能充分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这些题目对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数学能力是很重要的。在研究和演算这些题目时,我们不能泛泛地重演一遍,而应当对每一个题目再深究一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然后,让学生把做过的习题按知识或按解题方法初步归类,归结出各种类型题包括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方法、归纳出哪些规律。通过这样全面复习,加深和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弥补平时学习的不足。
二、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在夯实学生的“双基”知识后,接下来就是要浓缩知识内容,突出知识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加强巩固。首先,抓重点知识和重点方法。课本上每讲一个重要概念时,往往先讲些垫补知识和实例,而讲过这个概念后又常常引深一步或扩大知识内容,或研究知识的分类。如果抓住这个重点概念的复习,就会以此为中心,前后左右牵动一片。同样,在每一个章节中所介绍的习题类型和解题方法中,首先要掌握的也应当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方法。如全等三角形这一章,全等三角形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无疑是这一章的核心,而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任意三角形全等是最重要的习题类型。其次是突破难点,查缺补漏。突出重点,破除学生理解的难点要求教师能做到精读,学生能做到精练。如精选模拟试卷有效地练,引导学生对做过的题目建立档案(特别是错题档案),都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从而达到查漏补缺、举一反三、模拟示范的作用。
三、串连知识,系统掌握。
初中数学知识,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因此,复习时要把握“理”和“通”。“理”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通”是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复习课应帮助学生对已往所学的一些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零碎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比较、串联,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在较深层次上同化这些知识。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逻辑严谨,新概念的产生往往以旧知识为基础。因而依照某个系统,把有关知识串在一起,便于抓规律、找特点。
1、将每个章节的基本知识串连在一起,将结构化。这样重点突出,眉目清楚,容易记忆。
2、将有共性的某些知识,或将同类型的知识,通过类比,融为一体。这样,既能揭示出它们的共性,又能突出各自的特点,从而提高应用它们解题的能力。
3、通过公式或定理的应用,串连集中同一类型习题,或以某个解题方法为专题,串联有关定理或公式。如以“证明线段相等”为专题,可总结出:共有多少种证法,应用了哪些知识,通过了什么途径。这样归纳、整理,使我们集中解决这一类型题的证明方法。
教师在复习中应该不仅把握知识的横向沟通,即把相同前提下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对比复习,而且应该将知识进行纵向沟通,与以往学习的知识联系比较,甚至是结合于一体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同时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境界。
四、针对要求,科学训练。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中考命题的越来越重视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试题的素材越来越侧重于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在复习课中更应联系生活学数学,加强练习的应用性,通过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科学训练,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教材的一些重要内容,可采取专题讲座、集中练习的方法。在综合训练时,应注意到多方面的综合,把代数、几何等知识沟通起来。在选择题目时,应挑选知识覆盖面较大,解题方法较多且不是过难过繁的题,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中要针对要求,分层训练,应通过不同的形式给予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
总之,我们要重视并认真完成初三数学总复习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或“钻进题海攻难题”的倾向。复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利于学生的实际应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这样,通过复习,数学的学习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发明显,促使教师在总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知识体系,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因此,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应该坚持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1、抓基本知识的复习。
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包括书本中的定义、定理、公理、运算法则等。总复习时,不能只满足会背诵、会证明,而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研究,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注意它们的成立条件,解决它们的熟练应用。一般地讲,对于定义和概念要求学生能清楚地理解,对于法则和定理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推演与应用。
⑴、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弄清来龙去脉,了解知识环节在整体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从而整理出单元教材的知识系统,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⑵、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
复习时还要注意到知识的纵横联系,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区别以及它们的联系。这种整理知识的方法,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运用和记忆,而且可以拓宽学生思路。
2、抓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就是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复习课本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仔细研究例题和精心演算习题。例题实际就是示范,它具体地教授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习题则是检验,它既检查知识掌握的深度,又检查解题能力的广度。同时例题和习题又能充分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这些题目对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数学能力是很重要的。在研究和演算这些题目时,我们不能泛泛地重演一遍,而应当对每一个题目再深究一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然后,让学生把做过的习题按知识或按解题方法初步归类,归结出各种类型题包括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方法、归纳出哪些规律。通过这样全面复习,加深和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弥补平时学习的不足。
二、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在夯实学生的“双基”知识后,接下来就是要浓缩知识内容,突出知识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加强巩固。首先,抓重点知识和重点方法。课本上每讲一个重要概念时,往往先讲些垫补知识和实例,而讲过这个概念后又常常引深一步或扩大知识内容,或研究知识的分类。如果抓住这个重点概念的复习,就会以此为中心,前后左右牵动一片。同样,在每一个章节中所介绍的习题类型和解题方法中,首先要掌握的也应当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方法。如全等三角形这一章,全等三角形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无疑是这一章的核心,而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任意三角形全等是最重要的习题类型。其次是突破难点,查缺补漏。突出重点,破除学生理解的难点要求教师能做到精读,学生能做到精练。如精选模拟试卷有效地练,引导学生对做过的题目建立档案(特别是错题档案),都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从而达到查漏补缺、举一反三、模拟示范的作用。
三、串连知识,系统掌握。
初中数学知识,存在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因此,复习时要把握“理”和“通”。“理”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通”是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复习课应帮助学生对已往所学的一些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零碎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比较、串联,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在较深层次上同化这些知识。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逻辑严谨,新概念的产生往往以旧知识为基础。因而依照某个系统,把有关知识串在一起,便于抓规律、找特点。
1、将每个章节的基本知识串连在一起,将结构化。这样重点突出,眉目清楚,容易记忆。
2、将有共性的某些知识,或将同类型的知识,通过类比,融为一体。这样,既能揭示出它们的共性,又能突出各自的特点,从而提高应用它们解题的能力。
3、通过公式或定理的应用,串连集中同一类型习题,或以某个解题方法为专题,串联有关定理或公式。如以“证明线段相等”为专题,可总结出:共有多少种证法,应用了哪些知识,通过了什么途径。这样归纳、整理,使我们集中解决这一类型题的证明方法。
教师在复习中应该不仅把握知识的横向沟通,即把相同前提下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对比复习,而且应该将知识进行纵向沟通,与以往学习的知识联系比较,甚至是结合于一体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同时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境界。
四、针对要求,科学训练。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中考命题的越来越重视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试题的素材越来越侧重于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在复习课中更应联系生活学数学,加强练习的应用性,通过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科学训练,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教材的一些重要内容,可采取专题讲座、集中练习的方法。在综合训练时,应注意到多方面的综合,把代数、几何等知识沟通起来。在选择题目时,应挑选知识覆盖面较大,解题方法较多且不是过难过繁的题,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中要针对要求,分层训练,应通过不同的形式给予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
总之,我们要重视并认真完成初三数学总复习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或“钻进题海攻难题”的倾向。复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利于学生的实际应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这样,通过复习,数学的学习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