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水利工程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对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处理方法的有效选择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软土地基的阐述
1.1、软土地基的特性
所谓软土地基也就是由于承载能力较低,压缩性能较强,含水量较大的软土所形成的土体地基,之所以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能。软土地基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孔隙较高、压缩性能较高、透水性能比较差、灵敏度比较高等。
1.2、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软土地基的土质构造通常体现为黏土以及粉状土,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一些沙土和泥炭等。由于软土地基当中的组成,它会出现让建构物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沉降的方法从而达到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的操作过程当中的建构物其稳定性产生一定的恶劣影响。所以,水利施工方应该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探,确定后再选择性的采取有效且科学的处理措施对该地的软土土质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改进,如此一来才能够对地基起到有效的稳固作用,从而很好的提升水利工程在其施工建设过程当中的稳定性能。软土地基与其他地基的土质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可以理解为其特有的性能,所以对于这种独特的土体就应该采取不一样的治理方式,所谓因地制宜也就是这样了。如果用普通的方法对其进行施工操作,那么它的特殊性也就会显露出来,将对水利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地基的排水情况以及承载力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至此,首先水利工程的施工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寻找出适合的方式去改善这一特性,争取能将其很好的作用于我们的水利施工的建设中来。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依据现场的土质特性、工期的要求还有造价水平等方面综合选择出科学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
2、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缺陷
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缺陷很多,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特性和可能对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的危害得以表现。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
2.1、特性分析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并且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因此在许多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土区域,在这一区域施工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众所周知软土地基通常是由淤泥、沙质土、亚粘土、亚砂土层、淤泥质粘土等物质组成,这种地基通常具有含水量大、抗剪能力差、可压缩性强、强度不稳定等等特点。因此这意味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则由于其自身的承载力和抗剪性能无法达到我国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往往会导致水利工程上部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不足,这会进一步产生很大的工程危害,甚至有可能导致工程出现空洞、坍塌等严重的工程事故。
2.2、软土地基存在的危害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危害也往往受到水利工程的重视。通常来说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软土地基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则会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正常功能的发挥和使用,与此同时往往还会缩短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工程施工单位没有能够严格的执行工程施工质量和检测标准,从而导致了在对软土地基进行简单的处理之后就立刻进入到下一工序的施工中,这一现象会导致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和建设初期软土地基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当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并且在后期正式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由于软土地基本身的原因导致了地基失稳和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是不均匀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正常使用。
3、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换填土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换填土处理技术是水利工程处理软体地基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工作的原理表现为:用机械设备将不符合地基施工要求的软土土质全部都挖出,将符合要求的土质,例如鹅卵石、粗砂、碎石等土质,代替软土土质,可以用矿砂、碎石等进行垫层,然后填入素土、灰土、砂垫层等,然后对这些换用的土质进行夯实,以此增强加固地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著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与透水能力,以此保证水利工程的其他施工工序能够顺利的进行。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通常在某一地段或者某一点出现软土地基时应用,并不适合在大范围软土地基中采用,即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起到辅助的作用。
3.2、强夯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软土地基通常是由黄土和砂土构成的软土,可以通过采用夯锤对软土进行夯实处理,起到加固地基、提高软土承载能力的作用。以某水利工程为例,该水利工程某渠道地基属于粘砂多层结构,渠道底板主要位于中壤土、重砂壤土、细砂土中,其中细砂土质和重砂壤土不均,重砂壤土具有地震液化潜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工程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强夯处理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该施工单位选择单击夯击能300kN·m夯击四次,前三次夯锤的落距为14m,第四次时满夯的落距降低为5m,经过处理之后,对夯区进行土样室内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了强夯处理技术之后,有效的消除了地震液化问题,处理质量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相关设计要求。
3.3、井点降水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井点降水处理技术是针对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其优势在于降水效果非常好,并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其缺点在于当水利工程的桥涵相对较多时,需要设置众多井点,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加。井点降水处理技术的原理表现为:在地下水较高的地方增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然后设置一定数量的设备进行抽水施工,然后按照一定的程序降低软土地基土质中的水分含量,该种方法需要对水电、设备等进行详细的检查,防止在抽水的过程中出现抽水不到位或者抽水设备损坏等问题导致抽水施工间断。此外,还应该时刻观察周围环境变化对抽水效果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状况合理的调节抽水流量的大小,当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将井点系统拆回并回收。 3.4、排水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排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塑料排水板法、矿井排水固结法、挤密砂桩法等,排水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软土层过厚的土壤或者是路堤高度相对较高的软土地基中。排水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表现为:对于矿井排水固结方法,主要是对于表面的淤泥进行清除,以此增强软土的坚固性;对于砂井排水法,主要是用预压砂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此加快排水固结,促使地基能够快速的沉降,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效果非常明显,但是想要实现完全固结,需要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
3.5、排水砂垫层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排水砂垫层技术的工作原理表现为:在地基底部地面铺设一层砂层,其作用在于为软土层增加一个排水层面,随着填土施工的进行,软土层的承载负荷不断的增加,促使软土层不断的排水固结,排出的水从砂垫层中流走,这样能够增强软土层的固结效果。通常状况下,为了保证砂垫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需要应用渗水性相对较高的砂土,将砂垫层的厚度控制在0.6m~1.0m之间,同时为了增强砂垫层的排水效果,还应该在砂垫层上铺设一层具有隔水性能的粘土层,防止已经排出的水返渗到基层面。
3.6、添加剂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添加剂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表现为:在软土层处理的过程中,在土层中加入水泥、生石灰等能够改变软土土质的结构成分的添加剂,将软土变成高强度土或者可凝固土,以此提高软土地基坚固度、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的一种施工处理技术。水利工程在采用添加剂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土壤和添加剂成分之间的配比度,既不能使土壤的水分含量过高,也不能使土壤过于干燥,否则都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效果。
总之,通常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危害性,这意味着水利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建造过程中能否有效处理软土地基问题,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使用效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水利施工中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东.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漫谈[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294-295.
[2]代建兵.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8:223-224.
[3]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213-214+244.
[4]邹岫桦,王雷.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21:198.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软土地基的阐述
1.1、软土地基的特性
所谓软土地基也就是由于承载能力较低,压缩性能较强,含水量较大的软土所形成的土体地基,之所以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能。软土地基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孔隙较高、压缩性能较高、透水性能比较差、灵敏度比较高等。
1.2、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软土地基的土质构造通常体现为黏土以及粉状土,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一些沙土和泥炭等。由于软土地基当中的组成,它会出现让建构物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沉降的方法从而达到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的操作过程当中的建构物其稳定性产生一定的恶劣影响。所以,水利施工方应该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探,确定后再选择性的采取有效且科学的处理措施对该地的软土土质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改进,如此一来才能够对地基起到有效的稳固作用,从而很好的提升水利工程在其施工建设过程当中的稳定性能。软土地基与其他地基的土质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可以理解为其特有的性能,所以对于这种独特的土体就应该采取不一样的治理方式,所谓因地制宜也就是这样了。如果用普通的方法对其进行施工操作,那么它的特殊性也就会显露出来,将对水利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地基的排水情况以及承载力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至此,首先水利工程的施工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寻找出适合的方式去改善这一特性,争取能将其很好的作用于我们的水利施工的建设中来。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依据现场的土质特性、工期的要求还有造价水平等方面综合选择出科学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
2、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缺陷
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缺陷很多,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特性和可能对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的危害得以表现。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
2.1、特性分析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并且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因此在许多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土区域,在这一区域施工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众所周知软土地基通常是由淤泥、沙质土、亚粘土、亚砂土层、淤泥质粘土等物质组成,这种地基通常具有含水量大、抗剪能力差、可压缩性强、强度不稳定等等特点。因此这意味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则由于其自身的承载力和抗剪性能无法达到我国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往往会导致水利工程上部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不足,这会进一步产生很大的工程危害,甚至有可能导致工程出现空洞、坍塌等严重的工程事故。
2.2、软土地基存在的危害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的危害也往往受到水利工程的重视。通常来说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软土地基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则会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正常功能的发挥和使用,与此同时往往还会缩短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工程施工单位没有能够严格的执行工程施工质量和检测标准,从而导致了在对软土地基进行简单的处理之后就立刻进入到下一工序的施工中,这一现象会导致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和建设初期软土地基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当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并且在后期正式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由于软土地基本身的原因导致了地基失稳和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是不均匀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正常使用。
3、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换填土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换填土处理技术是水利工程处理软体地基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工作的原理表现为:用机械设备将不符合地基施工要求的软土土质全部都挖出,将符合要求的土质,例如鹅卵石、粗砂、碎石等土质,代替软土土质,可以用矿砂、碎石等进行垫层,然后填入素土、灰土、砂垫层等,然后对这些换用的土质进行夯实,以此增强加固地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著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与透水能力,以此保证水利工程的其他施工工序能够顺利的进行。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通常在某一地段或者某一点出现软土地基时应用,并不适合在大范围软土地基中采用,即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起到辅助的作用。
3.2、强夯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软土地基通常是由黄土和砂土构成的软土,可以通过采用夯锤对软土进行夯实处理,起到加固地基、提高软土承载能力的作用。以某水利工程为例,该水利工程某渠道地基属于粘砂多层结构,渠道底板主要位于中壤土、重砂壤土、细砂土中,其中细砂土质和重砂壤土不均,重砂壤土具有地震液化潜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工程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强夯处理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该施工单位选择单击夯击能300kN·m夯击四次,前三次夯锤的落距为14m,第四次时满夯的落距降低为5m,经过处理之后,对夯区进行土样室内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了强夯处理技术之后,有效的消除了地震液化问题,处理质量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相关设计要求。
3.3、井点降水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井点降水处理技术是针对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其优势在于降水效果非常好,并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其缺点在于当水利工程的桥涵相对较多时,需要设置众多井点,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加。井点降水处理技术的原理表现为:在地下水较高的地方增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然后设置一定数量的设备进行抽水施工,然后按照一定的程序降低软土地基土质中的水分含量,该种方法需要对水电、设备等进行详细的检查,防止在抽水的过程中出现抽水不到位或者抽水设备损坏等问题导致抽水施工间断。此外,还应该时刻观察周围环境变化对抽水效果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状况合理的调节抽水流量的大小,当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将井点系统拆回并回收。 3.4、排水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排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塑料排水板法、矿井排水固结法、挤密砂桩法等,排水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软土层过厚的土壤或者是路堤高度相对较高的软土地基中。排水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表现为:对于矿井排水固结方法,主要是对于表面的淤泥进行清除,以此增强软土的坚固性;对于砂井排水法,主要是用预压砂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此加快排水固结,促使地基能够快速的沉降,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效果非常明显,但是想要实现完全固结,需要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
3.5、排水砂垫层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排水砂垫层技术的工作原理表现为:在地基底部地面铺设一层砂层,其作用在于为软土层增加一个排水层面,随着填土施工的进行,软土层的承载负荷不断的增加,促使软土层不断的排水固结,排出的水从砂垫层中流走,这样能够增强软土层的固结效果。通常状况下,为了保证砂垫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需要应用渗水性相对较高的砂土,将砂垫层的厚度控制在0.6m~1.0m之间,同时为了增强砂垫层的排水效果,还应该在砂垫层上铺设一层具有隔水性能的粘土层,防止已经排出的水返渗到基层面。
3.6、添加剂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添加剂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表现为:在软土层处理的过程中,在土层中加入水泥、生石灰等能够改变软土土质的结构成分的添加剂,将软土变成高强度土或者可凝固土,以此提高软土地基坚固度、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的一种施工处理技术。水利工程在采用添加剂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土壤和添加剂成分之间的配比度,既不能使土壤的水分含量过高,也不能使土壤过于干燥,否则都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效果。
总之,通常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危害性,这意味着水利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建造过程中能否有效处理软土地基问题,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使用效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水利施工中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东.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漫谈[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294-295.
[2]代建兵.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8:223-224.
[3]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213-214+244.
[4]邹岫桦,王雷.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2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