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感叹当今学生性格上的缺陷,心理上的阴暗,良好品质的缺失。家长、老师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朽木不可雕也!然而,真的是朽木不可雕吗?
我班上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他爱钻牛角尖,情绪不稳定,行为偏激,易冲动,举手投足间,逆反心理严重,甚至在课堂上公开顶撞老师,以示挑战。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对别人心存疑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次因小事与他人发生矛盾,并动手打架。学习上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一提起他,班里的其他同学总有苦水要吐,任课教师总是摇头叹息。所以,一听到他的名字,我的头就大了,但涌上心头更多的是强烈的不服输,我决定好好的观察他的言行,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他、教育他。我努力搜寻着他身上的闪光点,对他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却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尤其是在乎老师的评价,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一点来教育他。例如在批改作业和周记时,我发现他的字写得非常好,像是练过书法,我特地询问他,果然如此。于是我力排众议,任命他为宣传委员,专门负责班级板报工作。在学校值周时,他表现突出,专门负责为办公室换水,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在他犯错的时候,我不再是一味的批评他,而是引导他正确地看待问题。抓住这些契机,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其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有了变化:情绪稳定了,心胸开阔了,遇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了,犯错的次数也渐渐少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正为准备参加高考而努力。这件事给我启发很大,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欣赏每一个学生,观察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
分析该同学以上的变化,我认为是教师的欣赏和赞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记得处理他与别人发生矛盾时的话,“我本来就是差生”,“我父母也拿我没办法”,“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我无所谓”,“我在初中时还和老师打过架”,“我就看某某不爽”……类似的话语,层出不穷,因此人际关系紧张,令人厌恶,他对自己的前途也充满迷茫。此时,我如果用老一套的说教甚至惩罚的方法,肯定不会有效果,因为他对这些方法已经有很强的“免疫”能力了。要想改变他,必须触及他的灵魂深处,从改变他的思想做起。在选举班委的时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就直言很欣赏他的书法,并任命他为宣传委员,专门负责班级板报工作。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每次的板报评比,我班都名列前茅,同学们也渐渐了解了他,接受了他。校运会的时候,尽管有反对的声音,我仍委派他为班级旗手,这也极大的增强了他的集体荣誉感。利用这样的一些场合、机会,我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欣赏和期望。同时,抓住他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表扬,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他的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著名哲学家William James(1842-1910)曾精辟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处于身心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中学生更是如此。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新课程倡导人本主义,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平等,更民主,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因此,我觉得老师应该懂得欣赏学生,学会欣赏学生。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欣赏学生。教师的欣赏和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欣赏和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教师的欣赏和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的一次欣赏,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对后进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当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并寄予他某种较高的期望值时,他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潜意识地靠近这一目标,从而超越了以前的表现。而当老师用厌恶的眼光看待他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上进的动力。学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育教学的天空将是一个冰冷的世界。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学习和探索,我总结出如下一些鼓励教育的语句:
看上去不错。你是数一数二的。现在你起飞了(进步了)。
你是有吸引力的。现在你做到了,你简直难以置信。
你能做到你怎样完成的?好啊!妙!你真太妙了你在进步。
为你喊万岁。你达到目标了。你在前进中。多好啊!干的真出色。
简直难以置信。再试试。非同凡响。你太美了。你太不寻常了!
让我们时刻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请记住,朽木未必不可雕,多欣赏和赞美你的学生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欣赏赞美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山校区
镇江市旅游学校)
我班上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他爱钻牛角尖,情绪不稳定,行为偏激,易冲动,举手投足间,逆反心理严重,甚至在课堂上公开顶撞老师,以示挑战。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对别人心存疑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次因小事与他人发生矛盾,并动手打架。学习上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一提起他,班里的其他同学总有苦水要吐,任课教师总是摇头叹息。所以,一听到他的名字,我的头就大了,但涌上心头更多的是强烈的不服输,我决定好好的观察他的言行,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他、教育他。我努力搜寻着他身上的闪光点,对他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却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尤其是在乎老师的评价,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一点来教育他。例如在批改作业和周记时,我发现他的字写得非常好,像是练过书法,我特地询问他,果然如此。于是我力排众议,任命他为宣传委员,专门负责班级板报工作。在学校值周时,他表现突出,专门负责为办公室换水,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在他犯错的时候,我不再是一味的批评他,而是引导他正确地看待问题。抓住这些契机,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其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有了变化:情绪稳定了,心胸开阔了,遇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了,犯错的次数也渐渐少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正为准备参加高考而努力。这件事给我启发很大,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欣赏每一个学生,观察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
分析该同学以上的变化,我认为是教师的欣赏和赞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记得处理他与别人发生矛盾时的话,“我本来就是差生”,“我父母也拿我没办法”,“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我无所谓”,“我在初中时还和老师打过架”,“我就看某某不爽”……类似的话语,层出不穷,因此人际关系紧张,令人厌恶,他对自己的前途也充满迷茫。此时,我如果用老一套的说教甚至惩罚的方法,肯定不会有效果,因为他对这些方法已经有很强的“免疫”能力了。要想改变他,必须触及他的灵魂深处,从改变他的思想做起。在选举班委的时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就直言很欣赏他的书法,并任命他为宣传委员,专门负责班级板报工作。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每次的板报评比,我班都名列前茅,同学们也渐渐了解了他,接受了他。校运会的时候,尽管有反对的声音,我仍委派他为班级旗手,这也极大的增强了他的集体荣誉感。利用这样的一些场合、机会,我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欣赏和期望。同时,抓住他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表扬,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他的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著名哲学家William James(1842-1910)曾精辟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处于身心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中学生更是如此。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新课程倡导人本主义,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平等,更民主,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因此,我觉得老师应该懂得欣赏学生,学会欣赏学生。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欣赏学生。教师的欣赏和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欣赏和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教师的欣赏和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的一次欣赏,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对后进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当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并寄予他某种较高的期望值时,他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潜意识地靠近这一目标,从而超越了以前的表现。而当老师用厌恶的眼光看待他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上进的动力。学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育教学的天空将是一个冰冷的世界。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学习和探索,我总结出如下一些鼓励教育的语句:
看上去不错。你是数一数二的。现在你起飞了(进步了)。
你是有吸引力的。现在你做到了,你简直难以置信。
你能做到你怎样完成的?好啊!妙!你真太妙了你在进步。
为你喊万岁。你达到目标了。你在前进中。多好啊!干的真出色。
简直难以置信。再试试。非同凡响。你太美了。你太不寻常了!
让我们时刻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请记住,朽木未必不可雕,多欣赏和赞美你的学生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欣赏赞美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山校区
镇江市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