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载体,后勤经营实体的发展承载着高校后勤社会化能否实现的重要责任。本文通过环境分析法,着重分析后勤经营实体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构成,从实体运作环境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后勤改革问题。
关键词经营实体 环境分析法 高校后勤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199-02
1999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文件,正式发动全国范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0余年来,全国各高校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坚持社会化改革方向,各地各高校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成功的做法,积累了许多经验。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如何向纵深发展,如何更有效的适应新时代下高校的需要,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用环境分析法对后勤经营实体运作环境进行研究,来解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所在。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当前现状
1999年全国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后,在各级政府的主导和政策支持下,各高校都积极响应、探索,不断实践,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成效,就全国普遍情况而言,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实现了后勤组织从学校行政系统规范分离。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组建成立了后勤集团或后勤服务总公司,和学校形成了甲、已方管理体制,基本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第一步改革目标。二是转变创新了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后勤无论是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资源整合、劳动就业保障等方面,还是在经营理念、组织文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各高校都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区别于传统行政后勤体制的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后勤生产力。三是后勤服务质量、态度明显改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四是取得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一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并呈现出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从卸除包袱的后勤改革向经济型后勤改革转变。一些高校后勤不仅不需要学校承担后勤包袱,还能向学校上缴利润,支援学校办学需求。
2004年,中国高校后勤改革逐渐进入徘徊期,其主要特点是:后勤实体法人化运作受阻,改革速度变缓。政府优惠政策到期,政府缺位。社会企业逐渐撤离。就全国高校后勤改革普遍性利益矛盾而言,存在以下难点、热点问题:后勤改革缺乏相对稳定的、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框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政策相对缺乏;学校与后勤实体间、学校与引进的社会企业之间、后勤实体或者社会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经济利益上的某些互斥,难以在各方利益主体间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后勤服务质量、价格、收费体系的建立和执行难以在各方利益主体间形成共识,各学校自定标准,差距较大,矛盾较多;高校内部各领域之间改革进展不同步,利益调整不平衡,挫伤对后勤改革地积极性;甲方机构相对庞大,行政资源丰富,地位优越于乙方,对改革利益价值取向认识的不一致,导致甲方更有优势挤压乙方空间,不利于后勤组织发展;后勤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后勤实体在改革初期难以独自承受学校发展带给新机制下后勤实体的压力;后勤清产核资难度大,资产租赁、付费使用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清晰,后勤组织难以注册形成独立法人实体;后勤人员身份归属不明,关系后勤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不配套不稳定,致使后勤职工对改革的信任和支持度降低。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
环境分析法是一种识别特定企业风险的方法。是根据对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系统分析,推断环境可能对企业产生的风险与潜在损失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者、资金来源、竞争者、顾客、政府管理者等方面的情况。企业的内部环境则包括其生产条件、技术水准、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在对各方面进行分析的同时,重点考虑的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特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结果,以及一旦因素发生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能发现面临的风险和潜在损失。企业风险管理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以发现风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损失。采用环境分析法,首先应全面系统地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以及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其次应分析企业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稳定程度。
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包括总务后勤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和物资管理(本文主要讨论总务后勤管理)。总务后勤管理是师生员工在校生活的重要保障工作,主要内容有:师生员工吃、住、行方面的生活服务和科学管理;水、电的正常供应;校园环境、通讯设施、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托儿所、幼儿园的管理以及招待所、餐厅、浴池、商店、书店等商业性服务。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后勤经营实体经营范围主要涉及高校的饮食服务及学生公寓。高校后勤经营实体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了原材料供应商、投资者、服务对象、政府管理者等利益主体的情况。
1.政府希望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改变高等学校后勤服务模式落后、后勤社会化改革滞后、后勤负担沉重的状况。突破高校后勤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满足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对后勤实体的要求,注重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
2.高校作为服务对象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解放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由社会为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服务;希望通过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减少对后勤资产的投入,解决原后勤部门职工就业问题等。
3.投资者。高校成立的后勤实体和外来投资企业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获得更大自主权,做大做强,注重经济效益,对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不予关注或关注甚少,需要相关政策法规制约。
4.原材料供应商。为高校后勤经营实体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商希望通过后勤改革更多的参与高校服务市场。如何选择原材料供应商,很大程度制约后勤经营实体的深度发展。
三、优化高校后勤经营实体内、外部环境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系统。优化高校后勤经营实体的外部环境,相关的利益主体必须明确主体地位和职责,各司其职,才能共同发展,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推进。
1.各级政府的引导职能。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其著名的《自由选择》中写道“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方面: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弥补市场缺陷、保护那些‘不能对自己负责’的社会成员”。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而公共产品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这种产品应由政府来提供。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也必须由政府来进行一定的投入与政策上的支持。目前政府在高校后勤改革中的引导职能应为:
一是配套政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容,包括学生生活后勤、教职工生活后勤以及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服务性工作。后勤保障项目除教职工生活后勤外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而体现公益性的责任应由政府承担。学生生活后勤方面,目前国家依然要求控制学生食堂和宿舍的价格。控制价格是应该的,但不能用行政手段控制价格,违背市场规律,这样必然会制约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因此,必须通过零租赁、补贴、投入等办法调控价格,体现公益性。在这个基础上,是学生承受的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关键词经营实体 环境分析法 高校后勤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199-02
1999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文件,正式发动全国范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0余年来,全国各高校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坚持社会化改革方向,各地各高校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成功的做法,积累了许多经验。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如何向纵深发展,如何更有效的适应新时代下高校的需要,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用环境分析法对后勤经营实体运作环境进行研究,来解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所在。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当前现状
1999年全国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后,在各级政府的主导和政策支持下,各高校都积极响应、探索,不断实践,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成效,就全国普遍情况而言,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实现了后勤组织从学校行政系统规范分离。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组建成立了后勤集团或后勤服务总公司,和学校形成了甲、已方管理体制,基本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第一步改革目标。二是转变创新了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后勤无论是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资源整合、劳动就业保障等方面,还是在经营理念、组织文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各高校都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区别于传统行政后勤体制的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后勤生产力。三是后勤服务质量、态度明显改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四是取得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一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并呈现出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从卸除包袱的后勤改革向经济型后勤改革转变。一些高校后勤不仅不需要学校承担后勤包袱,还能向学校上缴利润,支援学校办学需求。
2004年,中国高校后勤改革逐渐进入徘徊期,其主要特点是:后勤实体法人化运作受阻,改革速度变缓。政府优惠政策到期,政府缺位。社会企业逐渐撤离。就全国高校后勤改革普遍性利益矛盾而言,存在以下难点、热点问题:后勤改革缺乏相对稳定的、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框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政策相对缺乏;学校与后勤实体间、学校与引进的社会企业之间、后勤实体或者社会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经济利益上的某些互斥,难以在各方利益主体间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后勤服务质量、价格、收费体系的建立和执行难以在各方利益主体间形成共识,各学校自定标准,差距较大,矛盾较多;高校内部各领域之间改革进展不同步,利益调整不平衡,挫伤对后勤改革地积极性;甲方机构相对庞大,行政资源丰富,地位优越于乙方,对改革利益价值取向认识的不一致,导致甲方更有优势挤压乙方空间,不利于后勤组织发展;后勤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后勤实体在改革初期难以独自承受学校发展带给新机制下后勤实体的压力;后勤清产核资难度大,资产租赁、付费使用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清晰,后勤组织难以注册形成独立法人实体;后勤人员身份归属不明,关系后勤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不配套不稳定,致使后勤职工对改革的信任和支持度降低。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
环境分析法是一种识别特定企业风险的方法。是根据对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系统分析,推断环境可能对企业产生的风险与潜在损失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者、资金来源、竞争者、顾客、政府管理者等方面的情况。企业的内部环境则包括其生产条件、技术水准、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在对各方面进行分析的同时,重点考虑的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特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结果,以及一旦因素发生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能发现面临的风险和潜在损失。企业风险管理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以发现风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损失。采用环境分析法,首先应全面系统地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以及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其次应分析企业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稳定程度。
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包括总务后勤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和物资管理(本文主要讨论总务后勤管理)。总务后勤管理是师生员工在校生活的重要保障工作,主要内容有:师生员工吃、住、行方面的生活服务和科学管理;水、电的正常供应;校园环境、通讯设施、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托儿所、幼儿园的管理以及招待所、餐厅、浴池、商店、书店等商业性服务。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后勤经营实体经营范围主要涉及高校的饮食服务及学生公寓。高校后勤经营实体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了原材料供应商、投资者、服务对象、政府管理者等利益主体的情况。
1.政府希望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改变高等学校后勤服务模式落后、后勤社会化改革滞后、后勤负担沉重的状况。突破高校后勤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满足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对后勤实体的要求,注重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
2.高校作为服务对象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解放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由社会为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服务;希望通过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减少对后勤资产的投入,解决原后勤部门职工就业问题等。
3.投资者。高校成立的后勤实体和外来投资企业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获得更大自主权,做大做强,注重经济效益,对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不予关注或关注甚少,需要相关政策法规制约。
4.原材料供应商。为高校后勤经营实体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商希望通过后勤改革更多的参与高校服务市场。如何选择原材料供应商,很大程度制约后勤经营实体的深度发展。
三、优化高校后勤经营实体内、外部环境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系统。优化高校后勤经营实体的外部环境,相关的利益主体必须明确主体地位和职责,各司其职,才能共同发展,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推进。
1.各级政府的引导职能。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其著名的《自由选择》中写道“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方面: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弥补市场缺陷、保护那些‘不能对自己负责’的社会成员”。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而公共产品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这种产品应由政府来提供。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也必须由政府来进行一定的投入与政策上的支持。目前政府在高校后勤改革中的引导职能应为:
一是配套政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容,包括学生生活后勤、教职工生活后勤以及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服务性工作。后勤保障项目除教职工生活后勤外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而体现公益性的责任应由政府承担。学生生活后勤方面,目前国家依然要求控制学生食堂和宿舍的价格。控制价格是应该的,但不能用行政手段控制价格,违背市场规律,这样必然会制约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因此,必须通过零租赁、补贴、投入等办法调控价格,体现公益性。在这个基础上,是学生承受的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