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潜能生”,就是指智力正常但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常常表现为不守纪律,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是在学校、家庭中都不受欢迎的学生。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下是我平时在做“潜能生”转化工作中的一点感悟:
一、潜能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长期落后的原因,不仅是其某一方面有所欠缺,而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心理发生了偏差,从而产生了厌学和逆反心理,导致成绩下滑。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上讲,其根源是“内因”發生了“病变”。我们做“潜能生”转化工作,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让这些“外部力量”促其病变的“内因”发生良性的转化。所以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必须首先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内因”上找原因。
1.厌学心理严重,缺乏学习动机,缺乏意志力。
主要表现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上欠主动,自觉性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去动手、动脑,不去和他人合作或者请教,而是知难而退,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毅力。
2.自卑感重,缺乏自信心。
“潜能生”在课堂上往往比较被动,不愿举手,不愿思考,对自己的答案缺乏自信心,从不主动回答问题,总是被动地等别人的答案。同时由于自己学习成绩较差,受到的批评多,所以总是觉得自己矮人一等, 自卑感较重。
3.逆反心理和恐惧心理并存。
由于“潜能生”成绩一直较差,一贯受家长、老师、同学的歧视、嘲笑和指责,因此形成了孤僻、粗野、不合群的个性,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故意与教师对着干,表现出极强的逆反心理。同时因为怕自己受到批评和嘲笑,而又恐怕老师的提问,课上总是把头埋在书堆后面,从不面视黑板和教师,进而影响到听课质量。
二、潜能生转化途径
认真分析潜能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其学困的病因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平时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办法:
1.培养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潜能生”厌学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学习兴趣不高,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便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营养,提高学习效率,他的智力因素才能得到全面的开发。我在教学实践中细细调查、研究、比较,掌握了每个“潜能生”的特点,切中火候,对症下药。我发现许多“潜能生”对课本知识感到乏味,但对一些触及国内外时政的东西却非常感兴趣。例如在讲《中东》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联系时政分析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一是为了占据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军事要道,二是为抢夺本地区丰富的石油。这时我发现许多平时不认真听课的“潜能生”都瞪大了眼睛,听得津津有味。我认为这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口,我便让这些“潜能生”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然后在课上让他们讲在新闻中看到了哪些与地理有关的东西,再加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时间一长,效果非常好,许多“潜能生”变得课上精力集中了,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2.加强辅导,树立自信心。
“潜能生”学困的最大障碍是其基础差,遇到难题自己难以解决而又感到孤立无援,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逐渐丧失了自信,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基础越来越差。这就要求老师多与他们沟通,搭起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从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自信心。例如为了鼓起“潜能生”的自信心,我采取了“分层式”教学,无论是课上提问还是作业、考试,我都会给他们降低难度,多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语气,让他们感到“我还行”、“我并不是笨得什么都不会”,让他们感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我,我并不是被老师遗弃的学生”,让他们感到“我并不是在同学中无一席之地,我是同其他同学一样的班级一员”。
3.宽容忍让,创造良好的转化条件。
对于顽皮淘气、不守纪律且学习基础差又总是赶不上队的“潜能生”,如果教师没有教育的耐心和克制,甚至予以严重的体罚,就会激怒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抗心理,使学生对教师形成鄙视态度,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指导,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便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和提供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而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盛气凌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给学生以亲近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并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4.耐心指导,教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实践证明,“潜能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温暖,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都可能使“潜能生”从思想品行到学习技能上与优等生相媲美。所以,教师对“潜能生”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作业练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良好的读图习惯是学好地理的重要方法,为此我要求“潜能生”平时多看地图、多画地图,养成读图的好习惯,奠定了学好地理的坚实基础。
一、潜能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长期落后的原因,不仅是其某一方面有所欠缺,而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心理发生了偏差,从而产生了厌学和逆反心理,导致成绩下滑。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上讲,其根源是“内因”發生了“病变”。我们做“潜能生”转化工作,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让这些“外部力量”促其病变的“内因”发生良性的转化。所以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必须首先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内因”上找原因。
1.厌学心理严重,缺乏学习动机,缺乏意志力。
主要表现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上欠主动,自觉性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去动手、动脑,不去和他人合作或者请教,而是知难而退,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毅力。
2.自卑感重,缺乏自信心。
“潜能生”在课堂上往往比较被动,不愿举手,不愿思考,对自己的答案缺乏自信心,从不主动回答问题,总是被动地等别人的答案。同时由于自己学习成绩较差,受到的批评多,所以总是觉得自己矮人一等, 自卑感较重。
3.逆反心理和恐惧心理并存。
由于“潜能生”成绩一直较差,一贯受家长、老师、同学的歧视、嘲笑和指责,因此形成了孤僻、粗野、不合群的个性,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故意与教师对着干,表现出极强的逆反心理。同时因为怕自己受到批评和嘲笑,而又恐怕老师的提问,课上总是把头埋在书堆后面,从不面视黑板和教师,进而影响到听课质量。
二、潜能生转化途径
认真分析潜能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其学困的病因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平时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办法:
1.培养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潜能生”厌学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学习兴趣不高,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便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营养,提高学习效率,他的智力因素才能得到全面的开发。我在教学实践中细细调查、研究、比较,掌握了每个“潜能生”的特点,切中火候,对症下药。我发现许多“潜能生”对课本知识感到乏味,但对一些触及国内外时政的东西却非常感兴趣。例如在讲《中东》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联系时政分析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一是为了占据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军事要道,二是为抢夺本地区丰富的石油。这时我发现许多平时不认真听课的“潜能生”都瞪大了眼睛,听得津津有味。我认为这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口,我便让这些“潜能生”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然后在课上让他们讲在新闻中看到了哪些与地理有关的东西,再加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时间一长,效果非常好,许多“潜能生”变得课上精力集中了,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2.加强辅导,树立自信心。
“潜能生”学困的最大障碍是其基础差,遇到难题自己难以解决而又感到孤立无援,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逐渐丧失了自信,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基础越来越差。这就要求老师多与他们沟通,搭起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从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自信心。例如为了鼓起“潜能生”的自信心,我采取了“分层式”教学,无论是课上提问还是作业、考试,我都会给他们降低难度,多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语气,让他们感到“我还行”、“我并不是笨得什么都不会”,让他们感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我,我并不是被老师遗弃的学生”,让他们感到“我并不是在同学中无一席之地,我是同其他同学一样的班级一员”。
3.宽容忍让,创造良好的转化条件。
对于顽皮淘气、不守纪律且学习基础差又总是赶不上队的“潜能生”,如果教师没有教育的耐心和克制,甚至予以严重的体罚,就会激怒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抗心理,使学生对教师形成鄙视态度,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指导,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便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和提供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而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盛气凌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给学生以亲近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并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4.耐心指导,教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实践证明,“潜能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温暖,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都可能使“潜能生”从思想品行到学习技能上与优等生相媲美。所以,教师对“潜能生”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作业练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良好的读图习惯是学好地理的重要方法,为此我要求“潜能生”平时多看地图、多画地图,养成读图的好习惯,奠定了学好地理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