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融合程度也越来越深。本文首先介绍了制造业物流业产业融合的概念,从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的过程入手,分析了产品特性、行业集中度等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融合;产品特性;专用性资产;行业集中度
1.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的概念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现象,在不同的时期及不同的领域其发生的动因具有多样性,不仅限于技术的扩散、产品整合或管制的放松等,因此在界定产业融合定义时很难也没有必要对产业融合动因加以限制,只对产业和融合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可。因此,笔者比较倾向于我国学者厉无畏对产业融合的定义,他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因此笔者认为,制造业物流业产业融合是指物流业与制造业业务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内部不同行业由于行业特征不同,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程度也不同。
2.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过程
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一般要经过产品技术融合、业务与管理融合、市场融合三个阶段,最后才能完成产业融合的全过程。
(1)产品技术融合
从“流”的角度分析,物流由流体、载体、流量、流向、流程、流速、流效等七要素构成。其中,流体即制造企业的产品,流体的性质影响到载体的选择、物流运作方式以及物流运作效率。产品设计作为产品面向市场的第一个环节对产品日后的物流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制造业在产品开发时,要面向物流进行设计,实现产品技术融合。
(2)业务与管理融合
在制造企业运营过程中,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物流。物流管理和生产销售管理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将制造业业务管理与物流业务管理相融合,在供应链战略指引下确立共同目标,依据销售需求以及生产计划合理制订物流计划、控制物流活动,有利于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和效益的改善。
(3)市场融合
在制造业与物流业实现产品技术融合的过程中,不仅制造部门要面向物流部门进行产品的设计,物流部门也要根据制造部门产品物化特性以及销售特征为制造部门提供专业化服务。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专用型资产的投入,随着产业融合逐渐加深,专用型资产的比例将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这些资产的利用效率,物流部门的服务会逐渐向特定行业延伸,这将进一步刺激专用设备的投资以及专业知识的积累,进而使专业化物流服务不断延伸,最终形成特定制造业物流市场。
3.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
(1)产品的市场特性
随着流通重要性越来越强,制造企业在设计产品及包装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外观、性能、品质,还要考虑对物流运作效率以及物流成本的影响。
产品在流通环节中渠道越长,产品越精细,在物流过程中就越容易受损,物流成本就会越高,这就要求制造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应考虑物流因素,增加其抗碰撞能力,设计包装时,在注重营销因素的同时要提高其保护商品的性能。
市场对产品的实效性要求越高,物流速度对产品的价值影响就越大。产品及包装的尺寸、形状、强度如果与物流设施设备不匹配,会影响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因此,对于市场需求变化快的产品来讲,制造企业在生产设计产品及包装时要充分考虑与物流设施设备运作的协调性以提高物流速度。
(2)产品的理化特性
在制造业的一些特殊行业中,产品的理化特性对物流设施及物流运作有许多特殊要求。比如一些大型精密复杂设备在物流过程中需要拆分,一些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控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知识。物流企业一般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而制造企业若想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则需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分享,知识的专业性越强,分享的难度就越大。当产品相关专业性知识分享的难度大于掌握物流管理知识的难度时,制造企业会更倾向于自营物流。
在这些行业物流实施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专业性知识,还常常需要专用性资产的投入。投入资产的专用性越强,投资额度越大,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交易过程中交易成本就越大。交易成本越大,双方合作的潜在价值就越低。因此,物流运作过程中需要投入的物流设施设备的专用性越强、投入额度越大,制造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自营物流,实现物流业务与生产业务管理的融合。
(3)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指某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行业集中度越高,行业内最大的几家企业规模就越大,企业在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时,资产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行业集中度越大,行业内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越有动力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随着专用性资产的应用,相关知识会进一步积累,专业物流管理能力会进一步加强,管理人才和能力会出现过剩,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务必然会延伸至行业内其他企业,这样在该行业内部会逐渐实现业务管理的融合及市场融合。
4.小结
綜上所述,制造业和物流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不同形式和阶段,在产品技术融合阶段,两者融合程度受产品流通渠道长短以及市场对产品实效性的要求影响,而在业务管理以及市场融合阶段,两者融合程度则主要受产品的理化特性以及由此所需的专业性知识和专用性资产的影响以及行业集中度的影响。(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明等.基于物流理念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75
[2]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 ( 4 ):5-11
[3]钱小林.产业融合理论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98-99
[4]张建刚等.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2):73-78
关键词:产业融合;产品特性;专用性资产;行业集中度
1.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的概念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现象,在不同的时期及不同的领域其发生的动因具有多样性,不仅限于技术的扩散、产品整合或管制的放松等,因此在界定产业融合定义时很难也没有必要对产业融合动因加以限制,只对产业和融合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可。因此,笔者比较倾向于我国学者厉无畏对产业融合的定义,他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因此笔者认为,制造业物流业产业融合是指物流业与制造业业务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内部不同行业由于行业特征不同,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程度也不同。
2.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过程
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一般要经过产品技术融合、业务与管理融合、市场融合三个阶段,最后才能完成产业融合的全过程。
(1)产品技术融合
从“流”的角度分析,物流由流体、载体、流量、流向、流程、流速、流效等七要素构成。其中,流体即制造企业的产品,流体的性质影响到载体的选择、物流运作方式以及物流运作效率。产品设计作为产品面向市场的第一个环节对产品日后的物流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制造业在产品开发时,要面向物流进行设计,实现产品技术融合。
(2)业务与管理融合
在制造企业运营过程中,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物流。物流管理和生产销售管理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将制造业业务管理与物流业务管理相融合,在供应链战略指引下确立共同目标,依据销售需求以及生产计划合理制订物流计划、控制物流活动,有利于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和效益的改善。
(3)市场融合
在制造业与物流业实现产品技术融合的过程中,不仅制造部门要面向物流部门进行产品的设计,物流部门也要根据制造部门产品物化特性以及销售特征为制造部门提供专业化服务。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专用型资产的投入,随着产业融合逐渐加深,专用型资产的比例将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这些资产的利用效率,物流部门的服务会逐渐向特定行业延伸,这将进一步刺激专用设备的投资以及专业知识的积累,进而使专业化物流服务不断延伸,最终形成特定制造业物流市场。
3.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
(1)产品的市场特性
随着流通重要性越来越强,制造企业在设计产品及包装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外观、性能、品质,还要考虑对物流运作效率以及物流成本的影响。
产品在流通环节中渠道越长,产品越精细,在物流过程中就越容易受损,物流成本就会越高,这就要求制造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应考虑物流因素,增加其抗碰撞能力,设计包装时,在注重营销因素的同时要提高其保护商品的性能。
市场对产品的实效性要求越高,物流速度对产品的价值影响就越大。产品及包装的尺寸、形状、强度如果与物流设施设备不匹配,会影响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因此,对于市场需求变化快的产品来讲,制造企业在生产设计产品及包装时要充分考虑与物流设施设备运作的协调性以提高物流速度。
(2)产品的理化特性
在制造业的一些特殊行业中,产品的理化特性对物流设施及物流运作有许多特殊要求。比如一些大型精密复杂设备在物流过程中需要拆分,一些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控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知识。物流企业一般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而制造企业若想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则需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分享,知识的专业性越强,分享的难度就越大。当产品相关专业性知识分享的难度大于掌握物流管理知识的难度时,制造企业会更倾向于自营物流。
在这些行业物流实施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专业性知识,还常常需要专用性资产的投入。投入资产的专用性越强,投资额度越大,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交易过程中交易成本就越大。交易成本越大,双方合作的潜在价值就越低。因此,物流运作过程中需要投入的物流设施设备的专用性越强、投入额度越大,制造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自营物流,实现物流业务与生产业务管理的融合。
(3)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指某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行业集中度越高,行业内最大的几家企业规模就越大,企业在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时,资产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行业集中度越大,行业内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越有动力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随着专用性资产的应用,相关知识会进一步积累,专业物流管理能力会进一步加强,管理人才和能力会出现过剩,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务必然会延伸至行业内其他企业,这样在该行业内部会逐渐实现业务管理的融合及市场融合。
4.小结
綜上所述,制造业和物流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不同形式和阶段,在产品技术融合阶段,两者融合程度受产品流通渠道长短以及市场对产品实效性的要求影响,而在业务管理以及市场融合阶段,两者融合程度则主要受产品的理化特性以及由此所需的专业性知识和专用性资产的影响以及行业集中度的影响。(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明等.基于物流理念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75
[2]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 ( 4 ):5-11
[3]钱小林.产业融合理论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98-99
[4]张建刚等.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2):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