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0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以计算为基础的学科,计算能力既是数学学习的最基本技能,也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创设趣味情境、做好理论讲解、注重方法指导及精选例题巩固效果四个方面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指学生把抽象、复杂的数学表达式转换成数值的能力,它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又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对数学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并不注重,使得很多学生出现知道做题方法卻计算不对习题结果的尴尬现象,学生成绩得不到有效提高。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要深入钻研新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思路,加强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多少采用“题海战术”法加强学生计算的演练,这种形式僵化、内容枯燥的方法不仅取得不了预期中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很多学生对数学计算产生抵触心理,造成学生讨厌繁琐的计算。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达到训练学生计算技能的目的。
  例如:教学简单的行程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创设童话故事情境:白雪公主在早上6:00逃离了皇后的监狱,她逃跑了40分钟后皇后发现白雪公主逃离监狱并派官兵进行追捕,白雪公主在中午11:00的时候到达了七个小矮人的住处,同时,官兵停止追捕,问:“官兵追捕白雪公主的时间是多少?”这时,学生就会在担忧白雪公主是否被抓住的同时,投入到计算白雪公主逃跑的时间以及官兵追捕的时间中,主动地计算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文字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能激发小学生计算的兴趣,促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计算,增强小学生主动计算的动机。
  二、精讲运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运算法则是为解决某个数学计算而明确定义的规则,它是学生正确运算的依据,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讲解教材中出现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计算思路。
  例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在教学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然后向学生讲解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的定义和区别:加减法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为第二级运算,在只有一级运算或二级运算时,可以采用从左向右以此运算,在两种运算混合出现时,应先计算二级运算再计算一级运算等,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式。这样,学生在计算5+6×3=( )时,就会按照先算6×3=18然后再算5+18=23这个步骤计算答案,从而避免给出33这一错误答案,能有效提高自身计算的正确率。做好运算法则的讲解,既可以巩固学生计算的基础知识,深化学生对数学计算过程的理解,又可以规范学生计算方式,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三、注重方法指导,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小学数学计算都很简单,学生计算错误并不是由于学生不懂计算规则,不会计算造成的,而是由于学生粗心大意,没有形成良好计算习惯导致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讲解算理和运算法则,教师还应注重计算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例如:教学“93-5×(2+8)=( )”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审题,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蕴含的几个隐藏条件:这个数学式属于混合计算,各个运算不是同一类型,不能简单地从左向右计算,应先计算括号里的数值2+8=10,然后再算乘法5×10=50,最后计算减法93-50=43等。在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采用逆运算或估算的方法进行检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严格规范学生数字公式的书写,极力减少由于学生粗心大意造成数学式计算错误的现象出现。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可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能有效防止学生计算错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四、精选训练习题,巩固计算效果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很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学生日积月累地实践锻炼。受新课程改革“减轻学生压力”要求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讲完理论知识后不布置针对性的作业锻炼学生新技能,一些学生总会感觉刚掌握的计算方法,过两天就忘记了,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正确找到“减压减负”和“题海战术”的平衡点,精选例题,巩固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分数的乘法意义和计算法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这样几个题目:15×( )=3,7/9×3/21=( ),6×1/4=( )等,学生在计算这些题目时,会自主应用课堂中学过的基础知识,理解吸收新知识。通过挑选典型例题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能有效巩固课堂中新学的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运用,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基础。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有重要影响,是现代数学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从创设趣味情境、做好理论讲解、注重方法指导、精选训练习题、巩固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初中英语升学考试中就增加了“书面表达”题,更突出了书写能力的重要性。书面表达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测试,受到师生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写作能力;创设情境;写作训练  一、从词、句入手进行写作训练  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对英语写作会有一定的惧怕心理。这时教师应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用简单的词组成句子,再以句子作为最初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卫星数字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网络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中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教育观念。在教育現代化、信息化观念的推动下,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纷纷学习使用计算机、网络等来优化教学和管理工作。  现代教育的丰富资源,为教育带来了福音,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可以与发达城市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大大缩短了城乡教育差别,实现了
一、数学习题变式的作用    1.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触类旁通。“习题变式”教学往往是围绕一两道数学习题进行,变式提问深浅适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给学生清晰的层次感,从层层递进的变式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一道题,会一类题;做一道题,会一串题。   2.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举一反三。从目前初中数学习题课现状来看,教师对习题的处理比较单一,就题论题,未能拓宽学生解
运动是人们生活中普遍见到的现象,运动的过程有三个关联的量: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它们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由此形成一类独特的数学问题:行程问题。小学阶段涉及这一类问题比较简单,而初中阶段基本可以分为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它既有一定的复杂性,又包含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  相遇与追及问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运动的路线,可以分为环型和直线型;按运动的时间,可以分为连续型和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