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自然灾害以及校园伤害事件不断发生。学生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学生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小学生由于年龄较低,因此对于危险的防范意识和没有初高中学生强,将成为生活生命与安全教育的主要主体。在本文中,将对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怎样更好地吸引学生进行分析,使学校能够高效地完成课程教学。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生命与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部门已经将学生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纳入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同时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展开,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大降低,预防效果显著。不过仍有部分地区教师认为学校地处偏远,安全事故发生几率较低,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教学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足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怎样激发生活生命与安全课课堂活力,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增强学生的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自救的能力。
一、我国小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由于面对得群体不同,在课程推进前应当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一)好奇心理强烈
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与其他学生和整个社会的接触随之加深,学生们自然会产生较为浓烈的好奇心理。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与学生日常接触事物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的好奇心理会更加强烈。比如,一个布娃娃,在城市地区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会提起过多的兴趣,而偏远地区的学生则接触较少,学生的好奇心更为强烈。
(二)理解能力有限
学生的思维不仅受到自身发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身边的环境因素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还处在发育的阶段,有时对于教材中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泥石流等,并没有过多的了解,也没有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学习应对自然灾害时更需要的是实践演练并非理论研究。
(三)模仿心理旺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技能和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学习亲人、老师和朋友以及从网络中学习,举一反三和闻一知百就说明了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当学习对自身有益的事物能够有利于自身发展,若是学习模仿不当会为自身带来伤害。现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中不仅有有益事物更有危险事物,小学生对于潜在的危险还不能有效识别,很容易对其身心造成伤害。
二、目前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教学不足分析
(一)虽然目前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都有教师进行教学,但教师大都未经过专业的培训,此方面的教学经验不足,有时仅遵照教材中教学,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二)由于目前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教材统一编制,因此对于少数地区教学内容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足。
三、使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吸引学生的措施分析
(一)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喜欢学生,学生才能够乐于学习教师讲授的内容,若是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以严肃的态度,对于此种类型的课程学生很难真正投入进去,教师授课不仅是讲授知识,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实现情感和认知的双向促进。生活生命无安全课是为了增强学生面对危险和灾害发生时应变能力的课程,更加要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进行教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应该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应该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成为教学体验的参与者,要让学生像其他教学科目一样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掌握有用的安全知识。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生活生命与安全课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许多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游戏和视频进行体验式教学。例如,有的学生乐于模仿网络视频中的实验现象,但其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问题,因此在模仿过程中很容易给自己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视频或者模拟学生进行模仿,言传身教地告知学生可以模仿对自己有益的人或事,不要轻易模仿存在未知危险的事物。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效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其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么科目,就要求学生要主动参与,尤其是在学习如何增强自身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更要进行大量的实践。例如,教师提问在地震时教室的哪个位置最安全,然后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将学生的答案总结并实践,用试验结果向学生进行说明,或者采用编安全绕口令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
结束语:
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对于校园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欣. 竭尽全力扎實做好各项防控处置工作 全力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N]. 青海日报,2020-01-29(003).
[2]谭跃,马晓伟,胡祖毓.坚定事故预防理念 为人民生命安全负责──访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田玉国[J].道路交通管理,2020(01):26-28.
[3]陈建明,徐思晴.化学实验安全课:待开发的生命教育课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0):127-128.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生命与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部门已经将学生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纳入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同时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展开,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大降低,预防效果显著。不过仍有部分地区教师认为学校地处偏远,安全事故发生几率较低,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教学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足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怎样激发生活生命与安全课课堂活力,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增强学生的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自救的能力。
一、我国小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由于面对得群体不同,在课程推进前应当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一)好奇心理强烈
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与其他学生和整个社会的接触随之加深,学生们自然会产生较为浓烈的好奇心理。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与学生日常接触事物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的好奇心理会更加强烈。比如,一个布娃娃,在城市地区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会提起过多的兴趣,而偏远地区的学生则接触较少,学生的好奇心更为强烈。
(二)理解能力有限
学生的思维不仅受到自身发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身边的环境因素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还处在发育的阶段,有时对于教材中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泥石流等,并没有过多的了解,也没有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学习应对自然灾害时更需要的是实践演练并非理论研究。
(三)模仿心理旺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技能和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学习亲人、老师和朋友以及从网络中学习,举一反三和闻一知百就说明了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当学习对自身有益的事物能够有利于自身发展,若是学习模仿不当会为自身带来伤害。现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中不仅有有益事物更有危险事物,小学生对于潜在的危险还不能有效识别,很容易对其身心造成伤害。
二、目前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教学不足分析
(一)虽然目前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都有教师进行教学,但教师大都未经过专业的培训,此方面的教学经验不足,有时仅遵照教材中教学,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二)由于目前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教材统一编制,因此对于少数地区教学内容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足。
三、使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吸引学生的措施分析
(一)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喜欢学生,学生才能够乐于学习教师讲授的内容,若是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以严肃的态度,对于此种类型的课程学生很难真正投入进去,教师授课不仅是讲授知识,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实现情感和认知的双向促进。生活生命无安全课是为了增强学生面对危险和灾害发生时应变能力的课程,更加要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进行教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应该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应该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成为教学体验的参与者,要让学生像其他教学科目一样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掌握有用的安全知识。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生活生命与安全课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许多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游戏和视频进行体验式教学。例如,有的学生乐于模仿网络视频中的实验现象,但其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问题,因此在模仿过程中很容易给自己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视频或者模拟学生进行模仿,言传身教地告知学生可以模仿对自己有益的人或事,不要轻易模仿存在未知危险的事物。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效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其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么科目,就要求学生要主动参与,尤其是在学习如何增强自身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更要进行大量的实践。例如,教师提问在地震时教室的哪个位置最安全,然后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将学生的答案总结并实践,用试验结果向学生进行说明,或者采用编安全绕口令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
结束语:
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对于校园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欣. 竭尽全力扎實做好各项防控处置工作 全力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N]. 青海日报,2020-01-29(003).
[2]谭跃,马晓伟,胡祖毓.坚定事故预防理念 为人民生命安全负责──访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田玉国[J].道路交通管理,2020(01):26-28.
[3]陈建明,徐思晴.化学实验安全课:待开发的生命教育课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