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从“爱”到“管教”的艺术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确对孩子解释家长所规范的内容,让他理解原因及后果
  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身边没有可以随时参照和比较的标准,家长的所有命令和管教,对他而言都带有强制性质,因此,如何有效地训练,使孩子接受家长的要求,成了一门教育的艺术,而这门艺术的入门就是从沟通开始的。
  小明脾气暴躁,不管在哪里睡着了,醒来后都要大哭大闹一场,碰上妈妈开车的时候也是如此。妈妈常常被他弄得心烦意乱,精神紧张。于是,在小明2岁半时,妈妈就告诉他这么一个规矩:“妈妈知道你睡醒后很不舒服,但是你的大喊大叫使妈妈不能专心开车,妈妈要帮助你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下次醒来大哭,我不会理你,哭得越大声、越久,不理你的时间就越长。”半年下来,小明哭的音量和频率都显著减低了,有一天,家人甚至欣喜地发现他醒来后不再哭喊了。
  
  管教不可半途而废或前后不一
  4岁的艾丽常在妈妈打电话时吵着要吃零食,因为她知道正在通话中的妈妈不会限制她。一次如此,两次如此,每逢妈妈拿起电话,艾丽就趁虚而入。最后,当艾丽再次逮着妈妈通话的机会要零食吃时,妈妈对电话那头的朋友说:“对不起,我先管教一下孩子。”然后用温柔而严肃的语气对艾丽说:“平时这个时候不可以吃零食,妈妈打电话的时候,也一样不可以。”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察言观色的教育,很会抓住家长的弱点,知道家长在不方便的时候会放松管教。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要有持久性,不能因为时地改变而有不同的标准,以免误导孩子。
  
  互动,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习惯
  据研究,任何习惯最少都要30天才能养成。很多家长通常只给孩子布置任务,却没有示范和教导,看见孩子不会做,或者做得不够好,就忍不住接过手来帮忙,这样不但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妨碍其自信的发展。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早上起来铺床,可以先跟孩子一起铺,示范几天,确保孩子可以亲力亲为(不止是家长,孩子也要明确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才放手让他做。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共同分工完成,比赛谁今天做得更好,并常用正面的语气鼓励孩子:“很好!”“很不错!”“下次再努力一定会更好!”增加在学习中的沟通,使这些学习和习惯变为生活中的乐趣。
其他文献
儿童对音乐天然的热爱与向往帮助我们确定了这样的信念:每个儿童都需要音乐,都有接受音乐文化的愿望和要求。音乐的启蒙就是要满足并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  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孩子先去学习音乐理论和演奏技能,也决非急功近利或想当然地选择一些经典曲目、几种早教音乐即可奏效的,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    0~1岁  “摇篮曲”式的音乐  即
一天,我带小朋友们到户外玩大型玩具,大家正玩得开心时,一个小朋友跑到我面前神秘地说:“老师,你快来看。”孩子认真的表情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跟着他来到大树下,只见他从落叶堆里拾起一只小麻雀说:“老师,你看!我发现了一只小鸟。”我接过小麻雀,摸了摸,小麻雀早已僵硬,应该已经死去一段时间了。可身边渐渐围上来的孩子们却对我说:“老师,把小鸟带回教室吧,我们会好好照顾它的。”原来,天真的孩子们以为麻雀还活着
“神童”往往和早期教育联系在一起,天赋高的孩子经过早期教育,往往能表现出超出平常“神奇”的一面。对于早期教育,一直以来就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早期教育是揠苗助长,是不顾婴幼儿心理、生理特点的掠夺性开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早期教育很重要,能让孩子受益终生。这两种观点分别能找到很多的理论和例子来作为支持。  诺贝尔奖获得者生物学家劳伦滋发现了动物学习有一个“关键期”:小鸭出生后0~7小时,把鸭
随着LS的成功换代,同为旗舰产品的LX似乎成为了雷克萨斯的下一个换代目标,不过,推出一款更高端的SUV也是未尝不可的,这回雷克萨斯为我们带来了它们全新一代SUV概念车,不过它看起来并不像一款传统SUV,而且雷克萨斯可能并不急于将其推向市場,因为它叫Limitless。  跨界  Limitless是无限的意思,而作为雷克萨斯旗舰概念SLJV的LF-1 Limitless Concept的未来充满着
测一测:你的孩子快乐吗?  “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成人常把孩子视为天生的快乐者,以为他们不知忧愁。那我们来做做下面这个测试,问一问、看一看:“我的孩子快乐吗?”  1、孩子每天开怀大笑三次以上;  2、能友善、热情地对待邻居和客人;  3、常常赞美身边的人、事、物,批评之音甚少;  4、喜欢和伙伴一起玩耍,不易和玩伴发生矛盾;  5、对家长交代的事情欣然接受、认真完成;  6、和人说话时常常是眼
自由活动课上,为了让正在学习“形状”的小朋友认识六边形,我拿出塑料做的雪花片模型,让小朋友把零散的雪花片组装起来,他们都做得很专心。   “老师,我插不上,你帮我弄吧。”帅帅站起来对我说,他家经济条件比较好,很多事情都由奶奶和保姆代劳,动手能力一直都比较差。我鼓励他说:“你再动手试一试吧。”帅帅拿着两个雪花片又使劲插起来,结果还是不行。  “别着急,让老师来试试!”我接过雪花片,仔细一看,原来这个
孩子没有我们的陪伴,也会渐渐长高长大,但如果我们缺席了他的童年,孩子将来一定会留下童年孤寂的遗憾,还会给其性格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父母是否参与了孩子的每个成长轨迹是有案可查的,孩子的心中明镜般清晰,感觉器官也比我们想像中灵敏得多,我们在喂养教育中的偷工减料、敷衍了事都会在日后以另一种形式被孩子一一清算。  孩子是最严厉的监督员,时间是最准确的校验器,我们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放下一切包袱,把陪伴孩
4岁的娃娃读“EMBA”,3岁的幼儿打日式棒球,两岁半的孩子像模像样地挥舞着迷你高尔夫球杆,1岁半的宝宝在妈妈的扶持下练瑜伽……近年,各种“幼儿精英教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悄然兴起。为了培养“小CEO”、“小绅士”、“小淑女”,家长们不惜重金投入。日前,一份关于早教的研究报告显示:孩子3~6岁的白领家庭中,83%表示对“幼儿精英教育”课程感兴趣。在北京,学习马术,儿童高尔夫的孩子25%有
魏明霞,河南大学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学。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心理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幼儿艺术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著作有《幼儿园与家庭》、《幼儿教育科研方法》、《幼儿教育概论》等。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孩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