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传情,润物无声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情感因素有很多,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不断的丰富双方的情感,也才能在情感体验中去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情感因素的作用挖掘出来,发挥出来,这对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
  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们的道德认识只有在情感活动中,才能坚固地根植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进而转变为他们自己的观点,并影响着他们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然后再逐渐地形成高尚的道德行为规范。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限制和影响,教育工作者们都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智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情意方面的因素),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思想、品德、技能、情感以及心理和身体等方面的素质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语文课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情感教育,多为学生创设一些适合学生情感发展的教学情境,将情感教学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情感教学浅析如下几点教学见解。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语文课教学总,语文教师可以在让学生接触文章之前,可以先先自己将此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出来,然后再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将会如何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这样巧设悬念,寄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又能增强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比如,在教学《孔乙己》、《变色龙》等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巧设悬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也便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情感。
  二、借助文字的传达,引导学生与作者形成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书的另一半”。其中的这个完成就就蕴含着作者和读者之间双向交互的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最能且最容易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白居易也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也可以这么说,一篇文章只有最真挚的情感因素才最容易打动读者们的心灵。例如,当我们在阅读陆蠡的《囚绿记》时,又有谁不为他的那种忠于祖国的情怀而感动呢?当我们在欣赏冯君莉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文章时,也会为青海湖的奇丽色彩而留恋、心驰神往,同样的,我们也会为作者从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喜爱之情所动……
  因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扉打开,尽情的去感悟作者们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情感,做一个主动的探究者,这个时候,学生们最终得到的则是愉快的心理体验。让学生的情感与文章进行情理交融,让学生们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喜作者之喜,忧作者之忧,只有这样,也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更好的陶冶自己的情操,逐渐的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和掌握知识的情感,能将青少年对知识特有的兴趣唤醒。”新课标也同样强调:要积极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学习语文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研究:文章中,作者把艰难的历程分为一小步一小步,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你面对着艰难险阻的时候,“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又有哪些好处呢?“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些什么呢?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们主动的去交流、讨论,让学生们都投入到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当中,这样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体验,进而还能够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时,教师要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去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出来。当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出现障碍或者是中断和错误的时候,教师就要多引导启发,尽量促使他们完成,这样也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传情”功能
  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以情动人”,首先,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语言要具有“传情”的功能,通过语言教学,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比如说,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诵读能力,能让学生们产生一种如临其境之感觉,用自己的声音去感染学生,进而再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先放一段有关春天的风光视频;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都能激发出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再如,在设计《茶花赋》这篇文章时,文章中的“醉了”就是全文最传神的地方,教师为了更好的讲透这个“醉”字,就可以用“前呼后拥”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到情感的意境当中:前主要是身在异乡的思念之情,却因“画不成”而难以释怀,但是回国的机会却让他久藏心头的情感一下子都喷涌而出了,就象喝了葡萄酒一样感觉到甘甜、欣喜、兴奋和陶醉。在教师的语言感染下,然后再在这种特定的情感意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学生们在想象中自然也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深情之所在了。
  情感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文章中的多种情感因素融合在教学当中,这样也利于达到情生情,情育情,以情促教以及以教生情的教学目的。教学时,教师还要善于驾驭学生的情感因素,掌握情感教学的技巧和策略,带领学生在文章的情感海洋里徜徉。
  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注重情感因素的渗透,引导学生走入课文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去探究作者的情感,进而再和作者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陶冶学生的情操铺好道路。
  参考文献:
  [1]毛小全.浅谈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9).
  [2]张宝权.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09(07).
  [3]王铁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田[J].新课程(中学),2013(09).
  [4]冯雪梅.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3)
其他文献
摘要:“以人为本”在电视节目制作也不例外,电视节目人员的技术技巧和创作意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图像质量的水平。制作人员在了解电视摄像器材的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更应该在对镜头的理解力,培养对运动特性的表现力,以及提高自身的创作意识上多下功夫,从而提升图像创作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关键词:电视摄像;光圈;快门;色温;心得;创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 J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也会主动锻炼身体,兴趣能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尽量把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探究,这样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关键词:中学体育;兴趣教学;着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癌症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其中乳腺癌位居女性癌症发病之首,也是女性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与现有的乳腺癌检测手段相比,PET成像技术可利用生物体对放射性药物的代谢情况无创地检测肿瘤,且可以发现早期的微小病灶。因此,乳腺PET可作为女性乳腺癌早期检测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PET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检测方面的优势,致力于研制乳腺专用的PET成
摘要:当我们还是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对美术充满着好奇心,“哇,哇。”是我们表达对美术的喜爱,扭曲的线条是我们最真实的语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会模仿老师,也开始轻轻地插上自己想象的翅膀。当我们升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大胆挥笔,毫不羞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我们再大一些,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宽广,表现能力再加强的时候,却停下了画笔……原因调查总结为:素材累计的不足,没有资源的提供,学生要如何提取、创作、加工?
期刊
X摘要: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学习重心在于学习技能,学习专业知识,对于数学的学习往往处于漠视的态度,并且缺少信心与兴趣,作为数学老师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立足于课堂,创设适合其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与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教学有所突破。本文主要就就教师自我转变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化作出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
期刊
摘要: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也堪称 21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征,其中儒家的中庸思想,体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张恨水作品;中庸思想   张恨水是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也即鸳鸯蝴蝶派作家,他一生创作有100多部中长篇小说,最著名的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读者遍布各个阶层,是“国内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叶圣陶语),他
期刊
摘要:根据舞蹈专场晚会《25小时》的追踪调查,舞者从课堂训练到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普遍性存在心理问题,根据具体问题提出:模拟与调节、运动记忆法、情绪记忆法、自我暗示疗法、利用不稳定因素以及充分准备等疏导方案,帮助舞者轻松自如的实现角色转换。  关键词:舞者;课堂训练;舞台表演;心理变化;解决方案  一、舞者从课堂训练到舞台表演的的心理变化分析  舞台表演是一种应激反应。应激是人对于某种出乎意料的环境刺
期刊
摘要:蒙古族自古就具有传统而且丰富的生态文化遗产,它们对于保护当代生态环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理应受到重视和提倡。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并在蒙古族生态文化的指导下,提出了希拉穆仁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路,希望能为内蒙古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道路提供可行性素材。  关键字:蒙古族生态文化;内蒙古;草场退化;希拉穆仁草原;启示  一、蒙古族生
期刊
一、引言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大学城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从2000年9月我国第一座大学城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开城”以来,各地陆续兴建了60多座大学城,其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1]。对于什么是大学城,学术界有不同的界定。浙江师范大学杨天平认为:大学城是一种以大学为核心,以城市为依托,以在大学社区工作、学习、服务和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