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推动与鼓励之下,各高校创业创业活动的发展日益蓬勃,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大大提高。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是对管理者的考验,也是一场人才的选拨。本文主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中的管理过程进行探索研究,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创新创业理念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转变教学理念,行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给处明确具体的要求,面向学科发展最新潮流、面向市场需求、面向社会实践、面向创新思维和创业知识,实现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建设。而创新创业活动不单单只是技术的创新,也并非简单的纸上谈兵,延伸到管理模式的创新、知识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践。
二、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现状
为了响应国家的大力推崇,迎接政府工作的热潮,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这一观点提出之后,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不仅设有创新创业工作室,而且还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培养和知识传输。目前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工作大体有以下几种内容形式:
1.创新创业课程的安排
创新创业的工作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想要创新意味着要有新的想法的改动,但是对于成熟的创业市场来说,已经有许多成功并且运作成熟的体系,想要从这些成功的例子中运用创新思维,打造一个新的运作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对于大学的学生,大家的知识和认知,很大一部分只停留在课本上,对于“创业”这一词可谓是避而远之,所以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没有创新创业的观念和理念,或者有,但也是好高骛远,有目标却没有办法落实与实践行动。在创新创业的开始,目前各大高校安排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如何进行创新创业,不光要提起学生的兴趣,还要告诉学生开展的过程。
2.创业导师的跟进
很多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时,是没有解决的方案和目标的,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创业导师与学生的交流的重要性。创新创业的活动开展中,将创业学生分组进行管理,每一组的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创业导师,创业导师积极跟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学生也踊跃提出创新想法,在工作过程中让学生和导师密切保持联系,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想法。
3.创业沙龙讲座的开展
除了创业导师的跟进,对于创业知识的补充也必不可少。讲座的方式或许太过于死板,沙龙形式的讲座以一个更轻松愉快地方式加强对学生知识的输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对于讲师的经验分享,学生也可以进行借鉴,在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中能少走弯路。
4.校企合作的开展
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不光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企业进行商谈和合作,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学生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上也有一定的锻炼。由于企业资源的介入,学生能了解到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同时可以通过企业成熟的运作,发掘学生项目的创新模式。校企合作中,如果有企业的投资,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资金进行自己的创新创业研究,有更多的试错机会。
三、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足
很多高校在课程的进行中,大部分以课件为主,进行书面教育,大大削减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导师跟进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与导师时间冲突,不匹配的问题,这导致了学生与导师不能更好的进行问题交流。在问题的堆积下学生对接下来的工作会存在越来越多的疑点和不足,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明显下降。
2.创新创业活动的单一性
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难免需要学科之间的交叉,目前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交叉学科的融合远远不够,学生院与院之间的沟通平台不够,创新创业活动较局限,比如商学院学生目前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商和新媒体,创业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问题。
3.针对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激励制度不健全
许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鼓励和学校老师的支持下才能进行下去。但是许多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仅仅局限于学分和学时的奖励,这导致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高。许多学生认为参与活动的初衷只是学分学时的赚取,而不是更高层面的追求。
四、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更有成效的对策
1.学校在课程的开展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在导师跟进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线上课程,这样不光是学生和导师沟通更加顺畅,同时也让学生可以自由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2.各学院之间,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商学院和工学院为例,两个学院之间可以进行人员交换,或是进行工作交流,可将商学院电子商务或是新谋体专业与工学院物联专业结合网,形成一个更健全的创新创业模式。
3.激励制度的不健全同时反映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学校在组织创新创业的规模时,是否过于局限。在校外,各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大型的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建立各高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之间进行成果交流,或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合作完成一项创新创业成果。
另一方面,对于校内来说,学校不仅要有学分学时奖励,还要将学分学时细分成不同板块,对有大型成果的学生给予学校最高学分学时奖励,还可以从设置选修课程、论文认定发表、知识产权维护、等方面入手。各学院之间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的同时,可以创立抖音,微博等公众号,将同学们的成果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樊燕,梁彩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3):74-76.
[2]王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2):199.
[3]田海鑫.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20(18):19-20.
[4]王胤之,杨哲.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6):160-161.
[5]张靜,董汉良,李佳亮.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体系的困境与思考[J].黑龙江档案,2020(03):104.
[6]甘万洋,田全喜.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路径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2):135-137.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15325)
一、创新创业理念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转变教学理念,行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给处明确具体的要求,面向学科发展最新潮流、面向市场需求、面向社会实践、面向创新思维和创业知识,实现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建设。而创新创业活动不单单只是技术的创新,也并非简单的纸上谈兵,延伸到管理模式的创新、知识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践。
二、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现状
为了响应国家的大力推崇,迎接政府工作的热潮,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这一观点提出之后,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不仅设有创新创业工作室,而且还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培养和知识传输。目前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工作大体有以下几种内容形式:
1.创新创业课程的安排
创新创业的工作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想要创新意味着要有新的想法的改动,但是对于成熟的创业市场来说,已经有许多成功并且运作成熟的体系,想要从这些成功的例子中运用创新思维,打造一个新的运作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对于大学的学生,大家的知识和认知,很大一部分只停留在课本上,对于“创业”这一词可谓是避而远之,所以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没有创新创业的观念和理念,或者有,但也是好高骛远,有目标却没有办法落实与实践行动。在创新创业的开始,目前各大高校安排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如何进行创新创业,不光要提起学生的兴趣,还要告诉学生开展的过程。
2.创业导师的跟进
很多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时,是没有解决的方案和目标的,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创业导师与学生的交流的重要性。创新创业的活动开展中,将创业学生分组进行管理,每一组的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创业导师,创业导师积极跟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学生也踊跃提出创新想法,在工作过程中让学生和导师密切保持联系,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想法。
3.创业沙龙讲座的开展
除了创业导师的跟进,对于创业知识的补充也必不可少。讲座的方式或许太过于死板,沙龙形式的讲座以一个更轻松愉快地方式加强对学生知识的输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对于讲师的经验分享,学生也可以进行借鉴,在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中能少走弯路。
4.校企合作的开展
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不光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企业进行商谈和合作,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学生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上也有一定的锻炼。由于企业资源的介入,学生能了解到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同时可以通过企业成熟的运作,发掘学生项目的创新模式。校企合作中,如果有企业的投资,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资金进行自己的创新创业研究,有更多的试错机会。
三、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足
很多高校在课程的进行中,大部分以课件为主,进行书面教育,大大削减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导师跟进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与导师时间冲突,不匹配的问题,这导致了学生与导师不能更好的进行问题交流。在问题的堆积下学生对接下来的工作会存在越来越多的疑点和不足,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明显下降。
2.创新创业活动的单一性
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难免需要学科之间的交叉,目前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交叉学科的融合远远不够,学生院与院之间的沟通平台不够,创新创业活动较局限,比如商学院学生目前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商和新媒体,创业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问题。
3.针对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激励制度不健全
许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鼓励和学校老师的支持下才能进行下去。但是许多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仅仅局限于学分和学时的奖励,这导致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高。许多学生认为参与活动的初衷只是学分学时的赚取,而不是更高层面的追求。
四、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更有成效的对策
1.学校在课程的开展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在导师跟进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线上课程,这样不光是学生和导师沟通更加顺畅,同时也让学生可以自由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2.各学院之间,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商学院和工学院为例,两个学院之间可以进行人员交换,或是进行工作交流,可将商学院电子商务或是新谋体专业与工学院物联专业结合网,形成一个更健全的创新创业模式。
3.激励制度的不健全同时反映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学校在组织创新创业的规模时,是否过于局限。在校外,各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大型的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建立各高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之间进行成果交流,或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合作完成一项创新创业成果。
另一方面,对于校内来说,学校不仅要有学分学时奖励,还要将学分学时细分成不同板块,对有大型成果的学生给予学校最高学分学时奖励,还可以从设置选修课程、论文认定发表、知识产权维护、等方面入手。各学院之间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的同时,可以创立抖音,微博等公众号,将同学们的成果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樊燕,梁彩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3):74-76.
[2]王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2):199.
[3]田海鑫.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20(18):19-20.
[4]王胤之,杨哲.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6):160-161.
[5]张靜,董汉良,李佳亮.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体系的困境与思考[J].黑龙江档案,2020(03):104.
[6]甘万洋,田全喜.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路径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2):135-137.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1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