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武德教育“为武之道,以德为本”是我们中华武术思想意识方面的武德修养教育,几百年来,他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根据《两纲》实施的具体精神,通过在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教育德育的渗透,加强中小学学生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从理论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阐述,旨在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培养学生武德高尚、武礼谦和,进而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未来人材而准备。
【关键词】 中华武术;体育教学;武德;人文;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21-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精神。中华武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在教学中,武术有它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如何通过武术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武术教学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学认知系统,它不仅是身体的形式活动,而且还讲究内存的精神、意向以及呼吸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对培育人的心理美与形体美的完美结合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作用。加强武德教育就是要求学生按照武术的道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自我约束、自我批评,努力达到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让自己成为中华武术发展的一名推动者,让全世界都成为中华武术传播者。下面谈一谈我在武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
首先,在武术教学中,根据武术固有的武德内容,在传授武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团队意识,培养遵纪守法,讲究公德的良好行为,同时,还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自尊自强的进取向上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忍受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明确的体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德育熏陶,学生才能体会习武者特有的精、气、神和中华武术的礼仪,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德育素质。
其次,武术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最能鲜明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品质,最能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而武术教学又是一个双边的教学过程,通过身体练习,器械练习,以及竞赛表演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动作都会自然流露出学生的真实个性特点、思想感情和心理品质。有表现出勇敢和懦弱,果断和犹疑,协调和僵硬,遵守规则和投机取巧,顽强拼搏和怕苦怕累等等,学生的这些表现,有利于教师准确生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讲一些历史性的武林英豪,像岳飞、林则徐、戚继光、秋瑾等,他们为了民族尊严,国家兴旺,甘洒热血报效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将武术文化推向世人知晓的影视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为国争光精神和吃苦耐劳,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和敬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但这种教育绝不是生硬的说教,也不是训斥,而是应该把教育因素寓于各项练习及活动之中,教师的每一个口令,每一句话,每一个示范,每一次评价,每一个动作手势和每一种眼神表情,都可以作为教育的信号和手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表现对与错,从而不断校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可见,武术教学的德育目标,是明确的,生动的,具体的,也是必须的,并构成评价武术教学的重要标准。
第三在体育课上抓住某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进行武术正踢腿练习时,有的同学由于上踢过高摔了一跤,但这名同学爬起来又继续正踢。这时可能有的同学会发笑,甚至还可能的同学会嘲笑摔倒的同学。这时教师应停练习,对摔倒的同学进行表扬,并教育学习向他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学习。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比单纯进行说教和理论上的教育要实用得多,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了思想教育。又如:在武术基本功教学中,学生学会了掌、拳、踢腿等动作,课间,有些男同学闲着无事,动手动脚操练起来,开始了你一拳,我一脚,最后由于出手轻重不一打起来了,我目睹这件事后想,怎样才能使学生不互相打玩呢?于是,我编了四句口号:“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发扬光大,保卫祖国”,让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一边原地踏步走一边呼叫,从而使每位学生明白了学习武术的真正目的,课间再也没有出现“互打”现象了,而且通过口号,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武术教学和德育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德育又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武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和渗透固有的武术道德到德育教育中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广大武术教师应充分运用好中华武术这一宝贵的德育育人素材,让学生心灵得到启迪,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精神品格,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使教师真正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
【关键词】 中华武术;体育教学;武德;人文;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21-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精神。中华武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在教学中,武术有它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如何通过武术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武术教学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学认知系统,它不仅是身体的形式活动,而且还讲究内存的精神、意向以及呼吸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对培育人的心理美与形体美的完美结合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作用。加强武德教育就是要求学生按照武术的道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自我约束、自我批评,努力达到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让自己成为中华武术发展的一名推动者,让全世界都成为中华武术传播者。下面谈一谈我在武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
首先,在武术教学中,根据武术固有的武德内容,在传授武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团队意识,培养遵纪守法,讲究公德的良好行为,同时,还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自尊自强的进取向上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忍受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明确的体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德育熏陶,学生才能体会习武者特有的精、气、神和中华武术的礼仪,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德育素质。
其次,武术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最能鲜明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品质,最能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而武术教学又是一个双边的教学过程,通过身体练习,器械练习,以及竞赛表演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动作都会自然流露出学生的真实个性特点、思想感情和心理品质。有表现出勇敢和懦弱,果断和犹疑,协调和僵硬,遵守规则和投机取巧,顽强拼搏和怕苦怕累等等,学生的这些表现,有利于教师准确生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讲一些历史性的武林英豪,像岳飞、林则徐、戚继光、秋瑾等,他们为了民族尊严,国家兴旺,甘洒热血报效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将武术文化推向世人知晓的影视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为国争光精神和吃苦耐劳,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和敬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但这种教育绝不是生硬的说教,也不是训斥,而是应该把教育因素寓于各项练习及活动之中,教师的每一个口令,每一句话,每一个示范,每一次评价,每一个动作手势和每一种眼神表情,都可以作为教育的信号和手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表现对与错,从而不断校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可见,武术教学的德育目标,是明确的,生动的,具体的,也是必须的,并构成评价武术教学的重要标准。
第三在体育课上抓住某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进行武术正踢腿练习时,有的同学由于上踢过高摔了一跤,但这名同学爬起来又继续正踢。这时可能有的同学会发笑,甚至还可能的同学会嘲笑摔倒的同学。这时教师应停练习,对摔倒的同学进行表扬,并教育学习向他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学习。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比单纯进行说教和理论上的教育要实用得多,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了思想教育。又如:在武术基本功教学中,学生学会了掌、拳、踢腿等动作,课间,有些男同学闲着无事,动手动脚操练起来,开始了你一拳,我一脚,最后由于出手轻重不一打起来了,我目睹这件事后想,怎样才能使学生不互相打玩呢?于是,我编了四句口号:“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发扬光大,保卫祖国”,让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一边原地踏步走一边呼叫,从而使每位学生明白了学习武术的真正目的,课间再也没有出现“互打”现象了,而且通过口号,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武术教学和德育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德育又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武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和渗透固有的武术道德到德育教育中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广大武术教师应充分运用好中华武术这一宝贵的德育育人素材,让学生心灵得到启迪,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精神品格,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使教师真正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