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09-01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课新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是一节课下来后,仔细想一想,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什么了呢?感到有种糊涂的感觉。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是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新课程、新课标的实质,方法不得当,学生的学法也不得当。我们应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呢?就自己多年来从事教学的感受和体会,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教学艺术
准确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明察课堂气氛,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获得信息的反馈。老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择取最佳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求得最高的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一节“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队会上,我发现开始同学们并不以为然,多数同学并不在状态。经过教师的一番引导和动情的讲述,学生很快进入状态,争先发言,述说母亲的辛苦、母亲的关怀、自己打算如何回报等。多数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在进行充分的肯定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叙述,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项活动不仅进行了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写作能力。
2 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习的信心
新教材中设计了很多需要探索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如在进行图形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时,首先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拆、拼、剪等活动,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究。部分学生可以自主得出结论,个别同学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也能准确得出结论。这样不但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把握“主体”与“主导”之间的平衡点
新课程改革以来,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任由学生自由生成,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突出学生学的同时,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的引导。该如何导呢?教师应导在学生思维偏离之时,导在学生理解肤浅之时。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知识,一般的教法是:先把0.1米、0.10米、0.100米化成整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再比较它们的大小一样,观察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此时学生似乎已经弄明白了,但并未完全理解其中道理。引导思考:怎样理解“小数末尾添0大小不变”?经过深入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是添上0个百分之一、0个千分之一……实际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所以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不是表面的。而是有更深的理解。
4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教材的阅读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在整堂课中都没有让学生阅读教材,讲完课就开始进行练习、检测。学生根本没有翻阅教材。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都是没有好处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适时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阅读作好与教材语言的交流,规范数学语言,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灵活性,实现再创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思维。
5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无论是数学教材还是语文教材都选择了知识内容深刻、内涵丰富的教学素材。在学习时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并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可以让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专家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许多学者的体会也是这样,即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阐述道:“今天教育内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教学方法比教育事实更重要”。因此,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新课程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要不断完善自我、认识自我、脚踏实地,切实落实新课改实质,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课新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是一节课下来后,仔细想一想,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什么了呢?感到有种糊涂的感觉。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是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新课程、新课标的实质,方法不得当,学生的学法也不得当。我们应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呢?就自己多年来从事教学的感受和体会,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1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教学艺术
准确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明察课堂气氛,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获得信息的反馈。老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择取最佳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求得最高的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一节“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队会上,我发现开始同学们并不以为然,多数同学并不在状态。经过教师的一番引导和动情的讲述,学生很快进入状态,争先发言,述说母亲的辛苦、母亲的关怀、自己打算如何回报等。多数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在进行充分的肯定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叙述,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项活动不仅进行了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写作能力。
2 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习的信心
新教材中设计了很多需要探索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如在进行图形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时,首先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拆、拼、剪等活动,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究。部分学生可以自主得出结论,个别同学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也能准确得出结论。这样不但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把握“主体”与“主导”之间的平衡点
新课程改革以来,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任由学生自由生成,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突出学生学的同时,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的引导。该如何导呢?教师应导在学生思维偏离之时,导在学生理解肤浅之时。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知识,一般的教法是:先把0.1米、0.10米、0.100米化成整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再比较它们的大小一样,观察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此时学生似乎已经弄明白了,但并未完全理解其中道理。引导思考:怎样理解“小数末尾添0大小不变”?经过深入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是添上0个百分之一、0个千分之一……实际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所以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不是表面的。而是有更深的理解。
4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教材的阅读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在整堂课中都没有让学生阅读教材,讲完课就开始进行练习、检测。学生根本没有翻阅教材。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都是没有好处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适时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阅读作好与教材语言的交流,规范数学语言,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灵活性,实现再创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思维。
5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无论是数学教材还是语文教材都选择了知识内容深刻、内涵丰富的教学素材。在学习时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并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可以让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专家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许多学者的体会也是这样,即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阐述道:“今天教育内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教学方法比教育事实更重要”。因此,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新课程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要不断完善自我、认识自我、脚踏实地,切实落实新课改实质,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