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伯特·穆西尔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主人公特尔莱斯总是对现实中那些理所当然的事物进行哲思,在同一瞬间进入不同的两个世界,穆西尔借此开始了他时20世纪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以及人类认
识能力深层次的探讨。本文通过论述这个特殊人物从进入困惑到摆脱困惑的令人不可思议过程,探究穆西尔如何捕捉微妙的“另一状态”。
关键词:罗伯特·穆西尔;特尔莱斯研究;“另一状态”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2-0031-04
奥地利小说家罗伯特·穆西尔(1880-1942)一直关注着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精神状态:在一切走向理性的进程中,人类不自觉地踏向新的专制与暴力;一切可以依赖科学解释的现代社会却将个人推向困惑与孤独;在伦理与制度面前,个人丧失了价值标准,不时出现自我的分裂。《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以下简称《学》),就是穆西尔探索这一主题的开始,该小说讲述生性敏感而最终成为美学家的特尔莱斯回忆自己在充满暴力与压抑的贵族寄宿学校里刻骨铭心的经历。年少的特尔莱斯由于追求另外一种存在而不断进行精神试验,但问题是自己也不知道那种存在到底是什么,最终陷入了自己设计的精神迷惑,对少年心理毫不知情的校方最后却判定特尔莱斯是因涉足同伴间的私刑事件,擅自逃离学校而将他开除。
《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小说主人公始终试图将日常的、瞬间即逝的、现实性的和可以看到的一面同潜伏在生活表面之外的、与理性相符的一面进行对照,随时随地进入“另一状态”。“另一状态”顾名思义,是“此状态”即每个人眼前经历日常生活的对立面——“彼状态”,在穆西尔的这部小说中它不同于宗教意义上的“彼岸”,主要是指主人公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由于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与伦理道德参照系,在同一瞬间走进两个自我,主人公始终认为所有的事情本来都可以“另外一种样子”地发生。作为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对不可思议的东西充满好奇与冲动,所有的东西都是不确定的,与成年人相比,他们不易满足于现实的生活,他们的视觉往往是普通人评判标准的对立面。穆西尔正是把握了这种不确定性,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精细地探讨了人对事物、人对语言以及人对自身理性和感性把握程度。本文试图以文本分析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作为依托,从主人公特尔莱斯眼中的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人手,破解特尔莱斯复杂的人物关系网,考察穆西尔借助特尔莱斯的特殊经历来探索“另一状态”的复杂意蕴。
一、小说场景物——火车站与“私刑小屋”的暗示意义
小说从火车小站开场又从火车站结束,在火车站与父母告别,标志着特尔莱斯发展的一个阶段开 始;父母把他接走又以火车站为结束,穆西尔象征性地将两个事件通过火车站和铁路连接起来,结构性地暗示,特尔莱斯的发展在经历各种困惑之后,会继续发展,所有的一切只是成长的一个暂时的过程:正如连接火车站向两端是无限延伸的。此外,文中还有多次提到火车站。火车站和铁路是工业文明的标志,象征着“科学和技术立于自然之上”。与火车站相连的铁轨就像数学里的无限循环小数,它来源于无限的远方,汇集于火车站,同时又射向无限的远方。在一般人的眼里火车站是我们乘车和换车的地方,但作者要表达的是火车站就像现代社会一样,一切是由条理和秩序构成,正如火车站长程式化的动作:“站长重复着公式般的动作,掏出怀表,然后摇摇头,又消失了,反反复复,令人想起准时的古老塔钟”(第3页)。穆西尔从一开始就将小说的结构和主题融为一体,从而为小特尔莱斯敏感而又不足解决的心智困惑埋下了伏笔。
“私刑小屋”是几个学生惩罚“小偷”——巴斯尼的地方,学生之间的恶作剧本来很偶然,但作为旁观者的特尔莱斯却将每次进入“私刑小屋”是进入另一个不为成人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的标志,在这个世界里真相和价值的标准也是完全不同于外面的市民世界。实际上,这个小天地就在学校教学楼顶楼一间废弃的收藏室,它与正常的世界只有一步之遥。莱丁和柏茵伯格把惩罚巴斯尼的“小红屋”布置得天衣无缝,并且倍加珍重,而特尔莱斯内心并不特别在意,只是“通往那间‘小红屋’的楼梯就像通往他内心另外那个世界的桥梁,像通向了被人忘却的中世纪”(第44页)。
二、成为问题的语言和数学
特尔莱斯始终认为他的困惑在于他不能将自己的感觉和经历的眼前事实用文字描述出来,“形成一个理性的框架”,正如“从一团纵横交错的乱麻图案中析出隐藏极深的主线”(第89页)。在现实中,他发现越明显、靠得越近、越熟悉的东西,反而越陌生、越难以理解,而这又迫使他进入另外一个状态——冥思:“冥思使最深奥、最烦杂的互不相随的东西顷刻之间达到绝对的统一”。在这里,特尔莱斯经受不住柏茵伯格的东方神秘主义的诱惑,多次进入“小屋”,倾听和观摩柏茵伯格的“印度神功”也得到了解释:特尔莱斯试图借助另外一个途径找到现实的自我和感觉的自我平衡。当他在学校董事会面前进行辩述后,他忽然感到自己的困惑再也没有了,“他称,他能够区别自己和他物,他有一种感觉,他的思想现在正式生成,他的思维和感觉融为了一体”(第129页),不过就是这个时候,校长和主审官们却宣布特尔莱斯已经混淆主观和客观,无法救治。
“数学”是小说探讨较深的问题,小小的特尔莱斯对数学如无限小数,特别是“
”的现实性产生怀疑。在他的眼里,“
”是一个虚数,根本不能在现实中存在,然而人们确可以拿他进行数学演算,对于属于感觉世界的特尔莱斯这是非常神秘的事情,由此他想到了桥——“桥只有左右两只墩,但可以在上面走,仿佛它们自成一体”(第78页)。他试图跟周围的同伴讨论,但一开口人家就觉得好笑,向成年人求教得到的答案也只能是“记住并学会演算就够了”,“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种解释,就取决于他的时间有没有到,没有什么,数学有他自在的完整世界,人们必须呆在其中足够长的时间,为的是填满他所缺。一切的一切就是——信奉”(第34页)。我们知道,数学是一种内在体系,它是建构在“假设”的事实基础之上,可是执拗的特尔莱斯确把它上升到生存的意义上,他试图通过数学看穿表面的世界和隐藏于其后的秩序:“他意识到:(现实的)秩序没有像它自身那样稳固:没有物、自我、形式和因果是确定的,一切是包括在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不在的变幻中”(第89页)。他对数学的“迷惑”实际是进入两个现实的尝试。他的结论就是“一切发生着,那就是最清楚的事实”(第92页)。小特尔莱斯在当时并不知道,数学是纯粹的思维而形成的,一方面它提供了日常经验知识无法检验的设想,也就是是说数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思想高于感觉,感觉高于观察,感观世界无法与数学相符的,要达到数学的真实世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特尔莱斯与同伴的特殊关系
小特尔莱斯不断变换伙伴,他希望在同伴身上中找到自己“正常状态”,但一切都是失败,作者毫无保留证明特尔莱斯最后将所有与伙伴的建立的关系影射到他的恋母情节和挣脱这种情结上。而这种 恋母情节的最终解除,是特尔莱斯最终走出另一状态、自我发现的标志。小说中出现母亲的情节有二十几处之多,但父亲出现的唯一一次是小说开头,双亲告别小特尔莱斯时,老特尔莱斯对送别的伙伴说:
“不管怎么样”,老特尔莱斯转向在场的其他人(莱丁和柏茵伯格),“我想拜托你们所有的人,我儿子有什么事,请立刻告诉我。”
这句话可让特尔莱斯着实感到不快,“爸爸,我会出什么事啊?!”,不过他已经习惯了忍受父母每次道别时的这种托付。(第14页)
这里象征父亲的角色转移到了比自己早熟的同伴身上,而母亲的形象却始终挥之不去。在一次受柏茵伯格的驱使光顾妓女波兹娜时,特尔莱斯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虽然它同时觉得波兹娜又玷污了自己母亲形象,“一切成为过去,他觉得背弃了自己母亲的形象”(第38页)。直到假期的一天晚上趁没人时,特尔莱斯一直既鄙视又关注的巴斯尼主动向特尔莱斯要求“性折磨”,他们两人的同性恋关系正式浮出水面,这其中结构表现在以下:
莱丁和柏茵伯格(象征父亲)占有巴斯尼(象征母亲);特尔莱斯和巴斯尼的相惜和默契是一种同性恋关系;特尔莱斯的同性恋情节还表现在对代表父亲的莱丁和柏茵伯格复仇:他私下把莱丁和柏茵伯格将要进行最严重的惩罚巴斯尼的计划泄漏给了巴斯尼,使巴斯尼免遭灭顶之灾,而这时又标志着特尔莱斯与莱丁和柏茵伯格的决裂:“我对你们俩感到恶心!你们的勾当很无聊”(第121页)。当他敢于面对柏茵伯格和莱丁的威胁毅然决裂时,特尔莱斯实际上跳出了恋母仇父的情结网。随之而来的是对巴斯尼痛斥“你是个孬种!我不会帮助你”(第127页),他甚至为此逃离学校,主动离开贵族学校。特尔莱斯在逃出如此错综复杂的网以后,他的成长危机基本上越过了一个阶段。表面上看,特尔莱斯是“疯”了,是“困惑”,但他内心对自己内心价值评判标准有了质的飞跃:成人的价值并不适用他们这些青少年世界发生的一切。他的恋母情节过去了,他的“内心尝试”也就完毕,这丝毫不影响自己的成长:主人公在经受这些毛骨悚然事情后的若干年,即成为因循守旧的美学家后才真正认识到:所谓对事物的看法与其说是与事物本来面目有关,倒不如说是同认识该事物的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我对巴斯尼的看法并没有错……是的,事物具有人们根本没有注意到的第二种秘密生命,我觉得我的发现没有错:并不是说事物都有生命,并不是说巴斯尼有两张面孔,而是我自己,我自己似乎有区别于理智的第二种视觉来看待我周围的事物……在我身上,在我心灵深处,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我无法用思想衡量它,它是一种用语言不能表达的生命,然而这就是我的生命……”(第113页)
四、结 论
穆西尔的小说人物“特尔莱斯”为自己构筑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世界,不断在反现实中接近自己心目中的另外一种状态,这种另外一种状态不是直接通过文字描述的,而是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一系超乎寻常的行为和他突破理性的想象力来实现的,让读者觉得所谓的理性是相对的,它只有一定的限度,一切事物都可以另样地发生,只是审视事物的参照系发生了改变而已,难免使年少多虑的特尔莱斯在同一瞬间进入两个自我,纯粹的信仰在旧的体系已经打破、新的伦理尚未确立的现实社会面前成为一句空话。在这部处女作里,穆西尔对20世纪人们的心理与精神状态探究以及对人的认识能力怀疑全面得到了体现。特尔莱斯的迷惑可以理解是对现实的怀疑又可以理解成现实对学生特尔莱斯的阻碍——无路可通。按照德语的理解,主人公“特尔莱斯”的德语词“Torless”具有“没有门的(vers-chlossen)”和“不困惑的(unverwirrt)”双重意义。在作者颇有用意的命名当中,我们可以解读到一方面主人公找不到门,同时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自己并不真正迷惑,而这正是穆西尔通过他的小说人物“特尔莱斯”所要揭示的复杂意蕴:在看来“理所当然”的“此状态”中埋伏着“并非如此”的“另一状态”。
识能力深层次的探讨。本文通过论述这个特殊人物从进入困惑到摆脱困惑的令人不可思议过程,探究穆西尔如何捕捉微妙的“另一状态”。
关键词:罗伯特·穆西尔;特尔莱斯研究;“另一状态”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7)02-0031-04
奥地利小说家罗伯特·穆西尔(1880-1942)一直关注着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精神状态:在一切走向理性的进程中,人类不自觉地踏向新的专制与暴力;一切可以依赖科学解释的现代社会却将个人推向困惑与孤独;在伦理与制度面前,个人丧失了价值标准,不时出现自我的分裂。《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以下简称《学》),就是穆西尔探索这一主题的开始,该小说讲述生性敏感而最终成为美学家的特尔莱斯回忆自己在充满暴力与压抑的贵族寄宿学校里刻骨铭心的经历。年少的特尔莱斯由于追求另外一种存在而不断进行精神试验,但问题是自己也不知道那种存在到底是什么,最终陷入了自己设计的精神迷惑,对少年心理毫不知情的校方最后却判定特尔莱斯是因涉足同伴间的私刑事件,擅自逃离学校而将他开除。
《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小说主人公始终试图将日常的、瞬间即逝的、现实性的和可以看到的一面同潜伏在生活表面之外的、与理性相符的一面进行对照,随时随地进入“另一状态”。“另一状态”顾名思义,是“此状态”即每个人眼前经历日常生活的对立面——“彼状态”,在穆西尔的这部小说中它不同于宗教意义上的“彼岸”,主要是指主人公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由于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与伦理道德参照系,在同一瞬间走进两个自我,主人公始终认为所有的事情本来都可以“另外一种样子”地发生。作为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对不可思议的东西充满好奇与冲动,所有的东西都是不确定的,与成年人相比,他们不易满足于现实的生活,他们的视觉往往是普通人评判标准的对立面。穆西尔正是把握了这种不确定性,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精细地探讨了人对事物、人对语言以及人对自身理性和感性把握程度。本文试图以文本分析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作为依托,从主人公特尔莱斯眼中的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人手,破解特尔莱斯复杂的人物关系网,考察穆西尔借助特尔莱斯的特殊经历来探索“另一状态”的复杂意蕴。
一、小说场景物——火车站与“私刑小屋”的暗示意义
小说从火车小站开场又从火车站结束,在火车站与父母告别,标志着特尔莱斯发展的一个阶段开 始;父母把他接走又以火车站为结束,穆西尔象征性地将两个事件通过火车站和铁路连接起来,结构性地暗示,特尔莱斯的发展在经历各种困惑之后,会继续发展,所有的一切只是成长的一个暂时的过程:正如连接火车站向两端是无限延伸的。此外,文中还有多次提到火车站。火车站和铁路是工业文明的标志,象征着“科学和技术立于自然之上”。与火车站相连的铁轨就像数学里的无限循环小数,它来源于无限的远方,汇集于火车站,同时又射向无限的远方。在一般人的眼里火车站是我们乘车和换车的地方,但作者要表达的是火车站就像现代社会一样,一切是由条理和秩序构成,正如火车站长程式化的动作:“站长重复着公式般的动作,掏出怀表,然后摇摇头,又消失了,反反复复,令人想起准时的古老塔钟”(第3页)。穆西尔从一开始就将小说的结构和主题融为一体,从而为小特尔莱斯敏感而又不足解决的心智困惑埋下了伏笔。
“私刑小屋”是几个学生惩罚“小偷”——巴斯尼的地方,学生之间的恶作剧本来很偶然,但作为旁观者的特尔莱斯却将每次进入“私刑小屋”是进入另一个不为成人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的标志,在这个世界里真相和价值的标准也是完全不同于外面的市民世界。实际上,这个小天地就在学校教学楼顶楼一间废弃的收藏室,它与正常的世界只有一步之遥。莱丁和柏茵伯格把惩罚巴斯尼的“小红屋”布置得天衣无缝,并且倍加珍重,而特尔莱斯内心并不特别在意,只是“通往那间‘小红屋’的楼梯就像通往他内心另外那个世界的桥梁,像通向了被人忘却的中世纪”(第44页)。
二、成为问题的语言和数学
特尔莱斯始终认为他的困惑在于他不能将自己的感觉和经历的眼前事实用文字描述出来,“形成一个理性的框架”,正如“从一团纵横交错的乱麻图案中析出隐藏极深的主线”(第89页)。在现实中,他发现越明显、靠得越近、越熟悉的东西,反而越陌生、越难以理解,而这又迫使他进入另外一个状态——冥思:“冥思使最深奥、最烦杂的互不相随的东西顷刻之间达到绝对的统一”。在这里,特尔莱斯经受不住柏茵伯格的东方神秘主义的诱惑,多次进入“小屋”,倾听和观摩柏茵伯格的“印度神功”也得到了解释:特尔莱斯试图借助另外一个途径找到现实的自我和感觉的自我平衡。当他在学校董事会面前进行辩述后,他忽然感到自己的困惑再也没有了,“他称,他能够区别自己和他物,他有一种感觉,他的思想现在正式生成,他的思维和感觉融为了一体”(第129页),不过就是这个时候,校长和主审官们却宣布特尔莱斯已经混淆主观和客观,无法救治。
“数学”是小说探讨较深的问题,小小的特尔莱斯对数学如无限小数,特别是“
”的现实性产生怀疑。在他的眼里,“
”是一个虚数,根本不能在现实中存在,然而人们确可以拿他进行数学演算,对于属于感觉世界的特尔莱斯这是非常神秘的事情,由此他想到了桥——“桥只有左右两只墩,但可以在上面走,仿佛它们自成一体”(第78页)。他试图跟周围的同伴讨论,但一开口人家就觉得好笑,向成年人求教得到的答案也只能是“记住并学会演算就够了”,“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种解释,就取决于他的时间有没有到,没有什么,数学有他自在的完整世界,人们必须呆在其中足够长的时间,为的是填满他所缺。一切的一切就是——信奉”(第34页)。我们知道,数学是一种内在体系,它是建构在“假设”的事实基础之上,可是执拗的特尔莱斯确把它上升到生存的意义上,他试图通过数学看穿表面的世界和隐藏于其后的秩序:“他意识到:(现实的)秩序没有像它自身那样稳固:没有物、自我、形式和因果是确定的,一切是包括在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不在的变幻中”(第89页)。他对数学的“迷惑”实际是进入两个现实的尝试。他的结论就是“一切发生着,那就是最清楚的事实”(第92页)。小特尔莱斯在当时并不知道,数学是纯粹的思维而形成的,一方面它提供了日常经验知识无法检验的设想,也就是是说数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思想高于感觉,感觉高于观察,感观世界无法与数学相符的,要达到数学的真实世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特尔莱斯与同伴的特殊关系
小特尔莱斯不断变换伙伴,他希望在同伴身上中找到自己“正常状态”,但一切都是失败,作者毫无保留证明特尔莱斯最后将所有与伙伴的建立的关系影射到他的恋母情节和挣脱这种情结上。而这种 恋母情节的最终解除,是特尔莱斯最终走出另一状态、自我发现的标志。小说中出现母亲的情节有二十几处之多,但父亲出现的唯一一次是小说开头,双亲告别小特尔莱斯时,老特尔莱斯对送别的伙伴说:
“不管怎么样”,老特尔莱斯转向在场的其他人(莱丁和柏茵伯格),“我想拜托你们所有的人,我儿子有什么事,请立刻告诉我。”
这句话可让特尔莱斯着实感到不快,“爸爸,我会出什么事啊?!”,不过他已经习惯了忍受父母每次道别时的这种托付。(第14页)
这里象征父亲的角色转移到了比自己早熟的同伴身上,而母亲的形象却始终挥之不去。在一次受柏茵伯格的驱使光顾妓女波兹娜时,特尔莱斯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虽然它同时觉得波兹娜又玷污了自己母亲形象,“一切成为过去,他觉得背弃了自己母亲的形象”(第38页)。直到假期的一天晚上趁没人时,特尔莱斯一直既鄙视又关注的巴斯尼主动向特尔莱斯要求“性折磨”,他们两人的同性恋关系正式浮出水面,这其中结构表现在以下:
莱丁和柏茵伯格(象征父亲)占有巴斯尼(象征母亲);特尔莱斯和巴斯尼的相惜和默契是一种同性恋关系;特尔莱斯的同性恋情节还表现在对代表父亲的莱丁和柏茵伯格复仇:他私下把莱丁和柏茵伯格将要进行最严重的惩罚巴斯尼的计划泄漏给了巴斯尼,使巴斯尼免遭灭顶之灾,而这时又标志着特尔莱斯与莱丁和柏茵伯格的决裂:“我对你们俩感到恶心!你们的勾当很无聊”(第121页)。当他敢于面对柏茵伯格和莱丁的威胁毅然决裂时,特尔莱斯实际上跳出了恋母仇父的情结网。随之而来的是对巴斯尼痛斥“你是个孬种!我不会帮助你”(第127页),他甚至为此逃离学校,主动离开贵族学校。特尔莱斯在逃出如此错综复杂的网以后,他的成长危机基本上越过了一个阶段。表面上看,特尔莱斯是“疯”了,是“困惑”,但他内心对自己内心价值评判标准有了质的飞跃:成人的价值并不适用他们这些青少年世界发生的一切。他的恋母情节过去了,他的“内心尝试”也就完毕,这丝毫不影响自己的成长:主人公在经受这些毛骨悚然事情后的若干年,即成为因循守旧的美学家后才真正认识到:所谓对事物的看法与其说是与事物本来面目有关,倒不如说是同认识该事物的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我对巴斯尼的看法并没有错……是的,事物具有人们根本没有注意到的第二种秘密生命,我觉得我的发现没有错:并不是说事物都有生命,并不是说巴斯尼有两张面孔,而是我自己,我自己似乎有区别于理智的第二种视觉来看待我周围的事物……在我身上,在我心灵深处,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我无法用思想衡量它,它是一种用语言不能表达的生命,然而这就是我的生命……”(第113页)
四、结 论
穆西尔的小说人物“特尔莱斯”为自己构筑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世界,不断在反现实中接近自己心目中的另外一种状态,这种另外一种状态不是直接通过文字描述的,而是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一系超乎寻常的行为和他突破理性的想象力来实现的,让读者觉得所谓的理性是相对的,它只有一定的限度,一切事物都可以另样地发生,只是审视事物的参照系发生了改变而已,难免使年少多虑的特尔莱斯在同一瞬间进入两个自我,纯粹的信仰在旧的体系已经打破、新的伦理尚未确立的现实社会面前成为一句空话。在这部处女作里,穆西尔对20世纪人们的心理与精神状态探究以及对人的认识能力怀疑全面得到了体现。特尔莱斯的迷惑可以理解是对现实的怀疑又可以理解成现实对学生特尔莱斯的阻碍——无路可通。按照德语的理解,主人公“特尔莱斯”的德语词“Torless”具有“没有门的(vers-chlossen)”和“不困惑的(unverwirrt)”双重意义。在作者颇有用意的命名当中,我们可以解读到一方面主人公找不到门,同时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自己并不真正迷惑,而这正是穆西尔通过他的小说人物“特尔莱斯”所要揭示的复杂意蕴:在看来“理所当然”的“此状态”中埋伏着“并非如此”的“另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