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gaalove4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的核心,切实保障幼儿教育质量意义重大。幼师队伍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其心理、身体、个体素质等状态与教育水平成正相关。鉴此,切实做好幼师队伍管理,夯实人力资源基础,是幼儿园园长需加强重视的问题。本文即从情感管理概念、作用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幼儿园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情感管理;幼儿园;管理方法
  幼儿教育是人类启蒙教育的起点,也是儿童成长的起跑线。在幼儿教育中,对儿童人格建构、知识内化、能力培养等影响最深的即是教育者。所以,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幼儿管理体系中的关键性内容。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园长需深学笃用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有效渗透情感管理策略,以此增强幼师积极的行为动机,切实提高教育水平。
  一、情感管理概述
  情感管理策略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中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理论,其强调管理者要通过关心人、理解人达到管理人的目的。情感管理通常实施于企业管理之中,其作用在于激发员工的力比多,致使员工感到身心愉悦而提升自我的内在动机。现目前,情感管理亦常施行于各个单位之中,在幼儿园管理中有效运用此管理策略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二、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可实施性与作用分析
  在探究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实施策略之前,我们首先还需明晰其可实施性与具体效能。倘若没有理清上述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就难免会面临南辕北辙的困窘。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可实施性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幼师与企业职工的社会统一性。幼师与普通职工同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具有社会统一性,即彼此都具有自我意识及自我满足的需要。其二,幼师与企业职工都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描述,他们具有尊重需求,而尊重需求的外显形式即是情感满足。
  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管理有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情感属性是人类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只有情感获得满足才能够增强个体的归属感。在幼师群体中,归属感能够为其凝聚成一个整体。简言之,情感管理有助于增强幼师个体的归属及幼师群体的凝聚力,其对幼儿园管理效率的提升也大有裨益。第二,情感管理是营造幼儿园和谐氛围的必要措施。人格心理学理论指出,情感挫折会损耗个体的力比多,致使其产生攻击性。在幼儿园管理中,幼师也时常会受情绪的影响而产生攻击性。显然切实做好情感管理不仅能够消除幼师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和睦,并以此助推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三,情感管理有助于教师提升自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明确指出,人类个体的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存在递进关系。当个体的情感获得满足、自身受到尊重时,其自我实现需要自然就会凸显出来。可见在幼儿园管理中加强情感管理,给予幼师必要的情感抚慰及尊重理解,那么其自我实现需要就会被激发,这将促使其不断提升自我。
  三、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1.营造民主管理氛围
  管理的形式分为规范性管理与自我管理,规范性管理是依靠规章制度、监督警示、教育批评等外部力量去约束个体行为的管理形式;而自我管理则是个体自发性约束自身行为,以契合社会规范的自主性管理形式。上述两种管理形式中,后者的管理效率要远远超过前者。换言之,在幼儿园管理实际中,园长应该做到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制度性约束,另一方面也需有效激发幼师自我管理。然而为了激发幼师自我管理的能力,就需要为其创造相对民主的管理环境。在幼儿园管理中,园长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营造民主管理氛围:其一,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策略。在幼儿园管理中,园长可定期组织幼师开展民主生活会议,通过民主交流的形式,鼓励幼师踊跃建言,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与不满,让幼师情感得到宣泄的同时也帮助我们认清实际的管理状况。与此同时,我们还需通过会议及时收集幼师反馈的信息,积极接纳幼师的有益建议,并据此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其二,动态调整人事管理队伍,让更多的幼师参与到人事管理中。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会出现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即当个体处于被动状态时,其会产生成为主动角色的期望。同理,幼师在接受管理时,时常也会现象自己成为管理者情境。在幼儿园情感管理中,园长不妨采取民主管理的措施,即选拨一批自愿担任管理者的幼师去做管理工作。通过这样的角色交换,不仅能够满足部分幼师的期望,使其获得情感的满足,同时也能够让其在交换角色的过程中内化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从主观意识上认同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2.巧用激励管理方法
  激励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常规化管理措施,其同样适用于情感管理之中。在幼儿园情感管理中,巧用激励管理方法通常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园长应该合理利用物质激励和情感激励两种形式。在物质激励层面,园长应该充分考虑幼师的实际情况,对表现良好的幼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嘉奖。物质激励所产生的外部刺激,能够增强幼师的满足感、获得感、归属感,使其情感得到一定的满足。当然除了物质激励外,园长更加需要注重情感激励。情感激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理解、关心、沟通疏导几类。对幼师的理解的主要体现在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思考,以预见性的思维去设想幼师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状况,并对其给予充分的理解。譬如在开学期间,幼师的工作通常相对繁忙,工作压力带来的情感失衡问题也十分严重。在此期间,当部分幼师如果出现较小的工作疏漏时,园长应该展现出充分的理解,以助益其消化情感垃圾,逐渐调整工作状态。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园长还需给予幼师充足的人文关怀,其可以表现在日常的嘘寒问暖,亦可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幼师的情感状况,并对情感状况不佳的幼师,及时给予必要的关心问候。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解决幼师的情感问题,园长还需通过不定期抑或定期的沟通谈话,及时疏导幼师存在的情感问题,帮助其恢复乐观自信的心理狀态。
  3.定期开展文化活动促使幼师宣泄情感
  人格心理学理论指出,人类个体对焦虑、恐惧、挫败等情感有五大类防御机制,其中效果最好的即是升华。升华防御机制是将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接受行为的渠道。例如当一个人感情受挫时,他通过运动的形式去宣泄情感即是升华防御机制的一种外显形式。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想切实落实情感管理措施,园长就需要利用个体防御机制的特性,努力引导幼师通过升华的形式去实现自我防御。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园长则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组织幼师多参与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将不良的情感宣泄出来,促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譬如园长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书法竞赛、朗诵表演、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幼师在活动展示自我的才能、宣泄自身的情感、释放自身的压力,以此达到良好的情感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做好幼儿园人事管理是园长的主要职责,在管理过程中采取情感管理措施,能够帮助幼师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心理状态、工作状态,能够增强幼师对工作的内在动机,也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程小艺.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妙用[J].河南教育(幼教),2014(5):22-23.
  [2]刘玮.浅议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5(06):129-130.
  [3]曹玉.试析让情感管理促进幼儿园工作管理[J].小品文选刊(下),2015(02):22-23.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的兴起,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能避开网络。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孩子自我识别能力、自控能力差,极易受不良影响沉迷网络而遗憾终生。家长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关键词】沉迷网络;危害;家庭教育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已逐步普及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社会面貌,教育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时下,不少孩子成了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仅仅以单纯的模仿和记忆为主,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建立了有效的合作学习机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才能使小组交流合作在小学生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教学中,有效的监督机制便是多元评价,通过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习得知识、锻炼能力。  一、鼓励性评价,引导主动探究  小学
【编者按】“在幼儿园应该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问题怕是难住了不少园长。究竟有没有科学、有效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去落实中央文件的精神呢?今天记者将探访一所非常有办园特色的幼儿园—潮州市向上实验幼儿园。园所在张琪芸园长的带领下,非常巧妙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跟潮州地方特色相融合,可谓独具匠心,效果喜人,不仅让孩子学得开心,家长也十分满意。张园长究竟用了什么妙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向上
摘 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生安全问题严重影响课程实施,教师的配备不合理,主题开发、计划制定、活动实施费时费力,影响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开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利用校园服务,结合“2 X”模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研;加强教师有效指导;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等。  关键词:综合实践;常态化;校园服务;建立活动基地;循环利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倡导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方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个体特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此基础上,来对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学习兴趣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与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对自育自学教学中,数学“分层练习”的实践与认识展开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此来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育自学;分层练习;实践;认识  自育自学教学模式,是教育家魏书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写出的作文语句优美,用词精辟,但内容不遂人意,不是文不对题,偏离中心,就是主次不分,缺少重点。究其原因,是作文前审题不当或是没有认真审题。  何为审题?审题就是对一个作文题目的写作要求进行仔细审查、分析和研究,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特色的过程,是整个作文构思的开端,也是作文构思的基础。古人讲:“文成于思”。作文抓住“思”也就抓住了作文的真谛,
一、绪论  关于导入的艺术类书籍层出不穷,但大多数书籍都只是从纯技巧或者导入方法的分类上进行阐述,很少留意到导入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常常是为了导入而导入。  从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不理解导入的意义及目的,只知道导人是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却不知道导入的本质内容,使导人成为形式上的“走过场”,起不到导入应发挥的作用。  因此,我尝试从“情”上进行分类,探索出让广大教师容易操作的激情导入方式
前段时间,央视播放的《經典咏流传》,看了感受颇深。此节目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在经典中注入新时代元素,成为新的文化。教育部相关领导也说过,应该培养孩子从小接触古典诗词,产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受其熏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并创新。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该怎样让学生爱上古诗,学
“搬家”的定义原指迁移居所,也泛指移动物品的位置或地点。把“搬家”做法放到作文教学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作文教学中的“搬家”,就是将原有的知识,通过渗透、应用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即结合课文进行写作。那么小学作文教学为什么要注重“搬家”教学呢?主要出于两种考虑:  一是對学生有移情化性的作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对于一些文章所蕴含的意义,人生哲理他们很难体会得到。如S版第八册中《桂林山水
【摘要】节奏感强的旋律能让人迅速进入到一种兴奋中状态,而熟悉的儿歌进行改编英语对话或故事既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又能让孩子学得愉快,还让课堂有亮点,很好地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Chant;特色;唱;精彩  首次教授三年级PEP人教版英语时发现里面的Let’s do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读得最齐最好的。光盘里领读者的声音显得是那么精神抖擞,让人一听就为之振奋,情绪也跟着他们的节奏而起伏,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