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过渡期我国进口贸易救济体系的完善

来源 :商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女子大学 经济管理系,湖南 长沙,410004)
  
  摘要:2005年开始,主要产业在加入WTO谈判中获得的过渡期大部分结束,进口贸易自由化程度空前提高,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竞争和进口激增必将对我国产业造成冲击,进口贸易救济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此要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贸易救济体系。
  关键词:加入世贸后过渡期;进口;产业安全;贸易救济
  中图分类号:F752.61文献标识码:A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随着进出口限制的逐步取消,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见表1),在全球贸易中的排位已升至第3位。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在给国内产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2005年是入世后过渡期的开端,进口贸易自由化程度空前提高,自此部分敏感行业将面临进口产品更为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外国产品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有可能利用倾销、补贴等不公平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可能引起进口激增。而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竞争和进口激增必将对我国产业造成冲击,进口贸易救济工作正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在遵守 WTO规则的前提下,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进口贸易救济体系已迫在眉睫,这对营造公平贸易环境、维护我国产业安全、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一、我国进口贸易救济的现状HT
  
  (一)初步建立了我国的进口贸易救济法规体系
  我国贸易救济工作立法先行,1994年我国第一部《对外贸易法》仅对贸易救济作了原则性规定,而2004年4月6日修订通过的《对外贸易法》增设了第7章“对外贸易调查”和第8章“对外贸易救济”,对贸易救济工作进行了授权和规范。国务院于2001年11月颁布了《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改,不仅在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上注重与WTO相关协议的规定接轨,而且对贸易救济措施增加了“符合公共利益”方面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地区和产业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加强了对我国特定地区和产业的保护。此外,商务部根据上述法律法规颁布了涉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程序、透明度等一系列部门规章,我国的进口贸易救济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
  (二)开始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产业安全
  中国是目前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正当国内出口企业疲于应付国外日益增多的反倾销调查的时候,我们的市场同时也正悄悄地受到外国倾销的侵害。为了维护国内产业的安全,1997年我国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是我国的首例反倾销案。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反倾销力度的加强,我国反倾销调查的立案数逐渐增多。据统计,1997年至2006年4月底,我国的反倾销立案为44件,而自2001年12月份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至2006年4月底,反倾销立案数为33件,涉及25个国家(或地区),化工、造纸、轻工、冶金、纺织和电子6大行业,其中2/3以上的案件集中在化工行业(见表2和表3)。2002年5月我国启动了对25种进口钢材的损害调查,立案初裁后,对9大类48个税号的钢铁产品实施为期180天的关税配额性质的临时保障措施,并从2002年11月20日起对5类钢铁产品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性质的最终保障措施。
  (三)正在建立贸易救济预警损害机制
  商务部从2001年开始着手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包括预警监测、分析评估、信息发布、预警应急以及预警效果跟踪评价五个系统。到目前为止,一是对400多种重点敏感商品进行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二是在汽车、化肥、钢铁、纺织和电子信息产品等行业建立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三是一些省市根据本地产业特点建立了地方性预警系统;四是正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代表性的区域建立区域性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二、加入世贸后过渡期我国进口贸易救济面临的挑战
  
  2005年开始,主要产业在加入WTO谈判中获得的过渡期大部分已结束,政府原有的一些管理手段正逐步放开或取消,譬如,进口配额许可证已于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关税总水平已降至9.9%;所有非关税措施取消;贸易经营权完全放开等,进口贸易自由化程度空前提高,外国产品进口将大大增加。在貿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外国产品正在或将以倾销、补贴等方式进入我国市场。这都会对我国产业造成冲击,进口贸易救济正面临严重挑战。具体表现为:
  (一)外国产品对华倾销事件逐渐增多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倾销方式进入我国的外国产品正逐渐增多。从我国反倾销的立案数来看呈逐年上升趋势,1997年至2001年11月为12起,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为24起,而2005年1月到2006年5月已达10起;从涉及的行业来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从造纸逐步扩大到化工、冶金、纺织、电子、轻工和医药行业;从涉及的国家来看亦呈增多趋势,从1997年的3个增加到目前的25个,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二)进口激增对我国产业的冲击开始显现
  2002年3月在美国启用“201条款”对12类钢铁产品采取为期三年的保障措施之后,欧盟、智利、委内瑞拉、泰国等WTO成员相继跟进,纷纷对钢铁的进口采取各种限制。国际过剩的钢材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钢铁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据统计,2002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936万吨,同比增长32.99%,为8年来之最。由于进口钢材大量增加,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占钢产量90%以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急剧下降,2002年1-3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仅实现利润27.1亿元,同比减少21.2亿元,下降幅度达43.86%。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今年1至5月,我国进口的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同比增长80%,为8.7万辆。继今年1月1日我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从30%调整为28%后,7月1日起,汽车进口关税再次下调,从28%的税率下调到25%,且适用于所有进口的乘用车。由此可以预见汽车的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对国内汽车产业的影响将不容忽视。
  (三)补贴产品进口的可能性不可排除
  虽然迄今为止我国尚未使用过反补贴措施,但并不意味着接受了补贴的外国产品未进入我国市场。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公共机构对部分产品给予专向补贴的情况依然存在。这些受补贴的产品一旦被进口到我国市场,也可能损害我国的相关产业。所以,在进口不断增长,国内产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者将加大对补贴产品进口的关注,并有可能提起反补贴调查申请。而由于反补贴经验的缺乏,今后的反补贴实践可能面临较多的问题。
  (四)外商规避贸易救济的行为可能增加
  广义的规避包括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措施和反垄断等的规避行为,而狭义的规避仅指规避反倾销的行为,这里指后者。当一国商品被另一国征收反倾销税时,生产商或出口商可通过改变商品的生产地、组装地、产品形态和产品价值等方法来减少或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这是出口商面临反倾销制裁采取的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反倾销力度的加大,由于不甘心失去中国市场,受到影响的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商很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来规避我国的反倾销措施。由于我国现行法规缺乏对规避行为的具体认定标准,我国的贸易救济主管当局实施反规避措施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因此,现实中可能发生的规避行为,也向我国的进口贸易救济提出了挑战。
  
  三、国外贸易救济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采用。从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实践来看,要充分发挥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作用,必须以完善的贸易救济体系为保障。通过对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贸易救济体系的分析比较,得到以下启示:
  (一)有完善的贸易救济法律体系
  以美国为例,其贸易救济制度可分为影响进口和影响出口两个方面。对进口的贸易救济主要为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针对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二是对进口品进行调整的保障措施,三是运用337条款对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所采取的措施。对出口的贸易救济主要体现在301系列条款的应用上。美国现行反倾销反补贴法主要是《1930年关税法》及其1979和1995年修正案,此外,《1974年贸易法》、《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对反补贴也有若干规定;关于保障措施的有关规定主要在《1974年贸易法》的201-204条款;而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依据主要是《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关于出口救济的条文主要是《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及其扩展。
  (二)建立了贸易预警体系
  目前,很多国家的政府出于保护产业、及时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的目的,纷纷建立预警体系,对重点行业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案件的苗头,一旦立案,这些监测信息即成为其裁决的重要依据。如美国商务部2003年9月建立的“工业分析办公室”,负责审查和评估进出口贸易、政府政策对产业及企业的影响,主要通过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最终编制形成报告,并成为发起贸易救济措施的基础性信息。再如我国台湾省建立的贸易救济防火墙系统。其基本精神为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针对各国产业动态事先做深入报导,提供给业界参考,研究应对策略。其第一代貿易救济防火墙系统包括四道有力的防线:完善的贸易救济预警体系、贸易救济论坛、贸易障碍(壁垒)报复机制和贸易救济争端解决咨询机制。而其第二代贸易救济防火墙系统则正在建立之中。另外,南非和欧盟分别建立了“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印度则建立了重点商品进口监测机制。
  (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如美国关于反倾销反补贴职能机构的设置:商务部负责就被调查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和可制裁补贴及其幅度进行调查和裁定;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就倾销和补贴进口产品是否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进行调查和裁定;国际贸易法院负责受理利害关系方提出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司法审查申请;海关总署则负责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另外,总统可依据《1974年贸易法》201-204条款的授权对特定进口产品采取保障措施,且该授权可以在进口物品并无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情况下使用。至于对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的“337条款”调查的执行机构则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各个机构可谓分工明确,职责鲜明。
  四、完善我国进口贸易救济体系的途径
  在WTO体制下,我国政府一方面承担着遵守WTO贸易规则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保障国内产业正常发展的责任。因此,我国可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体系,在遵守WTO多边贸易规则及其他相关机制的前提下,从保障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出发,兼顾我国产业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贸易救济体系。
  (一)制定配套法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贸易救济法规体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进口贸易救济法规体系,基本上做到了贸易救济的立法先行。但是,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贸易救济法律法规规定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因此,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十分必要。
  1.加快对我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法律条文的研究,借鉴WTO相关协议和其他主要成员国内“两反一保”法律规定的方法,细化和明确“两反一保”法律的关键条文。完善我国“两反一保”诉讼体制,对诸如损害的因果关系、必要的附加条件合格的诉讼主体、管辖法院及法院受案的范围、调查程序等作出更为明确而有利的界定。
  2.加快对反规避措施的立法,完善反规避制度。2002年12月13日,原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规定》中规定了不同形式的规避反倾销税的行为,但在确定规避行为的成立、规避行为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仅原则性地规定国家经贸委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规避反倾销的行为,而未明确具体采取的反规避措施。2003年11月17日,商务部发布的新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中也未涉及反规避问题。因此,当外国产品规避我国反倾销行为时,商务部不能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规制,所以,我国至今也没有针对国外的规避行为发起过反规避调查,这势必会削弱反倾销的效力。
  3.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
  一是根据WTO的要求, 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或修订我国的技术标准,对于因国情所限不能直接采用国际标准,而出于对国家安全、人身健康安全、动植物安全、防止欺诈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又必须制定为技术标准的,可依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补充和完善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将强制性标准从现有的标准中分离出来,修订为我国的技术法规以增强其强制执行力。三是根据国际贸易的实际需要制定技术法规。四是制定合格评定程序,推行强制认证制度。
  (二)加快贸易救济预警机制的建设
  如上所述,我国已经在部分行业和地区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尚未形成一个集预警、反应、应对于一体的联动运作机制,救济能力相当有限。因此,必须加快我国贸易救济预警机制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尽快形成一个分工合作、运转协调的包括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四体联动机制”, 对农业、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和冶金等重点敏感企业进行竞争力评估。
  (三)成立贸易救济论坛
  完善“重点行业维护产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利用这个平台讨沦“后过渡期”以及多哈回合谈判中涉及产业的重点问题,及时向各产业通报应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建立规范的贸易——产业沟通机制,以便在谈判中更好地反映国内产业的需求和利益,使得政府与产业的信息沟通和协商机制更加高效畅通。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辅导重点产业的行业协会成立“贸易救济小组”,整合产业上、中、下游的利益,就贸易救济议题定期和不定期举行“贸易救济小组”和企业经验交流座谈会,以强化企业界处理贸易救济案件的能力。
  (四)加快我国贸易救济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
  该体系应包括各类官方和非官方性质的机构,专门为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与贸易救济有关的调查、研究、培训、信息和法律服务。加入WTO后,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一些这类机构,如“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等,但在数量上还远远不够,在行业内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因此,一方面要建立更多的信息咨询服务中介机构,提高他们在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对企业立案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做好立案前的辅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咨询服务作用。
  (五)积极探索新的贸易救济方式
  许多发达国家的贸易救济方式出现了由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世贸组织定义的常规贸易救济措施,向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认证等贸易壁垒措施交错和扩展使用的趋势。而我国目前采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基本上局限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因此,我国应积极探索新的贸易救济方式,包括反补贴、产业竞争力调查、幼稚产业促进、服务贸易救济、贸易转移救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参考文献:
  [1]罗昌发美国贸易救济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智辉贸易救济防火墙进口救济与世界贸易组织——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策略[M]台湾:天一图书公司,2002
  [3]欧、美反规避相关法律解读及对策建议[EB/OL]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http://wwwcacsgovcn
  [4]宋和平,邬铁军我国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保障措施的成功实施及启示[EB/OL]http://wwwcacsgovcn
  
  (责任编辑:石树文)
其他文献
摘 要:2006年是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阶段,企业信用又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对湖北企业信用的建设情况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企业自身的表现、外部因素的建设、信用缺失的原因和信用现状的总体评价。通过对湖北各市县的调研发现:湖北省的企业信用治理在这两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方面有所好转,还有些方面有明显好转。但拖欠货款仍然严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也在一定范围存在。信用缺失的内因主要在于企业的短
期刊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对聊城市1978-2005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划分了五个阶段来分析各个阶段的增长特点和促进政策,分析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有效途径;聊城市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On Farmers' Increased Incom
期刊
摘 要:红色旅游产品有自身的特点,其开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可设计开发由革命遗址与遗迹类、红色纪念馆、博物馆与烈士陵园类、红色节庆类、红色文化类等构成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并加强与“绿色”等类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  关键词: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原则;体系;临沂市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资本追逐知本的时代。人才作为科技和知识的载体,具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不可替代性,其资本的存量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了一个地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国际竞争中对物质资源、市场的争夺逐步让位于对人才的争夺。对于山东省而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真正体现出“先进性”,必须从人才的培养和合理配置上下功夫,而要提升人力资源的水平,关键是构造一个良好的人才
期刊
摘 要:对国内外饭店业规模经营现状及规模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其数据展示了国内外单体酒店和饭店集团在规模上存在着巨大差距。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因素、相关性产业和政府及体制等是影响非显著规模经济性酒店业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规模经营;文化产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cale Manage
期刊
摘要:整合营销传播是适应信息多元化与品牌中心时代的新型沟通体系。“整合营销传播”概念框架中的“整合”有质、量两方面不同的内涵,在整合目标上有品牌战术传播和组织整体战略传播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整合营销传播实践的运行特征包括“接触管理”、“协同效应”、“双向沟通”等三项指标。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整合;传播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整合营销传播”,英文:Integrat
期刊
摘 要: “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其实行改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石家庄为例,其现行改造模式为 “政府引导+村集体入股+开发商投资”的改造模式,该模式能促进“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保证各个改造主体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更好地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模式;石家庄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
期刊
摘要: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缺陷在于过分关注效率,而忽视了匹配市场需求的有效性。在技术条件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基于市场导向的供应链创新模式,需求链管理应运而生。需求链管理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在管理重心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需求链的典型活动包括市场信息的获取、市场信息在所有需求链成员之间的分享,以及基于顾客价值的需求链整体对于市场信息的响应。  关键词:需求链;供应链;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要:以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BioFach China 2007参展商为调查样本,通过评分赋值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中外参展商行为差异和对展览视觉形象的认知水平。结果表明,中国参展商整体认知水平低于境外参展商,行为受认知程度影响。境外参展商在参展理论、参展目的和对展览的重视程度等方面明显高于中国参展商。  关键词:有机博览会;视觉形象;认知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The
期刊
摘要:随着商品房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争取市场、赢取顾客的重要性。这使得处于竞争行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不开始重视顾客满意度。依据中国顾客满意度模型、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和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商品房顾客满意度潜变量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模技术进行参数估计, 得到的结果令人满意。此项研究对房地产商制定战略、特定区域商品房开发前期市场研究和其他研究有些借鉴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