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国内外饭店业规模经营现状及规模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其数据展示了国内外单体酒店和饭店集团在规模上存在着巨大差距。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因素、相关性产业和政府及体制等是影响非显著规模经济性酒店业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规模经营;文化产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cale Management Modes in Non-remarkable Economic
Cultural Industries at Home and Abroad
LUO Jian-hua,LI Tie-ning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cale management modes s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otels,the paper finds that in China there still exist the large gaps of scale for whaterer single hotel or hotel groups. It conculdes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scale operation of non-remarkable economic hotel industries include such as follows:productivity,demand,corporate strategy and competition,relative industries,governmental regulation,etc.
Key words:scale operation;cultural industries;management model
收稿日期:2006-09-10
作者简介:罗建华(1956-),男,湖南茶陵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李铁宁(1972-),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2004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湖南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及其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404023。
“文化产业”一词是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学者、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本亚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艺术为生产资料,进行精神产品生产并进入市场流通的行业系统。它不仅包括科学、教育、文艺、出版、影视、旅游饭店、娱乐、体育等主体产业部门,还包括推销、印刷、中介、管理、咨询等服务配套行业[1]。文化产业从产业的规模经济角度来看,不像制造业产业那样属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而属于非显著的规模经济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在产业链、区域竞合、市场和产业指向等产业关系方面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因此,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一定经营方式转化为具有一定或较强规模经济性的产业。
笔者以旅游饭店业为切入点来探讨国内外饭店业规模经营的差异,从中总结出一些文化产业带有普遍性的规律,然后在本课题的后续研究中再用它去指导文化产业内其他类型企业。
一、国内外单体酒店规模经营比较分析
单体酒店规模经营的指标可以用酒店客房数、经营收入、酒店客房出租率等来描述。下面以客房数来说明单体酒店规模经营差异。国外单体酒店中规模最大的当数美国的米高梅大酒店,2004年该酒店客房数就达到5 005套。2005年中国大陆居于前四位的酒店分别是:北京饭店1 000套,广州白天鹅843套,北京中国大饭店738套,上海金茂君悦527套。由此可以看出,在单体酒店规模经营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
二、国内外饭店业规模经营比较分析
(一)发达国家饭店业规模经营现状
发达国家饭店业规模经营主要采取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和战略联盟四种形式。所谓的饭店连锁经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公司隶属于同一母公司的经营形式[2]。饭店连锁最大特点通过统一的营销、采购、物流配送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来降低总成本费用,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按照国际惯例,比较饭店集团规模实力的大小通常是以饭店集团所拥有的客房数与饭店数进行。世界饭店与餐馆协会《饭店》杂志,每年都对世界饭店集团规模进行排序。表1 列出了2004年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饭店集团有关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1)2004年世界饭店排名前10位的连锁饭店集团所拥有的客房数接近10万套,英国洲际集团多达536 318套;(2)2004年世界饭店排名前10位的连锁饭店集团所拥有的饭店数也均在400个以上,最多的美国圣达特饭店集团多达6 403个饭店。
(二)我国饭店业规模经营的现状
表2列出了2004年我国饭店集团酒店数、客房数和在世界的排名。
2004年中国排名前10位的饭店集团的饭店合计为382座,客房数为85 909间,合起来也只能排在全球第11位。全国星级饭店多达一万多家,但集团化程度只有14.55%。国内排名第一的锦江国际集团于2003年6月9日建立,成立之初只有15家经济型酒店[3]。到2004年10月已经发展到150家,客房数达32 707套,在世界上只排名第29位。
表3对国内的星级饭店客房数的规模,饭店星级等级和饭店出租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
由表3可以看出:(1) 2004年五星级饭店全国只有242个,客房数8.74万套,在全部星级酒店中只占7.1%;(2)全国500间以上规模的酒店只有125个,客房数10.55万套,在全部酒店的比重中只占8.5%;⑶ 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在65%左右。
三、非显著规模经济性的酒店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产要素条件
酒店业的生产要素包括产品质量、人力资源、科技信息水平、资金、基础设施等。(1) 酒店产品的质量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来体现的,酒店产品具有不可存储性,生产、交换和消费同步性,地域的不可流动性的特点;(2) 酒店人力资源的素质与服务意识和水平将极大地影响酒店产品的质量;(3)世界发达国家酒店集团的内部均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来调度整个连锁集团的客房消费;(4)连锁酒店的规模扩张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支持,国内外酒店集团规模经营的巨大差异与资金是否充足有很大关系;(5)酒店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酒店固定资产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它也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这五个方面因素构成了酒店规模经营生产要素条件。
(二) 需求条件
该国家或地区旅游客源增长速度和顾客消费能力以及具有消费能力的顾客群体规模大小构成酒店业的市场环境。首先,如果该酒店在世界范围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则该酒店集团在世界范围的连锁酒店也必将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其次,该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大小也将会影响消费者对酒店的需求。具有消费能力的顾客群体消费者越多就越能促进酒店业的消费。
(三)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因素
酒店业的市场集中度是反映酒店产品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市场规模结构。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等数值;n——产业内前几位企业数,一般取4或8。
贝恩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和前八位企业的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市场结构作了如下分类,如表4所示。市场集中度指标的意义在于其是作为产业组织垄断、竞争程度,即市场结构的判别和分类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贝恩的分类中,其寡占型包括了寡头垄断型和垄断竞争型两种结构。30≤CR4<50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50≤CR4<75为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下面以酒店集团客房数为切入点来比较国内外酒店业的市场结构的差异。
美国现在是世界上酒店业最发达的国家。由表5可以看出,美国酒店业的市场结构属于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中,既存在少数几个规模大的酒店集团,同时又存在一定数量的中小规模的酒店。因此,它既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的效应,也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的酒店业的市场结构属于完全竞争型,这种市场结果没有形成几个大的酒店集团,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就难以降低酒店的成本,更难以形成成本的竞争优势。
(四) 管理因素
酒店产业达到规模经济时的情形在图1中具体表现为Q1左边的递减曲线。但是当酒店业中的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高层领导者就需要将一些决策权和责任分派给较低等级的管理者,烦琐的办事效率和日常文书工作的增多使得管理职能不能有效执行[4]。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质量管理等管理成本上升,产品的单位成本又会增大,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在图1中表示为Q1右边递增的曲线,它表示随着酒店产业的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管理成本的增加会使单位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增。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中与平均成本最低点c相对应的Q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称为最小最优规模经济(MES),是指单位产品成本最低,单位产品平均效益最高时的生产规模。因而酒店业的规模经济也存在一个限度问题。超过这个限度会表现出单位平均成本上升,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另外,酒店产业中有很多等级的酒店,不同标准等级的酒店的MES点也是不一样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型酒店集团现在处于单位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因此,国外大型酒店总是设法通过各种经营方式力图降低酒店的单位成本。而国内企业酒店集团目前还处于单位平均成本下降阶段,因此酒店规模扩张的空间还很大。
(五)相关性产业
酒店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存在着种种联系,其发展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产生波及效应[5]:(1)逆向波及。酒店产业的发展会沿着“酒店产业——生产酒店产业中间产品的先行产业”,向其先行产业发生的逆向波及。比如酒店业带动酒店的建筑业发展。(2)顺向波及。酒店产业的发展还会沿着“酒店产业——以酒店产品为中间产品的后续产业”的线路产生顺向波及。酒店业的发展会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3)间接波及。酒店产业的发展还会沿着“酒店产业——与酒店产业具有消费互补性的产业”的路径对相关产业产生波及。如酒店产业的发展会波及娱乐和交通行业发展。因此,与酒店也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状况会影响到酒店业的规模经营。国外大型酒店已经与相关产业形成大的产业集群。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里的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发现,某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而当集群形成后,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又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扩大其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产业内企业的竞争力。
(六)政府及体制因素
从根本上说,解决酒店产业规模经营的根本办法,还在于酒店体制和酒店生产单位产权制度的改革,从行政隶属上解除其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传统关系,使其成为独立自主,面向市场的酒店产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能自我经营和运作,能根据市场需要自主进行资产横向组合和兼并的法人企业。国外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这为大型连锁酒店集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我国现阶段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因此,体制的问题制约了酒店集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曾芳,张龙平. 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
[2] 林璧属.旅游饭店实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8.
[3] 何建民. 我国饭店集团与跨国饭店集团竞争四种选择[N].中国旅游报,2005-12.
[4] (美)卡利斯.莫瑞斯,克利斯多弗.R.托马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12.
[5] 李江帆.文化产业:范围、前景与互动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36.
(责任编辑:张淑莲)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规模经营;文化产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cale Management Modes in Non-remarkable Economic
Cultural Industries at Home and Abroad
LUO Jian-hua,LI Tie-ning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cale management modes s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otels,the paper finds that in China there still exist the large gaps of scale for whaterer single hotel or hotel groups. It conculdes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scale operation of non-remarkable economic hotel industries include such as follows:productivity,demand,corporate strategy and competition,relative industries,governmental regulation,etc.
Key words:scale operation;cultural industries;management model
收稿日期:2006-09-10
作者简介:罗建华(1956-),男,湖南茶陵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李铁宁(1972-),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2004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湖南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及其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404023。
“文化产业”一词是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学者、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本亚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艺术为生产资料,进行精神产品生产并进入市场流通的行业系统。它不仅包括科学、教育、文艺、出版、影视、旅游饭店、娱乐、体育等主体产业部门,还包括推销、印刷、中介、管理、咨询等服务配套行业[1]。文化产业从产业的规模经济角度来看,不像制造业产业那样属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而属于非显著的规模经济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在产业链、区域竞合、市场和产业指向等产业关系方面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因此,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一定经营方式转化为具有一定或较强规模经济性的产业。
笔者以旅游饭店业为切入点来探讨国内外饭店业规模经营的差异,从中总结出一些文化产业带有普遍性的规律,然后在本课题的后续研究中再用它去指导文化产业内其他类型企业。
一、国内外单体酒店规模经营比较分析
单体酒店规模经营的指标可以用酒店客房数、经营收入、酒店客房出租率等来描述。下面以客房数来说明单体酒店规模经营差异。国外单体酒店中规模最大的当数美国的米高梅大酒店,2004年该酒店客房数就达到5 005套。2005年中国大陆居于前四位的酒店分别是:北京饭店1 000套,广州白天鹅843套,北京中国大饭店738套,上海金茂君悦527套。由此可以看出,在单体酒店规模经营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
二、国内外饭店业规模经营比较分析
(一)发达国家饭店业规模经营现状
发达国家饭店业规模经营主要采取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和战略联盟四种形式。所谓的饭店连锁经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公司隶属于同一母公司的经营形式[2]。饭店连锁最大特点通过统一的营销、采购、物流配送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来降低总成本费用,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按照国际惯例,比较饭店集团规模实力的大小通常是以饭店集团所拥有的客房数与饭店数进行。世界饭店与餐馆协会《饭店》杂志,每年都对世界饭店集团规模进行排序。表1 列出了2004年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饭店集团有关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1)2004年世界饭店排名前10位的连锁饭店集团所拥有的客房数接近10万套,英国洲际集团多达536 318套;(2)2004年世界饭店排名前10位的连锁饭店集团所拥有的饭店数也均在400个以上,最多的美国圣达特饭店集团多达6 403个饭店。
(二)我国饭店业规模经营的现状
表2列出了2004年我国饭店集团酒店数、客房数和在世界的排名。
2004年中国排名前10位的饭店集团的饭店合计为382座,客房数为85 909间,合起来也只能排在全球第11位。全国星级饭店多达一万多家,但集团化程度只有14.55%。国内排名第一的锦江国际集团于2003年6月9日建立,成立之初只有15家经济型酒店[3]。到2004年10月已经发展到150家,客房数达32 707套,在世界上只排名第29位。
表3对国内的星级饭店客房数的规模,饭店星级等级和饭店出租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
由表3可以看出:(1) 2004年五星级饭店全国只有242个,客房数8.74万套,在全部星级酒店中只占7.1%;(2)全国500间以上规模的酒店只有125个,客房数10.55万套,在全部酒店的比重中只占8.5%;⑶ 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在65%左右。
三、非显著规模经济性的酒店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产要素条件
酒店业的生产要素包括产品质量、人力资源、科技信息水平、资金、基础设施等。(1) 酒店产品的质量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来体现的,酒店产品具有不可存储性,生产、交换和消费同步性,地域的不可流动性的特点;(2) 酒店人力资源的素质与服务意识和水平将极大地影响酒店产品的质量;(3)世界发达国家酒店集团的内部均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来调度整个连锁集团的客房消费;(4)连锁酒店的规模扩张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支持,国内外酒店集团规模经营的巨大差异与资金是否充足有很大关系;(5)酒店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酒店固定资产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它也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这五个方面因素构成了酒店规模经营生产要素条件。
(二) 需求条件
该国家或地区旅游客源增长速度和顾客消费能力以及具有消费能力的顾客群体规模大小构成酒店业的市场环境。首先,如果该酒店在世界范围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则该酒店集团在世界范围的连锁酒店也必将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其次,该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大小也将会影响消费者对酒店的需求。具有消费能力的顾客群体消费者越多就越能促进酒店业的消费。
(三)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因素
酒店业的市场集中度是反映酒店产品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市场规模结构。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等数值;n——产业内前几位企业数,一般取4或8。
贝恩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和前八位企业的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市场结构作了如下分类,如表4所示。市场集中度指标的意义在于其是作为产业组织垄断、竞争程度,即市场结构的判别和分类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贝恩的分类中,其寡占型包括了寡头垄断型和垄断竞争型两种结构。30≤CR4<50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50≤CR4<75为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下面以酒店集团客房数为切入点来比较国内外酒店业的市场结构的差异。
美国现在是世界上酒店业最发达的国家。由表5可以看出,美国酒店业的市场结构属于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中,既存在少数几个规模大的酒店集团,同时又存在一定数量的中小规模的酒店。因此,它既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的效应,也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的酒店业的市场结构属于完全竞争型,这种市场结果没有形成几个大的酒店集团,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就难以降低酒店的成本,更难以形成成本的竞争优势。
(四) 管理因素
酒店产业达到规模经济时的情形在图1中具体表现为Q1左边的递减曲线。但是当酒店业中的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高层领导者就需要将一些决策权和责任分派给较低等级的管理者,烦琐的办事效率和日常文书工作的增多使得管理职能不能有效执行[4]。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质量管理等管理成本上升,产品的单位成本又会增大,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在图1中表示为Q1右边递增的曲线,它表示随着酒店产业的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管理成本的增加会使单位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增。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中与平均成本最低点c相对应的Q1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称为最小最优规模经济(MES),是指单位产品成本最低,单位产品平均效益最高时的生产规模。因而酒店业的规模经济也存在一个限度问题。超过这个限度会表现出单位平均成本上升,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另外,酒店产业中有很多等级的酒店,不同标准等级的酒店的MES点也是不一样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型酒店集团现在处于单位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因此,国外大型酒店总是设法通过各种经营方式力图降低酒店的单位成本。而国内企业酒店集团目前还处于单位平均成本下降阶段,因此酒店规模扩张的空间还很大。
(五)相关性产业
酒店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存在着种种联系,其发展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产生波及效应[5]:(1)逆向波及。酒店产业的发展会沿着“酒店产业——生产酒店产业中间产品的先行产业”,向其先行产业发生的逆向波及。比如酒店业带动酒店的建筑业发展。(2)顺向波及。酒店产业的发展还会沿着“酒店产业——以酒店产品为中间产品的后续产业”的线路产生顺向波及。酒店业的发展会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3)间接波及。酒店产业的发展还会沿着“酒店产业——与酒店产业具有消费互补性的产业”的路径对相关产业产生波及。如酒店产业的发展会波及娱乐和交通行业发展。因此,与酒店也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状况会影响到酒店业的规模经营。国外大型酒店已经与相关产业形成大的产业集群。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里的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发现,某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而当集群形成后,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又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扩大其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产业内企业的竞争力。
(六)政府及体制因素
从根本上说,解决酒店产业规模经营的根本办法,还在于酒店体制和酒店生产单位产权制度的改革,从行政隶属上解除其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传统关系,使其成为独立自主,面向市场的酒店产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能自我经营和运作,能根据市场需要自主进行资产横向组合和兼并的法人企业。国外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这为大型连锁酒店集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我国现阶段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因此,体制的问题制约了酒店集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曾芳,张龙平. 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
[2] 林璧属.旅游饭店实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8.
[3] 何建民. 我国饭店集团与跨国饭店集团竞争四种选择[N].中国旅游报,2005-12.
[4] (美)卡利斯.莫瑞斯,克利斯多弗.R.托马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12.
[5] 李江帆.文化产业:范围、前景与互动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36.
(责任编辑:张淑莲)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