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对于学习有着天然的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缺少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习惯,物理学科作为学生初次接触的理科重点学科,概念性知识不同于学生以往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模式,加大了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难度。故此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以及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理解能力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以及习惯。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探究性学科,一直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理论性概念较为抽象,物理实验步骤十分严谨,其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严谨求真的学习态度确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以及性格叛逆的阶段,对于知识体系十分抽象复杂的物理学科缺少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之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更加缺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的我们应当积极的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物理学习。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结构不够合理
受到经验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知识理论的讲解和习题训练占据了整体教学相当大的比重,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比重较小,课堂教学的结构不够合理,严重限制了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无法将所学物理知识理论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知识掌握并不牢固[1]。
2、学生缺少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对于学习有着天然的抵触和抗拒情绪,加之初中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论性较为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使得班级内的两级分化现象愈发严重,大多数的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意识,对于知之理论较为抽象的物理学科知识兴趣缺缺。
3、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意识,课后学习效率不高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自制能力较差,面对初中物理这类逻辑思维严密的学科,学生更加缺少探究学习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课外时间很少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自主学习意识薄弱[2]。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求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师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与主体作用,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揪到课堂上来[3]。我们可以采用物理科学故事引入;有时结合课文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复习旧课来引入新课;有时则根据重点提出几个引发兴趣和探索的问题;或者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等等。
例如:在上“物体浮沉条件”一节时,教师先可通过出示三个外形相同的乒乓球(分别注入适量的水),提问学生:把它们浸入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说一定上浮。这时,教师用怀疑口吻说:真的吗?请大家好好观察一下。于是教师在全班同学注意力高度集中下动手演示实验,结果出现一上浮,一悬浮,一下沉。這样,有的学生便感到很新奇,头脑中产生了许多问号,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要自学课文才能解答这一问题。由于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渴和浓厚的兴趣去自学,注意力集中,学习热情高涨,自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通过微课进行物理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授课以及微课教学方式已不再陌生,为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的现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将物理重点和难点知识录制成教学微视频,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由学生自由下载和观看学习,增强了物理知识学习的可控性以及便利性[4]。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浮沉定理的相关知识以及阿基米德测量王冠黄金含量的故事录入到教学微视频中,将生动形象的物理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观看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3、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问题,是促使学生进行探究的根源,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要总是将物理知识一讲到底,而是在讲解过程中依据具体的课本内容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创设一种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与探究,以此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比如,在学习《串联和并联》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我就给学生列举了一个他们十分熟悉的例子:声控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接通,灯亮;一两分钟之后,内部的延时装置把电路断开,灯灭。但是,只有天黑之后,灯才会亮,白天不管声音多大,灯都会无动于衷。讲完这个例子,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白天不管声音多大,灯都不会亮?”然后,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分析与研究,直到得出合理的问题答案。这样,我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要求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分析,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分析与思考,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结语: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同时创造良好的自学环境,让学生品尝自学的成果,体验成功的欢乐,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力。
参考文献:
[1]刘婷,杨能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分析[J].考试周刊,2017(64):165-166
[2]黄雷.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探讨[J].考试周刊,2017(60):153
[3]常凤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Z4):51-52
[4]李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 2017(16):61-62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探究性学科,一直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理论性概念较为抽象,物理实验步骤十分严谨,其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严谨求真的学习态度确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以及性格叛逆的阶段,对于知识体系十分抽象复杂的物理学科缺少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之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更加缺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的我们应当积极的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物理学习。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结构不够合理
受到经验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知识理论的讲解和习题训练占据了整体教学相当大的比重,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比重较小,课堂教学的结构不够合理,严重限制了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无法将所学物理知识理论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知识掌握并不牢固[1]。
2、学生缺少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对于学习有着天然的抵触和抗拒情绪,加之初中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论性较为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使得班级内的两级分化现象愈发严重,大多数的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意识,对于知之理论较为抽象的物理学科知识兴趣缺缺。
3、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意识,课后学习效率不高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自制能力较差,面对初中物理这类逻辑思维严密的学科,学生更加缺少探究学习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课外时间很少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自主学习意识薄弱[2]。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求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师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与主体作用,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揪到课堂上来[3]。我们可以采用物理科学故事引入;有时结合课文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复习旧课来引入新课;有时则根据重点提出几个引发兴趣和探索的问题;或者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等等。
例如:在上“物体浮沉条件”一节时,教师先可通过出示三个外形相同的乒乓球(分别注入适量的水),提问学生:把它们浸入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说一定上浮。这时,教师用怀疑口吻说:真的吗?请大家好好观察一下。于是教师在全班同学注意力高度集中下动手演示实验,结果出现一上浮,一悬浮,一下沉。這样,有的学生便感到很新奇,头脑中产生了许多问号,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要自学课文才能解答这一问题。由于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渴和浓厚的兴趣去自学,注意力集中,学习热情高涨,自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通过微课进行物理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授课以及微课教学方式已不再陌生,为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的现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将物理重点和难点知识录制成教学微视频,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由学生自由下载和观看学习,增强了物理知识学习的可控性以及便利性[4]。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浮沉定理的相关知识以及阿基米德测量王冠黄金含量的故事录入到教学微视频中,将生动形象的物理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观看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3、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问题,是促使学生进行探究的根源,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要总是将物理知识一讲到底,而是在讲解过程中依据具体的课本内容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创设一种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与探究,以此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比如,在学习《串联和并联》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我就给学生列举了一个他们十分熟悉的例子:声控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电路接通,灯亮;一两分钟之后,内部的延时装置把电路断开,灯灭。但是,只有天黑之后,灯才会亮,白天不管声音多大,灯都会无动于衷。讲完这个例子,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白天不管声音多大,灯都不会亮?”然后,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分析与研究,直到得出合理的问题答案。这样,我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要求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分析,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分析与思考,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结语: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同时创造良好的自学环境,让学生品尝自学的成果,体验成功的欢乐,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力。
参考文献:
[1]刘婷,杨能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分析[J].考试周刊,2017(64):165-166
[2]黄雷.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探讨[J].考试周刊,2017(60):153
[3]常凤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Z4):51-52
[4]李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 2017(1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