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数形结合” 体会数学魅力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主要就是通过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转化,简化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的本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关系通过直观的图形、画面、位置展现出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应用。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数形结合”主要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与转化关系。“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通过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等展现出来,通过“以形助数”的方法,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此实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数”与“形”是两个最古老的研究对象,也是人们对数学领域开始认识的最初对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数与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主要分为“数”与“形”两大部分,二者之间是相互连接的。作为一种数学思想,其可以运用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与情境中。
  例如,“小亮家养鸡3只,养鸭子的数量是养鸡数量的2倍,养鹅7只,问小亮家养的鸭子多还是养的鹅多?”
  此题单纯的数字解法为:鸡的数量:2×3=6只,6<7,所以鹅多。
  借助图形解答的方法为:三只家禽为一个圆圈,则鸡的数量=一个圈,鸭的数量=两个圈;而7只鹅画出两个圆圈的同时还多出1只。所以得出答案:小亮家养的鹅多。
  通过以上两种解题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数字解法虽然简单,但是预算过程比较抽象,不利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图形解法,通俗易懂且直观形象,能够很好地将抽象预算原理直观化,适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
  二、感悟“数形结合”思想下的数学魅力
  1.善用“数形结合”,构建真实的数学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还没有接触过很多抽象的东西,其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化”“感知化”的发展阶段,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缺乏构想能力。因此,考虑到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部分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教师要引进“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时,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感受,要将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作为主要目的,不要为了“数形结合”而“数形结合”。基于此,教师在运用这一思想时可以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熟悉的体验,引导小学生逐渐沉浸于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思考问题、交流问题。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两位数中不同位置数字的不同意义”,此时若想让他们更自然地融入计算思考活動中,可以依据案例设计,给出题目:开展“博物馆一日游”活动。明确具体的条件为:有5个班级,分别为10人、25人、40人、15人、20人。提出任务:请同学们帮助学校统计一下具体参观人数。
  步骤一:15+25=40;
  步骤二:10+40=50;
  步骤三:50+40+20=110。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上述基础条件,构建“参观博物馆”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再次提出“简单的算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过程中。
  2.直观展示问题相关图形,提高学生课堂解题效率
  在简单的计算题中引入“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为今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对于小学生来说,连续两个数字的计算是容易解答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计算类型,适当引进“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图形直观展示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思考算式、解答习题提供帮助。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已经提出了“现在有5个班级”这个基础条件,也就是说学生需要连续计算五个数字的加法结果,才能够得到最终答案。此时,利用简单的图片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起到帮助学生的作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转换思想,通过提出“数形结合引导题”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
  师:请同学们看这一张图片,请问这是什么形状?
  生:五边形或多边形。
  师:那你知道这个五边形的周长吗?
  生:还不能……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这个等边五边形的边长为15cm,现在你知道它的周长了吧?
  生:让我们算一算。
  生:老师,一共5个边,一共是15+15+15+15+15=75cm。
  在上述这段教学案例中,教师设定边长,让学生将这些边长的“总长”计算出来。这时,学生就能够通过已有的思维模式,“一个边一个边”地计算,以此得出不规则五边形的总长,也就得出了“去博物馆的人数”,从而高效、快速地解答问题。
  3.引入常见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数形转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学习方法。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学生仅仅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规则及竖式运用是不够的,要能够理解其中的算理,从而掌握更好的计算方法。此时,教师可以融合“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入生活中的常见情境。具体方法如下:
  师:同学们,学校要开联欢会了,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么,老师已经帮助大家买了饮料和小食品,就在讲桌旁边。但是饮料好像不够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再买一些。
  生2:重新分配。
  师:若是重新买,班级中的采购经费又不够,我们重新分配吧。请同学们帮帮老师,现在有多少瓶饮料,该如何分配呢?
  生:一箱饮料24瓶,喝掉两瓶还剩22瓶,我们班级一共20个人,那就每人一瓶吧,多出的两瓶给李老师、张老师送过去。
  师:好的,就听同学们的。现在,还有谁能告诉老师,你还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此时开始引导学生延伸思维,进行举一反三)
  生:如何将剩下两瓶饮料在不给其他老师的情况下均匀分给班级中的同学。
  师:对,如何呢?
  此时,教师要让学生着重思考“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学生举一反三,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将这些数字通过图形的方法展示出来,以此锻炼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利用这一思想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客观发展规律,促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并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灵活运用“数形结合”,能够启发学生的生活数学观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认知;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其他文献
英语句型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学生只有具备熟练的语法知识和丰富的词汇量,才能灵活运用句型。小学英语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教师要注重英语句型的训练,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英语句型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英语思维方式。为了顺利开展句型训练,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期刊
语文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课堂教学的流程来讲,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起步阶段,将课堂导入做好,课堂教学的开展自然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如果课堂导入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取得理想效果。本文就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展开分析,然后反思目前课堂导入的具体现状,最后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为目标,提出做好课堂导入的具体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理念,旨在倡导小学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然而,有些语文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其实质内涵,致使个性化阅读教学出现“变味”现象。一是课堂气氛太过活跃,丢失了语文课本该有的味道。二是关注生成精彩,导致文本失落。三是张贴“个性”标签,却恪守
期刊
数学复习课主要是复习旧知识、激活新知识,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提升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复习课堂总是以复习理论知识为基础,再加上大量的练习作为支撑,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数学复习课程将学生从大量的练习中解脱,而将整理和分类作为主要复习方式,让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小學数学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在这其中,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纠错意识,以逐步提升其自我纠错能力。养成纠错习惯,小学生可以自己意识到学习中的错误,并积极进行改正,这是其学习进步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
期刊
阅读是一个人的必备技能,它可以带领人们在时间的长河里穿梭,在不同的空间进行切换,这正是阅读带给人们的力量。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个人“置身”阅读文本的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环境和认知是相互融合的。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达到真正的阅读状态呢?  一、统编版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单元”  “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设计是统编教材的特点之一,使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关注语文的
期刊
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需要动态元素,但这个“动”字却和很多教师的理解大相径庭。有的教师以为动态应该体现在行动和声音上,于是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语篇,使用肢体语言,将阅读课化为言辞激昂的演讲课。有的教师在传统阅读课的基础上增添一个讨论或者表演环节,就以为实现了动态教学。其实,阅读教学的“动”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在课堂的点滴细节中,并非一句话能简单概括。想要落实高年级的动态阅读教学,还要从三个方面去寻找
期刊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许多音乐课程却走入了误区,如过于关注培养学生的音乐歌唱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乐感与鉴赏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无法得到发展。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优化音乐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乐感与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丰富作品种类,剖析作品情感  学生个体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
期刊
现代化教育主张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表演作为初中学生普遍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将其运用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表演类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表演在初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中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发挥表演的作用,让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表演活动更具意义。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表演类型  1.模仿性表演、创造性表演  从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均为语言的应用方法,而且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感觉到学习英语知识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常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另外,部分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时经常使用海量阅读的方法,通过疲劳战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