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式,谈高中学生应如何“画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绘画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然而从高中开始,在过去占重头戏的绘画渐渐从学生的课堂中消失了,绘画成了专业美术生的事。普通高中学生生到底能不能画画,应该怎样画画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学生身心规律和实际需要出发,开发新型的美术课堂,让绘画成为学生们张扬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舞台,让绘画成为人类生命中最美丽的语言。
  关键词: 绘画模块 绘画语言 美术课堂
  
  高中美术主要以鉴赏为主,在美术鉴赏课程里可以让学生了解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了解人类在历史发展当中丰富多元的文化,对学生成长、思想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从幼儿园开始占美术课重头戏的绘画似乎从高中美术课堂中消失了,绘画成为了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的事。高中生到底为什么不再画画呢?究其原因,似乎有以下三点:1.传统教育中把绘画仅仅理解为儿童的游戏,高中生画儿童画已经不合时宜,过于幼稚;2.由于普通类高中学生长期缺乏正规的美术训练,导致他们的水平已经不可能画出“像样”的作品了,而高中学业较紧,一周一次的美术课根本无法解决素描色彩等专业技术问题,完全没有可操作性;3.对于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高中生来说,他们也无法忍受自己“画不好、画不像”不再愿意当众“献丑”了。在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绘画终于从高中学生生活中彻底消失了。
  这其实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遭遇的问题,伴随着我们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绘画的技巧始终没能如我们的学历一样进步,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成年人都不再碰画笔或者直接说自己不会画画即便他已成为一个博士。那么,高中真的是绘画的终结吗?画画仅仅是儿童亦或者是大师们的游戏?
  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当我们走进原始洞穴,会被其中的作品震撼,为祖先们的描绘技巧而叹服。无论他们是处于什么目的为我们留下了这些艺术财富,他们都没有学过素描、色彩,更不可能理解“透视”。中国的文字源于绘画,而绘画发展至今亦未消失。因此,我们可以把绘画理解成为伴随人类诞生、成长乃至终结的一种永恒的语言,而它的丰富性和创造力也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和音乐一样,它是人类自母体就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这门语言,用它来交流、沟通、表达情感。正如贝蒂·爱德华博士所著《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的一段话所说:“我把你看作一位有创造潜力的人,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我的目的是提供释放那种潜力的方法,帮助你进入一个有创造力、直觉和想象力的意识层面,一个由于我们过分强调语言和技术的文化教育系统二导致没被开发的意识层面。我将教你如何绘画,但绘画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我的目标。绘画将会激活“适合”绘画的特殊能力。通过学习绘画,你将会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看事物,就像画家罗丹说的那样,成为自然世界的知音,把你的眼睛叫醒并看到可爱形态的语言,以及使用这种语言表达自己。”
  由此可见,高中绘画模块教学重点不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法能力,而是倡导学生个性化表现、开发学生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意识,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高中开设绘画模块应该适应高中生的身心规律和接受能力,不能把高中美术教育看的太高了,太专业了,仿佛学生只有画出非常准确的素描、色彩作业才算完成了绘画使命。
  那么,高中绘画模块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呢?
  一、重视绘画的语言功能,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说话或书写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而在绘画中,艺术家则以颜料、色彩、形状、线条等方式来传达思想和感情。比如抽象画用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表达一种纯粹的形式,它通过的图形和色彩的不同建构,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映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而线条是绘画里最基本的表达手段,作为一种图画的媒介,其功能不仅可以客观地描绘对象,并可以从主观上来暗示感情,而且其本身也具有情感的暗示。如水平线给人带来宁静感、曲线活泼优美给人带来运动感、射线有速度感和方向感。当我们看到凡高的《星空》时,那颤动、旋转的笔触,仿佛一切都在燃烧、翻滚,含着作者对生命强烈的热爱,充满火一般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因此,学习绘画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教会学生理解线和运用线,从绘画中最基本的语言出发,运用了线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学习用最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将学生从“画画很难”、“画的像的才是一幅好作品”的畏惧心理中解脱出来,放心大胆地表现自己,表现世界。
  【案例一】
  《线——来自心灵的感悟》
  思考:看到这些线条你想到了什么?
  
  课堂实践2:“画”出自己的个性签名
  思考:这些都是谁的签名呢?
  
  如何用铅笔表现手,主要是深入浅出地向学生展示了手的素描技法,将手放在纸上描下来降低了绘画的难度,让绘画一下变得简单亲切起来;教师借助室内的灯光或者自然光线让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光影的关系,在生动活泼的演示中介绍了受光面、背光面、阴影、调子、铅笔的用法等内容,避免了繁琐了理论知识内容,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互动理解了素描的基本概念,也创作出了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消除了学生对画画的顾虑。
  三、与时俱进,让绘画走进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定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当代美术课堂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找到学生们的关注主题和兴奋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学校自身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在绘画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将绘画表现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起来,将绘画融入到日常生活用品之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用全新的观念认识学习和人生,让美术走进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案例三】
  装饰图案——黑白世界
  本课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装饰图案的概念、形式、主要表现手法,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材料表现万千世界。本课还安排了让学生在T恤、包、鞋上进行创作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装饰图案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无论是小到一只笔一块橡皮还是大到室内墙面或是大型建筑物,都有着丰富的装饰图案,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关注;在创作材料的选择上,运用签字笔和油性马克笔作为创作工具,白色T恤或者是超市环保袋为创作素材,避免了学生配不齐材料的尴尬;在教学过程中,从叶子的装饰和表现入手到T恤衫的创作,层层递进,学生在轻松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了装饰图案的基本表现,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冲动,将美术课堂拓展到学生的业余生活之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在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导下,绘画模块应当改变传统美术教育中“重传授,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当代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从学生切身需要出发、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出发,精心选编内容,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美术教师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寓知识传授于趣味之中,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们要不断拓展美术课堂,将绘画带入学生生活,让绘画成为学生们张扬个性、发挥想象和创造的舞台,让绘画成为人类生命中最美丽的语言。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七期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问题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论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实践经验出发,以开展机器人竞赛为例,浅析如何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开展学科竞赛工作,以促进学生基础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机器人竞赛 独立学院 创新能力    近年来,机器人作为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典型载体,被广泛作为我国高校教学和研究的选题之一,各级各类机器人竞赛活动也在全国各地广泛开
摘 要: 生命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语文课本本身是一个载体,对文本的思考与理解融入了对生命的思考与理解,进而更加强语文学科具有生命教育的内涵,因此语文课堂应成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苏武传》    在传统教学中,语文被视为“工具”,这种观念直至今天仍存在广泛的影响。然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一部分“人才”却放弃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使得教育界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生命
摘 要: 庄子的世界一向以构筑汪洋恣肆、充满自由著称,本文通过对庄子自由世界的分析,旨在挖掘出一颗包藏在庄子浪漫瑰奇的自由外衣下的不自由的灵魂,尽管庄子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  关键词: 庄子 自由世界 灵魂    在庄子用恣意的想象和文字建立的自由世界里,自然万物放肆地生长,草木茂盛、万象成林。然而,这个万物自由肆意生长的空间,本身却又成为庄子自己内心的束缚,整部《庄子》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个被
摘 要: 情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的纽带,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教师优美的语言、优秀的才能、真挚的情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本文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需“知”“情”互补,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以情养情”。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 以情育人    没有情感,世界只剩冷漠;  没有情感,人生缺乏体验;  没有情感,课堂缺失灵魂。  情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
摘 要: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读”“想”“练”,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读”“想”“练”来用心揣摩和体味语言,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文化的积淀,才能使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深刻的审美感觉——语感。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感 读 想 练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了“语感”二
摘 要: 本文以清代顺治年间的科举题本为例,试对其中体现的清初科举制度的一些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显现出的弊端进行探讨。  关键词: 题本 科举 顺治年间     题本作为正式的公文始于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会典》卷二百一十二记载:“凡内外各衙门一应公事用题本,其虽系公事,而循例奏报,奏贺,若乞恩,认罪,缴敕谢恩,并军民人等陈情,建言,申诉等事,具有奏本。”清代沿用明制,但使用范围的规
摘 要: 周朴园复杂的人性糅杂了资本主义式的极端自私、凶残冷酷及狡诈贪婪和封建主义的吃人道德礼教,但却也不乏一些尚存的人性和真实情感,这样的矛盾心理和性格,在当时是具有典型性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造成的。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作品能够揭示人物复杂性格,并揭露社会的根本原因和手法。  关键词: 周朴园 复杂 矛盾 现实    “理解《雷雨》全部意义的关键在于明确意识到周朴园的
摘 要: 同作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薛宝钗与林黛玉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性格、思想等方面又存在诸多差异。作者结合个人的阅读感悟,从优雅淡定的性格和为人;世俗功利的思想及本质;爱情与前程的较量,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这三个方面对薛宝钗的思想品性、人生命运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说《红楼梦》 薛宝钗 非凡才能 世俗世故    又读《红楼梦》,颇有感触,尤其是对薛宝钗。薛宝钗是和林黛玉可以作众多类比的女
摘 要: 目前,小语课堂教学研究空前活跃,出现了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局面。这使得许多语文教师都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觉得课听得越多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语文课了。现在的语文课手段复杂、内容复杂、环节复杂、形式复杂,似乎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简约、本真,故语文课堂需要回归简约,找到回家的路。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简约 简单语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做着一道与生活的等式,凡是能挂上钩的统统挂上,承载
摘 要: 想象是一个人成长、创新的基础。没有了想象,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和发展,因此在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美术教学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想象力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努力为丰富学生的表象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范画、图片、资料、多媒体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引发有意注意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展开想象。  关键词: 想象力 美术教学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