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初中生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舒适,时常处于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精神状态,对社会中“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缺乏明确的认识,竞争意识亟待加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抓住“班集体”这个自然形成的“竞争圈”,采取一定的赛制及赛后奖励机制,直接刺激其学习动机,逐步培养他们的良性竞争意识。
关键词:奖励机制;学习动机;竞争
“月考PK大赛”的规则如下:拟定一张表格,按上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将全班同学依次分为三人一组,这三人进行“组内竞争”。学生个人、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分别在月考前进行“预测”,并以书籍作为奖品,在自己认为有可能在三人中“夺冠”的学生名字下面写下自己愿意赠书的数量,成绩出来后,三人中分数最高的同学有权赢得除自己以外的所有赠送书籍。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本人及家长只能预测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不可以预测除自己以外的其他同学。以防滋生“只需他人努力,自己坐享其成”的不良风气。该表格拟定如下:
一、设置该“月考PK大赛”奖励机制的原因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需要外部刺激
很多初中生都把学习当作一件“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他们之所以努力学习,无非是家长和老师不断传输给他们“不学习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的思想,但他们本身对此并没有深切的体会,他们早已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奋斗的成果。因此,借助“班集体”这种自然形成的“竞争圈”,利用学生天生的好胜心,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将月考化作“比赛”,能够直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得过且过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家长。但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全权托付给老师和学校,自己却置身事外。久而久之,孩子不愿将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与父母交流,甚至为躲避责骂不愿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成绩与排名。举办这样的“月考PK大赛”,家长愿意预测自己的孩子“夺冠”,不仅是信任孩子学习能力的表现,更是一种对孩子无声的鼓励与支持。
(三)班主任角色错位,忽略学生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处理班级事务”和“管理班级纪律”上,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代课老师需要关注的层面,忽略了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因此,让班主任参与到“月考PK大赛”的“预测”队伍中来对于日后班主任工作的调整与改进,以及本班的学风建设也是大有益处的。
二、设置该“月考PK大赛”奖励机制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性竞争意识
针对学习动力不足这一现象,采用这种竞争的形式,用“外因”驱动“内因”,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由“有奖励”变为“无奖励”,学生逐步形成自觉的竞争意识,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具备学习主体所应具备的更加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二)养成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知识面
由于“月考PK大赛”的奖励机制是以“赠书”为主,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月考”中“夺冠”的学生在读完这些书后,可以传阅给其他同学。因为书籍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同时,保持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今后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共同为学生学习“助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家长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对于初中生来说,自制力和自学能力都比较薄弱,让学生“孤军奋战”显然不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举办“月考PK大赛”,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其中,为学生的学习“助力”,不仅能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提前适应社会,铸就强大内心
初中生年纪尚小,未经历过社会和职场的打磨,提前让他们感受社会竞争的残酷,为日后走上社会造就更强大的生存能力。随着“月考PK大赛”的持续举办,学生会更想得到家长和老师为自己“预测”,并为此付出持续性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采取“月考PK大赛”这样的形式虽然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但它毕竟是以其“奖励机制”来吸引学生努力学习的,并不属于学生自发形成的内驱力。因此,如何将这种外驱力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家长和老师应适时进行引导,以防学生出现“得失心过重”或“学习就是为了赢取奖励”等偏颇心理。此外,该“月考PK大赛”的奖励机制是以“赠书”来代替“奖学金”,可给学生形成更积极的影响。但当学生到达一定年龄,可介入适当“奖学金”作为奖励,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月考PK大赛”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想要长期为学生的学习“助力”,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不断完善该奖励机制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用外在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1]袁袁华.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1,08:7-11.
[2]高德胜.奖励的本质与滥用的后果[J].教育科学研究,2009,06:18-21.
[3]顾明远,季啸风.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90.
[4]石俊杰.应用心理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3,130.
[5]张学慧.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5.
作者简介:
张元(1994.03.11—),女,汉族,山西长治人,五邑大学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关键词:奖励机制;学习动机;竞争
“月考PK大赛”的规则如下:拟定一张表格,按上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将全班同学依次分为三人一组,这三人进行“组内竞争”。学生个人、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分别在月考前进行“预测”,并以书籍作为奖品,在自己认为有可能在三人中“夺冠”的学生名字下面写下自己愿意赠书的数量,成绩出来后,三人中分数最高的同学有权赢得除自己以外的所有赠送书籍。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本人及家长只能预测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不可以预测除自己以外的其他同学。以防滋生“只需他人努力,自己坐享其成”的不良风气。该表格拟定如下:
一、设置该“月考PK大赛”奖励机制的原因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需要外部刺激
很多初中生都把学习当作一件“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他们之所以努力学习,无非是家长和老师不断传输给他们“不学习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的思想,但他们本身对此并没有深切的体会,他们早已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奋斗的成果。因此,借助“班集体”这种自然形成的“竞争圈”,利用学生天生的好胜心,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将月考化作“比赛”,能够直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得过且过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家长。但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全权托付给老师和学校,自己却置身事外。久而久之,孩子不愿将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与父母交流,甚至为躲避责骂不愿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成绩与排名。举办这样的“月考PK大赛”,家长愿意预测自己的孩子“夺冠”,不仅是信任孩子学习能力的表现,更是一种对孩子无声的鼓励与支持。
(三)班主任角色错位,忽略学生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处理班级事务”和“管理班级纪律”上,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代课老师需要关注的层面,忽略了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因此,让班主任参与到“月考PK大赛”的“预测”队伍中来对于日后班主任工作的调整与改进,以及本班的学风建设也是大有益处的。
二、设置该“月考PK大赛”奖励机制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性竞争意识
针对学习动力不足这一现象,采用这种竞争的形式,用“外因”驱动“内因”,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由“有奖励”变为“无奖励”,学生逐步形成自觉的竞争意识,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具备学习主体所应具备的更加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二)养成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知识面
由于“月考PK大赛”的奖励机制是以“赠书”为主,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月考”中“夺冠”的学生在读完这些书后,可以传阅给其他同学。因为书籍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同时,保持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今后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共同为学生学习“助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家长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对于初中生来说,自制力和自学能力都比较薄弱,让学生“孤军奋战”显然不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举办“月考PK大赛”,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其中,为学生的学习“助力”,不仅能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提前适应社会,铸就强大内心
初中生年纪尚小,未经历过社会和职场的打磨,提前让他们感受社会竞争的残酷,为日后走上社会造就更强大的生存能力。随着“月考PK大赛”的持续举办,学生会更想得到家长和老师为自己“预测”,并为此付出持续性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采取“月考PK大赛”这样的形式虽然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但它毕竟是以其“奖励机制”来吸引学生努力学习的,并不属于学生自发形成的内驱力。因此,如何将这种外驱力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家长和老师应适时进行引导,以防学生出现“得失心过重”或“学习就是为了赢取奖励”等偏颇心理。此外,该“月考PK大赛”的奖励机制是以“赠书”来代替“奖学金”,可给学生形成更积极的影响。但当学生到达一定年龄,可介入适当“奖学金”作为奖励,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月考PK大赛”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想要长期为学生的学习“助力”,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不断完善该奖励机制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用外在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1]袁袁华.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1,08:7-11.
[2]高德胜.奖励的本质与滥用的后果[J].教育科学研究,2009,06:18-21.
[3]顾明远,季啸风.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90.
[4]石俊杰.应用心理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3,130.
[5]张学慧.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5.
作者简介:
张元(1994.03.11—),女,汉族,山西长治人,五邑大学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