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以兰州市部分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现有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就业岗位职业特点来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使之与各专业建设相结合,拓展和完善甘肃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培养符合高职院校不同职业岗位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此来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46-02
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欠发达省份,其受经济条件和地域影响,政府对高职院校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设施建设较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体育教育肩负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体能和特殊岗位适应能力、 体育技能以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等多重使命,所以大力发展实用性体育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有积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兰州市8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综合情况为调研对象(包括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环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求,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文献数据库,以“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检索到的330多篇文章中遴选出关于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整理和归类,以了解这一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结合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调查指标,根据甘肃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现状等问题,设计了《甘肃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调查问卷》和《甘肃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调查问卷》,问卷的发放委托各院校体育教学部相关教师,对调查的每所高职院校各发放问卷3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24份。
3.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环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部分体育理论专家和体育教师面谈,根据甘肃高职院校现有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及实用性体育课程优化设想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提出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观点与实施意见。
二、甘肃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设现状分析及构建
(一)体育课程目标设置及构建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在普通高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结合各院校专业设置实际情况,在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兼顾专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设置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调查发现,兰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基本包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自觉锻炼习惯”“提高职业素养”“发展体育特长”等几个方面,这也基本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在构建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两级培养目标,即在第一、二学期的时候,开展常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在第三、四学期的时候,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开展实用性体育课程,在此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职业特点对体质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二)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及构建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兰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过于陈旧,主要沿袭了以往本科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仍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为主体,始终未能摆脱形式化和传统化的模式,从而忽视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差异。高职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岗位对身体素质以及锻炼部位的要求,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运动保健措施,为以后就业提供职业体能保障打下基础,积极有效地预防各专业岗位职业病的产生。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适当引进一些新兴体育项目,比如,街舞、瑜伽、轮滑、素质拓展、定向、攀岩、越野、滑雪、登山、礼仪、民族舞蹈等,针对不同专业所开设课程进行优化和组合(如下表)。
(三)体育课程学时和教材设置构建
从所调查的兰州市8所高职院校中得知,体育课程修业年限达到4学期(128学时)的有1所;3学期(96学时)的有2所;2学期(64学时)的有5所;由于高職院校注重学生专业课的培养,使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和学时安排被挤压,现有的学时只能保障学生学习基本的必修课内容,而对于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安排不能充分保障。调查得知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安排2~3个学期的体育课程,普遍采用一、二学期进行基本项目内容学习和体质测试,第三学期进行选项课教学。当前兰州市高职院校普遍采用高职高专的统编教材,有部分院校选择将自编教材与统编教材结合使用。但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个别院校偏离了教材实际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用性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衔接不紧密。所以,在以后教材的选择上尽量采用符合校本实际专业发展的自编或统编教材,并且能够紧跟教学实际,运用得当。
(四)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当前兰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设置不合理、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结果不准确等。评价过程忽视了学生相互之间的个体差异,着重强调对学生体能、技能的评定,缺乏在学习态度、锻炼习惯、情感互动、合作交流、课堂适应等方面的评定。在教学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考虑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提倡学生运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体育学习意识的加强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提倡教师在授课或者教学比赛中,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从而改变以往以运动技能成绩的高低来评定学生最终成绩的模式。 (五)大力发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并将课外体育活动等纳入体育课程考核中,通过课内、课外体育课程的共同开展,形成完整的体育教学结构。高职院校在构建并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课内、外体育结合起来,及时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兴趣作业,比如,让学生参加院系课外体育比赛或者是成立职业体育社团等。只有实现课内、外体育的一体化,并将其落实到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在办学特点和培养方案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直接相关,在推进社会发展和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开发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为导向,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发掘和优化,走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职业化路线,形成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树立职业体育意识,增强职业体育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和缓解职业病的发生几率。该研究结论的提出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对于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都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红林.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
[2]郭成月,杨明.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6).
[3]张建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8.
[4]欧小锋,梁干强.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培养的衔接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1).
[5]邱丽.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与实施构想:以山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3).
[6]羌梦华.云南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6).
[7]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2).
[8]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職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046-02
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欠发达省份,其受经济条件和地域影响,政府对高职院校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设施建设较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体育教育肩负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体能和特殊岗位适应能力、 体育技能以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等多重使命,所以大力发展实用性体育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有积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兰州市8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综合情况为调研对象(包括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环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求,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文献数据库,以“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检索到的330多篇文章中遴选出关于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整理和归类,以了解这一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结合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调查指标,根据甘肃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现状等问题,设计了《甘肃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调查问卷》和《甘肃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调查问卷》,问卷的发放委托各院校体育教学部相关教师,对调查的每所高职院校各发放问卷3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24份。
3.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环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部分体育理论专家和体育教师面谈,根据甘肃高职院校现有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及实用性体育课程优化设想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提出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观点与实施意见。
二、甘肃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设现状分析及构建
(一)体育课程目标设置及构建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在普通高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结合各院校专业设置实际情况,在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兼顾专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设置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调查发现,兰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基本包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自觉锻炼习惯”“提高职业素养”“发展体育特长”等几个方面,这也基本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在构建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两级培养目标,即在第一、二学期的时候,开展常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在第三、四学期的时候,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开展实用性体育课程,在此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职业特点对体质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二)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及构建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兰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过于陈旧,主要沿袭了以往本科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仍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为主体,始终未能摆脱形式化和传统化的模式,从而忽视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差异。高职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岗位对身体素质以及锻炼部位的要求,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运动保健措施,为以后就业提供职业体能保障打下基础,积极有效地预防各专业岗位职业病的产生。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适当引进一些新兴体育项目,比如,街舞、瑜伽、轮滑、素质拓展、定向、攀岩、越野、滑雪、登山、礼仪、民族舞蹈等,针对不同专业所开设课程进行优化和组合(如下表)。
(三)体育课程学时和教材设置构建
从所调查的兰州市8所高职院校中得知,体育课程修业年限达到4学期(128学时)的有1所;3学期(96学时)的有2所;2学期(64学时)的有5所;由于高職院校注重学生专业课的培养,使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和学时安排被挤压,现有的学时只能保障学生学习基本的必修课内容,而对于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安排不能充分保障。调查得知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安排2~3个学期的体育课程,普遍采用一、二学期进行基本项目内容学习和体质测试,第三学期进行选项课教学。当前兰州市高职院校普遍采用高职高专的统编教材,有部分院校选择将自编教材与统编教材结合使用。但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个别院校偏离了教材实际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用性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衔接不紧密。所以,在以后教材的选择上尽量采用符合校本实际专业发展的自编或统编教材,并且能够紧跟教学实际,运用得当。
(四)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当前兰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设置不合理、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结果不准确等。评价过程忽视了学生相互之间的个体差异,着重强调对学生体能、技能的评定,缺乏在学习态度、锻炼习惯、情感互动、合作交流、课堂适应等方面的评定。在教学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考虑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提倡学生运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体育学习意识的加强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提倡教师在授课或者教学比赛中,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从而改变以往以运动技能成绩的高低来评定学生最终成绩的模式。 (五)大力发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并将课外体育活动等纳入体育课程考核中,通过课内、课外体育课程的共同开展,形成完整的体育教学结构。高职院校在构建并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课内、外体育结合起来,及时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兴趣作业,比如,让学生参加院系课外体育比赛或者是成立职业体育社团等。只有实现课内、外体育的一体化,并将其落实到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在办学特点和培养方案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直接相关,在推进社会发展和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开发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为导向,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发掘和优化,走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职业化路线,形成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树立职业体育意识,增强职业体育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和缓解职业病的发生几率。该研究结论的提出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对于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都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红林.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
[2]郭成月,杨明.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6).
[3]张建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8.
[4]欧小锋,梁干强.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培养的衔接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1).
[5]邱丽.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与实施构想:以山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3).
[6]羌梦华.云南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6).
[7]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2).
[8]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職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