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主学习的精髓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基本观点包括: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教学根本目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教学的出发点;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自主学习 有效性 探究
一、问题提出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观念是自主学习的精髓所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实践
1.课前预习。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应把预习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预习可采用不同的方式。(1)作业卡方式。把预习作业纸分为两部分,左侧做作业,右侧为“问题反馈”。作业卡方式一般用于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探讨。总体要求是:根据预习内容与上课的时间关系,作业卡实行提前上交和课上随机抽查两种方式。时间允许的话尽量采用提前上交方式;时间不允许的话,课上抽查时一般是在教师安排学生课上活动后,在巡视过程中与学生当面交流。(2)检查卡方式。把几个有针对性的基本问题集合起来,做成检查(纸)卡的形式,一上课就发给学生,限时独立解答。这种方法适用于阶段性检查,就初一英语教学来说两周左右搞一次为宜。可以采用答后即收和巡视检查两种方式。进入教室上课伊始,把检查卡发给学生,限时5分钟,5分钟之后自认为回答较好的心中有数的学生,把检查卡翻放在桌面上,有疑义或自认为回答不准确的学生向教师举手示意,教师巡回检查,及时指导。对预习工作完成不好的学生提出口头评价并要求和鼓励他下次做好课前预习。(3)互动卡方式。学生自己命题,把所命题制成卡(纸)片。此方式一般适用于章、节复习或习题课。所命题可以是有成熟解法的题,把解法写在卡片背面;也可以是自己不会做的题。课上邻近同学交换卡片,互做对方卡片,做后自评、互评;再根据课上情况,选择其他同学互换互评。通过互相交流,实现多向互动。教师选择典型问题制成教师卡,背面写上参考解法。课上教师可巡回指导;也可参与到学生中去,教师卡与学生卡交流互动。(4)研讨方式。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要求高的问题、阅读材料、标“*”号的内容,可采用研讨方式。此方式教师只提出预习内容,通过预习,学生自主提问,到课堂上研讨。研讨可采用分组和全班讨论两种方式。研讨中,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通过多点进行的。讨论结果由学生做总结,教师做点评。
2.课上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展示出预习后的理解、纠错、质疑、反思等认识过程的整体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总起来说其基本的环节如下。(1)情景导入。杨振宁教授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情景之中,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渠道。学生有了预习,课程内容原有的神秘感大为消弱,而对存在的疑问和语言材料实例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用生动的实例或学生的疑问增加教学的新鲜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英语学习情景之中。(2)信息交流。学生预习后,对相同的语言材料会有不同的自我见解,要通过多向交流,把学生学习的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信息多向流通,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主动参与。在这里,教师是学生信息交流的合作者、引导者。(3)自主质疑、正确引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心中的疑虑、困惑,因为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哪怕学生的问题幼稚、离奇,甚至怪诞,也不能有半点埋怨、责怪、厌烦的表情,以形成宽松、和谐的质疑环境。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注重正确引导,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自主参与的机会;要善于引导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学生各抒己见,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还可以增强合作意识。(4)自主归纳及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归纳知识点,总结方法,体会收获。指导学生先思考并在头脑中形成脉络,必要时可动手写出小结。对记忆不清的及时复习;对新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重复一次);对仍有疑问的及时澄清。每节课都这样做,每天都会有收获。日久天长,自信心会得到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自己的智力潜能会不断地得到挖掘。最后,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自主评价。
3.课后分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指导他们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加大阅读量。激励他们多听多说,多注意学习英语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开展一些课题研究,还可以适当地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英语演讲竞赛,英语兴趣小组等等。
三、总结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1)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各种考试给学生、老师、家庭带来的压力,使学生习惯了课上“教师讲——学生听”,课下“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基本模式。在学生中形成了“等、靠、要”的不良习惯,客观上助长了某些学习不自觉学生的“懒汉”思想,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寄希望于明天”、“寄希望于老师”。这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是不相称的。
(2)学生接受自主学习模式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的。从以往的“吸收——储存——再现”到现代的“探索——研讨——创造”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改革应遵循低起点、小步子、渐进式的基本思路。
(3)从课上情况来看,学生从初期的新鲜感,到中期的不适应,再到后期的逐渐适应乃至积极响应,看来自主学习是具有很大的潜力、很强的生命力和宽广的发展前途的。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 2002 年.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年.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自主学习 有效性 探究
一、问题提出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观念是自主学习的精髓所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实践
1.课前预习。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应把预习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预习可采用不同的方式。(1)作业卡方式。把预习作业纸分为两部分,左侧做作业,右侧为“问题反馈”。作业卡方式一般用于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探讨。总体要求是:根据预习内容与上课的时间关系,作业卡实行提前上交和课上随机抽查两种方式。时间允许的话尽量采用提前上交方式;时间不允许的话,课上抽查时一般是在教师安排学生课上活动后,在巡视过程中与学生当面交流。(2)检查卡方式。把几个有针对性的基本问题集合起来,做成检查(纸)卡的形式,一上课就发给学生,限时独立解答。这种方法适用于阶段性检查,就初一英语教学来说两周左右搞一次为宜。可以采用答后即收和巡视检查两种方式。进入教室上课伊始,把检查卡发给学生,限时5分钟,5分钟之后自认为回答较好的心中有数的学生,把检查卡翻放在桌面上,有疑义或自认为回答不准确的学生向教师举手示意,教师巡回检查,及时指导。对预习工作完成不好的学生提出口头评价并要求和鼓励他下次做好课前预习。(3)互动卡方式。学生自己命题,把所命题制成卡(纸)片。此方式一般适用于章、节复习或习题课。所命题可以是有成熟解法的题,把解法写在卡片背面;也可以是自己不会做的题。课上邻近同学交换卡片,互做对方卡片,做后自评、互评;再根据课上情况,选择其他同学互换互评。通过互相交流,实现多向互动。教师选择典型问题制成教师卡,背面写上参考解法。课上教师可巡回指导;也可参与到学生中去,教师卡与学生卡交流互动。(4)研讨方式。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要求高的问题、阅读材料、标“*”号的内容,可采用研讨方式。此方式教师只提出预习内容,通过预习,学生自主提问,到课堂上研讨。研讨可采用分组和全班讨论两种方式。研讨中,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通过多点进行的。讨论结果由学生做总结,教师做点评。
2.课上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展示出预习后的理解、纠错、质疑、反思等认识过程的整体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总起来说其基本的环节如下。(1)情景导入。杨振宁教授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情景之中,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渠道。学生有了预习,课程内容原有的神秘感大为消弱,而对存在的疑问和语言材料实例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用生动的实例或学生的疑问增加教学的新鲜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英语学习情景之中。(2)信息交流。学生预习后,对相同的语言材料会有不同的自我见解,要通过多向交流,把学生学习的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信息多向流通,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参与、主动参与。在这里,教师是学生信息交流的合作者、引导者。(3)自主质疑、正确引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心中的疑虑、困惑,因为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哪怕学生的问题幼稚、离奇,甚至怪诞,也不能有半点埋怨、责怪、厌烦的表情,以形成宽松、和谐的质疑环境。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注重正确引导,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自主参与的机会;要善于引导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学生各抒己见,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还可以增强合作意识。(4)自主归纳及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归纳知识点,总结方法,体会收获。指导学生先思考并在头脑中形成脉络,必要时可动手写出小结。对记忆不清的及时复习;对新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重复一次);对仍有疑问的及时澄清。每节课都这样做,每天都会有收获。日久天长,自信心会得到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自己的智力潜能会不断地得到挖掘。最后,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自主评价。
3.课后分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指导他们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加大阅读量。激励他们多听多说,多注意学习英语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开展一些课题研究,还可以适当地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英语演讲竞赛,英语兴趣小组等等。
三、总结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1)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各种考试给学生、老师、家庭带来的压力,使学生习惯了课上“教师讲——学生听”,课下“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基本模式。在学生中形成了“等、靠、要”的不良习惯,客观上助长了某些学习不自觉学生的“懒汉”思想,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寄希望于明天”、“寄希望于老师”。这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是不相称的。
(2)学生接受自主学习模式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的。从以往的“吸收——储存——再现”到现代的“探索——研讨——创造”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改革应遵循低起点、小步子、渐进式的基本思路。
(3)从课上情况来看,学生从初期的新鲜感,到中期的不适应,再到后期的逐渐适应乃至积极响应,看来自主学习是具有很大的潜力、很强的生命力和宽广的发展前途的。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 2002 年.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