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然而,現行体育教学模式,却长期处于重视教学目标的完成,忽略甚至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元化的教学,这样就把许多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磨灭了,更不用提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了。据有关报道调查,2005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呈强势下降趋势。那么,我县高中段学生体育学习成效如何呢?体育教学及活动安排得怎么样呢?如何有效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合理安排与有效整合体育活动及资源呢?
二、反思
1.客观条件。从学校教学整体看,学生每天上课10节以上(含晚自修及其他自修课等),每周上课时间平均超过48小时(每天以7.5小时计);学生周闲暇时间约12—15小时,然而基本上都被各学科瓜分,相比之下真正意义的闲暇并自行安排时间所剩无几;而每班每周体育课2—3节(含体育活动课),约1.75小时,占周课时间的3.65%弱。高中生升学压力极大,体育课几乎成为点缀。
2.环境制约社会层面。我县地处浙西,有着广大的农村覆盖面,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跳出农门”等意识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活动不以为然,甚至直接反对。调查中就有这样一个家长,其子女在学校参加了体训队,听到这个事情后,家长赶到学校,硬是让儿子离开训练场,表示如果他要练体育,就与其断绝父子关系,打断儿子的腿云云。整个社会在经济水平制约下的健康标准及意识形成尚需时日,而这正是一定程度上的学校体育与学业发展统一性不能实现的瓶颈。学校方面,由于受高考因素制约,学校从根本上不愿更不敢放松高考考试科目学习,也知道这样对学生不好,但也无可奈何,学校的生存重于一切。一个严峻的事实:七成以上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另外,众多的体育项目因其本身的危险性与趣味性冲突,在“安全第一”的警示作用下不得不望而却步。就拿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的越野赛而言,因为涉及校外,而三所高中均在交通重要干线之中,学校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不敢组织学生进行越野赛。
三、对策
1.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组成教育合力,营造新型的育人环境。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使现代体育朝着全面、综合、有效的人体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这个目标的完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这三者通力协作,三位一体,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体育改革目标的完成。从社会阶段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人们经济意识的复苏,体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已经使得三位一体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体育具有多向性的特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结构。比如,学生一旦养成了长期锻炼的习惯和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创造性和竞争性,能提高对体育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能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因此,学校在这方面要和家长多沟通,让家长不要一味地督促学生学好文化成绩,更应该意识到“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理念的真谛,让家长认识到体育锻炼给学生带来的意义,让社会上形成重视生命,尊重体育人才的观念和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幼儿园和小学都在提倡亲子互动,我觉得我们的高中体育教学也完全可以将这种模式借鉴过来,让学生家长、社会人士走进课堂,与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共同营造快乐的体育教学氛围。
2.改革教学教法,建设趣味、有效的体育课堂。体育学科在众多学科中理应是最具人气的学科,这是由它的学科性质决定的,体育学科集趣味性、知识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于一身。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体育教学慢慢步入窘境不可自拔。我认为,要摆脱这种窘境,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教学教法,建设趣味性与有效性并重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游戏和一些适当的竞技性活动引进课堂。实践证明,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确的锻炼,心智得到陶冶,进而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还能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类似的活动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3.引领师生互动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任何一个学科中都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在体育教学中当然也不例外。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阻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更多的是主观因素。我认为,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唤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热情,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展现个性自我,积极投入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双边活动。一节成功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有了深入研究课堂实际的教师,有了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学的学生主体,有了新颖有趣的课程内容,并使得这三方在课前、课中、课后有效整合,合力共赢的局面不难形成。
四、建议
1.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并让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对中学生开放,包括双休日、节假日,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良好的场地器材设备。
2.家长应在重视孩子学习的同时,多督促孩子在闲暇时间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积极推进家庭体育的开展。
3.教师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多举行一些参加人数较多的融趣味性、竞技性为一体的群体性体育竞赛,吸引广大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中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建立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养体育骨干,促进体育课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5.让学校体育融入社区服务,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社区教育中占领一席之地。
五、尾声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不能搞统一的教学要求,不能一刀切,不能过度强调体育技能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搭配各种教学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在调动学生以身体活动为主体,再融合情感和认知的内容的同时,配合趣味化的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断强化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崇尚体育、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走入社会以后仍能自觉、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真正达到身心健康、终身体育的终极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然而,現行体育教学模式,却长期处于重视教学目标的完成,忽略甚至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元化的教学,这样就把许多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磨灭了,更不用提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了。据有关报道调查,2005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呈强势下降趋势。那么,我县高中段学生体育学习成效如何呢?体育教学及活动安排得怎么样呢?如何有效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合理安排与有效整合体育活动及资源呢?
二、反思
1.客观条件。从学校教学整体看,学生每天上课10节以上(含晚自修及其他自修课等),每周上课时间平均超过48小时(每天以7.5小时计);学生周闲暇时间约12—15小时,然而基本上都被各学科瓜分,相比之下真正意义的闲暇并自行安排时间所剩无几;而每班每周体育课2—3节(含体育活动课),约1.75小时,占周课时间的3.65%弱。高中生升学压力极大,体育课几乎成为点缀。
2.环境制约社会层面。我县地处浙西,有着广大的农村覆盖面,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跳出农门”等意识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活动不以为然,甚至直接反对。调查中就有这样一个家长,其子女在学校参加了体训队,听到这个事情后,家长赶到学校,硬是让儿子离开训练场,表示如果他要练体育,就与其断绝父子关系,打断儿子的腿云云。整个社会在经济水平制约下的健康标准及意识形成尚需时日,而这正是一定程度上的学校体育与学业发展统一性不能实现的瓶颈。学校方面,由于受高考因素制约,学校从根本上不愿更不敢放松高考考试科目学习,也知道这样对学生不好,但也无可奈何,学校的生存重于一切。一个严峻的事实:七成以上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另外,众多的体育项目因其本身的危险性与趣味性冲突,在“安全第一”的警示作用下不得不望而却步。就拿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的越野赛而言,因为涉及校外,而三所高中均在交通重要干线之中,学校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不敢组织学生进行越野赛。
三、对策
1.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组成教育合力,营造新型的育人环境。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使现代体育朝着全面、综合、有效的人体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这个目标的完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这三者通力协作,三位一体,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体育改革目标的完成。从社会阶段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人们经济意识的复苏,体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已经使得三位一体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体育具有多向性的特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结构。比如,学生一旦养成了长期锻炼的习惯和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创造性和竞争性,能提高对体育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能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因此,学校在这方面要和家长多沟通,让家长不要一味地督促学生学好文化成绩,更应该意识到“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理念的真谛,让家长认识到体育锻炼给学生带来的意义,让社会上形成重视生命,尊重体育人才的观念和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幼儿园和小学都在提倡亲子互动,我觉得我们的高中体育教学也完全可以将这种模式借鉴过来,让学生家长、社会人士走进课堂,与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共同营造快乐的体育教学氛围。
2.改革教学教法,建设趣味、有效的体育课堂。体育学科在众多学科中理应是最具人气的学科,这是由它的学科性质决定的,体育学科集趣味性、知识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于一身。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体育教学慢慢步入窘境不可自拔。我认为,要摆脱这种窘境,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教学教法,建设趣味性与有效性并重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游戏和一些适当的竞技性活动引进课堂。实践证明,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确的锻炼,心智得到陶冶,进而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还能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类似的活动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3.引领师生互动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任何一个学科中都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在体育教学中当然也不例外。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阻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更多的是主观因素。我认为,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唤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热情,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展现个性自我,积极投入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双边活动。一节成功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有了深入研究课堂实际的教师,有了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学的学生主体,有了新颖有趣的课程内容,并使得这三方在课前、课中、课后有效整合,合力共赢的局面不难形成。
四、建议
1.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并让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对中学生开放,包括双休日、节假日,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良好的场地器材设备。
2.家长应在重视孩子学习的同时,多督促孩子在闲暇时间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积极推进家庭体育的开展。
3.教师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多举行一些参加人数较多的融趣味性、竞技性为一体的群体性体育竞赛,吸引广大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中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建立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养体育骨干,促进体育课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5.让学校体育融入社区服务,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社区教育中占领一席之地。
五、尾声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不能搞统一的教学要求,不能一刀切,不能过度强调体育技能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搭配各种教学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在调动学生以身体活动为主体,再融合情感和认知的内容的同时,配合趣味化的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断强化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崇尚体育、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走入社会以后仍能自觉、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真正达到身心健康、终身体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