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父王书庭老人在世时交游甚广,尤其与各地藏界友人互动频繁,远及海外,彼此探讨学术,分享鉴赏心得,始终致力于中华文化遗产的弘传事业。
上世纪30年代初,中华大地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凌,家父那一代士人阅尽世事沧桑,亲历了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九·一八倭寇侵略东北,仅三个月,关外大部沦陷,各界对当时北方主政者已无奢望,马君武先生一首“哀沈阳”诗作道尽民众心声。是时,家父在南方的多位故旧或致函或来电问候,关切时局。先父焦虑山河沦丧,更为文化重镇的遗产安危伤神,遂计划南行,一是探望江南文化界藏友,二是借机考察南方形势,以备如若平津不守时,举家南徙。
关于这次南行经历,先父有详尽笔记,只可惜“文革”时被闯进家门的红卫兵付之一炬了。好在动乱前夕,我整理先父遗物时曾大致浏览过,现凭记忆所及追述梗概,与当今藏界同道分享峥嵘岁月中的藏界轶事,以此作为对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
1932年元旦过后,家父即动身前往天津,拜会在津学人,因事延误,直至中旬方启程南下,中途经停山东时,赴德州老家短暂逗留,又耽搁了些时日,到南京已是下旬,拜访友人,游览名胜。此间,于南京夫子庙古玩店购得明初洪武时期青花缠枝牡丹纹水丞一件,束颈丰肩,收腹敛足,造型亭亭玉立,口底大小相若,浑然天成,加之流畅的笔触使得缠枝纹饰洒脱大气,器物整体极富质感与张力,虽为文人把玩之文房小品,但小中见大,精雅中亦不失开国大方气象,实为旅程中的意外之喜!
转眼月末,友人为家父订好上海之行的客票,未及出行,一·二八淞沪战事爆发。倭寇侵略北方未已,又寻衅南国,先父辗转南来却仍遭遇日军侵华炮火的袭扰,遂临时决定中途至苏州暂避,以观大局。甫至姑苏,即惊闻日寇炮击南京,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正所谓国将不国,何以家为!逡巡多日,淞沪战事方炽,鉴于时局险恶,家父决计北返,临行前特向当地友好辞行。道别宴上,大家议论时政,借酒浇愁,藏友同好们无不为山河破碎扼腕叹息。席间,家父听闻到一则重要讯息:淞沪战事惨烈,闸北、宝山路废墟一片,商务书馆等文化重地已成灰烬,上海藏界人心惶惶,不少藏家急于出货,沪估叶叔重等人正在苏州运作买家接手。闻知此事,家父临时决定延后再回北平。不日,即通过苏州友人联络到叶氏。此君经常往返南北古玩圈,与家父是旧识,上世纪50年代,家父还曾引荐其向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捐赠了大量文物,这是后话。叔重介绍了上海的险恶局势,有些日本军官指使士兵着便服入室盗抢,一旦被发现竟举枪行凶,列强租界外的市区更无保障,天上日本军机对民用设施不加区分,随意投弹,许多民宅、店面惨遭涂炭!更有甚者,某些对中华古物觊觎已久的日本“学者”尾随来沪,唆使浪人公然劫掠文玩书画,从藏家到古董店莫不风声鹤唳,有些沪上世家心灰意冷,希望出手祖传宝物,以免被毁或落入魔掌。随即他向家父出示了几件嘉定世家“謏闻斋”后人所藏的文房小品,都是真且精的佳作。例如清乾隆错银螭龙纹镂空香熏,造型精美别致,错银纹样细密,镂刻极为工巧,是清中期金属工艺的上乘之作,解放后家父携我将之化私为公,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另有张陈典竹刻笔筒,通景满工,镂刻深雕,款识采用同时期吴之璠“薄地阳文”刻法,笔锋沉着,与其墨迹互映。张氏早年刻竹名动乡里,本为嘉定煊赫一时的高手,然其后博取功名,从政惠学,反倒抑制了其竹刻艺名。对于此类名家所出的文房佳器,先父当然感兴趣,但作为老辈藏家,最心仪的还是先秦礼器和宋元名品。攀谈间,叔重提及有件宋小濂旧藏的《临安八景图册》,小濂逝世后转归湖州“八牛”人家,现因战事日亟,藏家正欲寻售。当月中旬,叔重即引家父于吴兴一掮客处获见此八开册页,民初重装,依次为“吴山大观”“理安寺”“云林寺”“小有天园”“敖文书院”“湖山春社”“浙江秋涛”“蕉石鸣琴”,均为杭州一时盛景,其中在“云林寺”页面左下角山石间隐现“监画院臣刘松年恭绘”,小濂在其拖尾跋文中有言:当年购得时“绢色灰暗不辨款识…及命工装褫加以洗涤”后,始见真貌,因而感叹名物“困顿于风尘者不知凡几”。画家将古代杭州地区的自然风姿及人文景观融会笔端,描摹细腻,分毫毕现,其典雅的设色,工致的笔触,展阅玄览,气韵舒朗,一派小家碧玉的江南格调宛在眼前,南宋院本独具的精巧特质跃然纸上。虽或有补配,然笔精墨妙,各开景物均有所本,仍不失为自宋元以降一脉相承之南宗山水佳构。正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向家族颁发的捐赠证书中所评:捐献的历代书画中……《临安八景图册》,对于体察时代风情,尤具历史研究价值。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
是次湖州之行还有一个小插曲,即家父于当地客栈中偶遇了来自上海的钱姓人家,全家老小从沪至湖州避难,不幸所带盘缠于途中被盗,其时上海又因战事而汇兑不畅,一家只得寄居旅合,典衣为食。家父一向乐于行善,虽萍水相逢,仍毅然资之。就是这不经意的邂逅,却成就了日后的收藏传奇。原来,钱家本是江浙地区的名门望族,世受皇恩,家道显赫。尤其是在靖康之难时,赵宋皇室渡江初期,立足未稳,钱氏祖上竭尽所能出资报效,鼎力护持,与南迁小朝廷共度时艰,结下患难之盟。局势安定后,屡次得到皇家重赏,奖掖其家族乱世兴国的功勋。时代变换,尽管钱氏家族在江浙各地开枝散叶,分支众多,但累世所庋皇家御赐珍宝仍多有递存,传承不辍。几年之后,日寇在上海发动八·一三全面侵华战争,随着时局日益动荡,钱家陆续向先父让渡或引介转让了散存于其支脉内的多件秘藏至宝。因当年家父援手施助的义举,从而维系了南北两地的一段藏缘,所以父亲时常教诲我要与人方便,助人行道,广结善缘。这也成为我们的家风和待人处事的准则。
回到苏州,已是二月下旬,上海战事尤烈,姑苏一带屡有日寇增兵偷袭传言,市面不宁,人心惶惑,家父将不易远途运输之物暂厝当地友人处,仅随身携带了是次集藏到的若干心仪小品,匆匆北返。临行时,挚友顾公可专程前来送别,互道珍重的同时,公可告知家父,在北平寡居的徐树铮将军遗孀因北方时局紧张,有意内迁,正寻机秘密出手一批珍藏,但并未对外声张。听说有些是徐氏当年得自外蒙的珍宝,其子嗣与公可同好昆曲,无话不谈,遂托付他代为物色买主。公可特意透露此讯息,建议家父持其名片拜访,以便接洽。 家父返抵北平不久,公可即电告已与徐府联络,可择日登门谒见。公可先生考虑周全,预先做了详尽的沟通,他就是这样一位既爽快又热心的名士。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我家一直住在东皇城根沙滩附近,距离徐府不远。当年舂,家父即前往拜会,其实只是礼节性的初识而已,并未涉及任何实质交易。其后数度接触,彼此愈加熟识。家父致力学术研究,国故根基很深,特别是文玩方面的造诣,徐氏家人都很感佩,加之有顾公可与徐家公子同为曲友的关系,自然又近一层。通过多次交往,徐家间或出示若干私藏珍玩,家父则应询阐述己见,主客间由此连带了不少艺事掌故话题,更为投缘。即便如此,相互之间并未谈论过藏品转让之事。那时大户人家忌谈买卖物件,主人不提转让,来客是不能轻易开口的,客随主便,这是规矩。徐将军生前虽身在行伍,但饱读诗书,喜好笔墨,从政之余信手搜藏,颇具眼光,确实罗致了很多有品位的书画和雅玩,当然也是地位使然。
转眼年余,长城抗战结束后,一天徐府差人来请家父到府上面谈。上世纪60年代初,家父曾向我谈起过是次会面往事,迄今记忆犹新。据家父回忆,老夫人在家人陪同下亲自出面接待,约谈时气氛严肃,态度郑重。当时共出示了三件藏品:一为尺把高的和阗白玉秋山狩猎摆件,山前人马,林木葱茏,山背崖壁之上,掌心大小的一块黄色玉皮处镌刻乾隆皇帝御制诗;二为半米高宣德款金铜佛祖造像,宝相庄严,体量宏伟,鎏金保存完好,光彩夺目,品相全美;三为“枢府”款游龙戏珠纹瓷碗,迎光胎骨呈肉粉色,釉子白中闪青现卵白色,精光内蕴,制作极为工巧。
据老夫人介绍,当年徐树铮率军北上,挥师塞外,兵出大漠,刀锋横扫分离势力,兵不血刃进库伦,使广袤的外蒙大地和富饶的唐努乌梁海得以重回我中华怀抱,举国为之欢腾!在库仑期间,外蒙古上层莫不听命归顺,咸与投诚。树铮在保境安民之外,更是积极整饬国防,对上怀柔安抚,对下体恤民情,克勤政务,兴修民生设施,惠及外蒙民众。徐夫人表示,这三件珍藏均为将军返程时外蒙王公所赠,玉山子是清朝乾隆帝在平定新疆回乱后,为表彰蒙古贵族协助戡乱有功,特选上等和阗白玉,背面摹勒记功诗,赐予蒙族头领。鎏金佛是明朝皇帝御赐给觐见的蒙古宗教领袖之物,允称汉地宫廷造像的代表。而枢府龙碗则是元朝蒙族入主中原时代供御名品,将军回京前,蒙古王公饯行,歃血为盟,誓言汉蒙一家,故此碗被将军称作“血盟碗”。今倭寇肆虐口外,内犯意图昭然若揭,夫人感叹国运多舛,时政艰困,执事五族共和的遗愿迄今难遂,举家南迁势在必行。徐夫人有两个出让条件,一要奇货善价,二是永存吾土。家父当即承诺“人在物存”,但筹措三珍的资金却有些犯难。老夫人虽并未强求价款确数,但直言:徐树铮健在时,日本古董商就探知了这批珍品,透过将军在东瀛的同窗等多种管道,日商福田、茧山都曾持巨款上门索购,均被主人婉拒。随后数月间,家父倾力筹资,并设法以出让自有藏品济急。但因塘沽协议甫签,日军兵谋华北,倭寇全面侵华已如箭在弦,平津市面人心浮动,藏品转手不易,因而延宕了很长时间。直到转年春,陆续出手了若干私藏,其中较贵重的有明永乐雕漆团龙纹大捧盒、明黄花梨罗汉床、多件四僧、八怪精品,先后共筹集了十多条“大黄鱼”,但由于来源纷杂,“黄鱼”成色不一,家父本来决计再卖掉安定门内的铺面房,而徐夫人深明大义,委人传话:生逢乱世,瑰宝无价,只要物得其所,发扬传承,就不计较了。这批珍宝顺利入藏后,倭寇凭陵华北日亟,先父遂将三珍连同部分家藏精品转往山东故乡隐匿。徐夫人内迁前,还曾特地差人送来一条精美的蒙古喇嘛教丝带,以作留念。家父深知,徐夫人借物抒怀,期许这批外蒙遗珍永保平安。
有因就有果,宝藏得于战乱年代,亦必有其归宿。抗战胜利,秘藏多年的外蒙三珍及各类精品得以完璧运返北平。20世纪50年代,除部分文玩小品和近现代名家书画外,我追随先父将家藏的商周礼器、汉唐文物及历代名人书画等古物重宝,无偿捐献国家。徐宅旧藏的这批民族遗珍,既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我国近代史上一段值得铭记的岁月,家父则希望留待最后时刻再做安排。不料,1958年突如其来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打破了他老人家的预想,上级组织的干部携街道负责人人户动员,把各家所有金属物都搜罗了去熔铁炼钢,他们一眼就看上了那尊大佛,家父不便亦不能阻拦,就说正打算捐给博物馆,竟然招致一顿“说教”:这是宣扬迷信的反动神龛,是剥削劳动人民的产物,耗费了这么多材料,在这里当废物摆着,却不主动交上去支持国家建设,还要把这封资修的东西送博物馆,哪个博物馆敢要?!就先从它开始吧……。一尊递藏了五百多年的宫廷佛造像终于感化不了那个狂热的年代,最终被一群无知者不由分说化成了铜水。
此事对家父触动很大,在那之后就彻底打消了再向博物馆捐献的念头。1966年春,政治风向日趋严峻,一日晚饭后,我陪家父到筒子河边散步,他似不经意间指着对面的宫墙说:你看历代帝王搜集珍宝无数,都还在那里,全是身外物,人是最可贵的,东西能留则留,不能留则去,钱财亦然,凡事看得淡些,也就看开了。他又说:有时你愈想保住、愈想得到,失去的可能更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嘛。人和人、人和物,相遇是缘分,有聚有散,这是自然规律,不必太刻意……几天后,先父心脏病突发,骤然离世,没有留下遗言。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河边夜话应该就是他最后的嘱咐。那尊佛像幻化于无形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看清了社会现实,在特定时期真正达成心无挂碍。佛像虽不能言,但合身入灭,以身示教,点化人心,这亦可视作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功德!反观“文革”中有多少学者、收藏家舍命护宝,保卫民族文化,勇气固然可敬,结局却令人神伤!
先父是个细致的人,整理他的遗物,书信手札、学术文稿、鉴赏心得、藏品编目,分门别类,安置得井井有条。先父对于中外艺术比较、民俗文化及宗教艺术均有广泛而深入的涉猎,我知道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发表出来惠及民众,可那时在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社会氛围不允许,更不具备自由表达的环境。谁知就在几个月后,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文化革命”把这些经年累积起来的文脉遗产革除殆尽!
同年八月,红卫兵进驻我家后,家藏的近现代名人书画、古籍善本、先父遗稿悉遭焚毁,明代弥勒祖师瓷塑被砸得稀烂,乾隆记功诗文玉山摆件和其他文玩陈设也被抄走不知所终。相较于文玩珍宝而言,先父遗稿文书的损毁最令人痛惜,学问的断层、文化的丧失,永难弥合!稍感庆幸的是,我事先将枢府瓷碗混杂在一摞日用碗盘中,逃过此劫,成为三珍中硕果仅存的一件。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记载“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而家父生前曾评价:元朝卵白器常见,且不乏有字者,然类此件至精至美者却极罕,更何况是民族血盟和国家一统的见证。
一·二八战事的硝烟已然散尽,荒诞、疯狂的年代也成为了历史,往事不堪回首,却并未远离,选择性遗忘就不会有前途!今天重拾这些过往记忆,期盼当今藏友们能从中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收藏的真谛。尽管历经蹉跎岁月,家族旧藏大多星散不存,许多民族瑰宝更成明日黄花,云烟过眼!然而,时代挽歌,精神不死;碎金有魂,铁血传藏。但愿这些文字公诸于世,能如同“暮鼓晨钟”一般,警醒世人,教育后辈!
上世纪30年代初,中华大地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凌,家父那一代士人阅尽世事沧桑,亲历了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九·一八倭寇侵略东北,仅三个月,关外大部沦陷,各界对当时北方主政者已无奢望,马君武先生一首“哀沈阳”诗作道尽民众心声。是时,家父在南方的多位故旧或致函或来电问候,关切时局。先父焦虑山河沦丧,更为文化重镇的遗产安危伤神,遂计划南行,一是探望江南文化界藏友,二是借机考察南方形势,以备如若平津不守时,举家南徙。
关于这次南行经历,先父有详尽笔记,只可惜“文革”时被闯进家门的红卫兵付之一炬了。好在动乱前夕,我整理先父遗物时曾大致浏览过,现凭记忆所及追述梗概,与当今藏界同道分享峥嵘岁月中的藏界轶事,以此作为对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
1932年元旦过后,家父即动身前往天津,拜会在津学人,因事延误,直至中旬方启程南下,中途经停山东时,赴德州老家短暂逗留,又耽搁了些时日,到南京已是下旬,拜访友人,游览名胜。此间,于南京夫子庙古玩店购得明初洪武时期青花缠枝牡丹纹水丞一件,束颈丰肩,收腹敛足,造型亭亭玉立,口底大小相若,浑然天成,加之流畅的笔触使得缠枝纹饰洒脱大气,器物整体极富质感与张力,虽为文人把玩之文房小品,但小中见大,精雅中亦不失开国大方气象,实为旅程中的意外之喜!
转眼月末,友人为家父订好上海之行的客票,未及出行,一·二八淞沪战事爆发。倭寇侵略北方未已,又寻衅南国,先父辗转南来却仍遭遇日军侵华炮火的袭扰,遂临时决定中途至苏州暂避,以观大局。甫至姑苏,即惊闻日寇炮击南京,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正所谓国将不国,何以家为!逡巡多日,淞沪战事方炽,鉴于时局险恶,家父决计北返,临行前特向当地友好辞行。道别宴上,大家议论时政,借酒浇愁,藏友同好们无不为山河破碎扼腕叹息。席间,家父听闻到一则重要讯息:淞沪战事惨烈,闸北、宝山路废墟一片,商务书馆等文化重地已成灰烬,上海藏界人心惶惶,不少藏家急于出货,沪估叶叔重等人正在苏州运作买家接手。闻知此事,家父临时决定延后再回北平。不日,即通过苏州友人联络到叶氏。此君经常往返南北古玩圈,与家父是旧识,上世纪50年代,家父还曾引荐其向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捐赠了大量文物,这是后话。叔重介绍了上海的险恶局势,有些日本军官指使士兵着便服入室盗抢,一旦被发现竟举枪行凶,列强租界外的市区更无保障,天上日本军机对民用设施不加区分,随意投弹,许多民宅、店面惨遭涂炭!更有甚者,某些对中华古物觊觎已久的日本“学者”尾随来沪,唆使浪人公然劫掠文玩书画,从藏家到古董店莫不风声鹤唳,有些沪上世家心灰意冷,希望出手祖传宝物,以免被毁或落入魔掌。随即他向家父出示了几件嘉定世家“謏闻斋”后人所藏的文房小品,都是真且精的佳作。例如清乾隆错银螭龙纹镂空香熏,造型精美别致,错银纹样细密,镂刻极为工巧,是清中期金属工艺的上乘之作,解放后家父携我将之化私为公,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另有张陈典竹刻笔筒,通景满工,镂刻深雕,款识采用同时期吴之璠“薄地阳文”刻法,笔锋沉着,与其墨迹互映。张氏早年刻竹名动乡里,本为嘉定煊赫一时的高手,然其后博取功名,从政惠学,反倒抑制了其竹刻艺名。对于此类名家所出的文房佳器,先父当然感兴趣,但作为老辈藏家,最心仪的还是先秦礼器和宋元名品。攀谈间,叔重提及有件宋小濂旧藏的《临安八景图册》,小濂逝世后转归湖州“八牛”人家,现因战事日亟,藏家正欲寻售。当月中旬,叔重即引家父于吴兴一掮客处获见此八开册页,民初重装,依次为“吴山大观”“理安寺”“云林寺”“小有天园”“敖文书院”“湖山春社”“浙江秋涛”“蕉石鸣琴”,均为杭州一时盛景,其中在“云林寺”页面左下角山石间隐现“监画院臣刘松年恭绘”,小濂在其拖尾跋文中有言:当年购得时“绢色灰暗不辨款识…及命工装褫加以洗涤”后,始见真貌,因而感叹名物“困顿于风尘者不知凡几”。画家将古代杭州地区的自然风姿及人文景观融会笔端,描摹细腻,分毫毕现,其典雅的设色,工致的笔触,展阅玄览,气韵舒朗,一派小家碧玉的江南格调宛在眼前,南宋院本独具的精巧特质跃然纸上。虽或有补配,然笔精墨妙,各开景物均有所本,仍不失为自宋元以降一脉相承之南宗山水佳构。正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向家族颁发的捐赠证书中所评:捐献的历代书画中……《临安八景图册》,对于体察时代风情,尤具历史研究价值。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
是次湖州之行还有一个小插曲,即家父于当地客栈中偶遇了来自上海的钱姓人家,全家老小从沪至湖州避难,不幸所带盘缠于途中被盗,其时上海又因战事而汇兑不畅,一家只得寄居旅合,典衣为食。家父一向乐于行善,虽萍水相逢,仍毅然资之。就是这不经意的邂逅,却成就了日后的收藏传奇。原来,钱家本是江浙地区的名门望族,世受皇恩,家道显赫。尤其是在靖康之难时,赵宋皇室渡江初期,立足未稳,钱氏祖上竭尽所能出资报效,鼎力护持,与南迁小朝廷共度时艰,结下患难之盟。局势安定后,屡次得到皇家重赏,奖掖其家族乱世兴国的功勋。时代变换,尽管钱氏家族在江浙各地开枝散叶,分支众多,但累世所庋皇家御赐珍宝仍多有递存,传承不辍。几年之后,日寇在上海发动八·一三全面侵华战争,随着时局日益动荡,钱家陆续向先父让渡或引介转让了散存于其支脉内的多件秘藏至宝。因当年家父援手施助的义举,从而维系了南北两地的一段藏缘,所以父亲时常教诲我要与人方便,助人行道,广结善缘。这也成为我们的家风和待人处事的准则。
回到苏州,已是二月下旬,上海战事尤烈,姑苏一带屡有日寇增兵偷袭传言,市面不宁,人心惶惑,家父将不易远途运输之物暂厝当地友人处,仅随身携带了是次集藏到的若干心仪小品,匆匆北返。临行时,挚友顾公可专程前来送别,互道珍重的同时,公可告知家父,在北平寡居的徐树铮将军遗孀因北方时局紧张,有意内迁,正寻机秘密出手一批珍藏,但并未对外声张。听说有些是徐氏当年得自外蒙的珍宝,其子嗣与公可同好昆曲,无话不谈,遂托付他代为物色买主。公可特意透露此讯息,建议家父持其名片拜访,以便接洽。 家父返抵北平不久,公可即电告已与徐府联络,可择日登门谒见。公可先生考虑周全,预先做了详尽的沟通,他就是这样一位既爽快又热心的名士。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我家一直住在东皇城根沙滩附近,距离徐府不远。当年舂,家父即前往拜会,其实只是礼节性的初识而已,并未涉及任何实质交易。其后数度接触,彼此愈加熟识。家父致力学术研究,国故根基很深,特别是文玩方面的造诣,徐氏家人都很感佩,加之有顾公可与徐家公子同为曲友的关系,自然又近一层。通过多次交往,徐家间或出示若干私藏珍玩,家父则应询阐述己见,主客间由此连带了不少艺事掌故话题,更为投缘。即便如此,相互之间并未谈论过藏品转让之事。那时大户人家忌谈买卖物件,主人不提转让,来客是不能轻易开口的,客随主便,这是规矩。徐将军生前虽身在行伍,但饱读诗书,喜好笔墨,从政之余信手搜藏,颇具眼光,确实罗致了很多有品位的书画和雅玩,当然也是地位使然。
转眼年余,长城抗战结束后,一天徐府差人来请家父到府上面谈。上世纪60年代初,家父曾向我谈起过是次会面往事,迄今记忆犹新。据家父回忆,老夫人在家人陪同下亲自出面接待,约谈时气氛严肃,态度郑重。当时共出示了三件藏品:一为尺把高的和阗白玉秋山狩猎摆件,山前人马,林木葱茏,山背崖壁之上,掌心大小的一块黄色玉皮处镌刻乾隆皇帝御制诗;二为半米高宣德款金铜佛祖造像,宝相庄严,体量宏伟,鎏金保存完好,光彩夺目,品相全美;三为“枢府”款游龙戏珠纹瓷碗,迎光胎骨呈肉粉色,釉子白中闪青现卵白色,精光内蕴,制作极为工巧。
据老夫人介绍,当年徐树铮率军北上,挥师塞外,兵出大漠,刀锋横扫分离势力,兵不血刃进库伦,使广袤的外蒙大地和富饶的唐努乌梁海得以重回我中华怀抱,举国为之欢腾!在库仑期间,外蒙古上层莫不听命归顺,咸与投诚。树铮在保境安民之外,更是积极整饬国防,对上怀柔安抚,对下体恤民情,克勤政务,兴修民生设施,惠及外蒙民众。徐夫人表示,这三件珍藏均为将军返程时外蒙王公所赠,玉山子是清朝乾隆帝在平定新疆回乱后,为表彰蒙古贵族协助戡乱有功,特选上等和阗白玉,背面摹勒记功诗,赐予蒙族头领。鎏金佛是明朝皇帝御赐给觐见的蒙古宗教领袖之物,允称汉地宫廷造像的代表。而枢府龙碗则是元朝蒙族入主中原时代供御名品,将军回京前,蒙古王公饯行,歃血为盟,誓言汉蒙一家,故此碗被将军称作“血盟碗”。今倭寇肆虐口外,内犯意图昭然若揭,夫人感叹国运多舛,时政艰困,执事五族共和的遗愿迄今难遂,举家南迁势在必行。徐夫人有两个出让条件,一要奇货善价,二是永存吾土。家父当即承诺“人在物存”,但筹措三珍的资金却有些犯难。老夫人虽并未强求价款确数,但直言:徐树铮健在时,日本古董商就探知了这批珍品,透过将军在东瀛的同窗等多种管道,日商福田、茧山都曾持巨款上门索购,均被主人婉拒。随后数月间,家父倾力筹资,并设法以出让自有藏品济急。但因塘沽协议甫签,日军兵谋华北,倭寇全面侵华已如箭在弦,平津市面人心浮动,藏品转手不易,因而延宕了很长时间。直到转年春,陆续出手了若干私藏,其中较贵重的有明永乐雕漆团龙纹大捧盒、明黄花梨罗汉床、多件四僧、八怪精品,先后共筹集了十多条“大黄鱼”,但由于来源纷杂,“黄鱼”成色不一,家父本来决计再卖掉安定门内的铺面房,而徐夫人深明大义,委人传话:生逢乱世,瑰宝无价,只要物得其所,发扬传承,就不计较了。这批珍宝顺利入藏后,倭寇凭陵华北日亟,先父遂将三珍连同部分家藏精品转往山东故乡隐匿。徐夫人内迁前,还曾特地差人送来一条精美的蒙古喇嘛教丝带,以作留念。家父深知,徐夫人借物抒怀,期许这批外蒙遗珍永保平安。
有因就有果,宝藏得于战乱年代,亦必有其归宿。抗战胜利,秘藏多年的外蒙三珍及各类精品得以完璧运返北平。20世纪50年代,除部分文玩小品和近现代名家书画外,我追随先父将家藏的商周礼器、汉唐文物及历代名人书画等古物重宝,无偿捐献国家。徐宅旧藏的这批民族遗珍,既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我国近代史上一段值得铭记的岁月,家父则希望留待最后时刻再做安排。不料,1958年突如其来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打破了他老人家的预想,上级组织的干部携街道负责人人户动员,把各家所有金属物都搜罗了去熔铁炼钢,他们一眼就看上了那尊大佛,家父不便亦不能阻拦,就说正打算捐给博物馆,竟然招致一顿“说教”:这是宣扬迷信的反动神龛,是剥削劳动人民的产物,耗费了这么多材料,在这里当废物摆着,却不主动交上去支持国家建设,还要把这封资修的东西送博物馆,哪个博物馆敢要?!就先从它开始吧……。一尊递藏了五百多年的宫廷佛造像终于感化不了那个狂热的年代,最终被一群无知者不由分说化成了铜水。
此事对家父触动很大,在那之后就彻底打消了再向博物馆捐献的念头。1966年春,政治风向日趋严峻,一日晚饭后,我陪家父到筒子河边散步,他似不经意间指着对面的宫墙说:你看历代帝王搜集珍宝无数,都还在那里,全是身外物,人是最可贵的,东西能留则留,不能留则去,钱财亦然,凡事看得淡些,也就看开了。他又说:有时你愈想保住、愈想得到,失去的可能更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嘛。人和人、人和物,相遇是缘分,有聚有散,这是自然规律,不必太刻意……几天后,先父心脏病突发,骤然离世,没有留下遗言。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河边夜话应该就是他最后的嘱咐。那尊佛像幻化于无形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看清了社会现实,在特定时期真正达成心无挂碍。佛像虽不能言,但合身入灭,以身示教,点化人心,这亦可视作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功德!反观“文革”中有多少学者、收藏家舍命护宝,保卫民族文化,勇气固然可敬,结局却令人神伤!
先父是个细致的人,整理他的遗物,书信手札、学术文稿、鉴赏心得、藏品编目,分门别类,安置得井井有条。先父对于中外艺术比较、民俗文化及宗教艺术均有广泛而深入的涉猎,我知道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发表出来惠及民众,可那时在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社会氛围不允许,更不具备自由表达的环境。谁知就在几个月后,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文化革命”把这些经年累积起来的文脉遗产革除殆尽!
同年八月,红卫兵进驻我家后,家藏的近现代名人书画、古籍善本、先父遗稿悉遭焚毁,明代弥勒祖师瓷塑被砸得稀烂,乾隆记功诗文玉山摆件和其他文玩陈设也被抄走不知所终。相较于文玩珍宝而言,先父遗稿文书的损毁最令人痛惜,学问的断层、文化的丧失,永难弥合!稍感庆幸的是,我事先将枢府瓷碗混杂在一摞日用碗盘中,逃过此劫,成为三珍中硕果仅存的一件。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记载“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而家父生前曾评价:元朝卵白器常见,且不乏有字者,然类此件至精至美者却极罕,更何况是民族血盟和国家一统的见证。
一·二八战事的硝烟已然散尽,荒诞、疯狂的年代也成为了历史,往事不堪回首,却并未远离,选择性遗忘就不会有前途!今天重拾这些过往记忆,期盼当今藏友们能从中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收藏的真谛。尽管历经蹉跎岁月,家族旧藏大多星散不存,许多民族瑰宝更成明日黄花,云烟过眼!然而,时代挽歌,精神不死;碎金有魂,铁血传藏。但愿这些文字公诸于世,能如同“暮鼓晨钟”一般,警醒世人,教育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