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各类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以江南文化中的浙江文化为例,探究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从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施方法三方面提出教学启示。
  关键词:地域文化;浙江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作用;启示
  汉语国际教育推广是一个发展较快且具备绝对开拓空间的年轻领域。从传统的母语语文教学到对外汉语教学,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汉语国际推广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对象发生转变,教学观念和教育角色定位也有了革新。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授者,更需要主动地作为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进行自我定位。因此语言教学涵盖的除了语言本体内容外,还包括必要的文化教学。
  我国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现象就是其中一个需要重视的教学难点。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非全貌,却是缩影。受地域文化的启发,本文主要以浙江文化为例探究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个人的教学思考。
  一、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留学生所在地区的很多生活现象都和当地的方言、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有时单靠普通话还远远不够。以方言为例,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音受到方言影响。而我国方言众多,教学中难以操作,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中很少涉及方言的内容。浙江大部分地区属吴方言区,方言区内部差异明显,和北方方言不同。吴语区虽是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在推普道路上依旧有许多阻力,尤其是一些方言词汇、语法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地居民和教师的语言组织形式。如吴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蛮”,可能就让留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在方言词汇和语法教学上,需要教师多留心。
  (二)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也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其属吴越文化圈,内部还可分为吴文化圈、越文化圈和瓯文化圈。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里形成了较独特的水乡文化,且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兴起了商贾文化,因此本地域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浙江的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端较早,余姚县罗江河姆渡文化、嘉兴马家滨文化、余杭良渚文化等都具有原始南方农耕文明色彩。由物质生产衍生出的各类器物、饮食、技术、民俗和艺术也有可探究的空间。唐宋以来,市民文化、商业文化也逐渐兴起,话本、诗词和戏曲艺术斑斓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今外国友人来中国,对语言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除了经济情况和教育资源的考虑,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对某一地域文化的喜爱而学习汉语。因此在汉语文化教学中,地域文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中外人际交流和社会交流的解码器
  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实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个人而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从群体而言,则是实现社会团体乃至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不妨以民俗和方言文化为例来说明。乡音是地域群体的凝聚因素之一,浙江地区方言复杂,反映了本地区地域认同感。方言易形成共同的文化习性和观念,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融洽。由于方言差异,很多地域性的风俗禁忌也需要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更好理解。浙江一带因为经商历史悠久,素来有在农历二十八日迎财神的习俗,因“廿八”与“年发”是谐音,寓意“年年发”。再如温州地区春节常用瓶、碗来代指“平安”也是谐音。留学生若有方言需求,方言学习将是融入当地生活的好方法,只是其教学标准及设计还不成熟。不过在通识性方言概览中,让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接触方言的基本情况是有益处的。
  从国际层面而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更不能小觑。各类经贸文化的合作活动都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了解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禁忌。譬如饮食方面,浙江人重清淡、喜稻米、好河鲜海产,这就不是“南甜北咸”能涵盖的。浙江作为水稻产地,米酒文化兴盛,绍兴黄酒闻名海外,由此衍生的餐饮酒礼的地域特色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二、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多样化
  浙江文化包含农耕文化、水乡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特质,在风俗、语言、思想上都有古越族的遗存。明清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盛行,使浙江文化和传统中原文化差异明显。这些抽象概括的地域文化特点总结需要通过具象内容说解。譬如从地理环境入手了解浙江的水文、土地和气候情况,就让留学生对稻米、桑蚕、渔业等农业生产有了具体认识,再谈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丝织品、民俗、手工业、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就不会太困难。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章法和逻辑。
  2.实用性
  学以致用给学习者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其持久学习的动力之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很难达到我国传统母语教学的规模,每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大体需求,注重生活中常用的文化内容教学,如浙江的饮食习惯、风味小吃、旅游资源、生活禁忌等。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则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再做取舍。
  3.专业性
  目前来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除了语言进修生,还有众多研修不同专业的人士,他们克服语言障碍的目标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类情况则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如经贸专业可能想了解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史和贸易模式;人文专业对浙江的艺术、文学和社会风貌感兴趣;医学专业希望了解浙江医学技术和发展等内容。
  4.选择性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教学中的文化大多是传统或优秀的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所宣扬的中华文化,同样需要经得起时間考验的优质文化。然而有时本国国民观念上认同的优秀文化,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看来未必尽然。若是过于渲染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反而会引发学习者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化材料并非易事。在坚持“优多劣少”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具备自我批评的态度才能赢得认同。以浙江商业文化为例,它为文化产品开发、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推进提供了便利,但在重商意识下的迷信风俗、利益至上的偏狭观念却是糟粕。若是教师能在课堂中让留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学习者则会对商业文化的理解更加到位。   (二)教学原则
  1.总原则——双“因”原则
  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八字总纲。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文化背景各异,需要注重层级性。在初级阶段,教师只需概括介绍较典型的地域文化;在中高级阶段可尝试系统的文化教学。此外,浙江各地的文化也不同。同样是饮食文化,浙南和浙北却有差异,嘉兴有粽子、金华有火腿、温州有鸭舌。又如农耕习俗,宁波流行“驱蝗虫”、“稻花会”,金华崇尚“拜犁”,很多地区稻米有“尝新”活动。
  2.实用交际为主,人文情怀为辅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短期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应把握为交际服务的实用性教学原则。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很多专业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地域文化无需过分强调,教师可一笔带过或直接省略。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实用和效率而忽视文化的力量。比如多数留学生对饮食和旅游感兴趣,我们不能只罗列食物和景点,还需说明饮食寓意、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造景的匠心和审美意趣。教师应当建立这样的人文关照情怀。
  (三)教学实施方法
  1.课程设置
  和北上广三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同,浙江的高校自我独立教学能力相对单薄。在短时期内提高师资以及科研建设很难实现,但区域内各个院校或机构的合作却是可操作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会带来相互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比如,对浙江地域的工艺美术文化感兴趣的留学生通过组织到本地区的艺术中心或是美术学院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缺失,克服学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强化教育科研团队才是良策。
  2.教材建设
  由于北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除了部分教育资源雄厚的南方高校有自己的教材外,很多院校仍采用北京高校教材。这些教材中北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但地域文化差异有时会给授课老师带来困扰,也影响留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这类问题也引起了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在内容选材上也加入了地域文化因素,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由于教材编写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局限,在内容的选择上未必精准,有些内容略显陈旧。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重点关注地域典型性,而不是地域专门性。优秀的教材创建需要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通力合作,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文化底色的地域性课文内容。这样就不会让地域文化喧宾夺主。当然这一构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考虑众多现实因素,虽然亟待解决,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发教材编写的乱象。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3.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教材编写、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都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灵活度和执行度上还需要时间磨合,因而教師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只是教授者、指引者,更是文化协调者、合作者、倾听者,甚至研究者。教师在结合实际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地讲授与学习者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现象,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利用或创造教学资源。用真实鲜活的教学材料,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要实现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融入中国各地区当地的日常生活,除了简单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更需要文化的理解和融入能力。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体验式的学习可以创造文化体验的环境,形成有效的沉浸式教学,让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然这些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教师还可以积极地鼓励留学生融入本地的居民生活。
  三、小结
  汉语国际教学中少不了地域文化的渗透,地域文化教学中又蕴藏着语言教学的启示,两者相融相生、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各地区特定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当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育资源、留学生规模和学科建设情况。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中,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对教师和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巩固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发挥其优势作用依旧任重而道远。这需要的是政策的规范和扶持、需要的是汉语国际教师的自我完善、需要的是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情怀培养。
  参考文献:
  [1]钟桂松.江浙文化带状研究.浙江学刊(双月刊),1997,4:105—106.
  [2]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编.中华地域文化集成.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3]叶大兵.浙江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4]张佑林.江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袁行霈,陈进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浙江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
  [6]孙琦.文化人格的立体展演——江浙传统民居纹饰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钱毓英.城市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探索——以浙江杭州为例.语文教学通讯,2011,11:18—20.
其他文献
提到香港新武侠电影就不能不提及这个神话的缔造者之一——徐克。徐克是香港地区的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凭借《英雄本色》、《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黄飞鸿(李连杰)》等片蜚声海内外,其独特的拍摄手法与风格为香港武侠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同时也见证了香港新武侠电影从鼎盛到旁落的整个过程。  一、传统武侠电影的发展  武侠文化的发展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营养,同时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元素,丰富了电影类型
期刊
摘 要:由郭靖宇导演的电视剧《大秧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大秧歌与抗战紧密相连,通过影视题材,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大秧歌表演,传播了传统的胶东秧歌。本文运用民俗传播学、民俗表演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电视剧中的“大秧歌”,以期从理论上对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保存和传播有新的启发。  关键词:胶东大秧歌;表演;传播;保存  胶东秧歌源于明代,流行于山东胶东半岛一带,不同于其他北方秧歌,它以热烈欢快、风趣
期刊
摘 要:翻译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差异与障碍从而实现交流的途径。由于英语经济新闻报道中的长句较多,并且结构复杂,所以对新闻报道中长句翻译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经济全球化》的长句翻译实践为例,通过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英语经济新闻中的长句翻译技巧,从而为有意愿提高翻译水平的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经济新闻;长句;翻译技巧  一、英语长句的翻译技巧  基于英语长句和汉语长句之间的差异, 结合实例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的一部国学力作,全面反映了梁启超先生的史学思想。整体来看,书中先论述历史的定义、意义、范围,评介中国的旧史学,谈了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最后专论史料的来源、搜集与鉴别,并阐述了怎样发现史实纵横方面的联系,最后通过附录的形式对于有些问题的探讨加以补充。纵观全书,不仅有梁先生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更多的是梁先生对人文的探索。  关键词: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人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广东粤方言地区的普通话教育的最大障碍在于语言环境,其影响在于普通话学习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以及第一语言粤语的负迁移,造成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的偏误。通过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总结了纠正学习者偏误的方法。  关键词:普通话;粤方言;语言环境  根据一九五五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可知,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
期刊
摘 要:英国工业革命强有力地改造了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传统,破坏了家庭成员间紧密合作的生产格局,妇女逐步接触社会,儿童过早进入工厂,早熟趋势明显,男权社会受到威胁。女性角色从“家庭天使”向“工厂能手”继而向“公平倡导者”转变。更具历史意义的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女性对公平意识和权利观念的不断苏醒。  关键词:工业革命;家庭;工厂;角色转变  工业革命发生前夕,女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被称为是“家庭
期刊
摘 要: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突出反映在孔子的《论语》中。中庸思想内涵丰富多面,主要体现在“仁”、“礼”、“孝悌”及“诚”等四个方面。中庸思想并没有过时,相反对当今社会、人与事等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论语》;“中庸”思想;当代启示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集中反映在孔子的《论语》一书中。“中庸”一词便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从字面涵义上来看,中庸
期刊
摘 要: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歌创作贯穿了他整个的学生时代和教师生涯,体现出了学习、传授知识与诗歌创作的良好互动关系。本论文分析闻一多人生各个阶段教育教学实践与诗歌创作的互动关系,分析与教学生活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进而分析他创作的诸多爱国主义诗篇所形成的精神如何影响了他的教育工作。他将爱国情感通过《楚辞》等的研究与讲解向外传递,既传递给了他的学生,也传递
期刊
摘 要: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纪念碑。它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也见证了人类发展的轨迹,更能带给后人以无穷无尽的启示和灵感。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特点,以及文化遗产在申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申报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拥有的遗产资源类型丰富且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又独具地域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作为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洪洞已经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重视和关注。笔者在对洪洞的走访和调查中发现,当地不仅有大槐树寻根祭祖的问题,同时当地还有流传数千年的缘故传说和与之相对应的民众信仰与庙会活动,他们都在洪洞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丰富的传说。今天在大槐树园区还可以看到许多相关的建筑和雕塑作品。这些具有深刻传承性的民间信仰与习俗,不但是元古文明和历史的见证与载体,而且还在当地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