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人行不行》又加演了。这部台湾屏风表演班24年前的经典剧作,于近日推出了内地版,在北京麻雀瓦舍剧场上演。主创摒弃了之前原汁原味引进的做法,把台湾腔的“好了啦”改成“好吧”,改编剧本,起用内地演员,依然得到观众的追捧。
同样火爆的还有台湾表演工作坊的戏,赖声川导演、编剧,屈中恒、冯翊纲主演的相声剧《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也加演两场。从《暗恋桃花源》开始,赖声川的每部戏在内地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宝岛戏剧和内地观众是否有隔阂?引进还是改编?这些问题还在不断被戏剧工作者实践,证明或是证伪。
剧本,改不改?
《三人行不行》为台湾屏风表演班经典作品之一。全剧以五个片段组成,由两男一女三人组合,分饰30个角色,运用简约的剧场元素,轮番呈献都市人慌乱与疏离的人际关系。这部戏中甚至没有完整的故事,与普通的三口相声也并不相同,编剧尝试着以几种不同的表演方式,配合三位演员互异的肢体语言与叙述节奏。可以说,对《三人行不行》来说,自诞生之初,就在探索喜剧表演的可能。
内地版导演张一驰之前在台湾看过这部戏,很喜欢,一直琢磨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内地人看到这么棒的戏。但是因为从台湾邀请整个团队来内地表演成本较高,这部戏又是一个小剧场作品,于是张一驰采取了直接购买版权,然后进行改编、重排的办法,“这部戏没有特别明显的时代标志,接近北京观众,而且我觉得大陆演员也可以胜任,于是就想练一下。”
内地版不仅在演员方面全数起用了内地年轻演员,在剧本方面,也在作品原创人、台湾屏风表演班团长李国修的指导下,由张一驰执笔,将故事做了本土化移植。台词改成了北京特色。剧情改动最大的是其中一段30分钟的广播剧。据李国修透露,他在大学结业后曾在电台做了两年播音员,所以创作剧本之时,便想到在话剧中呈现广播剧,以特殊的形式来表达喜感。
原版《三人行不行》中的广播剧口述的是1945年,因为南洋战事,情人们不得不劳燕分飞。张一驰在将该剧改编成内地版过程中,以广播剧的口吻重写了一段故事,时间跨度大大加大,从1928年到2008年,跨越80个春秋。李国修看到后曾笑言,张一驰有点贪心。如今呈现的版本是第三稿,故事仍回到了南洋背景下的1945年,口述的却是在什刹海边长大的三个人的爱和离别。听起来不搭界的故事,能否让北京观众顺畅笑出来?
关于改编的问题,张一驰表示,“从现在的结果看,改编不会有太大的走形。两岸的演员确实有所区别,我们的演员基本上是科班出身,说简单一点,我们的演员比较‘紧’,而台湾戏剧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台上特别放松。我们演员要克服。一路演下来也觉得大家有很大的变化,能抓住这部戏的精髓,在结束的桥段里,也能玩起来了。像和观众做游戏一样,掩盖掉那些排练中的痕迹。”
感动,同不同?
与《三人行不行》的调整适应不同,表演工作坊的戏剧每来大陆,则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自信,因为他们相信,戏剧之中所表达的情感,可以跨越海峡。王可然是台湾戏剧导演赖声川作品的大陆制作人,在他看来,赖声川的作品是超越地域的。在《宝岛一村》的大陆推广上,他提出这是全体华人的青春之歌,“‘眷村第一代’的生活,让我看到的是我们上一代人的《青春之歌》,而‘眷村二代’类似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和《渴望》的结合,那就是军属大院加社区生活。”
赖声川也表示,“看《宝岛一村》是一个治疗的过程,它非关蓝绿,非关本省外省,非关大陆台湾地区,而是一个民族的,甚至是人类的故事,你看到的感动其实也就在这里。”
《宝岛一村》的大陆票房印证了王可然的判断,虽然这出戏以台湾独有的“眷村文化”为背景。1949年国民党携大量军民迁台,为安顿这些军眷子弟,台湾当局修建房舍,在台岛上形成了800余个眷村。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眷村陆续拆迁,保留这段历史记忆的呼声也随之而起,《宝岛一村》便脱胎于此。用主创王伟忠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不说很可能就会随即消失的故事。”
台湾知名电视制作人王伟忠,就出生在嘉义的空军眷村。王伟忠有着浓厚的眷村情结,剧本的很多素材,都源于他自己的生活。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正是他不断劝说台湾知名话剧导演赖声川,才使这部话剧得以问世。
《宝岛一村》在大陆已经演到第三年,票房成绩一直骄人。而刚刚进入大陆市场的《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在上海的两千多张演出门票也在几天之内销售一空。票房“快销纪录”超过了《宝岛一村》首轮演出的战绩,于是决定加演一场。
制作人王可然表示:“售票的顺利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宝岛一村》成功的根本在于来源于真实人物的情感,《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过旅行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过对自己影响巨大的经历和感受,所以这部戏也一定会有共鸣,一定会成功。”
口味,通不通?
在北京和上海,剧场戏剧的繁荣早已不是一个疑问,在大量原创剧本之外,为什么独独挑选台湾的本子改编?导演张一驰认为,优势是这些戏已经经历过的市场考验,“出一个好剧本、好戏是很难的。台湾和大陆是相通的,两岸观众的口味并没有差别”。显然,无论台北还是北京,观众们的情感,可以“无缝对接”。这是创作者的意见,那么负责销售与经营的戏剧人又如何看呢?在王可然看来,目前内地话剧市场里台湾戏剧的增多不过是水涨船高—“你看看现在每天小剧场里有多少戏在上演,国话、人艺又排了多少新戏,是市场在逐渐变大”。王可然此言道出了戏剧交流不断增多的最根本原因—是内地戏剧市场的不断扩张。比如今年暑期票房最热的话剧《喜剧的忧伤》,由陈道明和何冰主演,票房近乎“疯狂”,离正式开演还有两个星期,各个网络订票点就已经无票可售,“黄牛”坐地起价,每场演出开始后都有人等在首都剧场售票处期待退票。首轮18场演出,总票房共计437万,这个数字,已经抵得上一部文艺片在全国的票房。《喜剧的忧伤》可能是个特例,但戏剧大环境逐渐转暖、市场细分不断深入,或许才是“宝岛戏剧移植记”得以成功的底气。
对话导演张一驰
经济上的账,我没怎么算
Famous:《三人行不行》是24年前的剧目,现在重排,是否有隔阂感?
张一驰:这部戏没有特别明显的时代标志。而且因为是结构喜剧,现在来看依然具有浓厚的先锋味道。而且从内容来看,发生在城市的故事,两岸并没有较大差别。北京、上海现在都是移民城市,年轻人在生活、工作中的状态区别是不大的。
Famous:为什么采取引进版权、内地重排这样的合作方式?
张一驰:考虑的一个是成本,一个是灵活度。全套班底引进成本比较高,时间也难协调,所以决定推出大陆演员版。
Famous:你觉得大陆观众的口味和台湾观众是否有区别?
张一驰:以我的理解,不会有区别的。《宝岛一村》这么火就是答案。
Famous: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是继续进行引进的版权合作,还是做原创戏剧?
张一驰:引进的同时也要做原创。我们一定是要做大剧场的,像《三人行不行》这样的小剧场话剧更多考量的是学习和锻炼,经济上的账没怎么算。
同样火爆的还有台湾表演工作坊的戏,赖声川导演、编剧,屈中恒、冯翊纲主演的相声剧《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也加演两场。从《暗恋桃花源》开始,赖声川的每部戏在内地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宝岛戏剧和内地观众是否有隔阂?引进还是改编?这些问题还在不断被戏剧工作者实践,证明或是证伪。
剧本,改不改?
《三人行不行》为台湾屏风表演班经典作品之一。全剧以五个片段组成,由两男一女三人组合,分饰30个角色,运用简约的剧场元素,轮番呈献都市人慌乱与疏离的人际关系。这部戏中甚至没有完整的故事,与普通的三口相声也并不相同,编剧尝试着以几种不同的表演方式,配合三位演员互异的肢体语言与叙述节奏。可以说,对《三人行不行》来说,自诞生之初,就在探索喜剧表演的可能。
内地版导演张一驰之前在台湾看过这部戏,很喜欢,一直琢磨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内地人看到这么棒的戏。但是因为从台湾邀请整个团队来内地表演成本较高,这部戏又是一个小剧场作品,于是张一驰采取了直接购买版权,然后进行改编、重排的办法,“这部戏没有特别明显的时代标志,接近北京观众,而且我觉得大陆演员也可以胜任,于是就想练一下。”
内地版不仅在演员方面全数起用了内地年轻演员,在剧本方面,也在作品原创人、台湾屏风表演班团长李国修的指导下,由张一驰执笔,将故事做了本土化移植。台词改成了北京特色。剧情改动最大的是其中一段30分钟的广播剧。据李国修透露,他在大学结业后曾在电台做了两年播音员,所以创作剧本之时,便想到在话剧中呈现广播剧,以特殊的形式来表达喜感。
原版《三人行不行》中的广播剧口述的是1945年,因为南洋战事,情人们不得不劳燕分飞。张一驰在将该剧改编成内地版过程中,以广播剧的口吻重写了一段故事,时间跨度大大加大,从1928年到2008年,跨越80个春秋。李国修看到后曾笑言,张一驰有点贪心。如今呈现的版本是第三稿,故事仍回到了南洋背景下的1945年,口述的却是在什刹海边长大的三个人的爱和离别。听起来不搭界的故事,能否让北京观众顺畅笑出来?
关于改编的问题,张一驰表示,“从现在的结果看,改编不会有太大的走形。两岸的演员确实有所区别,我们的演员基本上是科班出身,说简单一点,我们的演员比较‘紧’,而台湾戏剧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台上特别放松。我们演员要克服。一路演下来也觉得大家有很大的变化,能抓住这部戏的精髓,在结束的桥段里,也能玩起来了。像和观众做游戏一样,掩盖掉那些排练中的痕迹。”
感动,同不同?
与《三人行不行》的调整适应不同,表演工作坊的戏剧每来大陆,则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自信,因为他们相信,戏剧之中所表达的情感,可以跨越海峡。王可然是台湾戏剧导演赖声川作品的大陆制作人,在他看来,赖声川的作品是超越地域的。在《宝岛一村》的大陆推广上,他提出这是全体华人的青春之歌,“‘眷村第一代’的生活,让我看到的是我们上一代人的《青春之歌》,而‘眷村二代’类似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和《渴望》的结合,那就是军属大院加社区生活。”
赖声川也表示,“看《宝岛一村》是一个治疗的过程,它非关蓝绿,非关本省外省,非关大陆台湾地区,而是一个民族的,甚至是人类的故事,你看到的感动其实也就在这里。”
《宝岛一村》的大陆票房印证了王可然的判断,虽然这出戏以台湾独有的“眷村文化”为背景。1949年国民党携大量军民迁台,为安顿这些军眷子弟,台湾当局修建房舍,在台岛上形成了800余个眷村。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眷村陆续拆迁,保留这段历史记忆的呼声也随之而起,《宝岛一村》便脱胎于此。用主创王伟忠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不说很可能就会随即消失的故事。”
台湾知名电视制作人王伟忠,就出生在嘉义的空军眷村。王伟忠有着浓厚的眷村情结,剧本的很多素材,都源于他自己的生活。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正是他不断劝说台湾知名话剧导演赖声川,才使这部话剧得以问世。
《宝岛一村》在大陆已经演到第三年,票房成绩一直骄人。而刚刚进入大陆市场的《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在上海的两千多张演出门票也在几天之内销售一空。票房“快销纪录”超过了《宝岛一村》首轮演出的战绩,于是决定加演一场。
制作人王可然表示:“售票的顺利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宝岛一村》成功的根本在于来源于真实人物的情感,《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过旅行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过对自己影响巨大的经历和感受,所以这部戏也一定会有共鸣,一定会成功。”
口味,通不通?
在北京和上海,剧场戏剧的繁荣早已不是一个疑问,在大量原创剧本之外,为什么独独挑选台湾的本子改编?导演张一驰认为,优势是这些戏已经经历过的市场考验,“出一个好剧本、好戏是很难的。台湾和大陆是相通的,两岸观众的口味并没有差别”。显然,无论台北还是北京,观众们的情感,可以“无缝对接”。这是创作者的意见,那么负责销售与经营的戏剧人又如何看呢?在王可然看来,目前内地话剧市场里台湾戏剧的增多不过是水涨船高—“你看看现在每天小剧场里有多少戏在上演,国话、人艺又排了多少新戏,是市场在逐渐变大”。王可然此言道出了戏剧交流不断增多的最根本原因—是内地戏剧市场的不断扩张。比如今年暑期票房最热的话剧《喜剧的忧伤》,由陈道明和何冰主演,票房近乎“疯狂”,离正式开演还有两个星期,各个网络订票点就已经无票可售,“黄牛”坐地起价,每场演出开始后都有人等在首都剧场售票处期待退票。首轮18场演出,总票房共计437万,这个数字,已经抵得上一部文艺片在全国的票房。《喜剧的忧伤》可能是个特例,但戏剧大环境逐渐转暖、市场细分不断深入,或许才是“宝岛戏剧移植记”得以成功的底气。
对话导演张一驰
经济上的账,我没怎么算
Famous:《三人行不行》是24年前的剧目,现在重排,是否有隔阂感?
张一驰:这部戏没有特别明显的时代标志。而且因为是结构喜剧,现在来看依然具有浓厚的先锋味道。而且从内容来看,发生在城市的故事,两岸并没有较大差别。北京、上海现在都是移民城市,年轻人在生活、工作中的状态区别是不大的。
Famous:为什么采取引进版权、内地重排这样的合作方式?
张一驰:考虑的一个是成本,一个是灵活度。全套班底引进成本比较高,时间也难协调,所以决定推出大陆演员版。
Famous:你觉得大陆观众的口味和台湾观众是否有区别?
张一驰:以我的理解,不会有区别的。《宝岛一村》这么火就是答案。
Famous: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是继续进行引进的版权合作,还是做原创戏剧?
张一驰:引进的同时也要做原创。我们一定是要做大剧场的,像《三人行不行》这样的小剧场话剧更多考量的是学习和锻炼,经济上的账没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