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教育相关部门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于文化课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视学生动手实践以及综合能力的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影响,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推动综合实践课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师带来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现如今,国家要求培养出具备多种学科素质,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全面性人才,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国家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突破了传统的单方面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的束缚,转而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教师要在这一时期结合学生的实情,对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认识社会,从而在未来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引入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还比较薄弱,因此,对小学生展开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生活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和操作技巧用于生活当中,使学生更加理解生活,并学会在社会中交流的能力,为学生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都十分单一,仅仅按照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目,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模式单一这一现状,使课堂的活动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际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此外,只有教师深入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目的以及理念,将其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使教育的最终方向落实到生活,才能使学生提高对生活的理解,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加深对生活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生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开展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依托生活元素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小学生的心智还比较懵懂,他们的思维能力很不成熟,看待事物仍然保持着感性认知和直观性思维,对于课本中的概念性,理论性的知识难以理解,如果教师不加以调整,只会使学生逐渐对综合实践课程失去兴趣。因此,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特点,依托生活元素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课本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茶与生活》时,可以结合当地特色为学生普及广东人比较喜欢喝的茶,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种类茶的种植、采集、制作的全过程播放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并给学生创设一个买卖茶叶的情境。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茶的比拼。这样,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比拼的刺激下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开展生活化多元教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生爱玩好动,他们的自我控制力比较薄弱,很难长时间将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在课堂当中,如果教师长时间采取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逐渐消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自然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将生活化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开展“做花灯”的主题活动,学生一开始可能对这个活动感到迷茫。这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起中秋节的习俗,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花灯,以及花灯的制作过程。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做花灯的工具,结合从多媒体中学习的花灯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他们认为最美的花灯,并展开评选活动。這样,多元化的生活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动手能力。比赛的方式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课堂中,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三)开发社会实践能力,注重教育向生活回归
综合实践课与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的掌握一项技能,并能够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提高学生将来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在社会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开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注重教育向生活回归,利用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结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良好品德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环保调查》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周末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去公园、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了解当地的卫生情况,清理看到的垃圾并制作出调查表,等到正式上课时让学生分享调查到的情况以及对于环保的理解。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于这部分理论内容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带有很大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智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必须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结合学生的实情融入生活教学。依托生活元素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生活化多元教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开发社会实践能力,注重教育向生活回归。通过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融入综合实践课程中,强化学生的认知思维,挖掘学生利用实践动手能力解决生活问题的潜力,逐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美玲.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2017,(4):95-96.
[2]陈泓燕.如何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J].赢未来,2017,(22):65-65.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振兴小学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现如今,国家要求培养出具备多种学科素质,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全面性人才,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国家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突破了传统的单方面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的束缚,转而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教师要在这一时期结合学生的实情,对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认识社会,从而在未来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引入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还比较薄弱,因此,对小学生展开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生活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和操作技巧用于生活当中,使学生更加理解生活,并学会在社会中交流的能力,为学生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都十分单一,仅仅按照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目,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模式单一这一现状,使课堂的活动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际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此外,只有教师深入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目的以及理念,将其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使教育的最终方向落实到生活,才能使学生提高对生活的理解,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加深对生活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生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开展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依托生活元素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小学生的心智还比较懵懂,他们的思维能力很不成熟,看待事物仍然保持着感性认知和直观性思维,对于课本中的概念性,理论性的知识难以理解,如果教师不加以调整,只会使学生逐渐对综合实践课程失去兴趣。因此,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特点,依托生活元素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课本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茶与生活》时,可以结合当地特色为学生普及广东人比较喜欢喝的茶,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种类茶的种植、采集、制作的全过程播放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并给学生创设一个买卖茶叶的情境。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茶的比拼。这样,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比拼的刺激下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开展生活化多元教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生爱玩好动,他们的自我控制力比较薄弱,很难长时间将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在课堂当中,如果教师长时间采取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逐渐消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自然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将生活化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开展“做花灯”的主题活动,学生一开始可能对这个活动感到迷茫。这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起中秋节的习俗,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花灯,以及花灯的制作过程。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做花灯的工具,结合从多媒体中学习的花灯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他们认为最美的花灯,并展开评选活动。這样,多元化的生活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动手能力。比赛的方式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课堂中,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三)开发社会实践能力,注重教育向生活回归
综合实践课与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的掌握一项技能,并能够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提高学生将来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在社会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开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注重教育向生活回归,利用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结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良好品德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环保调查》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周末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去公园、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了解当地的卫生情况,清理看到的垃圾并制作出调查表,等到正式上课时让学生分享调查到的情况以及对于环保的理解。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于这部分理论内容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带有很大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智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必须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结合学生的实情融入生活教学。依托生活元素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生活化多元教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开发社会实践能力,注重教育向生活回归。通过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融入综合实践课程中,强化学生的认知思维,挖掘学生利用实践动手能力解决生活问题的潜力,逐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美玲.小学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2017,(4):95-96.
[2]陈泓燕.如何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J].赢未来,2017,(22):65-65.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振兴小学